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技术在大型燃煤电厂应用前景.pdf
斩江波等氨法脱硫技术在大型燃煤电厂应用前景I 氨法脱硫技术在大型燃煤电厂应用前景 靳江波,陆卫军 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赤峰0 2 5 3 5 0 摘要氨法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可资源化回收S O 、体现循环经济发展思想等明显优势。 作者通过详细介绍典型氨法脱硫技术,剖析相关重要问题,对比钙法脱硫技术,对氨法脱硫技术在大型燃煤电 厂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对氨法脱硫技术的应用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氨法脱硫烟气脱硫;燃煤电厂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X7 0 1 .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0 0 2 1 1 4 0 2 0 1 1 0 5 0 0 5 9 0 4 A p p li c a t i o nP r o s p e c to fA m m o n i a C o a l - f i r e d D e s u I f u r i z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i nL a r g e P o w e rP l a n t J F NJ i a n g - b o .L UW e i - j u n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D a t a n g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K e s h i k e t e n gC o a lG a sC o .,L t d .,C h i f e n g0 2 5 3 5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 m m o n i a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h a so b v i o u sa d v a n t a g e so fh i g he f f i c i e n c y ,n os e c o n d a r y p o l l u t i o n ,S 0 2r e c y c l i n ga n de m b o d y i n gt h et h o u g h to f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 .T h r o u g h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t y p i c a l a m m o n i a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a n dt h ea n a l y s i so fr e l e v a n ti m p o r t a n tp r o b l e m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c a l c i u m 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s p e c to fa m m o n i a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i nl a r g ec o a l - f i r e dp o w e rp l a n tw a s a n a l y z e d 。I tp r o v i d e sr e f e r e n c et o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a m m o n i a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K e yw o r d s a m m o n i a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 ;f l u eg a sd e s u i f u r i z a t i o n ;c o a l f i r e dp o w e rp l a n t ;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s p e c t 0引言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l O %是“十一五”规 划期间的8 大约束性指标之一。作为具有法律效力 的刚性指标,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持续发展 的要求,基于目前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状况和严 峻的环境形势做出的战略性决策。切实强化工业污 染防治,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深入开展城市大气环 境综合防治,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检测等保障 措施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保护环境的4 项主要工 作1 1 1 。我国工业行业中,仅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4 个行业就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9 0 %左右,电力行业的 S O 排放量更是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采取必要的 措施,控制燃煤电厂的S O 排放,对于改善我国的大 气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燃煤电厂主流的脱硫技术为石灰石一石膏 法,但石灰石一石膏法脱硫的二次污染、运行不经 济等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口dJ 。所以氨法脱硫技术逐 渐受到关注。根据氨法脱硫工艺自身的一些特点, 充分利用我国广泛的氨资源生产需求量大的肥料, 是一项适应中国国情的脱硫技术,符合国家脱硫多 样性、节能减排的整体思路。本文针对湿式氨法脱 硫技术的发展历程、反应机理、不同技术和应用等 特点进行简述、比较、分析了此技术在大型燃煤电 厂上的应用前景。 湿式氨法脱硫技术简介 2 0 世纪7 0 年代初,日本与意大利等国开始研制 氨法脱硫工艺并相继获得成功。氨法脱硫工艺主体 部分属化肥工业范筹,对电力行业较陌生,随着合 成氨和煤化工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氨法脱硫工艺自 身的不断完善和改进,进入9 0 年代后,氨法脱硫工 艺逐渐得到了应用。 1 .1W a l t h e r 氨法工艺 湿法氨水脱硫工艺最早是开发于2 0 世纪七八十 技术版I5 9 万方数据 I - 撬缇貔 年代的氨法W a l t h e r 工艺。除尘后的烟气先经过热 交换器,从上方进入洗涤塔,与氨气并流而下,氨 水落入池中,用泵抽入吸收塔内循环喷淋烟气。烟 气则经除雾器后进入一座高效洗涤塔,将残存的盐 溶液洗涤出来,最后经热交换器加热后的清洁烟气 排入烟囱。 1 .2A M A S O X 氨法工艺 传统的氨法工艺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净烟气 气溶胶问题没得到解决。A M A S O X 法对传统氨法 进行了改造和完善,主要改进是将传统的多塔改为 结构紧凑的单塔、并在塔内安置湿式电除雾器解决 气溶胶问题。 T .3G E 氨法工艺 2 0 世纪9 0 年代,美国的G E 公司也开发了氨法 工艺,并在威斯康辛州修建了一个5 0 0 M W T 业性 示范装置。该工艺流程为除尘后的烟气从电厂锅 炉后引出,经换热器后,进入冷却装置高压喷淋水 雾降温、除尘 去除残存的烟尘 ,冷却到接近饱 和和露点温度的洁净烟气再进入到吸收洗涤塔内。 吸收塔内布置有两段吸收洗涤层,使洗涤液和烟气 得以充分的混和接触,脱硫后的烟气经塔内的湿式 电除尘器除雾后,再进入换热器升温,达到排放标 准后经烟囱排入大气。脱硫后含有硫酸铵的洗涤液 经结晶系统形成副产品硫酸铵。 1 .4N K K 氨法 N K K 氦法是日本开发的。该吸收塔分三段,下 段是预洗涤除尘和冷激降温,中段是第一吸收段, 上段作为第二吸收段。吸收处理后的烟气经加热器 升温后排向烟囱。亚硫酸铵氧化在单独的氧化反应 器中进行,需要的氧由压缩空气补充,氧化剩余气 体排向吸收塔。 1 .5N A D S 氨法工艺 我国“九五”期间,在相关部门的共同支持 下,华东理工大学成功地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 科技攻关项目“二氧化硫废气回收净化新技术的工 程化”,开发了一种新的火电厂烟气S O 回收净化 技术,简称N A D S 。 2 典型工艺介绍 2 .1 主要参数 单套脱硫装置入口烟气量为1 1 6 8 7 7 4N m 3 /h , 入口S 0 2 的浓度为5 7 0 0m g /N m 3 ,脱硫效率不小于 9 6 .5 %,出口净烟气S O2 含量小于2 0 0m g /N m 3 , 脱硫装置可利用率不低于9 8 %,除尘效率不低于 5 0 %,氧化率不低于9 8 %,氨回收率不低于9 7 %, 氨逃逸不大于6m g /m 3 。烟气系统不设增压风机, 不设烟气加热器 G G H 。脱硫剂采用酚氨回收 6 0I 技术版 来的氨水,氨水浓度2 0 %- 2 5 %。 2 .2 工艺流程 烟气进入吸收塔与硫酸铵浆液逆流 或顺流 接触降温后与吸收液接触,二氧化硫被充分吸收 后,经水洗除雾器脱除夹带的液滴,净烟气经脱硫 出口到湿烟囱排放。产出有固含量的硫酸铵浆液送 至硫酸铵经旋流器,经过脱水、离心机固液分离, 形成湿硫酸铵,母液回收脱硫吸收系统。湿硫酸铵 经干燥设备干燥得到合格的硫酸铵,包装后即可得 到商品硫酸铵,产品符合G B 5 3 5 1 9 9 5 标准。 2 .3 吸收机理 氨 或氨水 在吸收塔的吸收段与S O 反应,将 饱和的硫酸铵/亚硫酸铵溶液的p H 值控制在5 .0 N 5 .9 范围,发生下列反应生成硫酸氢铵和亚硫酸氢铵 S 0 2 H 2 0 H 2 S 0 3 】 H 2 S 0 3 2 N H 3 N H 4 2 S 0 3 2 在反应式 1 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s o 溶 于水并生成亚硫酸。在反应式 2 中,亚硫酸同 溶于水中的硫酸铵和氨起反应。 氧化空气注入吸收塔底部使亚硫酸铵被氧化成 硫酸铵 N H 4 2 S 0 3 1 /2 0 2 N H 4 2 S 0 4 3 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和在烟气里水的蒸发,使 硫酸铵溶液得到饱和并进而析出结晶。其蒸发热由 烟气残余热供给 N H 。 2 S 0 4 液 蒸发热 N H 。 S 0 4 固 4 对于氨法脱硫工艺,二氧化硫与硫酸铵的产出 比约为1 2 ,即每脱除1 吨二氧化硫,产生2 吨硫酸 铵。在吸收塔里的硫酸铵可以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于 溶液里,也可以固体结晶的形式存在于浆液里。 2 .4 脱硫工艺系统 氨法脱硫工艺系统包括烟气系统、S O 吸收 系统、吸收剂配制及供应系统、硫酸铵脱水干燥 系统、硫酸铵包装物流系统、工艺水系统、工业 冷却水系统、脱硫范围内的压缩空气系统等。如 图I 所示。 。n t ’{ ‘£ 1 i ;; j 量辜, l lI t IlI II { “ b ” 一I .1 .1 l I . 沁⋯ | III 4 ’- IIl 一 ”o 蟛} _ l ,tl I 。“ , 一J I _ 一,。,{1. 图1 典型氨法脱硫工艺简图 万方数据 靳江波等氨法脱硫技术在大型燃煤电厂应用前景_ 2 .5 硫酸铵的作用 氨法脱硫的最大特点是s 0 的可资源化,可 将污染物S O 回收成为高附加值的商品化产品。 硫酸铵俗称“肥田粉”,硫酸铵既是氮肥又是硫 肥,不仅含氮 2l % ,还含硫 2 4 % 。硫酸 铵是一种酸性肥料,更适用于碱性土壤和很多经 济作物。硫酸铵作为农用化肥与其他氮肥比较具有 独特的优越性,吸湿性小,不易结块,是一种速效 氮肥,生理酸性肥料,适合碱性、中性土壤。硫酸 铵是最早的氮肥品种,可直接施用或作为复混肥的 原料,广泛用来作为追肥、基肥和种肥。 氨法脱硫技术需注意的问题 3 .1 氨源的稳定性及硫酸铵市场 对于一个工程而言,是否采用湿式氨法脱硫 技术,其氨 液氨或氨水 的可靠来源以及硫酸 铵肥料市场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氨 或氨水 是合成氨和煤化工的产物,液氨或高浓度的氨水 属危险化学品,液氨的运输属于危险品运输的范 畴,不适宜长距离的运输,在吸收剂的选择及运 输、管理上应当结合安全性、经济性进行论证,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安全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因 此,氨法脱硫技术适合氨资源可靠的燃煤电厂或 自产氨化工企业自备电厂的燃煤锅炉。 3 .2 烟气含尘量 进入脱硫塔的锅炉烟气含灰量大小会对硫酸 铵的品质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脱硫的外观颜 色,较大时颜色发黄,特别大时会造成脱硫系统阻 塞、硫酸铵无法结晶。根据硫酸铵G B 5 3 5 1 9 9 5 标准 的规定,如表1 所示。优等品硫铵含N2 l %,含水 0 .2 %,含游离酸0 .0 3 %,则优等品每吨产品中最大 可能的含灰量5 .7 3 2 4 k g ,一等品硫铵含N2 1 %,含 水0 .3 %,含游离酸0 .0 5 %,则一等品每吨产品中最 大可能的含灰量4 .5 3 2 4 k g ,合格品硫铵含N2 0 .5 %, 含水1 %,含游离酸0 .2 %,则合格品每吨产品中最大 可能的含灰量1 9 .6 1 0 1 k g ,脱硫塔对烟气中灰尘脱除 率按5 0 %计算,优等品、一等品允许烟气的灰尘浓 度小于5 8m g /N m ’,合格品允许烟气的灰尘浓度小 于2 5 0m g /N m 3 。因此为达到高品质的硫酸铵通常有 以下两种除灰方式第一,减少烟气含尘量,如采 用高效电除尘、电袋除尘和袋式除尘等高效除尘方 式;第二,对部分硫酸铵溶液进行滤灰。 4 .3 氯离子富集问题 一般通过C l 一的物料平衡计算,控制塔内C l - 浓 度在4 0 0 0 0 p p m 以下。如果超标将对设备构成腐严 重蚀,常规做法是定量抽出部分浆液直接喷洒到 干燥系统硫来调节系统C l - 平衡。 4 .4 氨逃逸.气溶胶问题 氨逃逸和铵盐类气溶胶 烟雾 是氨法脱硫 技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困扰氨法脱硫技术 的技术难题。目前主要采取充分优化吸收塔内部 结构、选择合理的液气比、精细调整p H 值及采 取高效氧化方式等减少氨逃逸和铵盐类气溶胶产 生。据氨法脱硫规范征求意见稿内对氨逃逸要求 控制在小于8m g /N m 3 以内。 对于在脱硫塔出口安装湿式电除尘器的方式 去除气溶胶,目前存在争论还待进一步的研究。 5 应用前景分析 5 。1 工程实践应用 湿法氨法脱硫技术采用液氨或氨水作为吸收 剂,脱除烟气中的S O ,副产品为硫酸铵化肥,工 艺过程中不产生废水。此技术已实践证明是成熟 的、可靠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使用氨 法脱硫的机组大约有l0 0 0 0 M W 。 5 .2 脱硫效率高.能耗低、适合高硫煤 从吸收化学机理上分析,S O 的吸收是酸碱 中和反应,吸收剂碱性越强,越有利于吸收。氨 的碱性强于钙基 石灰石,石灰 。从吸收物理 机理上分析,钙基脱硫以“气一固反应”为主,反 应速度较慢,而且反应不完全,为此需要将其磨 细、雾化、循环等过程以提高吸收剂的利用率, 表1 硫酸铵规定标准 注硫酸铵作农业用时可不检验铁、砷、重金属和水不溶物含量等指标。 技术版I6 1 万方数据 表2 氨法脱硫和钙法脱硫技术特点比较表 序号比较项目氨法 石灰石一石膏法 。 吸收剂来源来源较广来源广泛 吸收剂 嬲薹翼液蓑霎拳慧薷之 。。⋯.。。。.⋯。。⋯。 吸收剂制备。.、。、.、系统简单,能耗低。 一。。系统复杂,能耗高 .⋯,“ 副产品用途用途广泛用途广泛 副产品副产品实际市场市场容量大,前景好市场容量小,易积压造成二次污染 副产品的经济效益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无经济效益 ”⋯* - ⋯4 。‘√。 ⋯n 。- 一‘⋯ 一⋯⋯’一 工艺技术成熟性成熟成熟 废水处理 工艺系统 系器度 装置能耗 结垢 无,水耗低有,水耗高 系统简单系统复杂 吸收速度快,设备体积小,无二次污染吸收速度慢,设备体积大,有二次污染 低高 无结垢堵塞现象经常有结垢堵塞发生 造成能耗增加;而氨脱硫是以气一液反应为主,反 应速率快,反应完全,吸收剂利用率高,脱硫效 率高,能耗较低。仅就吸收过程而言,与钙基吸 收设备相比,氨吸收设备体积较小,能耗也低。 氨较石灰石或石灰活性大,对煤质变化、锅炉 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强。在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煤源 不稳定的情况下,更显现出它的优势。如表2 所示。 总之,氨法脱硫具有脱硫效率高、能耗低、 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同时更能适应高硫份煤。通 过上表2 中氨法脱硫和钙法脱硫两种方式的比较, 不难看出前者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5 .3 有利于解决石膏二次污染问题肛。1 我国目前主流的脱硫技术为石灰石一石膏法脱 硫技术,过于单一,石膏综合利用的压力不断增 大,或因市场饱和,或因无法使用,抛弃后还占用 土地资源,形成“石头搬家”现象。脱硫废水难以 有效处理,因此以钙法为主的脱硫技术造成二次污 染、运行不经济等问题日益突现。 硫酸铵是氨法脱硫技术的副产品,可以单独 使用,也可以做复合肥原料,有着广阔的市场需 求。采用湿式氨法烟气脱硫可以有效的解决石膏 二次污染、运行不经济的问题。 5 .4 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 氨法脱硫技术充分利用氨的化学活性,可有 效减小吸收反应的液气比,即减少了吸收液的循 环量,从而有效降低了系统的电耗。同时氨法脱 硫技术利用原烟气热量塔内浓缩结晶,有效减少 了蒸汽消耗,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能耗。 中国有3 0 %耕地因缺少硫元素而影响着粮食 的增产,因此可充分利用我国广泛的氨资源将污 染物s O 吸收资源化,转换为高附加值商品,变废 为宝实现国家减排目标。随着硫肥政策和方针实 施,预计在未来几年间,中国的硫肥使用将有较 大增长,包括硫在内的平衡施肥将对中国农业生 6 2l 技术版 产做出较大的贡献。 氨法脱硫技术避免了钙基脱硫为获取吸收剂 而开山凿石对环境的破坏,且避免将石灰石中二 氧化碳 C O 再次释放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二 次污染,属于真正环境友好型脱硫技术。 6结论 氨回收法技术可利用液氨、氨水、碳铵甚至化 工自产的废氨水等对锅炉烟气脱硫,生成的硫酸铵 作为化肥直接出售或作为复合肥的原材料,可实现 废物综合利用,以废治废、变废为宝,体现了循环 经济的发展思想。随着氨法脱硫技术在大型燃煤锅 炉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其技术越来越成熟,具备了 在大型燃煤火电厂推广应用的条件,是值得关注的 有广阔前景的脱硫技术。 参考文献 [ 1 ] 赵鹏高,严晨敏,潘超.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若干问题 思考[ C ] .2 0 0 6 年火电厂环境保护综合智力技术研讨会论文 集,2 0 0 6 2 7 3 0 . [ 2 】王娟,张慧明.中国电力工业烟气脱硫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J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 0 0 4 ,5 6 1 2 1 6 . [ 3 ] 高云峰.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电力环 境保护,2 0 0 4 ,2 0 2 3 - 4 . 收稿日期2 0 1 1 - 0 3 3 1 作者简介 靳江波 1 9 8 0 一 ,男,河南新乡人,大学学士,从事锅 炉、脱硫、除尘、除灰等技术管理工作; 陆卫军 1 9 8 0 ~ ,男。河南歼封,大学学士,从事脱硫设备 管理工作。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