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探究.doc
对深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探究 摘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是多方面的,本文就深基坑支护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几方面内容作了介绍,提出深基坑安全施工管理建议,供同行参考。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安全施工 Abstract Safety management work can be in many aspects, this paper wills deep foundation pit safety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also introduces several aspects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dvic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safety; 中图分类号TU71 一、 深基坑支护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施工技术方面分析深基坑支护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施工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施工中发现的地质情况与原设计不符或相差较大,仍按原设计施工;又如喷锚网支护施工遇流砂、软土层,因其自稳性极差,一旦开挖即刻坍塌,而又未能采取新的有效措施。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使工程施工未能达到设计要求,而监测等施工动态反馈信息有误或反馈不及时,施工中盲目遵循原设计方案,开挖过程没有定期或根本没有对基坑的沉降量和位移量进行观测或未对所测资料及时分析、研究。深基坑支护施工千变万化,未能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边可能施加的动荷载考虑不足。由于地下水处理不当,导致深基坑工程的事故屡见不鲜。地下水位降低了,对基坑支护有利,但对周边环境不利。如不采取降水措施,对保护周边环境有利,却对基坑支护不利,这种矛盾性,使地下水处理有一定难度。处理不当,易引发工程事故。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开挖和支护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两者缺乏协调,容易诱发工程事故的发生。基坑围护属临时性支护,由于维护不当可诱发事故发生。 2. 施工管理中质量监控方面分析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给施工作业带来诸多不便,因为管理人员思想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影响施工质量,造成工程事故。有些施工单位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加快施工进度,忽视了质量为本的方针,使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另外,由于施工安全教育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松散,也易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二、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 1.在技术方面应做的工作(1) 组成从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子。充分认识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作用,并让每位参与者都熟悉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确保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2 按图施工,动态监控。深基坑支护工程主要以挡土、防水等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单一或复合挡土支护结构,有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必须尊重设计、按图施工,但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及设计所依据的资料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这就要求在施工中必须依据实际的情况,相应作出一些调整,达到规范要求。 2. 施工质量与施工组织 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及土方开挖的合理组织也是开挖成败的关键之一。良好的施工质量和合理的施工组织可以弥补设计上的某些不足,反之,低劣的施工质量和错误的施工组织会使合理的设计付诸东流,在这方面有着许多深刻的教训。除施工质量外,施工组织也不可忽视,开挖土方应严格按施组程序进行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先撑后挖”的原则。工程实践证明,开挖顺序不同,支护结构的位移也不同,不合理的施工顺序会大大增加支护桩墙的位移,甚至出现险情。 此外,施工前要充分估计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当出现险情时,准备可供选择的应急措施,以免险情出现时,措手不及,延误抢险时机,导致工程失败,造成严重损失。 3. 施工监测与信息化施工支护结构设计成功与否,要通过施工实践来检验,而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状态要通过监测手段来了解。可以说,监测工作是支护结构安危状态的眼睛。它的重要性已为多数的设计、施工及建设单位所认识。因而切实认真的进行施工监测工作,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确保施工安全。但也有些单位对此重视不够,认为监测工作可有可无,不愿过多投入资金,马虎应付。有些监测单位素质不高,玩忽职守,不按时观测,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以致在支护结构处于危险状态时还未能提供预报,造成事故。一些深基坑支护工程发生坍塌事故,除施工质量的原因外,监测单位未能及时提出预警,以致延误抢险的时机,也是事故及发生的重要原因。施工监测工作的有无及好坏,不单是影响到基坑自身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它还影响到基坑周围环境的安全。有时支护结构的位移并未引起支护的失稳,但却引起周围建筑的不均匀沉降、裂缝及倾斜等,这些都需要由监测结果来判断与证实。施工监测的意义还不止于此,监测结果作为一种信息反馈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对设计结果进行检验,以致修改设计方案,施工前期的信息反馈可作为修改后期支撑方案的依据。例如,当前期开挖和第一道支撑后支护结构的位移较小,就可以考虑是否削减下一道支撑的数量以降低造价,反之,当前期开挖中支护结构的位移和内力比预计大得多,则应考虑是否加强下一道支撑以保证安全。这就是动态设计及信息施工,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应积极推广。 三、 深基坑安全施工管理建议 1.加强深基坑支护方案的管理;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到支护工程的成败,支护方案要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设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本地的水文地质状况,调研周围建筑和环境,基坑支护方案须通过专家论证。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之前要认真审阅,熟悉理解掌握方案的要点和参数数据,加强作业人员的交底及培训,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深基坑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有效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如果盲目照搬其他施工单位的设计方案。没有按照具体的工程施工来进行施组设计,或者设计的简单潦草,也就基本上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因此施工管理部门应根据设计方案编制可行的施工组织,制定好边坡位移、土质变化、基槽泡水、天气异常、地下水位变化、人员伤害等各类应急预案,充分做好施工设备及应急物资的准备。监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组进行认真的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督促修改完善,并按照程序的要求进行申报,批准后才允许施工。其中,监理部门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平面图、基坑开挖方式和顺序、监测布置和周期、基坑的支护和降水措施等等。 3.加强安全施工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确定专职检查人员,明确安全职责,并签订相关的安全责任书。按照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不同等级危险源进行分析、判别、归纳、评估,建立管理流程、完善监控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工序、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以完善的工艺保证工序的质量,以合格的质量保障安全。加强巡视监测,对监测数据认真分析,当发现异常或监测数据突变时必须找出原因,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 结束语总之,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它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深基坑支护工程是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它的成败不仅对工程的造价、质量和工期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更对周围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使深基坑施工的安全能得以保证,必须细化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可控。 参考文献 [1] 于慎谦;;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数值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彭社琴;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