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通风安全的因素和防范对策分析.pdf
TECHNOLOGY AND INATION管理与信息化 166 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5月下 制约通风安全的因素和防范对策分析 王旭 山西方山汇丰新星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 吕梁 033100 摘 要 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通风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先排除掉煤 矿内部稀释的粉尘和瓦斯气体,之后才能够保证煤矿生产的过程变得更加安全。因此,广大煤矿企业需要先分析实 际的情况,之后再具体分析制约通风安全的主要因素,最后才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证通风管理工作更好地 进行,最后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通风事故。本文通过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 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煤矿通风;通风安全;防范对策 引言 众所周知,煤矿开采属于高危作业项目,在作业过程中存 在很多安全风险,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不仅造 成人员伤亡,还会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在煤矿作业过程中一定 要做好通风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作业安全。煤矿通风不良 会影响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缺氧、中毒等。为了保障煤矿 生产安全,我们在日常作业中应不断制约煤矿通风的因素,并 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使煤矿开采作业处于安全的环境中。因 此,本文就制约煤矿系统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1 当前煤矿通风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1.1 煤矿通风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相对不高 虽然我国煤矿通风技术水平相对于先前提升明显,但是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与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技术人员的整体水 平表现出一定的“捉襟见肘”,特别是煤矿瓦斯浓度较大的矿 井,各种类型的通风技术装备更新速度较快,需要技术人员娴 熟掌握这些技术装备,但是从实际掌握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工 作时间、个人精力及煤矿企业重视程度的影响,通风技术人员 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影响到煤矿整体通风技术水平的 提升。此外,由于受到煤矿整体经营形式相对于先前下降较为 明显的影响,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煤矿人才流失的问题,特别是 大学通风专业的学生,薪酬待遇较高是其到煤矿工作的主要原 因,但是由于煤炭行业的下行,煤矿整体的待遇水平出现了明 显的下降,这部分很多人才流失,导致煤矿出现了通风人才青 黄不接的问题[1]。 1.2 安全管理及制度存在漏洞 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决定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其通常与 矿井所处环境相关,根据事故分析可知,事故的发生往往由管 理中的漏洞造成,尤其是地质条件复杂,通风系统管理杂乱的 煤矿。虽然国家对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其相关制度也十分详细,但部分矿井生产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 陷,无法适应自身的地质条件。个别矿井在生产生活中,其规 章制度仅仅为了对付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检查,并没有依据规章 制度进行。另一方面,规章制度中很多问题无法具体落实到相 关负责人,造成责任不明确。 1.3 自然环境的制约 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多数煤层内部的结构都非常复杂, 所以使得开采的过程变得非常困难。正因为煤矿开采的深度在 不断地加深,其内部瓦斯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其地应力和地 温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会面对诸多自然 灾害的威胁。又因为浮尘较多,所以使得矿井内部随时可能有 爆炸的危险。因此,多数矿井在开采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自燃 灾害。随着瓦斯和煤炭不断地突出,内部会有着更多危险的因 素[2]。 2 防范煤矿通风事故的有效措施 2.1 定期管理与维护 井下通风设备在矿井下采取通风措施是指在采区通风中借 助建设一些可以对风向进行阻隔与控制的通风构建物,从而实 现矿井中风向与风量控制的目的。通常情况下,矿井中采取的 通风措施有调节风门、风窗以及挡风墙等。另外,在煤矿通风 中科学合理的设置通风构筑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此外,若煤 矿通风设备出现故障,并不及时进行修理,就会导致大量的风 灌入矿井内,开采所需的风速迅速下降,瓦斯积累,进而使矿 井内的温度上升,进而对正常生产造成影响,甚至会对施工人 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对通风设备进行维护 与检修,保障通风设备在生产中正产运行,避免因通风问题出 现安全事故[3]。 2.2 对煤矿通风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完善 通过加强对通风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于提升通风实 效,及时发现通风系统存在的隐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 通风系统进行管理时,重点就是对通风信息进行收集、分析, 首先对通风技术人员进行分区域管理,也可以按照分工的不同 进行管理,对各种类型的通风信息的处理意见及通风报表等, 结合当前煤矿通风系统的实际需求,对这些日常性处理措施进 行完善提升,确保其符合当前通风系统的实际需求,着力增强 通风系统的规范化、系统化水平。特别是在通风安全管理时, 必须全面推行责任管理制度,将通风管理责任全面落实到个 人。在进行通风综合决策时,全面推行通风区域队长负责制, 构建闭环安全信息管理模式,特别应当做好通风调度环节的综 合决策管理工作。在通风综合管理中,打破传统通风管理模式 存在的弊端,特别是在安排任务时,构建出信息决策快捷处理 模式,全面推动通风系统的信息化,为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通 风任务打下基础[4]。 2.3 做好煤矿工作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煤矿企业需要加强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定时地 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对各工作环节能够熟练 掌握。在培训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将所有培训 知识进行仔细分类,对各类知识均要进行培训,并对工作人员 进行考核,从而保证工作人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5]。 3 结束语 通过对通风系统的研究,可以看出,煤矿企业可以采用 科学的方法建立一个良好的通风系统,企业也可以大大提高 (下转第170页) 科学与信息化 5月下 内文.indd 1662020/6/24 135841 TECHNOLOGY AND INATION管理与信息化 170 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5月下 参考文献 [1] 张安平.项目计划管理在轻型飞机项目上的探索与实践[D].长春 吉林大学,2011 [2] 贾晓.飞机一体化设计技术与标准化[J].航空标准化与质 量,201415-8. [3] 韩伟民.基于2D/3D GIS技术的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 实现[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4] 张红梅.面向飞机技术状态管理的SCM和PDM技术及集成研究 [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11. 养力度,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满足当前环境检测实验室 质量管理工作需求,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前进奠定坚实的基 础,加快人类建设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军.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相应思考[J].化学工 程与装备,20185313-315. [2] 王亚超,吴旻妍.苏州市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5,28471-73,86. [3] 沈赛燕,许晗雨,许文迪,等.新形势下对于推进环境检测市场化工 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091-92. 汽进行启动预热处理,在正式进入到工作的状态后,所需要的 蒸汽数量很少,大部分会进行蒸发转化。这种技术在使用的时 候,还具有较强的自动化操作功能,只需要进行各种数据的设 计,可以实现平稳的进行自动操作,自动处理,有效地实现了 废水排放过程中的技术水平,高质高效。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某企业的水务管理工作和废水零排放技术进行 具体的分析,提出在水务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该工作的重 要性,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开展,并使用正确的废水排放 技术,做到废水零排放的治理效果,从而保障该企业的用水安 全、用水质量,也更好地提升了该企业的环保水平。 参考文献 [1] 江茑.上海化工区中法水务助力绿色发展[J].上海化工,2019, 4423-4. 产量。对于社会环境来说,避免了安全事故也保护了企业的利 益。为了促进社会和谐,煤矿企业能够进行正常的安全建设, 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种动力。 参考文献 [1] 韩宇通.制约煤矿通风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矿业装 备,20184118-119. [2] 胡凌.探析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和防范对策[J].山东工业技 术,20181492. [3] 祁永杰.煤矿通风安全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国企研 究,2018650. [4] 李超.探析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和防范对策[J].中小企业管 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171-172. [5] 张景洲.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战略 新兴产业,20172477. 社会化活动创造更加井然有序的运行环境,当各个行业对于标 准化有着相同定义的作用下,那么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形 成一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谭薇,胡昌川,卢学辉,等.改革背景下地方标准化管理机制现 状、问题和建议以成都市标准化管理机制研究为例[J].中国标准 化,201813133-138,148. [2] 本刊编辑部.田世宏重构中国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科学管理水 平[J].中国标准化,2017712-13. [3] 佚名.引入质量管理模式 科学管理社区组织中国标准化协 会积极推进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新模式[J].中国标准化,2014442.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昀,李云飞,张闻,等.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分析和对策探讨 [J].中国药事,2016,30111063-1068. [2] 杨永.制药生产企业电子记录的GMP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 对策[J].中国包装工业,20141067. [3] 于博,陈永法,倪永兵,等.零售连锁企业药品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处方药,2013,11224-26. [4] 李泮海,李进启,范秋英,等.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发展探讨 [J].中国药物警戒,2011,8293-96. [5] 张新艳.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商业经济, 2018,503727,52. (上接第164页) (上接第165页) (上接第166页) (上接第167页) (上接第168页) 科学与信息化 5月下 内文.indd 1702020/6/24 13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