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转型与创新.pdf
现代商贸工业 2 0 2 0年第1 8期 5 1 作者简介 李庆伟 1 9 7 2- , 山东潍坊人, 本科.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转型与创新 李庆伟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子煤矿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 山东 潍坊2 6 1 2 0 0 摘 要 “ 互联网+” 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 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创造新的发 展生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并广泛地服务于各行各业, 提高各行业的工作效率, 因此, 图书管理步入信息化 也是大势所趋.结合现今图书管理信息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深刻地剖析, 并对加强图书馆信息 化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以期更好地推动“ ‘ 互联网+’ 时代图书馆” 的转型与创新. 关键词 图书管理; “ 互联网+” 时代;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F 2 7 文献标识码A d o i1 0. 1 9 3 1 1/j . c n k i . 1 6 7 2 G 3 1 9 8. 2 0 2 0. 1 8. 0 2 6 1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1. 1 信息化建设理念滞后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缺乏突破与创新.理 论指导实践, 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同样如此, 要想使 图书管理信息化变为现实, 前提是必须有先进合理的 信息化建设理念.就目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阶段来 看, 阻碍其建设理念创新的矛盾突出点, 一方面在信息 化建设形势的不确定性, 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 怎样确 定建设形式都还是未知的; 另一方面在图书管理人员 思想的滞后性, 很多图书管理人员自身对信息化建设 中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先进独到的见解, 更有甚者对图 书管理信息化抱有怀疑态度, 甚至认为这是劳民伤财 的无用功, 因此他们并不愿意在工作中去尝试创新. 由此看来, 要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 必须解决建设理 念滞后的问题. 1. 2 管理人员信息化能力不够 目前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达不到信息化建 设的要求.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 图书管理人员, 需要一群拥有先进信息化能力的人组 成专业素质过硬的管理人员团队, 以团队的凝聚力攻 克信息化建设的各项难题, 从而得到不断发展.然而, 很多图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一知半解, 又缺乏新 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支撑, 致使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驱 动不足, 难以得到实质性成果. 1. 3 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 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是机遇与威胁并存的, 图书 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风险会制约信息化进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 图书管理必须与时俱进, 进 行信息化建设, 将互联网技术在图书管理中充分发挥 作用, 使图书馆现有图书资源得到共享, 从而提升资源 的使用价值.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要实 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必须要将大量图书资源借助各种 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 但网络环境是复杂多变的, 如 果不具备风险把控力, 不能保证图书管理体系的整体 安全性, 在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一旦发生切实的 安全问题, 图书管理的安全性将会受到威胁, 这不利于 我国图书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2 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的图书管理建设的必要性 2. 1 优化图书资源服务, 提升图书馆价值 从图书资源使用者的角度分析, 图书管理信息化 可以使图书馆信息的检索更加便捷, 从而提高了使用 者对图书资源的使用效率.人性化的多种检索方式, 可以使用者多方面的需求, 优化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从 而提高受众的满意度. 从图书管理者角度来看, 将信息化和图书管理系 统相结合, 有利于图书管理者对图书资源的系统性把 控, 特别是能将所需要的资源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进 行收集、 整理, 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者的工作质量与效 率, 从而提升图书馆的使用价值. 2. 2 实现资源整合共享, 提高资源利用率 信息化建设使图书馆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搭建共享 平台, 将分散的图书资源汇总到网络中, 使资源通过共 享得到整合.一方面可以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图书馆发 展的滞后性; 另一方面也能使图书资源实现最大程度 的利用.通过信息化整合图书资源, 从而提高资源的 利用率. 3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措施 3. 1 树立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意识 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是图书资源管理的执行者, 只有不断提升基层工作者的信息化建设意识, 才能推 进图书馆的信息化进程, 将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落 到实处.这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方面信息化管理 工作人员应该有意识地用最新的理论武装头脑, 从而 指导行动做到主动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另一方面是相关领导要高度重视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 设工作的指导, 通过宣讲等方式提高基层管理工作者 的信息化意识, 同时做好监督工作, 制定合理的政策, 保障图书馆信息化的顺利开展. 3. 2 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全面提升图书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要求图书管理 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从源头上入手, 严抓 图书管理人员的从业准入关, 提高在用人招聘中的工 作人员标准, 严格按照图书馆招聘制度招聘工作人员. 在现有在岗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中, 严格员工的专业 素养考核条件, 定期开展员工职业素养考核, 合格的人 员批准上岗, 不合格的人员拒之门外. 3. 3 增加图书信息化管理硬件投入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先进的硬件设备做支 持, 因此加大对图书馆硬件设备的建设资金投入是十 分重要的保障.通过充足的资金投入, 一部分作为专 项资金用于硬件设备应急维修与更换, 以便可以在计 算机硬件设备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得到整修, 这是保 障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另一部分资金可以用于对 原有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改善以往图书管 理系统运行卡顿、 频繁重启的问题, 从而有效地提升图 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新一代图书管理设备在用户 使用时更加全面和流畅, 还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加便利 的阅读及搜索体验. 在“ 互联网+” 的背景下, 图书馆建设应积极地与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等结合, 进而实现图书馆的 智慧化、 网络化.尽管在实现图书馆“ 互联网+” 的过 程难免会遇到大量的技术、 安全、 管理等问题, 我们仍 要坚定地走新兴图书馆服务模式, 推进现代图书馆的 智慧化进程, 创造图书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宋晓光.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办公室业 务,2 0 1 9, 1 6 8 4. [2]蔡永强.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兰台内 外,2 0 1 9, 2 2 3 9 G 4 0. [3]李晓博.对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探讨[J].智库 时代,2 0 1 9, 3 9 1 2 6 G 1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