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pdf
155 安全与生产2020 年第 15 期 0 引言 采矿这一行业在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 上早期的开采方式是以家庭为背景, 没有过高的生产力。 在许多地方都无法达到生产的需求。随着历史推移,生 产力的不断发展, 老旧的开采方式无法适应人们的要求, 需要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当前必须要重 视的是资源问题,通过长期大量的开采,各种资源储量 锐减,这就更加需要节省资源,加强开采的专业技术。 在开采技术方面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技术,但是在 某些专业技术方面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为了采矿行业 的发展和进步,在采矿工程施工中加强提升采矿的专业 技术,才能够使采矿工程顺利进行。 1 采矿工程及采矿技术特征 1.1 矿井中的环境复杂 中国地大物博, 煤矿的开采也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 中国大部分煤矿都为深层煤矿,具有较高的品质,同时 也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生产中需对工艺进 行不断改进,方能满足其要求。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煤矿的 埋藏状况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就又要求需针对不同状 况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安徽淮南的煤矿与山西大同的煤 矿在地质年代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而淮南的煤矿在不同 地区地质构造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开采技术方 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前阶段中国的煤矿开采具有 如下几个特征①矿井开采与露天开采并存;②开采方 式多种多样;③不同地区的开采技术具有明显当地特色。 1.2 矿井开采工艺复杂 由于在矿井中随时可能面临瓦斯爆炸、水灾、火灾 等突发状况,同时不同地区还存在着不同的地质条件, 因此在进行矿井开采的过程中,需采用不同的技术,从 而导致了工艺的复杂性。当前采矿工程的主要流程分为 回采、掘进、排风、排水、供电、运输、提升等环节, 不同环节之间彼此存在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地下采矿 的生产系统。在采矿工程中,开采工艺与支护情况需根 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同时还需制定 不同的开采设计方案,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保障采矿 工程的安全生产。 1.3 矿井开采管理技术精细化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矿发展也需遵循市场 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采矿工程的健康与稳定。但从 2013 年以来,中国的煤炭产业处于不断下滑的状态,由 于产能的释放,许多中小型煤矿在管理上不到位,从而 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许多煤矿企业采 用扩大产能降低相对成本的方式来进行发展,这就造成 了恶性循环。通过最近两年的深化改革,许多企业已通 过加强管理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减少对优质煤矿的损耗, 适应市场需要,从而获取稳定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 虽然煤炭市场的状况略有好转,但总体前景仍不明朗, 当前企业需采用更加精细化的技术管理才能降低生产成 本,为企业的生产与发展攫取更多的空间。 2 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企业也逐渐采用数 字化设备进行煤矿的生产与管理,在当前的部分煤矿中 已实现了数字化生产,仅是定期对特殊地段与设备进行 维护与管理,就能保障整个采矿的安全生产有序进行。 同时部分煤矿已实现了回采工作面无人值守的局面,极 大地提高了采矿生产效率, 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此外,当前系统化发展也在采矿工程中逐步开展起来, 调度室可通过工人身上所配戴的定位设备对每个员工进 行定位,这就使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安全制度 得以全面贯彻实施,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安全 事故发生后, 可通过设备对工作人员位置进行及时确定, 从而采取准确的救援措施,为员工生命安全提供更有力 的保障。同时,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煤矿的安全 保障得到了革命性发展,提高了煤矿井下工人在事故发 生时的应对能力。 3 采矿工程实施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采矿工程安全思想意识 采矿工程的风险性一般比别的行业要高,很多的采 矿企业为了获取高利润过分追求采矿速度,安全设施建 设不到位,这种牺牲员工安全和利益的企业极易引发重 大安全事故。因此,开矿企业是必须要加强企业安全管 理的。企业的负责人首先自己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培 训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工作生产中管理者和工 作人员要遵守安全规范,注意施工安全。还可以组织学 习安全生产知识,总结其他矿区发生的安全事故的经验 和教训,认识到发生矿区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加强矿区 下接第 157 页 浅谈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 牛新荣 ( 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一号煤矿 山西 吕梁 033000 ) 摘 要矿产是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生活的必要资源, 我国的矿产开采形式主要为地下开采, 恶劣的工作条件使安全事 故发生率较高,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 矿场需要高度重视采矿安全生产工作, 对采矿技术进行革新和调整, 不断提 高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采矿工程; 采矿技术; 施工安全 157 安全与生产2020 年第 15 期 安全管理。 3.2 努力做好矿区安全预防工作 开矿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矿区安全预防制度,预防 工作做得好就能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小很多,从而阻 止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一般的安全事故可以分为 通风不好、瓦斯爆炸、顶板塌陷等几种,矿区的技术工 作人员可以根据矿区现场的实际开采情况来预见可能会 发生的事故,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做好防尘、防 火灾、防止大帽顶的危险。除了研究矿山性质预防井下 塌陷, 还要做好矿区安全设计工作来防止设备发生故障, 并经常检修,如果设备部分故障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 使用,努力使设备故障的损失最小化。积极有效的预防 工作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加强矿区安全技术规程的执行力度 矿区开矿工程过程中都必须要有安全技术规范来约 束。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规程等条款不能生搬硬套别的规 程制度,要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作业规程、 安全技术措施等,各种规程制度要全面具体细化来达到 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不同的施工工程流程也不同。打 个比方,掘进作业规程就要在开工前完成审批,尤其地 质方面的问题。采矿企业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 全面贯彻执行安全技术规程。在开工生产前要组织员工 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要考试合格签字上岗。开 采前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进入开采现场进行安全测试, 近距离地把握现场的实际情况,发现如有不妥的地方及 时改进,消除安全隐患。 3.4 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和检查监督的力度 由于地质方面的原因或者人为的安全措施不到位的 原因,采矿工程的风险性是非常高的,而我们只要制定 严格的安全制度规程和安全技术规范来进行严格的安全 管理,是可以人为控制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 必须要严格地监督与检查安全管理措施,对于不自觉的 员工要增加强制性的措施来监督管理。经常检查开采设 备、员工着装等,发现问题马上整改,对不遵守规章制 度的员工要进行一定的惩罚措施来提高员工的积极主动 性。另外,可以建立安全评价体系便于发现生产施工和 管理体系中的问题,快速整改。此外,建立员工安全考 核制度来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还要提高安全生产 级别,更加保障采矿工程的安全开采生产。 4 结语 安全管理是金属矿山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提 高金属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实施金属矿山施工安 全生产, 不断加强安全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力度, 以提高金属矿山开采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金属矿 山开采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引进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思想, 促进企业良好的转型, 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阎炜 .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 [J]. 机 械管理开发 ,201612. [2] 薛虎山 . 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与探 讨 [J]. 科技展望 ,201515. 上接第 155 页 脉冲激波吹灰技术是国内外目前最先进的锅炉除灰技术, 它是将可燃气体与空气经混合罐均匀地混合,进入脉冲 罐中经高频点火发生爆燃,其体积急剧膨胀,生成高温 高压气体,以化学能并以冲击波的形式表示出来,从喷 嘴以冲击动能、热能和声能的形式进入炉内清扫灰垢。 与传统的除灰器相比,燃气脉冲吹灰技术具有以下明显 的优点①除灰能力强; ②作用范围广;③除灰效率高; ④除灰效果显著;⑤运行费用低;⑥设备操作简单、运 行可靠。综合投资额、除灰的效果、风险性和工作难度 等各方面因素,论文提出对燃煤电站锅炉加装燃气脉 冲除灰器是解决折焰角积灰结渣问题的最佳方案。脉冲 发生器的吹灰能量能否真正作用到积灰面上,吹灰的效 率能否充分地发挥,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吹灰设备与炉体 的完美匹配。为此,我笔者提出了以下安装方案过热 段布置 4 台吹灰器,炉前和炉后各安装 2 台,从而解决 折焰角的严重积灰。而省煤段与空气预热器段则布置 8 台吹灰器,前后共布置 12 个吹灰器及吹灰喷口(喷口分 为 2 类N 型为标准短喷口,采用 304 不锈钢喷管,L 型 为平衡对吹型长喷口)。 4 结语 综上所述,燃煤机组折焰角的固有特性决定锅炉存 在折焰角积灰的必然性。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针 对问题的根本原因寻求解决问题是时成本最小、效果最 好的方法,通过增加声波吹灰器、布置温度测点、优化 锅炉吹灰器吹灰等多重组合方式,让折焰角积灰可监测、 可调控,大幅度减少了折焰角积灰的情况,有效地减少锅 炉垮灰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项优化技术成本较低,对 锅炉的正常运行及设备无任何不良的影响,具有很好的 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刘志强 , 刘志华 , 黎晓麟 . 炉内配风方式对燃烧特性影 响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J]. 锅炉技术 ,20073. [2] 盛昌栋 . 对煤粉炉结渣、积灰及其影响的认识 [J]. 中 国电力 ,19979. [3] 廖运波 . 某 600MW 锅炉折焰角斜坡积灰分析及解决 措施 [J]. 环境与发展 ,201710. [4] 王立业 . 超临界 600MW 机组锅炉吹灰优化 [J]. 热力发 电 ,20114. [5] 姜根山 , 田静 . 发展中的声波除灰技术 [J]. 华北电力大 学学报 ,19993. [6]尹民权,王长征,王富楼,等.锅炉吹灰器型式及利弊[J]. 山东电力技术 ,20002. [7] 周宇伟 . 我国电站锅炉吹灰器的使用概况及问题分析 [J]. 热力发电 ,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