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寨选煤厂煤泥重介质工艺优化实践.pdf
汪家寨选煤厂煤泥重介质工艺优化实践 周志成, 唐永红, 张玉国 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汪家寨煤矿洗煤厂, 贵州 六盘水 553009 摘 要 分析了汪家寨煤矿选煤厂煤泥重介工艺系统的现状, 通过优化工艺系统及煤泥重 介系统的操作方式, 有效降低了粗精煤灰分, 提高了分选精度, 满足了煤泥重介生产工艺要 求, 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选煤厂; 煤泥重介工艺系统; 分选精度;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TD94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397202005-0013-03 收稿日期 2020-02-24 DOI 10. 16200/ j. cnki. 11-2627/ td. 2020. 05. 004 作者简介 周志成1987, 男, 黑龙江齐齐哈尔人, 2011 年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 贵州水城矿业股份 有限公司汪家寨煤矿洗煤厂副厂长, 工程师。 引用格式 周志成, 唐永红, 张玉国. 汪家寨选煤厂煤泥重介质工艺优化实践 [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05 13-14, 18.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在重 悬浮液离心力场中完成对不同密度物料的分选, 是目前分选精度最高的粗煤泥分选设备。 汪家寨 煤矿选煤厂于 2014 年进行新重介技改, 采用 SDMC550-I 型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煤泥, 经过 调试、 试生产后投入使用。 经过几年的运行, 逐 渐反应出工艺系统在设计及工艺效果上存在着部 分缺陷。 选煤厂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改 造, 进一步优化系统, 以满足煤泥重介生产工艺 要求。 1 现状调查分析 1. 1 煤泥重介工艺系统调查分析 煤泥重介旋流器的物料来自精煤振动弧形筛 筛下物打分流部分及直线振动筛脱介段的第一段 筛下物。 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后出来的溢流通过 集料箱分配给精煤磁选机, 通过磁选机将介质回 收后, 尾矿进入精煤泥截粗弧形筛进行截粗, 筛 下物料进入一次浮选, 筛上物料进入精煤卧式筛 网沉降过滤式离心机入料桶, 与一次浮选精矿一 起进入离心机进行脱水, 脱水后的精煤运入产品 仓; 通过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出来的底流通过中 煤集料箱分配给中煤磁选机, 通过磁选机回收介 质后尾矿进入斜管浓缩机。 针对系统在生产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其进行工艺性能检测, 其 中煤泥重介旋流器入料粒度组成情况见表 1, 溢流 粒度组成情况见表 2, 底流粒度组成情况见表 3。 表 1 煤泥重介旋流器入料粒度组成 粒级/ 网目 产率/ 灰分 Ad/ 累计 产率/ 累计灰分 Ad/ 40 11. 469. 3211. 469. 32 406014. 9011. 4026. 3610. 50 60806. 0213. 3632. 3811. 03 801002. 5815. 2034. 9611. 34 1001202. 5814. 9637. 5411. 59 1202006. 0217. 7843. 5612. 45 2003207. 7421. 9451. 3013. 88 -32048. 70 38. 97100. 0026. 10 合计100. 0026. 10 表 2 煤泥重介旋流器溢流粒度组成 粒级/ 网目 产率/ 灰分 Ad/ 累计 产率/ 累计灰分 Ad/ 40 5. 189. 325. 189. 32 406015. 2010. 9020. 3810. 50 60807. 2510. 7627. 6310. 57 801003. 2811. 6630. 9110. 69 1001202. 7613. 7633. 6710. 94 1202008. 1212. 6041. 7911. 26 2003208. 1213. 5249. 9111. 63 -32050. 09 35. 32100. 0023. 50 合计100. 0023. 50 从表 1、 表 2、 表 3 可以看出, 煤泥重介旋流 器入料灰分 26. 10, 分选后精煤灰分为 23. 5, 中煤灰分为 29. 38。 中煤里的精煤损失率偏高, 31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No. 5, 2020 COAL PROCESSING 当煤 泥合格介质桶液位正常时, 压力为 0. 33 MPa, 达到煤泥重介旋流器正常生产工艺要求。 2 优化煤泥重介工艺系统方案设计 针对系统存在的问题, 结合本厂实际, 提出 如下工艺优化设计方案。 1在新重介二楼, 从 713 号循环水管管路上 接 1 根 d108 mm 的钢管进入煤泥合格介质桶, 并 在距楼面高 1 500 mm 处的管路上安设自动控制阀 门, 密控员在密控室控制调节阀门开度。 在原煤 重介操作系统中因分流量打的小, 煤泥合格介质 桶内液位不能保障时, 通过补水的方式向桶内补 水, 以此来保障煤泥合格介质桶内的操作液位。 2在精煤磁选机 3045 号精矿段增设分流 器, 在煤泥合格介质分选密度偏低时, 通过分流 器打分流的方式让一部分介质进入煤泥合格介质 桶, 以此来调节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分选密度。 3 煤泥重介工艺系统优化改造后取得的效果 通过对煤泥重介工艺系统优化改造后, 煤泥 合格介质桶的操作液位得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使得煤泥重介旋流器入料压力能够保持稳定, 煤 泥重介系统生产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各项 指标均有明显好转。 工艺系统优化改造后煤泥重 介旋流器工艺性检测数据见表 4表 6。 图 1 工艺系统改造前设备流程 图 2 工艺系统改造后设备流程 表 4 工艺系统优化改造后 煤泥重介旋流器入料粒度组成 粒级/ 网目 产率/ 灰分 Ad/ 累计 产率/ 累计灰分 Ad/ 4013. 669. 5213. 669. 52 406015. 419. 9829. 079. 76 60806. 1013. 3635. 1710. 38 801004. 6515. 2339. 8210. 95 1001202. 6214. 9642. 4411. 20 1202006. 1017. 7848. 5412. 03 2003207. 8521. 9456. 3913. 41 -32043. 61 39. 96100. 0024. 99 合计100. 0024. 99 表 5 工艺系统优化改造后 煤泥重介旋流器溢流粒度组成 粒级/ 网目 产率/ 灰分 Ad/ 累计 产率/ 累计灰分 Ad/ 40 12. 699. 0312. 699. 03 406023. 489. 5836. 179. 39 608010. 6110. 7646. 809. 70 801003. 2010. 6650. 009. 76 1001202. 8413. 7652. 849. 97 1202004. 1712. 6057. 0110. 16 2003208. 9013. 5265. 9110. 61 -32034. 09 35. 32100. 0019. 03 合计100. 0019. 03 下转第 18 页 41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0 年第 5 期 验数据可知 使用叠筛后, 筛下产物产率即去 浮选系统物料由 47. 91下降到 18. 14; 筛下 产物中大于 0. 25 mm 粒级含量由 44. 38下降到 1. 02, 因此工艺改造后 B 系统浮选入料中粗粒 级物料含量及总煤泥量同比减少, 利于 B 系统浮 选柱的分选。 工艺改造前后 B 系统浮选入料粒度 组成对比见表 5。 表 5 技改前后 B 系统浮选入料粒度组成对比 粒级/ mm 技改前 B 系统浮选柱入料 产率/ 灰分/ 累计产率/ 累计灰分/ 技改后 B 系统浮选柱入料 产率/ 灰分/ 累计产率/ 累计灰分/ 0. 2 59. 404. 179. 404. 171. 824. 381. 824. 38 0. 250. 12519. 258. 6328. 647. 1718. 769. 1020. 588. 68 0. 1250. 0758. 8119. 7537. 4510. 1312. 6820. 7433. 2613. 28 0. 0750. 0458. 7523. 3346. 2112. 638. 6323. 4741. 9015. 38 -0. 045 53. 7944. 98100. 0030. 0358. 1045. 51100. 0032. 89 合计100. 0030. 03100. 0032. 89 从表 5 中可知 D5FG1021 叠层高频振动细 筛应用后, B 系统浮选入料中大于 0. 25 mm 粒级 含量由 9. 40下降到 1. 82。 通过对 B 系统浮选 柱生产数据统计, 技改后浮选指标略优于技改 前, 主要体现在尾矿灰分提高约 3。 4 结 语 邢台矿选煤厂通过对 B 系统粗煤泥分选工艺 的技改, 降低了因夹带高灰细泥对粗精煤产品质 量的影响, 粗精煤回收率提高了 3. 89, 浮选尾 矿灰分提高了 3, 总精煤回收率提高了 0. 23, 每年可多回收粗精煤约 0. 42 万 t, 年创造效益约 382 万元。 参考文献 [1] 苏素芳, 何 睿. 邢台矿选煤厂脱泥筛的优化技改实践 [J]. 煤炭与化工, 2013, 368 144-145. [2] 赵海云. 五叠层高频振动细筛的研发及应用 [J].矿冶 工程, 2014, 342 38-41. [3] 赵振龙. D5FG1216 叠层高频振动细筛在乌海矿友选煤厂 的应用 [J]. 选煤技术, 20173 39-42. 上接第 14 页 表 6 工艺系统优化改造后 煤泥重介旋流器底流粒度组成 粒级/ 网目 产率/ 灰分 Ad/ 累计 产率/ 累计灰分 Ad/ 40 16. 5924. 3016. 5924. 30 406020. 5226. 0637. 1125. 27 608011. 7937. 6848. 9028. 26 801003. 0639. 2851. 9628. 91 1001202. 1846. 9654. 1429. 64 1202006. 9953. 8861. 1332. 41 2003208. 3064. 9869. 4336. 30 -32030. 57 52. 42100. 0041. 23 合计100. 0041. 23 4 结 语 煤泥重介工艺系统优化改造完成后, 煤泥重 介旋流器的分选效果得到了极大提高, 但在以后 的生产过程中还须对煤泥重介分选系统的操作加 强管理, 以保障设备的工艺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玉祥, 等. 小直径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粗煤泥工艺 探讨 [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02 12-14. [2]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选煤厂煤泥水处理 [M].徐 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1. [3] 谢广元, 等.选矿学 [M].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 社, 2001. [4] 师文虎, 邢玉梅, 杜焕铜, 等.煤泥重介分选工艺的优 化研究 [J]. 选煤技术, 20125 10-13. 81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0 年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