开采方案说明书.doc
1 一、总一、总 论论 (一)项目背景(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隶属关系及所在位置.项目名称、隶属关系及所在位置 项目名称煤矿。隶属贵州**矿业有限公司。 煤矿位于金沙县城南东直距 30km,行政区划属金沙县和管辖。其地 理座标东经 10623′00″~10625′45″,北纬 2710′00″~2713′00″。 矿区由 10 个拐点圈定,其形状为一近南北向展布的不规则多边形,矿区面积 18.23399km2,经过地质勘探(精查)的一期面积 8.9382km2。 煤矿位于贵州省金沙县县城南东,直距约 30km,属金沙县和所辖。 其东侧为乌江上游的六广河,与黔西、修文、息烽三县相邻。 矿区至金沙县城运距约 50km,有县道相通;金沙距遵义县南白火车站约 70km, 有 326 国道相通;矿区也可经长坝、沙土乡镇公路于三合镇上贵(阳)~遵(义)~ 崇(溪河)高速公路;或经六广河、乌江水运至贵-毕、贵-遵高等级公路,交通方 便。 2.承办单位概况.承办单位概况 煤矿为一新建矿井,由贵州**矿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贵州**矿业有限公司为 一自然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人,注册资金 16880 万元人民币。 贵州**矿业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是煤矿建设、煤炭经营、销售,目前投资建设 的煤矿设计生产能力 60 万 t/a。 3.开采方案设计报告编制依据.开采方案设计报告编制依据 1)上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及审批意见 (1) 贵州**矿业有限公司金沙煤矿(现煤矿)项目建议书贵州省煤矿设计 研究院(2006.4) 。 (2) 贵州省金沙县煤矿整合、生产结构调整及合理矿权设置方案贵州省煤矿 设计研究院(2006.8) 。 (3)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矿管函〔2006〕2141 号) “关于准予划定贵州 2 **矿业有限公司(贵州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矿区范围的通知” (2007.1.8) 。 2)地质资料及审批情况 (1) 贵州省金沙县化觉煤矿详查地质报告贵州省地矿局 102 地质大队 (2005.5) 。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5]133 号文批准。 (2) 贵州省金沙县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一期)勘探地质报告贵州 省地矿局 102 地质大队(2006.6) 。 (3)贵州省国土厅(黔国土资储备字〔2006〕76 号) “关于贵州省金沙县化觉 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以及贵州省国 土资源勘察规划院“贵州省金沙县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详查地质报告矿 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6〕73 号” (2006.8.10) 。 3)委托书 贵州**矿业有限公司对煤矿编制开采方案设计的委托。 4)政策、规定、规范及规程 (1) 煤炭工业建设项目可生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 (试行)中国煤炭建设协会, 2004 年 9 月。 (2)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3) 煤矿安全规程 (2006) 。 (4)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93)国家计委、建设部及煤 炭工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96)原煤炭工业部。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矿井建设的必要性本县、周边煤炭市场的需要 2005 年金沙县全县共生产原煤 666.3 万 t/a,由于金沙县、黔北火电厂耗煤约 480 万 t/a,鸭溪火电厂需金沙煤约 200 万 t/a。此外全县其它行业和民用煤耗煤 70~80 万 t/a,其生产的优质无烟煤又是周边县市化工原料,使得本区生产、生活用煤供应不足。 煤矿设计生产能力 60 万 t/a,能为本区经济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本矿井主要用户为黔北火电厂,目前矿井已与黔北火电厂签订供煤协议。 2)矿井建设的可行性 3 (1)矿区勘探程度相对较高、资源基本可靠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的矿区范围,矿区范围 18.23399km2。整个矿区已经地质部 门经过详查勘探,经评审的矿区详查地质报告,矿井保有资源储量(332)(333) (334)为 9929 万 t,储量较为丰富。而为满足设计与生产的需要,业主对矿井北 部块段(地质报告称为一期)又进行了精查勘探,提交了更高级别的资源量,该勘探 地质报告亦经国土部门评审批准。 从以上综合看出,本矿井勘探程度相对较高、资源储量基本可靠,基本能够满足 矿井该阶段方案设计的需要,但对于首采区为满足施工需要尚需进行一定的三维地震 勘探,对于南部块段尚需进一步进行勘探工作。 (2)资源开采条件相对较好 矿井所采主要煤层均属中厚煤层,煤层倾角较缓,主要开采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 煤尘无爆炸性,这给矿井机械化开采带来良好的条件。 但矿井构造相对复杂、煤层瓦斯含量较高、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亦给矿井开采 带来一定的难度。 (3)矿井建设的外部条件较好 煤矿建设的外部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较为方便。 煤矿位于贵州省金沙县县城南东,直距约 30km,属金沙县和所辖。 其东侧为乌江上游的六广河,与黔西、修文、息烽三县相邻。 矿区至金沙县城运距约 50km,有县道相通;金沙距遵义县南白火车站约 70km, 有 326 国道相通;矿区也可经长坝、沙土乡镇公路于三合镇上贵(阳)~遵(义)~ 崇(溪河)高速公路;或经六广河,乌江水运至贵-毕、贵-遵高等级公路。 矿区位于贵州省金沙县和,金沙县供电部门在(距矿区 4km)规划了 高化 110kV 变电所,矿区双回路电源可引自该变电所,但该变电所需看该地区的工农 业发展情况确定是否修建。如果高化变电所不修建,矿区电源一路可引自高坪 35kV 变 电所(距矿区 5km) ,另一回路可引自沙土 110kV 变电所(距矿区 25km) 。 总之矿井建设水、电、路条件基本具备。 综上所述,煤矿建设既是非常必要的又是可行的。目前该矿井已获得省国土厅 4 矿区范围批复,完成了整个矿区的详查勘探以及北部块段(首采区)的精查勘探,并 均通过了省国土厅组织的储量审查并获得批准。在此基础上,贵州**矿业有限公司委 托我院编制项目开采方案设计报告。 (二)项目概况(二)项目概况 1.井田概况.井田概况 1)井田范围、面积 贵州煤矿位于金沙县县城南东,直距约 30km,属金沙县和所辖。其 东侧为乌江上游的六广河,与黔西、修文、息烽三县相邻。矿区北起于大发寨、大坡 一带;南止于坪子上、李家寨一带;西起于大坡、罗家寨一带;东止于刘家大坡、李 家寨一带。整个矿区呈南北向展布,为一不规则多边形,长约 5.52km,宽约 3.75km, 井田面积约为 18.23399km2。 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0623′00″~10625′45″,北纬 27 10′00″~2713′00″。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详见表 1-2-1。 表 1-2-1 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 号XY 03012448.0035637048.00 13012490.0035640764.00 23010181.0035640790.00 33010162.0035639138.00 43008700.0035639154.00 53008700.0035640480.00 63009252.0035640480.00 73009257.0035640800.00 83006948.0035640827.00 93006907.0035637150.00 矿区内 F10 断层(该断层横切矿区东西,断距>30m)的影响,将整个矿区自然划 分为南北两个块段,F10 断层以北为北部块段,以南为南部块段。受业主时间及资金 制约,目前北部块段,先行经过勘探工作,F1 断层以南块段随后进行勘探工作。目前 5 已完成北部块段(地质报告称一期)的勘探地质工作,提交勘探地质报告已获省国土 资源厅评审,储量经备案。受地质勘探程度的影响,本方案设计将全矿井划分为北、 南二个块段,将北部块段作为首采区,先行进行开采,南部块段待经过勘探地质工作 后作为接替采区进行开采。 矿井北部块段(首采区)面积 8.9382km2,拐点坐标为见表 1-2-2。 表 1-2-2 煤矿(首采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 号XY 03012448.0035637048.00 13012490.0035640764.00 23010181.0035640790.00 33010162.0035639138.00 113009736.0035639143.00 123009848.0035637096.00 2)资源/储量 (1)全矿井资源/储量 根据详查地质报告及评审意见,估算井田 C8、C10、C11、C12 煤层(332) (333)(334)资源量 9929 万 t。其中硫分<3%的资源量 7686 万 t。 分煤层资源量估算结果详见表 1-2-3。 表 1-2-3 全井田资源量分煤层估算结果汇总表 单位万 t 各级资源量(万 t)煤层 编号(332)(333)(334) 合 计备 注 C8823199820794900 C1089516605其中,S>3%占 166 万 t C11459408867其中,S>3%占 867 万 t C12661136515313557其中,S>3%占 1210 万 t 合计1573433840189929S>3%,占 2243 万 t 其中3868629952243S>3% 1187347630237686S<3% 对于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C8、C12 煤层其资源量为 8457 万 t,硫分<3%的资源量为 6 7247 万 t。计算详见表 1-2-4。 表 1-2-4 全区可采煤层 C8、C12 资源量统计表 单位万 t 各级资源量(万 t)煤层 编号(332)(333)(334) 合 计备 注 C8823199820794900 C12661136515313557其中,S>3%占 1210 万 t 合计1484336336108457 S>3%,占 1210 万 t S<3%,占 7247 万 t (2)矿井首采区(地质报告中称为一期)资源/储量 根据“关于贵州省金沙县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一期)勘探地质报告 和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2006.9.15)黔国土资储备字〔2006〕76 号文件“截止 2006 年 6 月 30 日止,核准金沙县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 C8、C12 煤层的煤炭资源 量 4711 万 t(未计入 C12 煤层含硫大于 3%的煤炭资源量 731 万 t) 。 矿井首采区分煤层、分类型资源/储量详见表 1-2-5。 表 1-2-5 矿井(首采区)资源量分煤层估算结果汇总表 单位万 t 各级资源量(万 t)合 计备 注 煤层 编号 (331 ) (332 ) (333 ) (334) C810048169474173184 C12492 374 4592021527 未计入 S>3%资源量 731 万 t 合计1496119014066194711 (3)煤质情况 根据勘探地质报告,已探明和控制的 2 层可采煤层属中灰、低硫~中高硫、高热 值无烟煤。煤炭为易选、中等可选,经浮选后,灰分、硫分均可降低。 煤矿主要可采煤层煤质指标详见表 1-2-6。 7 表 1-2-6 主要可采煤层煤质指标表 煤层编号Ad()V.daf(%)St,d()Qnet,d MJ/kg煤类 12.22-19.877.03-12.520.50-0.8928.29-30.36 C8 14.649.710.6929.47 WY 13.61-32.748.70-18.091.16-5.1726.50-30.52 C12 20.2212.032.7729.18 WY 2.报告编制的指导思想.报告编制的指导思想 (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劳动卫生、安全消防等法律、法规以及煤炭工 业产业技术和经济政策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矿山工程部分”有关内容。 (2)结合矿井煤炭资源及开采技术条件、外部建条件(市场、交通、供电等条件) 综合论证矿井建设最佳规模。 (3)认真贯彻矿井开拓布署改革精神,减少投资,缩短建井工期,综合考虑巷道 布置。通过对多个井田开拓方案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比较,推荐最优方案进行设计以 达到投资少、出煤快、效益好的目的。 (4)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采煤方法及工艺、设备,设备选型要求作多方案比较, 既要体现其经济性、合理性,又要求留有适当余地,保证在矿井生产时系统和设备运 行可靠,体现其可靠性,从而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以及矿井的机械化水平,达到现代 化矿井的要求。 (5)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矿井的主要灾害,积极采用国内 外适宜该矿建设、生产特点的先进可靠安全技术和经验,特别是瓦斯综合治理和防治 煤与瓦斯突出方面的技术和经验。 (6)总图运输方案依据确定的建设规模、工业场地地形地貌特征,按生产工艺流 程及安全、运输要求,经济合理地确定各建筑物、运输线路、工业管网、绿化设施等 平面及竖向关系,最大限度的做到流程合理、布置紧凑、用地节约、投资节省、管理 8 方便。 (7)土建方案设计尽量采用新材料、新型结构。为减少基础造价,部分单层建筑 结构尽量采用轻钢结构。 (8)公用与辅助工程均需结合建设规模、厂址选择,结合现有外部建设条件进行 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推荐方案。应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和前瞻性,将目前较为先进 的技术和设备应用到矿井中,使矿井设计达到现代化矿井要求,并实现井下监测及调 度通信自动化。 (9)通过对推荐方案进行详细财务分析、敏感性及不确定分析,综合评价推荐方 案在财务上的可行性,使得矿井建设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且在财务各项指标上达到 最优。 3.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特征.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特征 (1)设计生产能力60 万 t/a,首采区服务年限27.4a,全矿井>50.0a。 (2)矿井 2 层全区稳定可采煤层,二层可采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 2.65m、1.91m, 均属中厚煤层,煤层倾角属近水平至缓倾斜煤层。目前暂按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性设计,待矿井建设期间进行鉴定后,根据鉴定结果另行修改设计。煤层无自燃发火 倾向(C8 煤层,后期开采 C12 煤层为自燃煤层,另行考虑) 、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3)矿井采用平硐开拓,平硐标高955m,由于矿井属近水平至缓斜煤层,矿区 范围内煤层大部赋存于平硐以上,矿井不再划分水平,只以断层等构造划分采区。 (4)矿井主要可采煤层层间距较大(大于 80m)且煤层倾角较缓,采区巷道设计 采用分层布置,由于目前设计暂按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考虑,采区巷道布置于 煤层底板岩石,以区段石门(或斜石门)联系煤层进行开采。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 退式采煤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5)本矿井可采煤层厚度稳定,且倾角较缓,适合机械化开采。但本矿井断层构 造较为复杂且小褶曲发育,使得矿井沿走向或倾向块段划分较短,且煤层产状变化较 频繁,本设计通过对煤层赋存条件的分析,在矿井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布置二 个采区二个高档普采工作面,首采工作面均布置于 C8 煤层中,由上至下进行开采。采 面采用 MG200/475WD 型采煤机配套 SGD630 刮板运输机,运输顺槽采用可伸缩胶 9 带机运输。平硐采用机轨合一布置,煤炭采用 1000mm 带宽固定胶带输送机运输,辅 助运输采用隔爆型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输。 (6)矿井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系统,达产时配置二个采区二个机采工作面。每个 采区各配置二个煤巷普掘头、一个岩巷掘进头。各采区容易时期配风量68m3/s、困难 时期配风量79m3/s。 (7)矿井配备 KJ90 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以及其它安全设备设施。 (8)矿井暂按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考虑,考虑瓦斯今后利用,设计建立地 面永久瓦斯抽放站,集中布置于一采区风井场地。 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 36912.33 万元,吨煤投资 615.21 元。经估算,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后,年总成本费用为 8146.8 万元,单位总成本 135.78 元/t;原煤平均售价 226.80 元 /t,年销售收入为 13608 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为 1398 万元,正常生产年份年利润 总额为 4064 万元,上缴所得税 1341 万元,税后利润 2723 元。 从财务评价指标来看,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10.59。财务净现值 1272 万元(税后) 。 通过对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从各项财务评价指标来看,项 目虽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投资效益不是十分明显。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设计生产能力60 万 t/a,矿井服务年限大于 50.0a,其中首采区 27.4a。 (2)井巷工程量19913m,其中岩、半煤岩巷 13658m,煤巷 6255m。 (4)建设工期27 个月; (5)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税后)14.24/10.59; (6)投资回收期(税前/税后)8.23 a/9.65a; (7)投资利润率11.10; (8)投资利税率14.76。 (三)问题与建议(三)问题与建议 1)矿区采用 11 万地形图放大而成,精度存在一定问题,建议矿井一下步进行 10 初步设计时,对影响开拓布局、井下开采煤柱留设的河流(特别是干溪沟)矿区公路、 集中居民区、村庄、学校及地面重要建筑物采用控制测量,并测绘到矿井井上下对照 图或采掘平面图上。 2)正在筹建的金沙-贵阳高等级公路将通过本矿区,因公路建设还未具体实施, 本次可研工作未收集到有关资料,建议业主集时收集有关资料,在初步设计的时候考 虑该因素,考虑公路压煤及预留公路保安煤柱。 3)正在规划中的金沙县集镇建设,在矿区东南角 ZK601 钻孔一带,目前还无 具体的规划范围和规划方案,本次精查勘探报告估算资源量未考虑该因素。建议矿山 在下一步初步设计时,业主与地方政府及时沟通,综合考虑该因素对矿井建设生产的 影响。 4)本次方案设计主要针对经过勘探工作的北部块段(设计称为首采区,地质报告 称为一期) ,建议业主尽快加大对南部块段的勘探工作,以为下一步接替设计作准备。 另外对于北部块段的精查勘探工作,其资源量类别分布亦不甚合理,控制的(332)资 源量所占比例不够,该块段的西、北部(特别是 1、2 采区的西北部)钻孔控制程度不 够,使得 1、2 采区北翼工作面布置有风险,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同时考虑到建设周期 已不允许再钻探,建议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对 1、2 采区北翼作三维地震勘探,在查明构 造的同时,对煤层厚度及变化规律也作进一步了解,根据勘探结果,及时合理的调整 设计以指导矿井建设和生产。 5)根据勘探地质报告,区内构造断裂主要为地表追索填图控制,深部控制不够, F22、F23、F24 断层深部无控制,其规模较大,对开采的影响大,建议矿山在二期工 程中增加控制;F9、F10 虽深部有一定控制,但控制不够,建议在开采过程中加强矿 山地质工作。另外,个别褶曲起伏较大,勘探工程未单独进行控制,建议在二期勘探 工程增加控制或今后采掘过程中加强地质控制程度。 6)地质报告对断层及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查明程度不够、对下伏茅口灰岩对矿床 开采的水文地质影响表述不够,其工作力度不够,建议在二期工作中加深该项目工作。 另外,对地表河流(特别是干溪沟)在一步工作中应加强对其流量、河床宽度、洪水 位标高、河床切割深度以及至开采煤层 C8 的高差) ,加强对流经矿区内上、下游流量 11 的观测,以分析其对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另外,矿区(一期)共施工钻孔 26 个, 其封孔质量、导水性情况,勘探地质对其描述不够,下一步工作应加强该资料的收集。 7)勘探地质报告对老窑及采空区调查力度不够,对其调查多靠的是民访,可信度 不够。新井在采掘活动中与老窑贯穿是本矿采掘过程中的一大通风及防水安全隐患, 因此应加强对井田内小煤窑开采情况的调查。 8)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并且受岩溶发育的不均一性及断层的控制。主要充水 层地下水以集中径流管道为主,涌水量极不均匀,提交的预测涌水量将集中在地下水 集中径流带和断裂带发生,以突水为特点,具有较强的集中性和突发性。 根据贵州省金沙县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一期)勘探地质报告,提交 的矿井正常涌水量 220m3/h,最大(雨季)涌水量为 3114 m3/h。该涌水量计算在圈定 的计算范围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贵州省地矿局一 0 二地质大队于 2007 年 4 月 26 日,又提交了关于对金沙县化觉南段(一期)煤矿勘探水文地质情况的补充说明 , 根据补充说明,对于矿井雨季涌水量,在一期勘探范围内(即设计首采区) ,其涌水量 应为 1055.0m3/h。在开采一期西部煤层时,遇到 12 号泉岩溶管道地下水的可能性小, 当开采 ZK803 以东的 C8 煤层,有可能遇到 12 号泉岩溶管道地下水。另外该水文地质 补充报告分别对“底板茅口灰岩含水层对开采 C12 煤层开采影响问题” 、 “关于主平硐 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等问题均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但对问题定性描述较多,应有很 多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求业主在矿井施工过程中和未来的采掘进程中应予高度重视, 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特别是探放水措施。 9)地质报告提供的筛分试验资料尚不全面,特别是对 C12 煤层的简易可选试验样 取样的代表性较差,建议在二期工作中补充 C12 煤简选样。 10)矿区 26 个钻孔,其中瓦斯样 25 个,取得了较丰富的煤层瓦斯组份及煤层瓦 斯含量资料,但确未对煤层有无突出危险性进行工作,未取得煤层瓦斯压力、煤层透 气性系数等资料,给矿井开拓、井巷布置带来难度,建议矿井在二期工程中加强这方 面的工作,以指导矿井下一步的设计工作。 11)勘探地质工作共取得 2 件煤层自燃样、2 件煤尘爆炸样(仅从老硐上取得煤样, 而无钻孔取样试验资料) ,缺乏普遍性,建议下一步工作(或二期勘探工程)加强工作。 12 12)区内陡崖多,地貌复杂,同时煤层埋藏浅,井下开采引发地表地质灾害(特 别是地表崩塌、塌陷以及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大,因此,矿山应加强地灾工作、及 地表监测工作,同时不宜在陡崖下布置地表工程。 13)矿井地处乌江上游,矿井应加强对矿井排水的监测,同时采取防范措施,避 免对水体造成人为污染。 13 二、矿井建设条件二、矿井建设条件 (一)概况(一)概况 1.地理概况.地理概况 (1)井田位置、范围与交通 贵州**矿业公司煤矿(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位于贵州省金沙县县城 南东,直距约 30km,属金沙县和所辖。其东侧为乌江上游的六广河,与黔西、 修文、息烽三县相邻。矿区北起于大发寨、大坡一带;南止于坪子上、李家寨一带; 西起于大坡、罗家寨一带;东止于刘家大坡、李家寨一带。整个矿区呈南北向展布, 矿区由 10 个拐点坐标圈定,形如一不规则多边形,长约 5.52km,宽约 3.75km,面积 约为 18.93399km2。地理坐标为东经 10623′00″~10625′45″,北纬 27 10′00″~2713′00″。 矿区至金沙县城运距约 50km,有县道相通;金沙距遵义县南白火车站约 70km, 有 326 国道相通;矿区也可经长坝、沙土乡镇公路于三合镇上贵(阳)~遵(义)~ 崇(溪河)高速公路;或经六广河,乌江水运至高等级公路,将煤销至远方,也可直 接将煤销售给黔北火电厂,交通方便。同时正在筹建中的金沙经化觉(矿区)至贵阳 的高等级公路及连接两地的海马孔大桥即将开工建设,届时,矿区到贵阳的距离将缩 至不足 140km,交通运输条件将更为方便。交通位置详见图 2-1-1。 (2)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①地形地貌 区内地形总体上北高,南低,属高、中山侵蚀剥蚀高原山地地貌,井田内最高海 拔标高 1514m(大皮坡) ,最低海拔标高 850m(干沟出境处) ,最大高差 664m。测区 内山体走势大致为南北向,主要为山峦斜坡,西部发育有一条切割较深的沟谷(干沟) , 沟谷走势为南北向于胡家寨处转为南东向,两侧近东西向的一系列季节性冲沟汇入其 内;南、南东侧为倾斜的大斜坡,间有冲沟、平台、陡崖,局部见岩溶现象,坡脚为 野鸡河(野鸡河的其中一段)深切,由南西向北东流过,远离井田。 ②气候条件 14 本区气候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根据金沙县 气象局的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 15.1℃,其中一月平均气温 4.2℃,七月份平均气温 25℃。极端最高气温 38.4℃1958 年 7 月 23 日,极端最低气温-6.8℃1977 年 1 月 30 日。年平均蒸发量 766.1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80%,最大 100%,最小 4%。多年 平均降水量 1037.6mm1970~2000 年,最多一年降水量 1363.9mm1954 年,最少一 年降水量为 825.4mm1965 年。整体上讲年内降水量在时空上分布也不均匀,雨季时 节为四月至十月,雨量达 825.4mm,占全年降水量的 85.12%,汛期最长年续降水 15 天1973 年 6 月 10~25 日,降水量达 176.2hm,十一月至次年的三月份为枯水季节。 (3)水系及其主要河流 矿区内地表水体主要为干沟溪沟,流量受大气降雨的影响比较明显,大致由北向 南径流,在流经胡家寨一带,转向南东。据调查,该溪沟主要流经碳酸盐岩地层,渗 漏严重,枯季时有的地段有水,有的地段则干涸,沟内水体时隐时现。雨季时节流量 大,枯季时节常常断流,属典型的季节性冲沟,于 2004 年 7 月 11 日在其下段青杠岭 一带测流,测得流量为 1802l/s(7 月 10 日暴雨) 。矿区外围以南为野鸡河,属野鸡河 的其中一段,由南西向北东径流,流量较大。野鸡河河床一带标高为 685m,为当地最 低侵蚀基准面。 (4)国民经济状况 矿区距金沙县城较近,交通较发达。区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次之,经济 比较落后,工业不甚发达,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小麦为主,其次为 薯类,粮食基本自足。经济作物有大豆、油菜、烤烟等。城镇、农村劳动力有富余。 (5)环境状况 井田地质环境质量好,附近无其它地面工业,无污染源,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良 好。矿区资源开采产生的地表局部变形,对地质环境破坏不大,但结合本矿特点,环 境保护应以乌江水源保护为重点。 (6)地震裂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规定,本区地震烈度为 6 度。 15 2.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 1)井田勘探程度)井田勘探程度 本区地质工作较早,该区先后有多个地勘单位在此开展过地质工作,简述如下 (1)1955~1972 年贵州省煤田地勘公司地测大队等单位开展过找煤工作,未见对 矿区地质情况进行论述的报告。 (2)1977~1981 年贵州省地质局区调队开展过 1/20 万息烽幅区域地质调查及矿 产调查工作,对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和矿产等均有论述,并提交有息烽幅区域地质 调查报告 (分地质及矿产各一册) 。 (3)80~90 年代中期贵州省煤田地勘公司 174 队、142 队及贵州省地矿局 117 队、 113 队、102 队等单位先后对金沙县境内开展过煤田地质调查工作。 (4)1999~2000 年贵州省地矿局 102 队对金沙县煤矿矿山进行地质简测时,对区 内煤矿作过较简单的综合评价。 (5)2004 年 6 月~2004 年 9 月,贵州省地矿局 102 地质大队对矿区开展普查工 作,并按要求提交了贵州省金沙县化觉矿区煤矿普查中间成果说明书 。 (6)2004 年 10 月~2005 年 5 月,贵州省地矿局 102 地质大队对矿区开展详查工 作,并提交了贵州省金沙县化觉矿区煤矿详查地质报告对矿区的构造情况、矿床 特征、开采技术条件等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述,取得了较为全面和可靠的资料,共获得 C8、C10、C11、C12 可采煤层各类资源量 9929 万 t,其中(332)资源量 1573 万 t(含全硫>3的 386 万 t) ;(333)资源量 4338 万吨(含全硫>3的 862 万 t) ; (334)资源量 4018 万 t(含全硫>3的 995 万 t) 。 (7)受业主委托,102 地质大队,在已进行详查工作的基础上,于 2006 年 2 月进 驻野外,开展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 W5 勘探线以北段段(一期)进行勘探地 质工作,本次勘探共完成 110000 地质测量 16km2;110000 水文地质填图 45 km2; 钻探 8893.31m/26 孔,坑道 495.3m,槽探 428.33m,老硐清理 847.4m,物探测井 8893.31m/26 孔;勘探线剖面 28.04km,钻孔抽水试验 4 孔/10 层次,各种采样测试 294 件。通过对以上资料分析、整理的基础上,于 2006 年 6 月编制提交了贵州省金沙县 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一期)勘探地质报告及相应附表、附图。经审查后 16 确认基本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可作为本阶段方案设计的依据。但施工阶段尚需作进 一步补充勘查。 2)地质报告的审批情况)地质报告的审批情况 (1) 贵州省金沙县化觉矿区煤矿详查地质报告 ,2005 年 7 月通过国土厅组织的 专家评审,获得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5]133 号文批准。 (2) 贵州省金沙县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一期)勘探地质报告 ,2006 年 7 月 12 日在贵阳市由贵州省国土资源规划院聘请矿产储量评估师组成专家组对报 告进行了审查会议,评审认为报告章节内容完整,层次、结构清楚,论述通 顺,附图、附表、附件齐全,资料完整,其勘探工作和提交成果资料已达到煤、泥 炭地质勘查规范中勘探阶段的基本要求。 3)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 (1) 贵州省金沙县煤炭开发规划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2004.1,将金沙县 化觉勘探区列为普查勘查区; (2) 贵州省金沙县煤矿整合、煤炭结构调整及合理矿权设置方案 ,整个目 前没有一家合法生产矿井,只有邻近的(化觉井田北段)有 6 对矿井(含新设置) , 能力分别为 6~15 万 t/a。目前该方案将煤矿列为一 60 万 t/a 新设矿权。 (3) 贵州省煤炭国家规划矿区-黔北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 究院(2006.7) 。设置方案将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设置为采矿权(已作勘探工作) , 设置采矿规模为 60 万 t/a。现由探矿权人贵州**矿业有限公司进行采矿权申请工作。目 前已完成整个井田的详查工作以及北部块段(首采区)的精查勘探工作,南部块段精 查勘探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4)开发现状区内由于煤层埋藏较浅,且交通较为方便,沿矿区煤层露头附近, 有一些采煤小窑分布,多属当地村民季节开采,采煤方式落后,其开采深度沿煤层露 头线斜深一般在 50 米以内,采煤量少,据调查仅有个别老硐斜深超过 50m。随着我省 矿业秩序整顿的深入进行,目前矿区内所有非法小煤矿已被关闭或取缔,除个别地段 出现一些临时性的盗采盗挖现象外,矿业秩序明显好转。 根据相关规划,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规划能力为根据相关规划,化觉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规划能力为 60 万万 t/a,井田面积,井田面积 17 18.23399km2,以井田中部的大断层,以井田中部的大断层 F10 分为北、南二个块段,二块段面积大约相等,分为北、南二个块段,二块段面积大约相等, 其中北部块段(首采区)面积约其中北部块段(首采区)面积约 8.9382km2,已完成精查勘探工程,受勘探程度影响,,已完成精查勘探工程,受勘探程度影响, 本方案将井田划分为北、南两个采区,北部作为首采区先行开采,南部块段由于为详本方案将井田划分为北、南两个采区,北部作为首采区先行开采,南部块段由于为详 查程度,待经过精查勘探后作为接替采区另行设计。本方案采用的资源条件、煤层开查程度,待经过精查勘探后作为接替采区另行设计。本方案采用的资源条件、煤层开 采条件以及储量计算均以北部块段(精查的首采区)为主。采条件以及储量计算均以北部块段(精查的首采区)为主。 (二)外部建设条件(二)外部建设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条件 铁路条件矿区及金沙县境内目前尚无铁路通过。在本县东部毗邻的遵义市境内 有国铁川黔线通过,煤矿的煤炭主要销往金沙县城、黔北电厂,鸭溪电厂,部分洗 精煤外销主要依托川黔线上的遵义南站、南白站和阁老坝站。 矿区至金沙县城运距约 50km,有县道相通;金沙距遵义县南白火车站约 70km, 有 326 国道相通;矿区也可经长坝、沙土乡镇公路于三合镇上贵(阳)~遵(义)~ 崇(溪河)高速公路;或经六广河,乌江水运至高等级公路,将煤销至远方,也可直 接将煤销售给黔北火电厂,交通方便。同时正在筹建中的金沙经化觉(矿区)至贵阳 的高等级公路及连接两地的海马孔大桥即将开工建设,届时,矿区到贵阳的距离将缩 至不足 140km,交通运输条件将更为方便。 2.电源条件.电源条件 矿区位于贵州省金沙县和,金沙县供电部门在(距矿区 4km)规划了 高化 110kV 变电所,矿区双回路电源可引自该变电所,但该变电所需看该地区的工农 业发展情况确定是否修建。如果高化变电所不修建,矿区电源一路可引自高坪 35kV 变 电所(距矿区 5km) ,另一回路可引自沙土 110kV 变电所(距矿区 25km) 。可见该煤矿 电源可靠,矿区生产、生活用电有保障。 3.水源条件.水源条件 根据现场调查了解和 2006 年 06 月贵州**矿业有限公司提供的贵州省金沙县化觉 南段高石坝~压竹坪煤矿(一期)勘探地质报告资料,该矿井范围内有条件可供 选择的主要水源有 (1)野鸡河 18 野鸡河属乌江上游,位于该矿井工业场地南面,取水点(地面标高约 700.000)距 矿井工业场地主平硐口及生活水源净化站、井下水处理站(地面标高约 918.000)水平 距离分别约为 3.86km 和 3.53km,提升高度约 220m,水量充足,无污染,经处理后可 作该矿井生活消防用水水源。 (2)野鸡河上游支流 野鸡河上游支流,位于该矿井工业场地西南面,取水点(地面标高约 800.000)距 矿井工业场地主平硐口及生活水源净化站、井下水处理站(地面标高约 918.000)水平 距离分别约为 3.10km 和 3.05km,提升高度约 120m。经现场调查了解现场调查了解, 该支流水量充足,无断流,无污染,经处理后可作该矿井生活消防用水水源。 (3)野鸡河下游支流 野鸡河下游支流,位于该矿井工业场地东北面,取水点(地面标高约 945.000)距 矿井工业场地主平硐口及生活水源净化站、井下水处理站(地面标高约 918.000)水平 距离分别约为 675m 和 750m。可自流输水至生活水源净化站、井下水处理站。经现场 调查了解现场调查了解,该支流水量大,无断流,无污染,经处理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