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运输皮带集控维护策略探究.pdf
113 现代机械与科技2020 年第 15 期 0 引言 在煤炭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都需要使用运输机, 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更多的生产企业倾向于运用皮带运 输,因为皮带运输技术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所耗费的资 源较少,并且运输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皮带运输方 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煤炭生产商的青睐,成为了运输煤炭 的主要方式。因此,一定要做好对煤矿运输皮带集控设 备的维护,保证煤炭可以顺利地运输,实现煤炭企业的 持续发展。 1 煤矿运输皮带集控系统的基本发展情况 煤矿运输皮带集控技术主要是对煤矿中所使用的一 些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并且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 对煤矿部分机械设备的运行实现自动化的控制,这是保 证煤矿运输皮带集控可以正常运行的重要部分。因为此 控制系统自身存在相应的数据编程程序,并且可以灵活 地优化和完善数据编程的程序,这样就可以实现控制系 统根据其实际的情况对设备的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也 可以实现在运行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并且可以自 动对系统进行随时的监管。煤炭运输皮带集控技术的完 善和改进需要受到特定环境的限制,因为我们都知道煤 炭的开采、生产和运输工作主要是在地下完成的,其工 作的环境不同于正常的工作环境。由于地下的环境与地 上相比空气湿度大、空气稀少,这对工作人员也提出了 更大的挑战,工作人员会更加辛苦,并且存在更多的危 险因素。因此,怎样才能实现煤矿井下运输皮带的集控 技术更好发展, 是目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现如今, 我国的皮带运输已经基本实现了无人化、自动化的操作 模式,这样操作人员就不用亲自去地下进行工作,在地 面上就可以对其进行监管和操作,进而对操作人员的安 全起到一定的保障。 2 煤矿运输皮带集控技术的特点 煤矿运输皮带集控系统主要有集控技术中心、通信 网络、系统控制分站、系统保护传感器及工业电视这几 个部分组成,其中煤矿运输皮带集控系统中最重要的部 分是其系统的存储功能,其具体的存储方式主要是在生 产检测的过程中会根据实际的检测情况产生一些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以文字的方式存储到电子硬板的文档中, 这样如果后期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具体的文 字对其进行分析。虽然我国的煤矿工业技术已经在不断 地发展中,但是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的煤炭工业技 术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对其进行 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的研究技术还是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 这就对我国煤炭运输皮带集控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创新。但我国的煤矿运输皮带集 控系统也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在比较复杂的煤矿环 境中,我们可以只利用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对其 整个系统进行操作和管控,进而节约了人力资源和物力 资源的投入。煤矿运输皮带集控技术主要对煤矿矿物开 采和煤炭的运输带来了一些便利,更加快速地完成煤炭 的运输工作。其次,我国的煤矿运输皮带集控系统可以 实现信息的自动存储,这给实际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 利,一旦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存 储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找出问题,保证施工的效 率和安全,这两个方面的技术我们国家处在相对较强的 位置。 3 煤矿运输皮带集控技术发挥的实际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煤矿运输皮带集控技术的 应用可以在无形中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而且还可以减 少人员的使用。因为此项技术所需要的人员比较少,每 一个技术部门只需要一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不同的 工作人员所负责的部分是不一样的,这样可以实现工作 人员在其岗位上更加负责的工作。这样工作人员的工作 内容就比较具体,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所负责的部分进行 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进而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因为该项 技术不需要去地下实际的工作位置进行工作,可以实现 远程的操作和控制,相关的数据信息也可以实现远程的 收集,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员的聚集,另外还可以降低工 作人员的危险。人工被自动化的机器所替代,所需要的 工作人员的数量比较少, 进而减少工作人员的使用成本, 可以把资金用到更加有价值的地方,比如可以将在人力 方面节约的资金投入技术的研发工作中。通过一系列的 调查和分析,我们得知其系统自身就可以实现一些故障 下接第 115 页 煤矿运输皮带集控维护策略探究 李 耀 刘运建 张 硕 (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付村煤业有限公司 山东 济宁 277605 ) 摘 要目前,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 煤矿的运输方式主要是利用皮带进行运输, 皮带运输是运输的主要途径。 因为皮带运输 所消耗的资金较少而且一次性运输的数量较多, 所以皮带运输是目前性价比最优的运输方式。 与此同时, 更多的矿井作业 也开始选择皮带运输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 煤矿皮带运输集控技术中包含了现代化的技术和多种不同的技术, 各种技术 相结合才出现了皮带运输技术。 通过对煤矿皮带运输集控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简单概括, 主要针对煤矿运输皮带集控技 术的使用和改进进行了详细分析, 进而促进我孤僻煤矿运输行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煤矿运输; 皮带集控技术; 优化应用; 对策 115 质量与标准2020 年第 15 期 的检测工作,如果出现一些问题,可以自动进行检测, 减少了一些故障的发生。 虽然其系统可以进行自动检测, 但是系统也可能会出现故障,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工作人 员一定要第一时间将其问题汇报给技术人员,第一时间 解决问题,保证系统正常的运行。 4 煤矿运输皮带集控维护策略 4.1 加强煤矿新型工业技术的研发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化科 学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促进了我国煤炭机械自动化技术 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运输的效率。由此可见, 新技术可以带来很多的便利,为生产提供更多的帮助。 所以我国应该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技术人 员也应该不断地加强其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投入对煤 矿新型工业技术的研发工作中,在研发的过程中一定要 把其生产技术的安全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保证井下工作 的安全。另外,应该把专业化的工作技术各种进行全方 面的研究,保证我国煤炭生产实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4.2 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力度 煤矿运输皮带集控技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人 员利用专业知识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力度,进而确保 企业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相关人员还应当在充分结 合实际要求的基础上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和设备的检查 工作,同时还应该根据设备的故障进行科学划分,保证 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故障有充分的了解。 4.3 加强对煤矿工作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众所周知, 煤炭的生产工作一般都是在地下进行的, 地下的环境与地面的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地下的 环境中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是我们无法提前预 知的, 但是我们的工作人员有些工作必须进行地下实施, 所以相关企业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不断地改进地下的环境问题,在能力范围内保证地下工 作人员的安全。地下工作的顺利进行会受到以下几个因 素的影响一方面是空气的影响,地面的空气比较充足, 地下的空气稀薄,长时间持续地下工作可能会造成缺氧; 第二方面是地下相对地上湿度加大;第三方面是地下与 地上的温度存在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对工作人员的正常 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相关企业一定要加大对其 的研究力度,重点研究其工作的安全性,不断地改进其 工作的环境,提高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自动化管理的技 术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煤矿运输皮带集控技术的 不断完善和创新是我国煤炭行业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为只有保证了煤炭运输工作的安全性,才能保证企业 获利,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有利的基础。煤矿运输皮 带集控技术的应用为该行业的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 撑,为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理念, 多吸收一些先进的技术理念, 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陆艺夫 . 煤矿运输皮带集控维护策略探究 [J]. 化工管 理 ,201931. [2]李碾峰,杨光.煤矿井下皮带机集控改造及应用探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32. 上接第 113 页 合金刀片 18 度后角磨除量最大处为 3.4mm。用普通绿碳 化硅砂轮在普通砂轮机上,去掉弦长 50mm、半径 50mm 的弧面上这么大的磨量, 其磨削压力之大、 磨削振动之强、 磨削热量之高、对刀片造成的危害之深是可以想象的。 理论上是不允许的。 为彻底改进上述不合理的加工工艺, 我们采取了两项措施 ①为了解决刀具上平面磨削余量大而造成的危害, 我们从工艺上规定铣刀片槽时,刀片上平面不能高于 刀体上平面 0.15mm。并要求磨上平面的金刚石砂轮由原 来的铜基结合剂改为树脂结合剂。使用基于树脂结合剂 的金刚石砂轮磨削能够获得更好的硬脆材料表面质量和 材料去除效率。这样将磨削余量降低了 80,并选用了 磨削效率高、磨削热低的金刚石砂轮,不仅保证了加工 质量,而且可明显地提高加工效率。 ②为了从根本上消除磨 18 度后角而对刀片造成的严 重伤害,我们设计了一个专用夹具 见图 2。 利用这个夹具可以在普通线切割机床上,在切 R50 的同时直接将 18 度后角切割完成。这一改进巧用线切割 替代了手工磨削,不仅避免了在普通砂轮机上用普通砂 轮磨削大加工余量对刀具造成的损害, 保证了加工质量。 而且可省掉一道很麻烦的加工工序。缩短了制造周期, 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图 2 线切割专用夹具 通过以上改进,生产中连杆 R50 硬质合金刀齿的废 品率由日常高达 30 ~ 40,严重时达到 80 左右,下 降为不到 2,使长期来一直没解决的连杆 R50 硬质合 金刀齿裂纹问题得到较理想的解决。并为今后解决大型 号硬质合金刀具焊接、磨削裂纹问题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 编著 . 金属切削手册(第六 版)[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2] 杜巧莲 . 减少硬质合金刀具焊接裂纹的措施 [J]. 组合 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04. [3] 姚萍 . 硬质合金磨削裂纹的产生与预防 . 机械管理开 发 ,20094. 作者简介王国明(1979-),男,汉族,吉林舒兰人, 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机械设计及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