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施工措施.doc
第十二章 安全施工措施 第一节 安全目标 严格按照建设部“一标三规范”和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倒塌,精心组织施工,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工伤频率<14‰。 第二节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项目安全生产委员会 总包项目经理任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任 总包安全技术部门 总包消防部门 总包内部分包负责人 外部分包负责人 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以总包、分包安全技术人员为主) 总包有关管理部门 现场有关管理部门 分包单位施工人员 各分包单位 总包施工全体人员 一、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 二、项目安全生产技术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的技术保证体系 专项工程 专项技术 专业管理 事故防治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技术 安全限控技术 安全保险技术 安全保护技术 安全排险技术 三、 项目安全生产制度保证体系 序次 类别 制度名称 1 岗位管理 安全生产组织制度(即组织保证体系的人员设置构成) 2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4 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5 安全生产岗位认证制度 6 特种作业人员和外协力量管理制度 7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8 措施管理 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批制度 9 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的管理制度 10 安全技术措施的总结和评价制度 11 投入和物资管理 安全设备、设施和措施费用的编制和审批制度 12 劳动保护用品的购入(添置)、发放与管理制度 13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定点使用管理制度 14 日常管理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5 安全生产验收制度 16 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 17 安全隐患处理和安全整改工作的备案制度 18 安全和伤亡事故的报告、统计制度 19 安全生产资料归档和管理制度 四、安全生产的投入保证体系 投入项目和费用的分析 投入 决策 解决资金来源 投入的实施和监督 投入效果分析源 五、安全生产的信息保证体系 信息纲目的编制 信息网的建立 安全生产状况与事故的报告和统计 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分析、处置和应用 信息档案管理 第三节 项目安全责任体系 施工工长、班组长、安全员、具体操作者 项 目 经 理 安全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施工生产负责人 机械管理负责人 消防管理负责人 劳务管理负责人 其他有关负责人 1、监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 2、配合有关部门排除安全障碍。 3、全员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 4、调查处理重大安全事故 1、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分项安全方案。 2、负责安全技术交底。 3、解决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问题。排除事故源。 1、在安全前提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2、组织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1、保证项目使用的种类机械安全运行。 2、监督机械操作人员持证遵章作业。 3、配备各类机械的防护设施。 1、保证防火设备设施齐全、有效。 2、消除火灾隐患。 3、组织现场义务消防队员的日常消防工作。 1、保证进场施工人员技术素质。 2、控制加班加点,保证劳逸结合。 3、提供必需劳保用品,保证质量。 1、财务部门保证安全措施项目的经费。 2、卫生部门负责生产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预防、治疗职业病。 班前安全教育 操作规程检查 劳保用品检查 机具设备检查 防护设施检查 电气绝缘检查 消防措施检查 第四节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一、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形成有效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各职能管理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作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安全生产法规”和公司有关的“安全生产具体规定”以及“文明施工十二条”。现场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人。 3、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图和消防防火管理网络图。项目经理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4、坚持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制,落实到人,并做好记录。 5、现场的专职安全员负责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每天安全员必须对现场所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安全员深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发现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因素及时报告工长,并进行整改、纠正,发现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安全设施不经安全员检查合格不准工人进行操作。 6、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熟悉和掌握施工有关安全知识和规范,合格后上岗。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 7、经常进行安全教育。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应自觉学习国家和企业制定的安全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新工人进场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建立新工人进场教育花名册和所有受教育人员签字手续。 8、工人变换工种前应进行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并登记入册,未经教育不得上岗作业。 9、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书面安全交底。交底的内容应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并履行所有接受交底人员的签字手续。 10、施工过程中应经常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了解近期天气情况,以便当天气发生变化时现场能在事前采取预防措施。 11、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事先进行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等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上操作平台工作。 二、 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 1、夜间作业,基坑周边应设红灯警示,现场设四盏镝灯,满足夜间照明需要。 2、基础施工,沿基坑周边搭1.2m高双钢管护栏,钢管打入地面下500-700深,护栏立面满挂安全密网,护栏下满铺钢木架板作挡脚线,设置安全警示灯,以防地面物体踢入坑内,同时基坑周边修筑临时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涌入基坑内。 3、基础垫层施工前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请白蚁台治中心对基坑施洒预防药剂。 4、所有脚手架、上人斜道均应设防滑条,尤其在雨季施工中,应加强脚手架,斜道的防滑措施。 5、主体施工外防护钢管架,装饰双排外架的搭设必须层层与主体框架柱拉结,外架搭设好后必须经工长、质安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为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外架一律采用安全密网全封闭。 6、外架、承重平台搭设好后,必须经公司质安部门检查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7、承重平台、外架均应严格按照设计规定和要求控制荷载。 8、底层各通道入口,门架入口、室内电梯井门洞全部设翻启式栅栏门。 9、施工中严格控制楼面荷载,严禁重型材料、机械集中堆放,施工荷载不得大于结构设计施工允许荷载,以免造成隐患。 10、现场龙门吊应按照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精心操作、专人负责、正确指挥、捆绑牢固(严禁兜吊),装载合理,随时检查,严禁带病运行,修理前应断电,并派人监督。 11、现场用电必须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三相五线制系统配置和布线;两级保护(特别是本级保护),配电房应昼夜值班;现场不得有拖地线、把把线;各种开关箱都做好防雨、防潮、防尘;楼梯间和行灯照明,应设安全电压,现场水泵,搅拌机械、木工房 、钢筋房、电气焊、宿舍等都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第五节 安全防护重点 一、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高空作业必须严格按照高空作业操作规程执行。 2、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经体检合格后方可进场施工,必须定期体检。作业时施工人员衣着要轻便,禁止穿硬底鞋、拖鞋、高跟鞋以及带钉或易滑的各种鞋从事高空作业。 3、对进行高处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否则,不得进行施工。 4、操作人员必须拴安全带,入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5、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要堆放平整,不防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不得乱置或向下丢物品。传递物品禁止抛掷。 6、雨天及雪天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冻措施,冰、雪应及时清除,大风雨后须对设施逐一检查、修缮。 7、高空作业在操作平台上满铺木架板,侧边设防护杆加竹胶板封闭,然后挂密目安全网,安全网与钢管连接必须牢固。 8、所有洞口用钢管封闭,下挂密目安全网。 9、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后应及时恢复。 二、 “四口”安全防护措施 1、楼板孔洞1.51.5以下的孔洞加固定盖板。1.51.5以上的孔洞,四周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中间设安全网。 2、楼梯口,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施工期内不使用的楼梯应封闭处理。 3、建筑物出入口,根据所处的位置,应搭设3-6米长,宽于出入口通道两侧各1米的防护棚,棚顶应铺满50厚的脚手板,外出入口和通道两侧必须封严。 4、龙门吊楼层进出口、平台口处设安全防护门。 三、 “五临边”安全防护措施 1、楼层周边临边四周如无维护结构时,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进行柱边防护。 2、通道侧边两侧边设两道防护栏杆,下铺50厚通板,两侧铺20高挡脚板。 四、 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坚持上下班,班前班后检查机械设备,并经常进行维修保养。 2、该工程设专职机械管理员一名,对机械设备坚持三定制度,定期维护保养,安全装置齐全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经发现机械故障,及时更换零配件,保持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正常运转,机操工必须持证上岗,按时准确填写台班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掌握机械磨损规律。 3、施工现场设机械员负责机械的进出场,中途移动 的指挥工作,督促机操工进行日常的检查、保养、清洁、牢固、调整工作。督促机操工认真填写软件资料,负责安全技术交底。 4、 龙门吊必须有安装、拆卸方案,验收合格证书,软件资料(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日常检查记录、月检查记录、保养记录、维修记录、油料领取记录等)必须真实、准时、齐全,把机械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 对焊机、弯钢机、断钢机、搅拌机等机具的操作工应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 五、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 、施工现场用电措施均应遵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的规定,并严格执行。 2、电渣压力焊机应分别接在不同的380伏线电压上,以利于各相电源之间的平衡。 3、所有电气材料及原件均应购置正规合格的产品。 4、所有电气路线和设备的安装、维修和调整都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施工期间值班电工不得随时离开岗位,应经常巡视各处的路线及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漏电开关必须定期检查,试验其动作可靠性。 7、所有电气装置及机具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8、配电房、发电机房、重要电气设备及库房等,应配备灭火器及砂箱等,配电房门必须向外开启,户外并关箱及设置应有防雨措施。 9、生活区、办公室等路线应尽可能正规化安装,必须设总漏电开关,有专人负责安全防火工作。 10、 每路干线分支接出支线时,均采用铅铜芯导线连接,支线在干线上缠绕加焊锡连接方式,干线不得断开,以增加供电安全、可靠,防止火灾危险。 六、 消防措施 建立健全消防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定期进行消防检查评比,经常开展安全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使每个职工懂得安全防火,遵守消防的一切规章制度。 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并经常进行维修保养。 注意电器防火,禁止线路长期超负荷运行,严禁用铜线代替保险丝,保险丝符合施工用电要求,避免产生电火花。 七、避雷措施 所有垂直运输机械必须按电气专业规定设临时防雷装置,接地良好。 架体四周连通,并与建筑四大角主筋接通,作防雷引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