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条件下基于纳米级孔隙的煤层气扩散特征.pdf
第 3 3卷第 6期 2 0 0 8年 6月 煤 炭 学 报 J OURNA L OF CHI N A C OAL S OC I E T Y Vo 1 . 33 No. 6 J u n e 2 0 0 8 文章编号 0 2 5 3 9 9 9 3 2 0 0 8 0 6 0 6 5 7 0 4 地层 条件下基 于纳米 级孑 L 隙的煤层气 扩散特征 闫 宝 珍, 王延 斌, 倪小明 中国矿业 大学 北京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 院,北京1 0 0 0 8 3 摘 要 通过分析 自由甲烷气体在地层条件下特性的变化 ,计算确定了甲烷不同扩散模式的孔径 分布范围,并结合前期煤储层孔 隙 自然分类成果 ,就基于储层甲烷扩散的纳米级孔隙进行 了初步 划分,计算 了不 同扩散模式的扩散 系数.研 究表 明,储层条件下,煤纳米级 孔隙中甲烷存在 3种 扩散模式,且 3种模式的扩散 系数差别不大 ,比地表条件下扩散 系数低 1 2个数量级. 关键词 地层条件 ;纳米级孔隙;煤层气;扩散特征 中图分类号 P 6 1 8 . 1 1 文献标识码 A Co a i b e d m e t ha n e d i ffus i o n c ha r a c t e r s ba s e d o n na n o- s c a l e d p o r e s un de r f o r ma t i o n c o nd i t i o ns YAN Ba o z he n,W ANG Ya n b i n,NI Xi a o mi n g S c h o o l o fR e s o u r c e a n d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C h i n a e of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j i n g , B e ij i n g 1 0 0 0 8 3,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h r o u g h a n a l y z i ng t he c ha n g e o f f r e e me t h a n e g a s c h a r a c t e r s un d e r f o r ma t i o n c o n di t i o n s,c a l c u l a t e d a n d d e t e r mi n e d t h e p o r e s i z e di s t r i b ut i o n o f d i f f e r e n t me t h a n e d i f f us i o n mo d e l s .Co mbi n i n g t he e a r l y n a t u r e c l a s s i fic a t i o n o f c o a l p o r e s t r uc t u r e,a p r e l i mi n a r y n a no s c a l e d p o r e d i v i s i o n wa s d e v e l o p e d b a s e d o n r e s e r v o i r me t h a n e d i f f u s i o n a n d t h e c o e f fic i e n t o f d e f e r e n t d i f f us i o n mo de l wa s c a l c u l a t e d.Th e r e s u l t c o me s t o t ha t t h e r e a r e 3 d i f f u s i o n mo d e l s o f me t h a n e i n n a n o s c a l e d p o r e s a n d t h e r e i s n o s i g n i fi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a mo n g t h e 3 d i f f u s i o n c o e ffic i e nt ,wh i c h i s 1 ~ 2 ma g n i t u d e s l o we r t h a n t ha t o f n e a r s u r f a c e c o n d i t i o n s . Ke y wo r d s f o r m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na n o s c a l e d po r e;d i f f u s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c o a l b e d me t h a n e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间效应作用下 ,扩散作用成为煤层气体在地下运移散失 的重要机制 ,同时也是原 始地层条件下煤层气富集成藏 的重要途径之一 l J . 前人 曾从宏观研究 、微观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角度就煤层气扩散 问题进行过大量卓 有成效 的研究 工 作 。 .但众多研究成果中 ,由于研究 目的、研究手段的不同或实验条件的限制 ,未考虑到煤层气在地层 条件下气体特性的变化 ,导致一些研究结论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地层条件下 的扩散特性.本文试 图通过地 层条件下煤层气体特性 的分析 ,从煤基块纳米级孔 隙尺度 ,就煤层气扩散作用进行理论分析与计算 ,以期 获得煤层气在原始地层条件下的扩散运移特征 ,为煤层气的富集机理研究提供支持. 1 煤层气 的一般扩散模 式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 依据煤层气的相态以及在煤体中不同的扩散位置,将煤层气在煤层中的扩 收稿 日期 2 0 0 7 0 6 0 7 责任编辑 毕永华 基金项 目教育部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 目 2 0 0 6 0 2 9 0 0 0 3 作者简介 闫宝珍 1 9 8 O 一 ,男 ,山东兖 州人 ,博士研究生.T e l 0 1 0 5 1 7 3 3 0 4 3 ,Ema i l b o j u ms o h u . t o m 维普资讯 煤 炭 学 报 2 0 0 8 年 第3 3 卷 散分为气相扩散、吸附相扩散 、溶解相扩散和 固溶体扩散.气相扩散是指气体在煤层孔隙中的扩散 ;吸附 相扩散即通常所说 的表面扩散 ,是指处于吸附态的气体在煤颗粒外表面和孔隙内表面上的扩散 ;溶解相扩 散是指气体在煤体 自由水 中的扩散 ;固溶体扩散则是指煤层气体 以固溶体 的形式在煤体中的扩散. 其中气相扩散根据气体分子平均 自由程 A 与孔 隙直径 d 相 对 大小 的关 系_ 3 ,细 分 为 一般 F i c k型 扩 散 d 1 0 A 、 K n u d s e n型扩散 d 。 0 . 1 A 和过渡型扩散 0 . 1 A d p 1 5 n m, 2 n m d 1 5 n m,1 . 2 n md p 2 . 0 n m的范围内依次发生一般 F i c k型扩散、过渡型扩散和 Kn u d s e n型扩散. 4 煤纳米级孑 L 隙分类探讨 4 . 1 纳米级孔隙的自然分类 通常所指的纳米级孔 隙即直径介于 0 . 1~1 0 0 n m的微孔 隙,它们是煤基质 吸附煤层气 的主要空间 ,也 是煤层气进行扩散运动的主要场所.国内外研究者基于不 同研究 目的和测试仪器精度 ,对煤的孔 隙结构 自 维普资讯 第 6期 闫宝珍等地层条件下基于纳米级孔隙的煤层气扩散特征 6 5 9 然分类做过大量的研究 ,其 中比较有代表性 的针 对纳米级孔径段 的划分界线 表 1 . 傅雪海等 2 0 0 5 基 于煤层 甲烷运移特征 , 运用分形手段将煤孔隙 依半径划分为小于 6 5 n m的扩散孔隙和大于 6 5 n m 的渗透孔 隙,扩 散孔隙又划分为小于 8 n m的微孔、8~2 0 n m的 表 1 纳米级 子 L 径段子 L 隙 自然分类界 线 n m Ⅲ Ta b l e 1 S o m e n a t u r a l c l a s s i fic a t i o n s a b o u t n a n o - s c a l e d p o r e s 过渡孔和 2 0~ 6 5 n m的小孔 3类 ] .琚宜文 等 2 0 0 5 则通过构造煤纳米 级结构 自然分类的实验研究 , 划分为过渡孔 1 5~1 0 0 n m 、微孔 5~1 5 n m 、亚微孔 2 . 5~ 5 n m和极微孔 2 . 5 n m4类 . 由上可见 ,关 于纳米级孔 隙的 自然分类界线因研究范 围、研究 目的以及研究手段的不 同而不同,这种分类 标准的不一致性和非专门性给煤层气地质规律的研究带来 了困难 ,因此有必要从煤层气与孔隙结构关系的 角度来研究煤储层 的孔隙分类. 4 . 2 基于扩散的纳米级孔隙划分 不 同地层条件和孔隙结构时刻影响着煤层气扩散特性.这里为研究储层条件下甲烷扩散特征的方便 , 就纳米级孔 隙进行简单 划分.针 对 1 5 n m 以上 的 孔 ,采用一个综合的 自然分类成果 ;而对于 1 5 n m 以下 的孔 ,则 根据 甲烷 气 相扩 散 模 式 进行 划 分 表 2 .这里 扩散孔径 的最小 值取 0 . 4 n m,即大 约能容纳下一个 甲烷 气体分子 大小 ,与美 国学 者 H . G a n 1 9 7 2 采用的基质孔隙底界一致 ;扩散孔 径的最大值则采用分形孔 隙理论所确定的孔容分形 与孔 比表 面积 的分形 界 线 1 3 0 n m_ 6 , ” , J ,即文献 [ 6 ] 中的扩散孔 隙和渗透孔 隙的分界线.依表 2 , 储层条件下,甲烷气体在大孔和中孔中扩散模式为 表 2 Ta bl e 2 基 于储层 甲烷扩散的煤纳米级子 L 隙划分 Cl a s s i fic a t i o n o f n a n o - s c a l e d p o r e s b a s e d o n r e s e r v o i r m e t h a n e d i f f u s i o n 一 般 F i c k型扩散 ;在小孔中为过渡型扩散 ;在微孔 中为 K n u d s e n型扩散 ;在亚微孔 中,甲烷气体受较强 的吸附作用,主要以单层吸附相存在,属吸附孔隙,仅发生吸附相表面扩散及固溶体扩散,扩散作用很 小.并借此可将扩散孔 隙直径范围介定为 1 . 2~1 3 0 n m. 5 煤基块扩散特征 煤基块是指煤体中由面割理和端割理切割成的煤基质块体,煤基块孔隙主要由基质孔隙特别是纳米级 孔隙及尺度较大的微裂隙孔隙构成 ,割理构成煤基块的边界并与微裂 隙一同连通纳米级基质孔 隙.对于不 同扩散模式 ,甲烷气体的扩散速度不同,在浓度差一定的情况下 ,扩散速度则取决于扩散 系数 的大小. 5 . 1 扩散系数计算 大孔和中孔 中的甲烷扩散均为一般 F i c k型扩散 ,其 自扩散系数 主要取决于扩散体系的温度和压 力 ,与孔径 大小无关 ;微孔中的 甲烷扩散为 K n u d s e n型扩散 ,其 自扩散系数 D 与孔隙直径及温度有关 , 与压力无关 ;小孔 中甲烷扩散为过渡型扩散 ,其扩散系数 D 为一般 F i c k型扩散系数 与 K n u d s e n型扩散 系数的调和平均,故 D 受到扩散体系温度、压力及孔径的共同作用. Df1 / 3, / 8 k T / w m k T / d o p2 . 1 9 6 X 1 0 T。 P~, 1 Dk1 / 3 d 8 m1 2 . 1 2 5 T 1 / 2 d , 2 D 1 / Df 1 / Dk ~, 3 这里取地表条件为标准状态 2 5℃ ,1 0 1 . 3 2 5 k P a ,储层条件取 3 5℃,4 . 5 0 M P a .分别依式 1 ~ 3 计算出储层条 件下 扩散孔 隙 中的扩 散 系数 D f ,D ,Dk为 2 . 6 4 X 1 0~,1 . 6 3 X 1 0~ ~2 . 4 4 X 1 0 ~, 维普资讯 煤 炭 学 报 2 0 0 8 年第3 3 卷 2. 5 5 X 1 0~ ~4 . 2 6 X 1 0~ m /s . 5 . 2 储层条件下的扩散特征 由以上可知 ,储层条件下 甲烷气体的扩散系数在不同的纳米级孔隙中差别不大 ,但 比地表条件下的甲 烷扩散系数要低 1~ 2个数量级.并且在纳米级孔 隙中的扩散存在 3种扩散模 式 ,而不是通常所认为 的 2种 ;另外 ,一般 F i e k型扩散系数与 K n u d s e n型扩散系数差别微乎其微 ,很多情况下甚至出现后者大于前 者的情况 ,这是 由储层条件下 甲烷气体分子特性的变化引起 的.然而 ,甲烷在煤基块 中的有效扩散系数则 还要考虑到微孔隙表面孔隙率的大小 以及微孔隙在 甲烷分子扩散方 向上 的孔隙曲折因子. 6 结 论 甲烷作为一种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之 问是存在差别的 ,本文在误差允许的情 况下近似处理为理想气 体.同时,储层条件 中只考虑 了温度和压力 因素 ,而忽略了水的因素以及少量 的其他气体 ,有待改进. 1 煤层气在煤层中的扩散主要分 为 4类 ,即气相 扩散 、吸附相扩散 、溶解相 扩散 和固溶体扩散 , 以气相扩散为主,细分为一般 F i c k型扩散、K n u d s e n型扩散和过渡型扩散. 2 煤层 甲烷在储层条件下 ,均处于超 临界温度状态 ,超临界 自由甲烷气体 的状态方程可近似处理 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且甲烷气体在煤微孔直径分别为 1 5 B 1T I 以上、2~ 1 5 B 1T I 和 1 . 2~ 2 . 0 B 1T I 的范围内 依次发生一般 F i c k型扩散、过渡型扩散和 K n u d s e n型扩散. 3 储层条件下 ,基于甲烷气体分子的扩散特性 ,可将煤基块孔隙划分为 5 0~1 3 0 B 1 T I 的大孔 、1 5~ 5 0 B 1T I 的中孔 、2~1 5 B 1T I 的小孔 、1 . 2~ 2 . 0 n m的微孔 以及 0 . 4~1 . 2 n m的亚微孔.并介定煤基块扩散孔 隙的范围为 1 . 2~1 3 0 B 1T I . 4 储层条件下,煤纳米级孔 隙中的甲烷气相扩散存在 3种模式 ,且 3种模式的扩散 系数具有相同 的数量级 ,其总扩散系数约2 . 6 X 1 0 。1T I / s ,比地表条件低 1 ~ 2个数量级. 参考文献 D e t l e v L e y t h a e u s e r , R a i n e r G S c h a e r e r ,A r i f Y u k l e r .R o l e o f d i f f u s i o n i n p r i m a r y m i g r a t i o n o f h y d r o c a r b o n[ J ] .A A P G B u l - l e n t i n ,1 9 8 2 , 6 6 4 4 0 8 4 2 9 . 韦重韬,周荣福.煤层气多煤层扩散逸失地质历史模型及数值模拟 [ J ] .高校地质学报 ,2 0 0 3 ,9 3 3 9 0~3 9 5 . 何学秋,聂百胜.孔隙气体在煤层中扩散的机理 [ J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 0 0 1 ,3 0 1 1 4 . 聂百胜,何学秋,王恩元.瓦斯气体在煤层中的扩散机理及模式[ J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 0 0 0, 1 0 6 2 4 2 8 . 曹成润,牛伟,张遂安,等.煤层气在煤储层 中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 [ J ] .世界地质,2 0 0 4 ,2 3 3 2 6 6 26 9. 傅雪海,秦勇,张万红,等.基于煤层气运移的煤孔隙分形分类及 自然分类研究 [ J ] .科学通报,2 0 0 5 ,5 0 S 1 5 1 5 5 . 叶建平,秦勇,林大扬.中国煤层气资源 [ 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 9 9 8 .1 1 31 1 6 . 崔永君,杨锡禄 ,张庆铃.煤对超临界甲烷的吸附特征 [ J ] .天然气工业 ,2 0 0 3 ,2 3 3 1 3 1 1 3 3 . 降文萍,崔永君,张群 ,等.煤表面与 C H ,C O 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 J ] .煤炭学报 ,2 0 0 6 ,3 1 2 2 3 7 2 40. 陈润,苏现波,刘国伟.煤层气吸附/ 解吸分馏的从头计算研究 [ J ] .煤炭转化 ,2 0 0 7 ,3 0 2 5 76 0 . 秦勇,徐志伟,张井.高煤级煤孔径结构的自然分类及其应用 [ J ] .煤炭学报,1 9 9 5 ,2 0 3 2 6 62 7 1 . 琚宜文,姜波,侯泉林 ,等.华北南部构造煤纳米级孔隙结构演化特征及作用机理 [ J ] .地质学报,2 0 0 5 ,7 9 2 2 6 9 2 8 5 . 管俊芳 ,侯瑞云.煤储层基质孔隙和割理孔隙的特征及孔隙度的测定方法 [ J ] .华北水利水 电学 院学报,1 9 9 9 , 2 0 1 2 3 2 7 . 赵爱红,廖毅 ,唐修义.煤的孔隙结构分形定量研究 [ J ] .煤炭学报,1 9 9 8 ,2 3 4 4 3 9~ 4 4 2 . 1 j 1 J 1J ] ;] i] }} ;I 引 m B r }r }r }r }r L rL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