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任家庄煤矿9^#煤中硫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pdf
第32卷5期 2020年5月 doi 10. 3969/j. issn. 1674-1803. 2020. 05. 02 文章编号1674-1803 2020 05-0007-05 宁夏任家庄煤矿9煤中硫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吴蒙u , 秦 云 虎 \ 熊 科 3,刘伟民3, 杨 柳 1 1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 江 苏 徐 州221006; 2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煤系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江 苏 徐 州221006; 3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七三勘探队, 河 北 涿 州072750 摘 要煤中硫的研究对高硫煤的开采、 加工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元素分析、 形 态 硫 分 析 、 电感耦合等离子 质谱等方法分析了任家庄煤矿91 *煤中硫的分布规律、 微观赋存状态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任家庄煤矿9煤为中- 高 硫 、 高硫煤, 有机硫为主, 黄铁矿硫次之。黄铁矿的微观赋存形态包括莓球状、 自形与半自形细粒状、 不规则块状 和充填胞腔状。V煤形成于海相、 干 燥 、 氧化、 多期海进海退的沉积环境, 煤中硫的形态和含量主要受海水影响。 关键词 硫;煤;黄铁矿;沉积环境; 宁夏 中图分类号P596; P618. 1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煤炭地质 中国煤炭地质 Vol. 32 No. 5 COAL GEOLOGY OF CHINA May. 2020 Geochemical Feature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Sulfur in Coal No. 9 of Renjiazhuang Coalmine, Ningxia Wu Meng丨 2, Qin Yunhu1, Xiong Ke3, Liu Weimin3 and Yang Liu1 1. Jiangsu Design Institute of Geology for Mineral Resources, Xuzhou, Jiangsu 221006; 2. Key Laboratory of Coal Measures Mineral Resources, CNACG, Xuzhou, Jiangsu 221006; 3. No. 173 Exploration Team, CNACG, Zhuozhou, Hebei 072750 AbstractThe study of sulfur in coal has significance in high sulfur coal mining,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Through ultimate analysis, s of sulfur analysis,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etc analyzed coal No. 9 sulfur distribution pattern, microscopic hosting state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n the Renjiazhuang coalmine.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coal No. 9 in Renji azhuang coalmine is medium-high and high sulfur coal, mainly organic sulfur, followed by pyritic sulfur. Pyrite microscopic hosting s include framboidal, idiomorphic and hypidiomorphic fine granular, irregular blocky and infilling cellular cavity s. Coal No. 9 has ed in marine facies, dry, relatively oxidized multiple transgression and regression environment, the s and content of sulfur in coal mainly impacted by sea water. Keywordssulfur; coal; pyritic sulfu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Ningxia 随着中-高硫煤在能源供给中比重的增加, 燃 烧过程产生的硫化物会腐蚀锅炉管道[1], 排出二氧 化硫等酸性气体形成酸雨, 对农作物、 建筑材料及人 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2]。汤达祯等[3]认为淡水作 用下的成煤环境, 煤中硫的聚集与植物类型、 水动力 条件以及覆水深度密切相关。刘大猛等[4]基于华 北晚古生代主采煤层共识别出霉球状、 自形粒状、 鱼 子状等8 种类型的黄铁矿, 指出沼泽水介质性质是 煤中硫含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邓奇根等[5发现 基金项目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专项基金(ZMKJ-ZOW-lO.ZMKJ- sOig-jU 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吴蒙(1990) , 男, 河南信阳人, 硕士, 工程师,主要从 事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20-02-24 责任编辑宋博辇 新疆地区西山窑组煤中有机硫主要来自高等植物, 无机硫来源于卤水和蒸发盐岩。代世峰等[6]认为 煤中硫受原始植物、 海水侵入泥炭沼泽共同影响。 段飘飘[7]研究贵定煤、 砚山煤和合山煤时, 发现强 烈的海水或热液导致煤中有机硫含量高, 海陆交互 相的成煤环境有机硫含量偏低。因此, 煤中硫的赋 存状态和沉积环境研究对高硫煤的开采、 加工和利 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M]。本文以任家庄煤矿9 煤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煤中硫的分布规律、 赋存特征 及其沉积环境。 1地质背景 任家庄煤矿东北部与红石湾煤矿相邻, 南部以 甜水河井田为界, 位于稳定的华北板块鄂尔多斯盆 地西缘马家滩-甜水堡地段[ 1 ]。褶皱和断层较为发 育, 褶皱呈“ 北多南少” 的特点, 走 向 呈NNW向或 8 8 中国煤炭地质 第 3 2 卷第 3 2 卷 SN向( 图 1。研究区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 西组, 发育一套近海海陆过渡相的含煤沉积体系, 太 原组为滨海碳酸盐陆棚沉积体系11。9煤层形成 于晚石炭世太原期, 其中, 晚石炭世, 鄂尔多斯盆地 沉降, 海水从西侧向盆地扩散, 泥炭堆积在洼地中 心 , 并逐渐向四周扩展, 大部分的泥炭沼泽连成一 片, 加上温暖潮湿的古气候, 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泥 炭沼泽的发育, 形成规模大、 分布广的煤层[12 ]。 研究区9煤层分布较稳定, 最小厚度为0. 73m,最大 厚度为7. 84m,平均厚度为5. 12m;可采煤层厚度为 0. 73〜 6. 90m,平均厚度为4. 52m。9煤镜质组反射 率为0. 670. 75,处于气煤和肥煤阶段。 2样 品 采 集 及 测 试2样 品 采 集 及 测 试 图2刻槽采样示意图 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rench sampling AE100、 微电脑时温控制仪(DTXL2000和自动 测硫仪ZCL-3分析了煤中水分、 灰分、 挥发份和全 硫, 其中灰分测定时, 马弗炉的温度为815 10 1 。 煤中微量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CAP -QC ICP - MS测试。利用显微光度计( DMRXP - MPV-SP观察煤中硫的赋存状态。 3结果和讨论 所有样品均采自宁夏东部的任家庄煤矿9煤 层 , 共采集34块钻孔样及15块井下刻槽样。井下 刻槽采样按照国标(GB/T 4822008, 从煤层剖面 自上而下刻槽, 刻槽间距10 cm,刻槽深度5 cm图 2。其中煤样采出后迅速装人塑料袋中以防止污 染和氧化。在实验室内, 将采集的煤样粉碎用以后 续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采 用 鼓 风 干 燥 箱 ( 101 - 2ES 、 电 子 天 平 3. 1煤中硫的分布规律3. 1煤中硫的分布规律 任家庄煤矿9煤中全硫质量分数为1.51 4. 09,平均为2.92, 高硫煤主要位于煤矿南部, 低硫煤分布在煤矿中部、 北部局部范围, 总体上, 全 硫含量从北向南表现出“ 先减小后增加” 的趋势( 图 3a。其中, 黄铁矿硫质量分数为0. 15 1.91,平 均值为0. 75,占全硫质量分数的9. 83 64. 34, 煤矿黄铁矿硫含量整体偏低, 高值区域分布于煤矿中 5 期5 期吴 蒙 , 等 宁夏任家庄煤矿9煤中硫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吴 蒙 , 等 宁夏任家庄煤矿9煤中硫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9 9 2.0 3.0 4.0 5.0 0 10 20 30 W 5u d / AJ 图4 9煤 中5 与 \ ]和 欠 的 关 系 Figure 4 Relationship between S0 d , S, d and Ad in coal No. 9 a全硫等值线图b黄铁矿硫等值线图 图3研 究 区9煤硫分等值线图 Figure 3 Isogram of coal No. 9 sulfur contents c有机硫等值线图 部、 南部局部范围( 图 3b。有机硫质量分数为1.0 2. 91, 平 均 值 为 2. 15,占 全 硫 质 量 分 数 的 33. 9289. 83, 有机硫高值区域分布于煤矿南部、 和中北部局部, 低值区域分布煤矿中南部( 图 3c。 统计发现, 有机硫呈现随着全硫含量升高而升 高的趋势, 相关系数为〇 . 583 6图 4a,煤中有机硫 随着灰分产率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相关系数为 0. 574 2图 4b。表明有机硫主要赋存煤中。 3. 2硫化物的赋存特征3. 2硫化物的赋存特征 任家庄煤矿9煤中黄铁矿是主要的硫化物类 矿物。黄铁矿的宏观赋存类型为斑点状和薄膜状, 一般赋存于亮煤、 镜煤的解理面, 其分布受煤层裂隙 /3警 /3 1010 中国煤炭地质 第 3 2 卷第 3 2 卷 发育程度控制[1_ 21]。微观赋存形态包括莓球状、 自形与半自形细粒状、 不规则块状和充填胞腔状。 莓球状黄铁矿, 有几十到数百颗细粒莓子聚集球 粒内部, 单个莓球粒径为5 12 |xm,等粒状莓球粒 径 , 其晶体切面呈多边形, 平均粒径为0.5 xm,有 的莓球状黄铁矿颗粒互相黏结成块状( 图 5a。 自 形 、 半自形细粒状黄铁矿, 粒 径 为 2 10 pm,常常 独立存在, 以浸染状分布于基质镜质体中( 图5b,, 有时和方解石一起充填裂隙(( 5f。。不规则块状黄 铁矿, 粒 径 一 般 为 25 200 pm,表面光滑或有孔 洞, 可从显微组分中解离出来( 图 5c。充填胞腔 状黄铁矿,粒径为580 多个黄铁矿颗粒聚集 镶嵌基质镜质体中( 图 5d,与黄铁矿一起充填于 细胞腔( 图 5e。 图5煤中黄铁矿的显微特征 Figure 5 Microscopicfeatures of pyrite in coal 3. 3沉积环境 本文通过煤层中钡(Ba、 锶(Sr 、 钛 (Ti等微 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规律, 反演沉积时期地质地理 条件, 以此来表征任家庄煤矿9煤的成煤环境。 一般来说, 从淡水到咸水环境, 沉积物中Sr/Ba 值总体上增大, 通常Sr/Bal. 0 指示海相咸水环境, Sr/Ba7.0代表贫氧、 过渡环境, Ni/Co2. 0 时为厌氧环境, 位 于 1.5 〜1 . 8 之 间 为 贫 氧 环 境 ,Ce/La d、SM含量呈升高的趋 势, 海进序列9 煤中的含量 呈 降 低 的 趋势( 图 8。表明任家庄煤矿9煤中硫的形态和含 量受海水影响。这与“ 黄铁矿硫形成需要丰富的硫 源和有利于细菌活动的厌氧环境21], 以及造成太原 组煤中硫含量、 形态差异主要受成煤时期海水影响 不 同 观 点 相 一 致 。 图8 Ce/La、\ , ,、SM、S„,d 垂向分布图 Figure 8 Ce/La, St dt Sp d and 50 d vertical distributions 4结论 1 任家庄煤矿9煤中全硫质量分数为1.51 〜〜 4. 09,平均为2. 92,属中-高硫、 高硫煤。其中 有机硫为主,黄铁矿硫次之。有机硫与全硫含M呈 正相关性, 与灰分产率呈负相关性。 2 任家庄煤矿9煤中黄铁矿的宏观赋存类型 为斑点状和薄膜状。微观赋存形态包括莓球状、 自 形与半自形细粒状、 不规则块状和充填胞腔状。 3 任家庄煤矿9煤主要形成于海相、 干燥、 较 为氧化、 多期海进海退的沉积环境。煤中硫的形态 和含量主要受海水影响。 参考文献 [ 1] 刘贝, 黄文辉,敖卫华, 等.泌水盆地晚古生代煤中硫的地球化学 特征及其对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影响P ] .地学前缘,2016,233 59-67. [2] 崔崇海.广西各成煤时代煤中硫賦存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J]. 中国煤炭地质,2018,30S2 24-2747. [3] 刘大锰, 杨起,周春光, 等.华北晚古生代煤中黄铁矿赋存特征与 地质成因研究[J].地球化学,19994 340-350. [4] 汤达祯, 杨起,周春光, 等.华北晚占生代成煤沼泽微环境与煤中 硫的成因关系研究[J].中国科学(I辑 地球科学) ,2 _ 6 584- 591. 下转第89页) 曹启程 面向遥感影像需求自然语言描述解析与推理的时间本体建模曹启程 面向遥感影像需求自然语言描述解析与推理的时间本体建模895 期5 期 [9]吴永亮, 陈建平, 贾志杰, 等.地质数据本体构建及其在数据检索 中的应用[J].地质通报,2018,375 945-953. I 10] Wang Z, Xu C G. The research of web ination retri based on temporal ination [ M ].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ation Tech n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 2012. [11] Allen J F. 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and time [ J ; . Artifi cial Intelligence, 1984, 23 2 123-154. L 12] Li W , Wong K F, Yuan C. loward automatic Chinese temporal in ation extraction [J j .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ation Sci Spring Symposium on Semantic V i eb Services, 2004. [15] Zhang C,Cao C,Sui Y,et al. A Chinese time ontology for the Se mantic Web[J]. 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1,247 1057-1074. [16] 侯志伟, 诸云强, 高星, 等.时间本体及其在地学数据检索中的 应用[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174 379-390. [17] 侯志伟, 诸云强, 高楹, 等.地质年代本体及其在语义检索中的 应用[』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20丨 ) 17-27. [18] 李铭, 朱欣焰, 段炼, 等.时空约束下任务驱动的遥感影像发现 案例推理方法[].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 20丨 7,426768 ence Technology ,2001 ,529 748 - 762. [13] 胡广朋, 王艳, 于枫, 等.事件的持续时间的表示与推理[ J ] .微 计算机应用,2007,28丨 11208-1211. [14] Pan F, Hobbs J R. Time in owls[ C ]. Proceedings of the AAAI-04 -774. [ 19]Zhu X, Li M, Guo W, et al. Semantic-based user demand model ing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s retri [ C ]/ / IEEE . 2012 IEEE Interna 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 , 2012. 上接第11页) [5] 邓奇根, 刘明举, 崔学锋, 等.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煤矿硫化氢气体 成因研究[J].地学前缘,2017,245 395-401. [6] Dai S, Zhao L, Peng S, et a l . Abundances and distribution of min erals and elements in high-alumina coal f l y ash from the Jungar power plant, inner Mongolia, China[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0, 814 320-332. [7] 段飘飘.西南地区高硫煤有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洗选分配 规律[D].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2017. [8 ]曹学江.贵州黔西煤田白岩脚矿区煤中硫的分布规律[J ].中国 煤炭地质,2014,267 25 -2732. [9] 赵福平.贵州马依西二井田煤中硫特征和沉积环境探讨[J].中 国煤炭地质,2013,257 8-12. [10] 王善博, 杨君, 李建国, 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宁东地区侏罗系 含铀地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门.煤田地质与勘探,20丨8,466 23-29. [11 ]吴蒙.临兴-神府地区煤系致密砂岩润湿性[D ].徐州 中国矿 业大学,2019. [12] 朱春俊, 王延斌.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成煤 特征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30 6 687-692. [13] 戴金星, 李剑, 罗霞, 等.鄂尔多斯盆地大气田的烷烃气碳同位 素组成特征及其气源对比[J].石油学报,2005,26 1 18-26. [14] 李玉成, 王苏民, 黄耀生.气候环境变化的湖泊沉积学响应[J]. 地球科学进展,1999,144412-416. [15 ]汪凯明, 罗顺社.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判别意 义一以冀北坳陷长城系高于庄组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 303 343-349. [16] 倪善芹, 侯泉林, 王安建, 等.碳酸盐岩中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及其指示意义[J].地质学报,2010,84 10 1510-1516. [17] 杨兴莲, 朱茂炎, 赵元龙, 等.黔东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微 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地质学报,2007,81 10 1391-1397. [18] 裴羽, 何幼斌, 曾艳涛, 等.微量元素在华南武陵统沉积环境和 物源分析中的应用[J].海相油气地质,2015,202 29-36. [19] 蒋文博, 陈中红, 柳金城, 等.地球化学元素方程的建立及对沉 积环境的指示[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8,375 916-921. [20] 柏道远, 周亮, 王先辉, 等.湘东南南华系一寒武系砂岩地球化 学特征及对华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背景的制约[*].地质学 报,2007,816 755-771. [21] 刘贝, 黄文辉, 放卫华, 等.泌水盆地南部煤中矿物赋存特征及 其对煤储层物性的影响[J].现代地质,20丨4,283 645-652. [22 ] Zheng Q, Shi S , Liu Q, e t a l . Modes of occurrences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coals from Yangquan Mining District, North China[J].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2017, 175 36-47. [23]代世峰, 艾天杰, 周强, 等.乌达矿区高硫煤层的聚积环境与煤 中硫的分布[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0,28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