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采条件下的煤矿采煤巷道支护技术.pdf
135 科学管理 2020年第5期 1 煤矿巷道支护技术 对于煤矿巷道支护技术,主要包括松动圈支护技 术、围岩强度强化技术以及联合支护技术等。在实际 的煤矿开采过程中,对于松动圈支护技术,主要是指 在开采挖掘巷道的过程中,松动圈会出现在围岩周 围,由于松动圈自身存在膨胀的情况,围岩的变形情 况与松动圈的膨胀情况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较大的松 动圈膨胀会导致更严重的围岩变形情况。对于围岩强 度技术,即围岩强度强化技术,是以巷道锚杆技术为 基础,对锚杆支护作用进行有效应用,对围岩应力进 行改善,对围压增加,从而最终实现围岩承载力增 加,保证围岩的稳定性。对于联合支护技术,完善优 化传统防护技术是联合支护技术的核心内容,通过对 传统防护技术完善,控制围岩变形主要是对支护体 的刚度增加,围岩中的柔性和刚性有效结合,能够对 巷道的整体稳定性有效保证。此外,应用联合支护技 术,适用的巷道一般有较大的复杂性,通过对该技术 的应用,能够对煤矿开采效率有效提升。 煤矿资源的性质为不可再生,现阶段随着需求的 增加,煤矿开采的力度也在不断深入,因此相关的煤 矿开采企业以及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煤矿 开采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从而保证经济效益的提 升。在实际开采煤矿的过程中,跨式开采是常用手段 之一,应用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巷道掘进 率,同时也能够对煤矿开采质量效率有效提升。但另 一方面,由于跨采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开采过程中, 会导致更加恶劣和复杂的巷道开采环境,因此最终会 对围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对围岩稳 定性有效提何时能,从而对煤矿挖掘安全性提升,保 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跨式煤矿开采实例 以某矿产开采实例,以下为该煤矿的实际情况。 该煤矿中主要包括下井田和上井田,共计18km2。该煤 矿可挖掘的煤矿储量大概7104kt与实际工业煤炭储量 相差2104kt,煤矿矿井的较为平缓,且倾角较小。 在对该煤矿进行跨采的过程中,围岩因为受到跨采的 波及,导致巷道出现损坏的情况,巷道也有较大的变 形,巷道中最宽的位置变小,地板移近顶板,最终 影响正常的挖掘煤矿工作。所以在实际挖掘煤炭过程 中,对于该煤炭挖掘的最初的支护技术方案,相关的 煤矿企业以及工作人员对实际情况有效借鉴,对巷道 的稳定性提升,对整体挖掘的条件优化,对开采效率 有效提升。 对于该煤矿的最初的支护技术方案,主要是对联 合支护方案进行有效的应用,布置上山巷道在煤层底 板的泥岩中,距离约为25m,半圆拱形是巷道的断面 状态,拱形大约宽3.5m、1.7m为高度。此外,墙面为 1.5m高度。 同时该支护技术方案,一部分还应用了锚杆技术, 锚杆间排距0.8m0.8m,规格为φ16mml500mm, 钻孔底部的锚固段长度≥0.4m,该技术中应用树脂药 卷作为锚固的材料预应力≥3t。在粘结段锚固后, 需要将膨胀砂浆材料灌注到锚孔中所剩空间,以保 证孔隙达到预期的密封处理。在密封阶段,还可以 选择抽放封孔法来密封,锚杆的托盘规格一般为 150mm150mm10mm。金属网由10铁丝机制成菱形 网,网孔尺寸为50mm50mm。支护工作中,绑扎间 距值≤100mm,搭接宽度≥100mm,顶钢带和邦钢带 尺寸一般是由80mm5mm扁钢材料制作而成。 在开展实际作业过程中,采用跨采的方式使得围 岩变形情况出现。相关的工作人员应用相应的设备和 技术开展现场检查测试工作,得出的结果为巷道中最 宽位置变窄,巷道的底板和顶板也受到了一定的影 响,最终共同作用导致巷道不能对相应的安全生产要 求进行满足。同时,工作人员在测试的过程中还发 现,对于上山围岩中出现的松动情况,并未结合实际 情况,对其进行处理 ,影响了支护体系的正常工作, 不能对巷道围岩有效控制,造成巷道破坏的情况发 生,不利于正常的煤矿开采活动,还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企业经济效益受到损失。所以针对上述情况,相关 的煤矿开采企业和工作人员对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接恶 化,对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制定。 3 优化跨采条件下的煤矿采煤巷道支护技术策略 3.1 对不同技术进行结合应用 在对煤矿采煤巷道支护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 注意对加固技术得以应用。对于上述的实例中,锚网 索喷联合支护加固技术是主要应用的方式。在对该技 术应用的基础上,相关的工作人员会实时检测松动 圈的数据,对其中可能影响的因素增加相应的方法处 理,从而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避免,对围岩的稳定性 有效保证。具体方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 一,结合松动圈的实际情况,加固松散围岩,保证围 岩的稳定性,对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降低以及避免, 提高围岩的强度,从而保证围岩的目标有效实现。所 以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其二,处于松动圈外部的围 跨采条件下的煤矿采煤巷道支护技术 段小虎 同煤集团安全监管五人小组管理部 山西 大同 037001 摘要本文主要对煤矿采煤巷道支护技术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其中着重对跨采条件下的煤矿采煤巷道支护技术进行探 究,应用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利用开发煤矿资源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还能够促进本国煤矿采煤企业的发展。通 过对跨采条件下的煤矿采煤巷道支护技术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采条件 巷道支护 煤矿采煤 (下转第139页) 139 科学管理 2020年第5期 指标以内,必须维持塔内温度的稳定,使产生石蜡反 应的温度条件不具备,由于反应温度也是全塔热平衡 的主要标志。合成塔内温度稳定时,就是在此温度下 合成甲醇的反应热与气体流动带走的热达到平衡。要 维持这一平衡,反应温度又必然要和压力、空间速 度、原料气的组分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另外,催化 剂随着时间的使用,转化率逐渐下降,反应放出的热 量逐渐减少,实际生产中,为了维持热量的平衡,一 般是提高反应温度或者改变空速,减少热量的带走, 以提高转化率。还有触媒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催化剂 的耐热温度,触媒使用的前期略低一些,以防触媒过 早老化。 2)装置运行中严格控制好工艺气的H/C,在H/C波 动比较大时,积极联系气化的变换工段和车间净化工 段,防止CO超标,并做好控制塔温空速等协同工作, 稳定入塔气H/C在34之间。 3)对装置工艺气各项压力,流量控制稳定,以免 因为压力流量的变化引起温度和催化剂活性的变化 4)对催化剂的选择,需要在购买中把好关,在 运送和填装,使用中避免混入铁等其他金属杂质,并 且在开车前保证装置的吹扫合格以及合成塔的除锈彻 底,防止混入这些杂质。 5)在装置操作中精心操作,避免非计划停车,保 证合成塔床层温度大于210℃,对于开车需要保证床层 温度在210℃以上条件下投原料气和停车,塔内气体介 质CO含量小于0.2后再降温。 6)对入合成塔工艺气的空速要严格控制,空速Sv 与活性STY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以10000 h-1为中 心可以近似关联为 STYSTY10000(Sv/10000)0.445更精确的计算, 在3000~10000时可取0.52,在10000~14000时可取 0.40。但实际生产中也不能太大。 7)在装置大修期间对循环水冷却器和甲醇分离器 进行清理除蜡,保证开车后续工况稳定长周期运行。 8)在大检修期间,更换合成塔催化剂,让合成塔 保持长效稳定的运行状态。 9)无论中控还是现场,在日常工作中精心操作, 严防误操作,从根本上减少装置的开停车次数,保证 合成装置的“长满优”运转。 4 结束语 通过在实际操作中以上处理方式的应用,保证各 项数据参数稳定在规定水平内,操作严格,结蜡问题 得到大的改善,换热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现场操作 强度,由此证明解决措施基本正确。但是,随着装置 运行时间的增长,又出现了更多的其他方面问题,为 保证装置长满优运行,还需在以后的操作中继续总结 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杰 . 甲醇生产过程中结蜡对生产的影响及预防措 施 [J]. 商品与质量, 2015(35) . [2] 郏广震, 刘磊, 陈雪峰 . 甲醇生产过程中石蜡生成的 原因分析及预防 [J]. 化工管理, 2016(20) . 岩,一般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对围岩的变形有效抵 抗,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岩体进行 有效应用,对围岩变形情况有效控制,对围岩的内部 供应力有效控制,降低围岩的变形情况。将注锚支护 技术有效应用到巷道支护中,能够对整体围岩结构的 稳定性和整体性提升,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围 岩的承载能力有效提高。将预应力锚索应用到围岩的 外侧,能够对位移以及应力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约 束,保证围岩的强度。深度围岩的强度也能够在一定 程度上对岩体的变形有效控制。 3.2 优化现场测试工作 在跨采条件下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 还需要对现场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加强现场检测工 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会结合测试的结 果,对出现问题的巷道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巷道的 稳定性,对巷道变形的情况有效避免,对巷道护理成 本有效降低。受到跨采的应用,松动圈会在一定程度 上扩大,从而进一步导致围岩的膨胀压力增加,所以 需要对锚索支护技术进行应用,强化支护结构,对膨 胀压力有效抵抗。对围岩自重进行有效抵抗,能够对 拱顶锚索结构进行应用,对围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 效提升,保证采煤安全性。此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 需要注意检测分析巷道变形的原因,对变化情况进行 实时的掌握,提升采煤安全性有效提升,保证正常的 煤炭开采工作,提升煤矿开采企业的经济效益,满足 人们的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跨采条件下应用煤矿采煤巷道技 术,相关企业和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对不同方面的影响 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对巷道变形情况的检测,并结合 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对围岩松动变形等情况,采取 相应的措施,从而对围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提 升,对企业效益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旭峰 . 试论跨采条件下的煤矿采煤巷道支护技术 [J]. 当代化工研究 2019(10) 69-70. [2] 贾泽龙 . 探究跨采条件下的煤矿采煤巷道支护技术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 39(15) 213-214. [3] 宋东伟 . 跨采条件下的煤矿采煤巷道支护技术探究 [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8, 43(4) 67-69. 作者简介 段小虎, 男, 2013 年毕业于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通 风与安全, 大专, 助理工程师, 通风与安全。 (上接第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