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情况调查(侯庄矿区).doc
矿山企业情况调查(侯庄矿区)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山东金岭铁矿隶属于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现在是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是地下开采、选冶联合的大型国有矿山企业,拥有中国第一家铁矿石资源类上市公司--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省重要的铁矿石原料基地和地下矿山采掘机械制造基地。占地面积260万平方米,资产总值29亿元,员工5000余人,有3个生产矿井(铁山、侯庄、召口)和选矿厂、机械制造厂、铁鹰钢铁有限公司、煤气发电厂等主要生产单位,拥有1家合资公司金鼎矿业有限公司。主导产品为铁精粉矿、铜精粉矿、钴精粉矿、炼钢生铁、地下采掘机械。 2007年完成铁矿石183.3万吨,铁精粉109.9万吨,铜金属1437.3吨,钴金属84.8吨,生铁64万吨,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8多亿元,实现利税总额8.24亿多元,其中利润3.98亿元,2007年全年人均收入4.14万元。 一、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金岭铁矿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东北,中埠镇、凤凰镇、侯庄乡交界处。侯家庄矿区是金岭铁矿的一个采区,位于凤凰镇西8km,属高新区卫固镇管辖。侯家庄矿区地理坐标极值为东经11807′08″~11808′36″、北纬3653′13″~3654′00″。侯家庄矿区采矿许可证(3700000430212号)批准的矿区面积为0.7483km2。开采标高由-20米至-700米。 侯家庄矿区于1984年开始基建,1993年6月投产,采用下盘中央竖井对角式开拓,初步设计由山东冶金设计院设计,年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t/年,实际生产能力2007年为66.57万吨。 矿区现有正式职工586人,另外还有外包施工人员140人。 二、矿山地质、资源情况 1.区域地质 矿区位于鲁西地块(Ⅱ)东北部,鲁中隆块(Ⅲ)北部,泰山沂山隆起(Ⅳ)北东,邹平周村凹陷(Ⅴ)北缘。东邻北北东向的淄河断裂带,北靠齐河广饶大断裂。近东西向、北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断裂构成本区构造主要格架,并控制着金岭闪长杂岩体的产出形态和矿床的展布空间(见图2-1)。 金岭短轴背斜由南西向北东倾伏,轴向为北东45,核部为中生代燕山晚期侵入的闪长岩体所占据,两翼与中奥陶统和石炭二迭系地层接触。 2.矿区地质 2.1地层 在本矿床范围内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a、下古生界中奥陶系马家沟组阁庄段八陡段(OMgbd)厚200~300余m,为矿区主要成矿围岩。上部为豹皮状纯灰岩夹泥灰岩,中部白云质灰岩及泥质灰岩。但由于热力变质作用均已变成灰色,深灰色,灰白或白色的结晶灰岩或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它们往往相间出现,以深灰色的结晶灰岩为主,中细粒结构快状或条带状构造。结晶灰岩为矿体之顶板。靠近矿体处结晶较粗大,结构松散,节理发育与交代成矿关系密切。本层灰岩又是矿区内的主要含水层,溶洞裂隙十分发育,渗透性和充水性能较强。对矿体开采带来不利因素。 b、石炭系(C) 自下而上又分两部分 (1)月门沟群本溪组(CyB)厚度65m左右,假整合覆盖于奥陶系中统灰岩侵蚀面上,底部为灰色、黄绿色、暗绿色铝土页岩,中夹“G”层铝土矿;上部为含燧石结核的徐家庄灰岩。 (2)月门沟群太原组(C-PyT)层厚200m左右,下部为灰白色或黄色中粒厚层长石砂岩及砂质页岩,黑色灰质页岩局部夹可采煤层,中部为中-细粒砂岩,其上为灰质砂岩,黑色灰质页岩和砂岩互层,局部夹可采煤层。 c、二迭系(P) 区内出露不全,仅见下二迭系山西组P1YŜ及部分上二迭系石盒子组(PŜ)地层出露。 (1)二迭系山西组(PyŜ)层厚220m,主要为褐色砂岩和黑色页岩互层,以及黄褐色长石与夹杂页岩互层。 (2)二迭系石盒子组(PŜ)主要岩性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的砂页岩层。 d、侏罗系和白垩系矿区内没有出露。 e、第四系全新统(Q34)本区厚度65~130m不等,自下而上为亚粘土、亚砂土、含砾亚粘土、流砂层。一般与基岩有含砂亚粘土或钙质胶结含砾亚砂土相隔。 2.2矿区内主要构造可分两类 a、褶皱构造 金岭短轴背斜位于周村凹陷的北部,背斜轴向北45东,向北东倾伏,其周边岩层倾角不一,铁山、辛庄、北金召与侯家庄矿区一般倾角为30~50,局部可达60以上。背斜倾伏端逐渐变缓,到王旺庄矿区只有20~30左右,该背斜构造控制了金岭岩体的产状、形态及展布方向,是重要的成矿前控矿构造之一。 b、断裂构造主要有三条较大断裂构造岩体东侧有金岭镇断层,西侧张店断层和中部穿插岩体的玉皇山断层。它们均为NNE向延展。辛庄矿床的8-6号孔已揭露到其中的金岭镇断层,断裂带内有断层泥和构造透镜体,显压扭性特征。形成时间也晚于NE向构造。所以切割了褶皱,错断了地层、岩体,同时也破坏了矿体的完整性。根据结构面和其产状特征应属NNE向构造体系。而NE向金岭短轴背斜和湖田向斜则应属NE向构造体系。就侯家庄矿床本身而言为一单斜构造。到目前为止,在所投入的工程中,尚未发现什么断裂构造。但是钻孔中所揭露的灰岩和火成岩中节理裂隙普遍发育,无疑与上述构造有密切关系。 2.3、岩浆岩 矿区岩浆岩主要是金岭闪长杂岩体(YŜδ53)它属于沂南超单元、铜井亚超单元、上水河单元。据同位素年龄测定侵入时代应为中生代燕山晚期艾山阶段的产物。岩体产状为一复杂的岩盖,面积约60km2。岩体的岩相特征是一个中偏基中性中偏碱性,碱性岩脉及后期有碱质交代,钠质交代岩性较复杂的杂岩体。从早到晚分为辉长闪长岩、黑云母闪长岩、角闪闪长岩、闪长岩(包括正长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偏碱性脉岩类等四个成岩阶段。其中黑云母闪长岩与角闪闪长岩为本区主要成矿母岩,而第三阶段的闪长岩类是本区主要成矿阶段岩石。 2.4 围岩蚀变 本区岩浆岩活动较为频繁,故围岩与岩体的蚀变均较为强烈。根据矿物组合由内向外可分五带 1、钠化闪长岩带。此带基本保持原岩结构,但钾钠化明显。 2、强钾钠化闪长岩带。此带分布连续。 3、矽卡岩化闪长岩带。此带是叠加在钾钠化闪长岩之上的产物。 4、矽卡岩带。此带分布不连续,厚薄不一,多为矿体底板,且与磁铁矿呈突变关系。 上述四带是内蚀变带,是矿化的前奏,其蚀变强弱可反映矿化的程度,因此可作为找矿标志。 5、大理岩、结晶灰岩、角岩带。此带是外蚀变带,多为矿体顶板,与矿化关系密切。 3、矿床特征 3.1矿床类型 侯家庄矿床主矿体赋存于闪长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上,矿体与岩浆期后形成的蚀变岩矽卡岩赋存于同一空间,矿体边界清晰。矿体形态和分布受接触带控制,呈似层状、扁豆状。矿石结构以块状构造为主,浸染状次之。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矿石矿物以透辉石、橄榄石、蛇纹石为主。伴生元素有Co、Cu。因此,其矿床类型为岩浆期后高温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 3.2矿体特征 侯家庄矿区是侯家庄矿床的一部分,侯家庄矿床位于金岭短轴背斜北翼,侯家庄村南,金岭闪长岩体与中奥陶系灰岩的接触带上。它由四个矿体组成,Ⅰ、Ⅱ号矿体为主矿体,Ⅰ、Ⅰ0、Ⅱ0号矿体位于矿权区内,其地质特征详述于后 Ⅰ号矿体分布1-21A勘探线之间。矿体走向北55~65东,倾向北西,倾角一般在20~40之间,西部较陡,呈似层状或扁豆状产出。埋藏在-53~-387m标高之间,矿体走向长2150m,倾向延深80~570m,平均355m。矿体厚度一般在3.65~14.52m之间,平均矿体厚度7.24m。厚度变化系数82.5810-2。为中等类型。矿石TFe品位较高,多大于4010-2,TFe平均品位51.1110-2,伴生铜品位较高,平均品位0.17710-2。 Ⅰ0号矿体主要分布在6A~7线的浅部,产状与Ⅰ号矿体一致,但倾角较缓,矿体长100m,倾斜延深130m。平均矿厚5.04m,埋深在-100m标高以上,为一小透镜体。TFe平均品位47.5610-2。 Ⅱ0号矿体分布Ⅰ、Ⅱ号矿体之间,即21A线浅部。矿体上部已剥蚀,仅保存下部的楔形体。矿体长60m,倾斜延深37m,矿厚15.66m,埋深在-100m标高以上。铁品位较高,TFe平均品位52.1510-2。 总之,矿体产状比较稳定,形态简单,与围岩接触界线清楚,为正接触带交代成矿。矿体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的现象十分显著。 3.3矿石特征 a、矿石结构构造 本区矿石构造主要是致密块状为主,次为条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部分为嵌晶结构,粒状结构有时呈花岗岩变晶结构。 b、矿石矿物成份 磁铁矿硬度较大,铁黑色,金属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其次为黄铁矿和少量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是透辉石、石榴子石、绿泥石、黑云母以及碳酸盐类等。脉石矿物含量约10~1510-2。 含矽卡岩磁铁矿呈铁黑色或灰绿色,矿物成分以磁铁矿为主,其次是黄铁矿;脉石矿物含量相对增多,主要有透辉石、绿泥石、黑云母以及碳酸盐类等。 假象赤铁矿褐红色,以赤铁矿为主,其次是褐铁矿,个别赤铁矿中尚可见到磁铁矿的晶形假象,偶见黄铜矿,由于次生富集作用全铁品位相对增高。 根据镜下观察,磁铁矿与黄铁矿、黄铜矿、辉铜矿密切共生,其生成顺序为透辉石、透闪石、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黑云母、绿泥石、方解石等。 c、矿石的化学组份 根据光谱分析,矿石中含有下列元素Ba、Mn、Ni、Ti、Mo、Cu、Zn、Co、Ga、V、P、Fe、S、Si、Mg、Al等。 为了确定矿石的综合利用价值,根据组合分析结果用算术平均法估算的各种主要组分含量如下表 表3-1 元 素 TFe FeO S P Cu SFe 含量(10-2) 52.36 21.07 0.401 0.030 0.144 52.28 元 素 Mn SiO2 Co Al2O3 CaO MgO 含量(10-2) 0.082 13.16 0.0117 1.42 4.86 3.48 根据光谱分析,组合分析,多元素分析结果,确定矿石主要有益组分为Fe,可综合利用的元素为Cu、Co,有害组分S、P含量都不高,尤其是P均在限度以下。TFe含量在40~5010-2之间,个别可高达6010-2以上,Cu含量一般在0.015~0.3010-2左右,最高可达1.18410-2,Co含量在0.00~0.009510-2之间,最高为0.05210-2,并与黄铁矿、黄铜矿密切共生,经选矿富集后可综合利用。S含量在0.02~0.0410-2间,个别最高可达3.32810-2。 4、开采技术条件 4.1水文地质 一、区域水文地质 a、区域含水层的划分 区内主要含水层有 (1)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广泛出露于盆地外侧东、南、西三面,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厚度巨大,富水性强,连通性好。 (2)中石炭统徐家庄灰岩、草埠岭灰岩含水层呈带状分布于盆地边缘,厚5~20米,岩溶裂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强。 (3)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孝妇河及淄河两侧及下游冲积扇中,由数层砂及砾石组成,含丰富的孔隙水。 b、地下水的补给、经济及排泄条件 区域地下水动态受大气降水明显,高水位出现在八、九月份,低水位出现在次年六、七月份,年变幅南部山区大,达几十米;北部平原区小,仅几米。 区域地下水自南向北运动,至湖田向斜南翼,受向斜阻水构造的影响,逐渐改为自西向东运动。区域灰岩地下水一部分以泉水形式排泄,一部分补给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及淄河河水。区域灰岩丰富的地下水,运动到盆地边缘受阻而形成一系列泉群,如神头泉群、博山泉群、龙口泉群、渭头河泉群、丰水泉、柳行泉、矮槐树泉等。1980年前天然迳流量达50~60万米3/日。2000年后,由于降雨量减少,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和矿山抽水,区域灰岩中的水减少,补给差,导致上述泉干涸。 金岭铁矿区地处金岭背斜东端,地下水径流顺湖田向斜轴向在矿区南向东流动。 4.2矿区水文地质 该矿床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与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 第四系含水层底部有一层厚0.5m亚粘土与灰岩含水层隔断,与石灰岩含水层无水力联系。 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为矿体直接顶板。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该层富水性在平面上具有不均一性,呈块段分布;剖面上具有上强下弱的特征。经-220m水平以下各水平的探水工程证实矿体上盘30m段内的灰岩含水较弱,对矿床开采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4.3工程地质 (一)矿体顶底板围岩特征 a、矿体顶板围岩本矿床矿体顶板围岩绝大部分为结晶灰岩,整体看顶板岩层比较完整、坚硬,也未发现断裂构造或破碎带,为矿山基建和开拓巷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b、矿体底板围岩全部为透辉石矽卡岩和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以及矽卡岩化辉石正长岩、二长岩。主要是透辉石矽卡岩为矿体直接底板,岩石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其物理抗压强度均优于结晶灰岩,有利于地下开采。 c、矿石和围岩物理机城性质 为了了解矿石和围岩的抗压性能,从15个钻孔中采了26块抗压强度试验标本。其中顶板围岩10块、底板围岩13块、矿石3块。其测定结果如下表 岩矿抗压强度试验统计表 岩石名称 抗压强度(kg/cm2) 备 注 最 小 最 大 平 均 结晶灰岩 344 1700 826 10块 矽 卡 岩 335 1428 783 8块 磁 铁 矿 588 1885 1054 3块 二 长 岩 997 1667 1332 2块 矽卡岩化二长岩 932 1761 1405 3块 5、环境地质 5.1区域环境地质概况 本区地处鲁西地块东北部,距区域性断裂较远,新构造活动不甚强烈。组成岩石主要为强固结性岩石。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属0.15g区,相应的地震烈度为7度。 据淄博地震局提供资料一九八二年以来沂沭断裂带地震活动微弱,一九八三年春有一次2.1级地震;淄河断裂经常有轻微活动,而莱芜弧形断裂及博山禹王山一带地震活动频繁。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八日禹王山断裂有一次3.6级地震;临淄桓台一带也有所活动。由于距震中较远,地震对该区影响较小,但距沂沭断裂带及齐河断裂较近,重要建筑应采取适当防震措施。 侯家庄矿床周围矿山较多,除铁矿山外,尚有煤矿、铝土矿等。矿业开发导致地质环境的改变,侯家庄矿床南部铁山矿区有两个较大采坑,深达30余米,湖田煤矿等矸石也有较多堆积,矿山抽水导致地表水位下降。 6、地质资源量 矿区范围内地质勘查累计探明储量(矿石量)为1563.97万吨。伴生铜金属量为18042吨,伴生钴金属量为1765吨,截止2007年底保有储量594万吨。 三、矿井基本情况 侯家庄矿区于1983年由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设计,其设计生产能力50万t/a,服务年限29年,于1984年由山东冶金建设工程公司基建, 1992年10月基建部分基本竣工,并交由山东金岭铁矿管理。侯家庄矿区1992年从山东冶金建设工程公司移交到山东金岭铁矿后,经过半年多的采准施工,于1993年开始出矿,当年出矿8.5万t,在随后的几年当中产量逐年递增,至2003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侯庄分矿采用中央竖井对角式开拓方式,分-100m水平、-160m水平、-220m水平、-280m水平、-340m水平、-425m水平六个阶段水平,阶段设计高度为60m。除了-425m阶段水平正在开拓中,其余阶段均已开拓完毕。 主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侯家庄矿区-280m以下矿石通过铲车、电机车运输至新老矿石井,再由新老矿石井提升到-220m矿仓,-160m以上的矿石则由铲车、电机车倒入高溜井,放至-220m矿仓,最后由主井提升至地表,提升到地表后由汽车运输至选厂。 1.1提升 侯家庄矿区提升系统包括主竖井29-392m、老矿石井-220-340、新矿石井-220-340、副井29-378m和东风井29-290m。矿石提升为接力提升方式,侯家庄矿区-280m以下矿石通过铲车、电机车运输至新、老矿石井,再由新、老矿石井提升到-220m矿仓,-160m水平及以上的矿石则由铲车、电机车倒入溜井,放至-220m矿仓,-220m水平矿石直接运到-220m矿仓,最终由主井提升至地表,提升到地表后由汽车运输至选厂。副井为人员、设备、材料提升井。东风井只做人员上、下和通风. 1.1.1主井 主井为箕斗井,提升井下矿石到地表矿仓,井下提升水平为-247m; 提升容器2.5m3翻转式双箕斗 自重 3920㎏ 实际装矿量6100㎏ 提升机型号2JK-3/11.5 最大静张力 135KN 最大静张力差135KN 减速比 11.5 电动机功率 630KW 提升高度277m 提升一次循环时间150s(实测) 装满系数0.9 提升不均衡系数1.15 最大提升速度3.9m/s 1.1.2副井 副井为进风井,同时提升人员、运送物料,提升下中段岩石至充填中段,提升容器为多绳单层单车罐笼(40001450)平衡锤 罐笼自重4875㎏ 1.1m3翻转式矿车 自重 1100㎏ 装岩量1700㎏ 提升机型号JKMD2.82 最大静张力 176KN 最大静张力差45KN 电动机功率 630KW 提升高度370m 提升循环时间240s 提升不均衡系数1.25 最大提升速度7.6m/s 1.1.3东风井 东风井为专用回风井,同时作为安全出口,提升容器为单绳单层单车罐笼平衡锤,提升机型号БМ2500/2020-2A,罐笼尺寸为2100*1250 1.1.4新老矿石井 井下有两条-220m-340m的斜井,倾角为22度,负责提升-340m水平的矿石至-220m水平。提升容器为1.1m3的串车组,提升机型号为JK2*1.8/31.5X。 1.2排水与供水 侯庄分矿采用三级接力排水方式,具体是-340m泵房排到-280m泵房,-280m泵房排到-160m泵房,-160m泵房排到地表。 -160m泵房为主排水泵房,位于-160m水平副井口,水仓容积为4800m3,排水管直径为700mm,安装有5台10DK-92型水泵,总排水能力为3000m3/h,目前实际排水量为9456 m3/d。 -280m泵房为接力泵房,位于-280m水平副井口,水仓容积为7200m3,排水管直径为700mm,安装有3台10DK-92A型水泵,总排水能力为2000m3/h。 -340m泵房为接力泵房,位于-340m水平副井口,水仓容积为3000m3,排水管直径为325mm,安装有3台OSI150-605ⅡA型水泵,总排水能力为998m3/h。 矿山的主要防治水办法侯庄矿区地下水治理措施包括超前探水、局部疏干、注浆堵水(包括封堵漏水地表勘探孔)等,以超前探水、疏堵结合为主。 由于安全需要,现在泵房正在进行无人值守泵房改造,所有的水泵控制全部在-160m主泵房。 供水 矿区采掘生产用水,分两段供水,‐160米水平及其以下水平的生产用水,以‐160米水平泵房排水管为供水水源,‐280米水平及‐340米水平的生产用水,以‐280米水平泵房排水管为供水水源,主水管直径100毫米,支水管直径50毫米和25毫米。 1.3运输系统 井下矿岩运输。金岭铁矿井下运输为铁路运输,轨距为600毫米。由有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电机车型号ZK7-6/250,“V”1.1m3矿车载重2.8t。采用金WJD0.75型电动铲运机进行装矿岩。本矿现主要生产水平-160m和-340m两个。 1.4采矿方法 本矿采矿生产水平,从上至下-100、-160、220、-280、-340、-400m六个。现在生产水平-160和-340,可采矿体为Ⅰ。 现在侯庄分矿生产水平主要集中在-160和-340m,其中-160以上全部为浅采,-340主要为中深孔采矿,现在-340水平矿体走向长度为1125m。 采矿方法如下 1.4.1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 金岭铁矿矿床中矿体多为急倾斜矿体,主要采矿方法为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矿房沿矿体走向或垂直走向布置,阶段高度为5070m,矿房长度3050m,顶底柱高度610m,间柱宽度612m,分段高度为1520m。 采准工作。采准工作包括掘进设备井或人行上山、分段联络道、切割平巷、切割上山、凿岩平巷、回风上山等。 采准巷道的布置。采用脉外下盘设备井与脉外下盘分段联络平巷采准布置。设备井布置在下盘,倾角30或90,间距200m左右;矿体翼端布置倾角为45回风上山及充填上山;各分段脉外下盘布置平行于矿体走向的联络平巷与各矿房相通;溜矿井在非装矿阶段,倾角5060,只服务于掘进倒渣,间距小于100m。 采准巷道首先向切割上山、回风上山侧掘进设备井或人行上山,与上阶段贯通后形成最初的通风系统,同时掘进中段溜井,尽快形成采准系统,随后展开中段巷道的掘进。自上中段开始掘进,首先与溜井贯通,并详细探明矿岩界限,以指导下中段巷道的掘进。掘进设备采用7655风动凿岩机凿岩,金WJD0.75型电动铲运机或电耙出渣。掘进废石不出井,作为充填料充填采空区。 切割工作。以切割上山为自由面,采用KQJ100B型潜孔钻机凿岩,孔径为90100毫米,孔深30m左右。一般是几个中段同时施工,上盘炮孔打出矿后,注明矿岩界限,防止丢矿。炮孔经深孔验收人员验收合格后,进行拉槽爆破。用BQF100装药器向炮孔内装药,粘性粒状乳化铵油炸药爆破,导爆管起爆,爆破后在矿房底部出矿,矿石基本出净后,进行下次爆破,拉槽爆破工作完成后,形成6m宽的切割槽,为回采工作创造自由面和自由空间。 回采工作。以切割槽为自由面,进行排孔爆破,自上中段开始,呈梯形向下中段爆破作业。每次爆破12排炮孔,特殊情况视放矿条件确定,上、下分段保持两排炮孔的超前距离,保证上分段爆破作业的安全。崩落的矿石借重力落到矿房底部的堑沟,采用金WJD0.75型电动铲运机将矿石运至中段溜井或直接装入矿车。形成的超大块矿石在横巷里进行二次破碎。矿柱一般不予回采,以支持采空区的顶板。采空区的地压管理采用选矿甩出的废石和掘进岩石充填。 1.4.2房柱采矿法 矿房宽度20m以内,倾斜长度50m以内,上盘暴露面积约1000平方米,矿房顶板近似水平时,暴露面积800平方米。 采准工作包括掘进拉底巷道、切割回风上山,出矿溜井等工程。回采时根据矿体的厚度分层回采,一次采至矿石顶板,处理支护好顶板后方可继续回采。采用7655风动凿岩机凿岩,铲运机在上盘出矿,电耙采出残余矿石。 1.4.3胶结充填采矿法 胶结充填采矿法,矿房沿矿体走向布置,采用两步骤回采,先采矿柱,后采矿房,矿柱宽度为12m,矿房宽度为20m,矿房高度为810m,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单台金-WJD-075型电动铲运机台年的矿房生产能力为3.17万t/a,同时回采矿房数为68个。 1.5通风系统 侯庄矿区为上下行间隔混合式Ⅱ级站通风网络,-100m水平为专用回风巷,从副井进风,东风井回风。其中型号为JK40-2-№5.5风机起220m水平火药库引风的作用, Ⅰ级站共四台风机,分别安装于 -160m水平绕道内,风机型号K40-8-№14,负责-160m水平压风,所需风量1128m3/min,通风阻力679Pa; -220m水平车场绕道,风机型号K40-6-№14,负责-220m水平压风,所需风量870m3/min,通风阻力919Pa; -280m水平人行井上口,风机型号K40-8-№12,负责-340m水平和人行井供风,所需风量294m3/min,通风阻力936Pa; -340m水平副井绕道,风机型号K45-6-№13,负责-340m水平供风,所需风量984m3/min,通风阻力1320Pa; Ⅱ级站风机共两台分别安装于 -100m东风井石门绕道内,风机型号K40-6-№14,负责-160m水平和-160m水平回风. -280m东风井石门绕道内,风机型号K45-6-№16,负责-220m水平、-280m水平、-340m水平总回风. 其中,-160m水平和-100m回风巷自成通风系统,由-160m水平的风机及-100m水平风机承担,两风机串联。-220m水平、-280m水平、-340m水平的风机并联再与-280m水平东风井石门风机串联,后者为总回风风机。 1.6压气系统 本矿在地表设固定空压机站集中供气,机站内安装5L-40/8型空压机5台,每台压气量40m3/min;4L-20/8型空压机3台,每台压气量20m3/min,φ3258压气管一趟,每天最大供气量计算如下 Qd{(q14q23)T}/K {(2400412003)18}/1.1216000 Qd平均每天供气量(m3/d) q15L-40/8型空压机小时供气量(m3/h) q140602400 q24L-20/8型空压机小时供气量(m3/h) q220601200 K管网漏气系数K1.1 T空压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18(h) 1.7供电系统 侯庄矿采用双回路35kv电源供电,在地表设变压器,出现电压为6kv,35kV变电站供电。 矿区地表设有压风机房配电室;东风井配电室。 矿井井下‐160米水平设有中央变电所,采区设置配电室。‐280米水平设有中央变电所,‐220米水平设置采矿区配电室、直流配电室。 供电电压 动力供电电压6000V和380V 照明供电电压220V、127V、36V 1.8地压管理 侯庄矿区地表为农田、村庄,不允许塌落,矿柱一般不予回采,作永久性矿柱支持顶板。采空区采用掘进岩石充填,铲运机挖充,矿车运载直接翻卸入采空区充填地点。对于无法充填的空区,掘出专门的充填溜井,由电动铲运机挖渣充填。空区充填接顶由铲运机挖渣接顶。 但是随着矿山开采时间的延长,一部分矿柱由于各种原因被破坏,另外由于以前矿山每年都有充填欠账,导致一些空区没有及时充填,极有可能引起了地表塌陷,我矿东召矿区已出现了地表塌陷,出现了一个12万m3的大坑,引起了市政府和我矿的高度重视,决定采取多种方式对以前空区进行充填,包括选矿废石、尾矿胶结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