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策略.pdf
收稿日期2019 02 06 作者简介屈志民1976 - ꎬ男ꎬ山西长治人ꎬ助理工程师ꎬ从事煤矿通风管理工作ꎮ doi10. 3969/ j. issn. 1005 -2798. 2020. 05. 029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策略 屈志民 潞安环能股份有限公司 王庄煤矿ꎬ山西 长治 046031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ꎬ煤矿行业的发展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ꎮ 近 些年来ꎬ煤矿安全事故总是频繁发生ꎬ而每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会造成大量人员和财产安全的伤亡和损 失ꎬ这对煤矿行业的经济效应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ꎬ基于此ꎬ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 要ꎮ 关键词煤矿矿井ꎻ通风安全管理ꎻ策略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 2798202005 0065 03 从煤矿矿井的安全发展方面来说ꎬ煤矿矿井在 开展相关项目的过程中ꎬ工作人员首先应当对煤矿 矿井的通风安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ꎬ这样不仅 能使得煤矿矿井内部的氧气有所增加ꎬ确保氧气与 矿井内的气体保持平衡ꎬ还能有效降低负面因素给 煤矿矿井带来的影响ꎮ 本论文笔者主要探讨煤矿矿 井通风安全管理策略ꎬ仅供各位同仁参考ꎮ 1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1 缺少对相关工作人员安全管理的培训工作 加强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展开煤矿通风安全管理 工作的培训工作能有效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 识ꎮ 但是ꎬ现阶段由于受到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下 降因素的制约ꎬ导致很多煤矿企业中员工的待遇并 不是很高ꎬ同时也存在着技术人才不断流失的现象ꎬ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煤矿矿井的通风安全管理工 作无法及时得到保养与维护ꎬ在矿井内存在的一些 安全隐患问题更是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ꎬ直接影响 着煤矿中相关的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ꎮ 又由于一些 新进安全工作人员刚进入到工作岗位中ꎬ其实践经 验和工作的能力都处于较低下的水平中ꎬ无法灵活 且系统应用矿井内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ꎬ直接给矿 井的开采工作和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ꎮ 1. 2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监管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煤矿企业在煤矿 的开采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通风安全监管管理机制ꎬ 这就导致了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对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操作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ꎬ进 而影响了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合理性ꎬ正常的 监测性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ꎮ 所以ꎬ在煤矿矿井通 风安全管理工作中通风安全管理的应用、后期维护、 产品质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完善ꎬ正是由于这些因 素的影响导致了煤矿矿井的通风安全系统缺乏一定 的稳定性ꎬ进而影响了通风安全管理各项辅助功能的 有效发挥ꎬ给矿井的正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ꎮ 1. 3 矿井通风没有安全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 通风安全信息系统的建立是现代煤矿安全生产 的理论基础ꎬ安全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以信息 管理系统的处理和传输手段的基础之上的ꎬ安全的 信息通风安全管理为决策者们提供了有价值且准确 的服务信息ꎬ它是由手工操作与计算机共同组成的 信息管理系统ꎬ可以收集和储存、分析和处理相关的 安全管理信息ꎬ在以安全信息为支撑的矿井安全通 风管理中ꎬ对该通风设备的风量进行调节ꎬ利用计算 机的辅助功能优化通风安全管理设备ꎬ进而提高矿 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ꎮ 图 1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定项循环 1. 4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缺乏规范性的管理 在目前的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过程中ꎬ依 然缺乏的是对矿井通风安全较为完善的管控制度ꎮ 同时ꎬ通风安全管理的维修、调试和监测工作的力度 56 问问题题探探讨讨 总第 249 期 也不到位ꎬ影响了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的信息化管理 工作ꎬ而在纵向的煤矿矿井安全管理过程中ꎬ大部分 的工作人员对信息的采集仅仅停留于通风安全管理 设备上的信息ꎬ并没有对通风安全管理的运行情况 进行深入的剖析ꎬ导致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缺乏 规范性的管理ꎮ 2 相关案例分析 案例 1某煤矿三名煤矿工人在距离矿井通风 处的4 5 m 处抽烟ꎬ将未熄灭的烟头随处乱扔ꎮ 随 后其中的一位煤矿工人发现一处煤渣点有冒烟现 象ꎬ随机浓烟滚滚ꎮ 在煤渣燃烧的整整 40 min 内不 断产生一氧化碳以及高浓度的氮氧化物等的有害物 体ꎮ 当时ꎬ3 名煤矿工人一直处在浓烟的环境中ꎬ后 被送至医院后这 3 名工作人员全部因一氧化碳和高 浓度的氮氧化物中毒引起肺水肿而窒息死亡ꎮ 这样 的案例故事告诉我们ꎬ这 3 名煤矿工人由于自身的 安全意识不足并缺少相关的安全管理培训ꎬ在通风 口的煤渣点旁抽烟和乱扔未熄灭的烟头是本次事故 发生的直接原因ꎮ 案例 2某煤矿有限公司煤矿矿井北采区的回 采面发生一起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ꎬ造成 72 名煤矿 工人死亡ꎬ4 人不同程度的受伤ꎮ 通过对该事故的 进一步调查表明该矿井内没有安全的信息管理系 统ꎬ是造成本次特大瓦斯事故的主要原因ꎮ 3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策略 3. 1 做好对矿井通风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其实ꎬ煤矿企业不论是在开采还是在安全管理 工作中都要做好对矿井通风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 作ꎬ而对于在井下工作的人员更要定期对其展开安 全教育的培训ꎬ进而不断提升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 生产意识ꎮ 培训的方式可通过岗位描述、手指描述 的形式将安全培训工作灌输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思 想中ꎬ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向结合的培训方式ꎬ将井 下安全工作人员的生产进行细化ꎻ还可采用模块化 与系统化的培训方式ꎬ以岗前培训加实践操作模式 完成相关的培训工作ꎬ加强对煤矿矿井工作人员技 能的考核ꎬ并将考核的结果与工作人员的年终奖挂 钩ꎬ调动矿井通风安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ꎮ 通过对矿井通风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ꎬ让相关的工 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掌握和明确具体的安全 规范ꎬ提升大家面对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和 安全隐患的预防能力ꎮ 3. 2 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安全监管管理的机制 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监管机制的根本 目的是对矿井中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精准跟踪 与监测ꎬ进而得出准确的生产数据ꎬ掌握矿井内的工 作人员在井下工作中存在的风险ꎮ 这与煤矿的开采 工作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ꎬ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安 全监管管理机制是需要结合矿井内的实际情况再进 一步的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的ꎬ这不仅需要对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价ꎬ还需要 结合矿井内的安全生产系数ꎬ以及通风安全管理的 合理划分ꎬ为煤矿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 动力支持ꎮ 3. 3 构建安全信息为支撑的通风安全管理系统 以安全信息为支撑的通风安全管理系统的日常 工作主要包括启停区通风的调整、通风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ꎮ 而以安全信息为支撑的通风安全管理系统 基本上是由煤矿企业中的总工程师和相关的领导来 负责的ꎮ 在决策的过程中ꎬ负责煤矿矿井通风安全 信息管理的主要领导应当根据任务的安排对通风的 记录进行决策ꎬ这种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具有相关任 务进行直接和快速排查的优点ꎬ它在一定程度上能 帮助总工程师和主要领导做出科学与合理的决策ꎮ 3. 4 改进和规范煤矿矿井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 截至目前为止ꎬ依然有很大一部分的煤矿企业 存在着对现场管理不及时的问题ꎬ排查和落实煤矿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工作做得不到位ꎬ矿井的通风 安全管理秩序比较差ꎬ矿井内工作人员中毒窒息的 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根本的落实ꎮ 这就需要煤矿 矿井的通风安全管理要达到标准ꎬ并按照相关的规 范进行使用ꎬ杜绝和禁止无风、微风以及循环风问题 的出现和产生ꎮ 4 结 语 综上所述ꎬ在整个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过 程中ꎬ通风系统与每一位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密切 相关ꎬ也是矿井室内室外气体流通的关键ꎮ 由于煤 矿的开采过程中ꎬ其风尘、有害气体都会通过通风安 全管理工作得到稀释ꎬ进而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 生ꎮ 针对近些年来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ꎬ强而有力 的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ꎬ以此来切 实提升生产的安全性和消除安全事故的隐患ꎬ将安 全事故扼杀到萌芽状态之中ꎬ为我国煤炭事业的发 展提供重要的保障ꎮ 参考文献 [1] 闫海忠. 浅议强化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的策略[J]. 机械 管理发ꎬ20166161 -162. [2] 叶延波. 浅谈强化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66 2020 年 5 月 屈志民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策略 第 29 卷第 5 期 [J]. 科技与创新ꎬ2017887 -87. [3] 王荣才ꎬ张 斌. 浅析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分析及通风 事故防治对策[J]. 工程技术ꎬ20129297 -298. [责任编辑路 方] 上接第 47 页D22 mm 3 000 mm 的螺纹钢锚杆ꎮ 在对锚杆预紧力施加的过程中ꎬ将原来的 55 kN 提 高至80 kNꎮ 顶板锚索改为三二支护ꎬ即第一排在距 巷中线左右 1. 8 m 处分别布置一根ꎬ在巷中布置一 根ꎬ第二排在距巷中线左右 0. 9 m 处分别布置一根ꎬ 以此循环ꎮ 锚索采用 D19. 6 mm 7 000 mm的钢绞 线ꎬ预紧力则由 120 kN 提高至160 kNꎮ 若掘进至顶 板淋水较大的区域ꎬ则巷道支护完毕后随即对其表 面喷射混凝土ꎬ对围岩强度做进一步的补强ꎬ同时防 止淋水对围岩造成侵蚀ꎮ 优化后的巷道断面支护如 图 2 所示ꎮ 图 2 优化后的巷道断面支护示意 6 现场监测 巷道采用优化方案支护后对其围岩变形进行了 为期 30 d 的现场监测ꎬ优化前和优化后的围岩变形 随监测时间的变化曲线对比如图 3 所示ꎮ 图 3 巷道围岩变形随监测时间的变化曲线 从图 3 可以看出ꎬ在原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在 为期 30 d 的监测时间里变形量较大ꎬ其中两帮移近 量达到了 248 mmꎬ顶底板收敛量达到了 303 mmꎬ当 巷道采用优化方案治理后ꎬ 两帮移近量减小至 81 mmꎬ顶底板收敛量减小至 44 mmꎬ与优化前相 比ꎬ分别减少了 67. 3% 和 85. 5%ꎬ由此可见优化方 案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效果显著ꎮ 7 结 语 1 11103 回风巷顶板为复合顶板ꎬ6. 2 m 范围 内围岩强度较低且层间粘聚力较弱ꎬ巷道整体受水 平构造应力明显ꎬ再加上支护强度较低ꎬ顶底板泥岩 易吸水软化ꎬ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ꎬ该巷道破坏 严重ꎮ 2 针对巷道破坏原因ꎬ对原支护方案进行了 相应的优化ꎬ经工程监测结果表明ꎬ在该优化方案的 综合治理下巷道围岩稳定性得到了较大改善ꎮ 参考文献 [1] 张永杰ꎬ柏建彪ꎬ李 磊ꎬ等. 复合顶板松软煤层锚网喷 支护实践[J]. 中国煤炭ꎬ2010ꎬ36553 -57. [2] 吴德义ꎬ申法建. 巷道复合顶板层间离层稳定性量化判 据选择[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ꎬ2014ꎬ33102 040 -2 046. [3] 杨 朋ꎬ华兴祝ꎬ杨 科ꎬ等. 深井复合顶板条件下沿空 留巷顶板变形特征试验及控制对策[J]. 采矿与安全工 程学报ꎬ2017ꎬ3461 067 -1 074. [4] 马新根ꎬ何满潮ꎬ李 钊ꎬ等. 复合顶板无煤柱自成巷切 顶爆破设计关键参数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ꎬ 2019ꎬ482236 -246ꎬ277. [责任编辑路 方] 76 2020 年 5 月 屈志民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策略 第 29 卷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