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掘进机控制系统改进设计.pdf
收稿日期2019-10-18 矿用掘进机控制系统改进设计 王斌 (潞安集团古城煤矿, 山西长治046108) 摘要控制系统作为掘进机中的核心系统,不断加强对其综合性能的升级研究,已成为当下提高掘进机工作效率及智能矿井建设的重要研究方 向。因此,通过对掘进机控制系统结构组成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开展了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并将其在某煤矿中进行了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 明,该控制系统总体综合性能更优,更能满足掘进机的使用需求,得到了现场作业人员的一致好评。该研究对提高掘进机工作效率及作业安全具 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以太网通信功能的PLC的使用,也为后期掘进机控制系统作为子系统纳入智能矿井平台做好了基础工作。 关键词煤矿;掘进机;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T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9492 2020 05-0203-03 Improved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for Mine Roadheader WANG Bin (Gucheng Coal Mine, Lu′an Group, Changzhi, Shanxi 046108, China) AbstractAs the core system of the TBM, the control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BM and intelligent mine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roadheader, the improved design of the control system was carried out, and its application test was carried out in a coal mine.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comprehensive perance of the control system is better, and it can meet the use requirements of the roadheader better, and it has been unanimously praised by the field operators. This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he roadheader.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PLC with ethernet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lso makes the basic work for the later control system of the roadheader as a subsystem into the intelligent mine plat. Key wordscoal mine; roadheader; control system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20. 05. 072 第49卷第05期Vol.49No.05 机电工程技术 MECHANIC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王斌. 矿用掘进机控制系统改进设计[J]. 机电工程技术,2020,49(05) 203-205. 0 引言 随着现代控制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控制系统的综 合性能均取得了较快发展。掘进机作为井下作业的关键设 备,使用环境恶劣,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控制性能,对提高掘 进机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的掘进机控制系统主要采 用简单的开关闭锁和保护器进行控制,缺少系统的控制器和 专业的数据监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功能不齐全、 数据采集精度较低、系统故障发生率高等问题,无法实现对 掘进机的实时诊断和控制。以现有掘进机控制系统为研究基 础,将先进技术应用到控制系统中,加快对控制系统的改进 升级已成为当下提高掘进机综合性能的重要研究方向[1]。因 此,以掘进机控制系统结构组成为基础,通过对现有控制系 统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开展了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增加 高性能的PLC控制器和高速的以太网通信,并将其在古城煤 矿中进行了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总体综合 性能更优,更能满足掘进机的使用需求。该研究对提高掘进 机工作效率及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控制系统组成 目前,市场上所设计的掘进机控制系统均具有较高的隔 爆防爆功能,根据不同掘进机的使用工况不同,对其电控箱 及电控系统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改进。掘进机电控系统结构 相当复杂,主要包括电控箱、操作箱、连锁功能、电气主回 路、保护主路等。电控箱是整套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整个系 统的控制大脑,控制着整套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保护主路 设计了报警功能及自动切断功能,主要负责电控系统的运行 保护作用,当系统出现一定的故障问题时,保护主路可通过 自身的报警系统发出相应的故障报警,并采取临时中断系统 或完全切断系统的保护措施[2]。另外,在整个电控系统中,设 计了隔爆照明的专用灯、紧急停车按键等。整体来说,现有 的掘进机电控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较高的控制性能,基本 能满足掘进的井下作业需求,也对井下作业安全起到了较好 的保护作用。 2 现有控制系统存在的关键问题 随着井下作业环境的不断改变和恶化,加上掘进机自身 系统的长久运行,现有的掘进机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经 常出现控制精度不高、显示不准确、线路接线负责无法及时 排除等故障问题,严重影响掘进机的工作效率及作业安全, 其主要故障问题如下[3-4]。 (1)现有的控制系统中,较多采用了型号较为老旧的电 机保护器设备,如ABD8-315、ABD8-85等,在运行过程中具 有采集信号不稳定、采集精度较低、易损坏等问题,且整体 灵敏度相对较弱;另外,由于掘进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 的振动现象,导致电机保护器的紧固螺钉出现了松动或掉落 现象。 203 (2)现有的电控系统虽配备了故障报警提示,并在液晶 显示界面上进行实时显示,但基本未设置故障报警灯,无法 对故障的具体类型及故障等级进行具体显示。 (3)现有的控制系统的PLC控制器对掘进机运行过程中 的油温、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等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和诊断, 但所检测的参数数据不能形成相互的互锁,也未进行检测参 数信号等显示,在智能人机显示方面有一定的显示弊端。 (4)控制系统虽能对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进行相关参 数的统计记录,但在显示功能方面,存在数码显示线路运行 不正常、线路复杂等问题,且显示的精度相对较低,这对后 期进行控制系统的故障排查造成了一定困难。 3 控制系统改进设计 3.1 改进内容确定 结合现有掘进机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控制系 统进行优化改进研究。在整个控制系统优化过程中,主要考 虑了系统中PLC控制器及系统模块化的改进设计,并在信号 检测控制方面,选用了检测精度更高的采集器和控制器 (S7-412) ,在人机显示界面方面,升级设计了信号参数显示 灯、报警指示灯,优化了显示界面[5]。另外,在控制系统中, 对掘进机中振动、油泵电机、水冷电机、运输电机、井下瓦 斯浓度、液位等方面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检测和系统保护,由 此,确定了掘进机控制系统需改进的内容,同时在通讯方 面,增加了以太网通讯模块(CP443) ,有助于提高通讯速率 和稳定性,方便后期掘进机控制系统作为子系统纳入智能矿 井平台。 3.2 解决的问题 结合上述确定的控制系统改进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进 行改进,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在信号采集、数据转换、信号 处理及命令执行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同时,通过采用模块 化、集成化设计,整体替代了电机控制器的控制性能,有效 解决了现有控制系统结构复杂、线路繁琐等问题,方便了后 期对系统故障的快速排查及维修问题。另外,改进后的控制 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控制精度及可靠性,增加了系 统的综合保护功能,能够很好地实现设备的自保护。 3.3 改进总体方案 通过对控制系统改进内容改进后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开展了掘进机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改进后的控制系统采用 了隔爆型电控箱,电源采用交流转直流后的24 V电源,通过 前端对振动、井下瓦斯浓度、掘进机电机工作电压、设备漏 电情况、工作温度等参数的 检测,将其导入至电控箱中 进行了信号的分析、判断, 由此,向掘进机中油泵电机、 截割电机、工作电机等设备 发出相应的控制命令,实现 对这些部件的快速控制[6]。同 时,在系统中采用了BH9与 4AD 相结合的 PLC 控制器, 以此来完全代替传统电机保 护器设备;在人机显示界面方面,采用了市场上成熟的触屏 方式进行改进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操作性能;针对井下 多台掘进机设备的控制系统,采用了多个控制回路进行统计 管理控制,包括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执行单 元、转换单元、通讯单元等,而各个单元之间相互独立但又 相互配合,规范了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由此,建立了改进 后的掘进机控制系统,其结构框架图如图1所示。 3.4 信号转换模块 该控制系统中,所采集的信号需进行信号转换后,方可 传输至PLC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因此,对该系统中的信号 转换进行了设计。现有的控制系统中主要采用电机综合保护 器来实现信号转换,经常存在短路、漏电问题。改进后的信 号转换模块集成了4AD 模块和 BH9 模块,其中,BH9模块可 完成对掘进机中油压、电机工作温度、漏电情况等信号的转 换,总共包含 131、132、133、134 等6路转换信号,整体集 成性更强。 3.5 振动变送器选型 由于掘进机设备的高 速及长时间运转,导致其 在岩巷掘进时,经常会出 现较大程度的振动现象。 由于井下掘进环境恶劣, 司机往往无法发现掘进机 震动较大,很容易导致设 备故障,对掘进机设备的 安全运行构成了重要威 胁。因此,有必要在掘进机上安装振动变送器,主要安装在 驱动电机、截割头附近,通过采集设备的振动情况及信号的 判断分析,实现对掘进机设备的有效控制。因此,选用了 TMS-HZD型一体化振动变送器,如图2所示。该变送器集成 了传统的精密测量电路、振动传感器等,并直接与PLC、DC 等系统进行连接,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检测输出信号,可更 加精确地对通风机振动状态进行检测,目前在国内煤矿设备 振动检测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中,该振动变送器的电动势计 算公式为 UBvL(1) 式中U为电动势,V;B为磁感应强度,T;v为磁场中线圈 运动的相对速度,m/s;L为磁场中线圈的有效长度,m。 4 改进后控制效果分析 为验证所改进的控制系统是否能较好地满足掘进机的使 用需求,将其在古城煤矿中进行了为期2个月左右的现场应用 测试,主要将该控制系统与掘进机进行了匹配连接。测试结 果表明,改进后的掘进机控制系统各项功能运行正常,数据 采集精度相对更高,可实现对掘进机工作震动、电压、电 流、井下瓦斯浓度等信号进行准确检测,并将处理后的信号 在触屏显示界面中进行实时显示,有助于对掘进机的故障进 行预测,提升检修效率,同时针对掘进机运行中出现的各类 故障问题,能通过对应的故障报警指示灯进行直观显示,并 发出相应的声音报警。据现场作业人员介绍,该控制系统与 图1掘进机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框架图 图2TMS-HZD型振动变送器 2020年05月机 电 工 程 技 术第49卷第05期 204 传统系统相比,整体性能更加全面,对掘进机的检测及控制 性能更佳,大大提高了掘进机工作的安全性,并得到人员的 一致好评。由此,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5 结束语 不断提高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是当下提高掘进机工作 效率的重点改进方向。由此,分析了掘进机控制系统的结构 组成,通过对现有控制系统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开展了控 制系统的改进设计,确定了改进的内容及取得的效果,并将 其在古城煤矿中进行了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 统总体综合性能更优,各项功能更加齐全,更能满足掘进机 的使用需求,得到了现场作业人员的一致好评。该研究对提 高掘进机工作效率及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卫欣.掘进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效果分析[J].机 械管理开发,201909256-257. [2] 赵强.以PLC为基础的掘进机电控系统设计[J].机电工程技 术,2019,4808230-232. [3] 赵雷涛.基于PLC的煤矿掘进机电控系统设计[J].机电工程技 术,2019,4808222-224. [4] 吴培军.掘进机控制系统及相关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 程,201916144-145. [5] 曲广财.掘进机远程控制系统及其保护功能的设计[J].机电工 程技术,2019,4807134-135. [6] 丰杰.以软启动变频技术为基础的掘进机控制系统设计[J].化 学工程与装备,201905224-225. 作者简介王斌(1986-) ,男,山西长治人,工程师,研 究领域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智能控制系统。 (编辑 刘诗寒) 动离合装置更加小巧,便于与各种装配在各种电子锁中进行 应用。第一回位弹簧的一端与传动腔的腔底相抵,另一端抵 在螺帽上;蜗杆上设置有与螺帽螺纹连接的螺纹部,当螺帽 位于螺纹部的外侧时,第一回位弹簧被压缩的行程大于螺帽 移动的行程,此时第一回位弹簧能够推动螺帽的一侧与蜗杆 保持啮合。传动腔的腔口设置有能供蜗杆贯穿的回位弹簧挡 板,第二回位弹簧的一端与回位弹簧挡板相抵,另一端抵在 螺帽上;当螺帽位于螺纹部的内侧时,第二回位弹簧被压缩 的行程大于螺帽移动的行程,此时第二回位弹簧能够推动螺 帽的另一侧与蜗杆保持啮合。 在智能锁离合装置的工作过程中,传动电机带动螺帽在 螺杆内轴向移动,使其能够借助第一回位弹簧或第二回位弹 簧的弹性推动外转键与 内转键发生接合联动或 分离,结构简单。第一 回位弹簧或第二回位弹 簧能够在外转键与内转 键出现机械卡死时,起 到缓冲作用,防止螺帽 与螺杆之间出现相对空 转滑丝等问题,设计巧 妙,有效提高电动离合 装 置 的 使 用 寿 命 。 另 外,第一回位弹簧和第 二回位弹簧能够促使螺 帽与螺杆啮合,提高工 作的稳定性。离合装置 侧面剖视图如图5所示。 3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现有电子锁传动装置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改 进了电子锁离合装置的机械结构,可应用于现有技术中多种 电子锁内,加入的第一回位弹簧或第二回位弹簧能够在外转 键与内转键出现机械卡死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螺帽与螺 杆之间出现相对空转滑丝等问题,设计巧妙,有效提高电动 离合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二回位弹簧 能够促使螺帽与螺杆保持啮合,提高电动离合装置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徐敏.电子锁为安全便捷智能而生[J]. As安防工程商, 20131298-100. [2] 郭振华.电子门锁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研究[D].广州华南理 工大学,2018. [3] 吴斐.一种用于电子锁中的电机传动装置中国,103790443B [P].2013 [4] 鄢秋荣,马耀中,柏欢,等.基于STM32单片机和移动通信模块 的 门 户 智 能 锁 网 络 [J]. 实 验 室 研 究 与 探 索,2016,353 115-118. [5] 丁宁新.性能卓越的驱动元件空心杯电动机[J].中国科技 信息, 20012182. [6] 邱黎升.一种智能电子锁的离合装置设计[J].机电技术, 2018 418-20. [7] 阮宝湘,邵祥华.工业设计人机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5. [8] 赵国藩.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廖海强 (1977-) ,男,广西贵港人,大学专科, 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为机械锁芯、锁体,智能电子锁。 (编辑 王智圣) 图5离合装置侧面剖视图 (上接第153页) 王斌矿用掘进机控制系统改进设计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