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掘进机行走履带板结构的优化改进研究.pdf
煤炭与化工 Co 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第43卷第5期 2020年5月 Vol.43 No.5 May 2020 机电与自动化 矿用掘进机行走履带板结构的优化改进研究 司利鹏 晋煤集团寺河煤矿二号井,山西晋城048019 摘 要寺河煤矿现有EBZ160型掘进机行走履带板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缺陷。针对这一 情况,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添加了多条着地筋,并基于ADAMS软件建立了优化前后的行 走机构模型,模拟行走机构遇到障碍物时的工况,分析优化前后的牵引扭矩值。实践表明, 优化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将粘附在履带板结构中的泥巴自动排走,避免粘附过多的泥巴导致 打滑现象。 关键词掘进机;行走履带;结构优化;着地筋 中图分类号TD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979 2020 05-0089-03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rack plate structure for mining excavators Si Lipeng Sih e No. 2 Mine, Jinch eng Mining Group, Jinch eng 048019, Ch ina Abstract The ex isting EBZ160 type ex cavato r running track plate structure in Sihe Mine had def ect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 n. In respo nse to this situatio n, the structure w as o ptimized and impro ved by adding a number o f landing strips, and an o ptimized w alking mechanism mo del w as built based o n ADAMS so f tw are to simulate the w o rking co nditio ns o f the w alking mechanism w ith o bstacles, the tractio n to rq ue values bef o re and af ter o ptimizatio n w ere analyzed. Practice sho w ed that the o ptimizatio n w as ef iective in auto matically remo ving the mud stuck in the track plate structure and avo iding the slippag e caused by the ex cess mud stuck in the track plate. Key w o rds ex cavato r; w alking track; structural o ptimizatio n; landing strip 1概 况2掘进机的总体结构 掘进机行走机构的作用是驱动掘进机前进和 拐弯,承载掘进机自身重量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各 种载荷。煤矿井下环境复杂,掘进机工作过程中 载荷经常变化,对行走机构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 要求。寺河煤矿现有EBZ160型掘进机行走机构 采用平履带板结构形式,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在 泥泞地面上行驶时凹槽内部容易粘附泥巴,降低 工作效率。因此,对该矿掘进机行走履带板结构进 行优化改进,提升行走机构与地面间的粘附力,避 免出现打滑现象。 EBZ160型掘进机的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工作机构 输送机构装载机构 ___________.[除尘装置 行走机构I「 图1 EBZ160型悬臂式掘进机总体结构 Fig . 1 Structure o f EBZ160 cantilever ex cavato r 责任编辑张彤 DOI 10.19286/ki.cci.2020.05.025 作者简介司利鹏1984,男,山西泽州人,机电助理工程师。 引用格式司利鹏.矿用掘进机行走履带板结构的优化改进研究[J]・煤炭与化工,2020, 43 5 89-91. 89 2020年第5期 煤炭与化工 第43卷 EBZ160型掘进机总体由多个部分构成。掘进 机工作机构是核心结构,掘进机的功能主要靠工作 机构来发挥。装载机构的作用是将工作机构截割得 到的煤岩进行收集,并输送到运输机构中。行走机 构实现整个机械装备的移动、转弯。掘进机在工作 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除尘装置对掘进机在工 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优化工作环境。 3行走履带板结构的优化改进方案 3.1优化前履带板结构特征分析 EBZ160型悬臂式掘进机行走机构中的履带板 属于平履带板,如图2所示。寺河煤矿井下环境比 较复杂,掘进机行走的巷道底板状态较差,有时候 平履带板难以有效附着地面,产生打滑现象。 图2优化前的行走履带板结构 Fig . 2 Structure o f w alking track plate bef o re o ptimizatio n 原先的履带板结构中没有专门设置履刺,履带 板难以有效抓地,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不大,特殊 情况下会对掘进机的行进或者拐弯过程产生不利影 响。此外,履带板结构中存在很多凹槽,在泥泞巷 道底板路面行进时,泥巴非常容易填充到这些凹槽 内部,且难以有效清除,也会产生打滑问题。基于 上述分析,对履带板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提升其 与地面间的附着力,降低履带板中粘附的泥巴。 3.2行走履带板结构的优化改进 结合寺河煤矿EBZ160型掘进机履带板结构特 征,通过几何优化处理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 计。主要思路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优化改进方案, 然后通过模拟仿真的方法对方案进行验证分析,确 保方案有效性。 通过对原行走履带板结构的分析可知,其缺陷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附着力不够;二是容易 粘附泥巴。所以本研究的优化目标是要提升行走履 带板结构与地面间的附着力,并且降低泥巴的粘附 量。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况,对行走履带板结构进行 优化改进时,只对局部区域进行改进,确保不会影 响与其他结构件之间的配合使用O 查阅资料发现,坦克的行走履带板结构通常都 设计了着地筋,且着地筋的布置通常呈现出“人” 字形或“八”字形。实践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形式 的着地筋能够显著提升行走履带板的强度和刚度, 提升其与地面间的粘附性,而且这种结构形式的行 走履带板在泥泞道路上行驶时,能够有效排除淤 泥,避免淤泥大量粘附在履带板凹槽内部。 在充分借鉴上述经验的基础上,对掘进机行走 履带板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主要是增加设置了着地 筋,整体上呈现左右对称分布,中间部位的着地筋 横向布置,两侧部位的着地筋斜向布置,倾斜角度 设置为45。,如图3所示。 图3优化后的行走履带板结构 Fig . 3 Structure o f w alking track plate af ter o ptimizatio n 4优化改进效果分析 4.1掘进机行走机构仿真模型的建立 由于只是对行走机构中的履带板结构进行研 究,所以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只建立了驱动轮 结构、导向轮结构、履带板结构和机架结构。首 先通过UG软件对上述结构建立三维几何模型。 为简化计算过程,缩短模型计算时间,在建立几 何模型时,对于一些非重要结构,比如圆角、小 孔作省略处理。建立好三维几何模型后,将其导 出为stp格式,然后将模型导入到ADAMS软件中 进行进一步建模。掘进机行走机构三维几何模型 如图4所示。 图4掘进机行走机构三维几何模型 Fig . 4 3d g eo metric mo del o f driving mechanism o f ro adheader 为了对比分析优化改进前后行走履带板结构 对掘进机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了两个模型。两 个模型除行走履带板结构存在差异之外,其他结 构参数以及各种条件全部相同。在仿真模拟时, 主要模拟掘进机遇到障碍物时的工况条件。对掘 进机遇到障碍物时驱动轮的牵引扭矩大小进行对 比分析,反映不同履带板结构与地面间的附着力 大小,即牵引扭矩越大说明履带板结构与地面间 的附着力越大。 90 司利鹏矿用掘进机行走履带板结构的优化改进研究2020年第5期 4.2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后,调用AMAMS软件中计算模块对模型进行计算, 建立掘进机行走机构碰撞障碍物的仿真模型 最终得到计算结果,提取牵引扭矩,如图5所示。 时间/s 150.0 E . N 亠二舉尿而 * 100.0 50.0 0.0 -50.0 0.0 0.5 1.0 1.5 2.0 2.5 3.0 时间/s 图5两个模型中提取得到的牵引扭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Fig . 5 Variatio n curves o f tractio n to rq ue ex tracted f ro m the tw o mo dels w ith time 由图中曲线可知,优化前的行走履带板结构在 0.4 s以内,牵引扭矩不是很稳定且相对较小,主 要是因为此阶段掘进机行走机构与障碍物之间尚存 在一定的间隙,两者尚未完全接触;在0.4 s时掘 进机行走机构与障碍物发生接触,此时牵引扭矩出 现急剧上升,并且很快扭矩达到稳定状态,牵引扭 矩为87.89 kN・m左右。 优化改进后的行走履带板结构在0.5 s以内由于 行走机构与障碍物间尚未完全接触,所以整体的牵 引扭矩相对较小;在0.5 s左右时行走机构开始与障 碍物发生接触,此时牵引扭矩出现快速上升,很快 达到稳定状态,牵引扭矩为110.25 kN・m左右。 对比优化前后的牵引扭矩大小可以发现,优化 改进后的牵引扭矩比优化前要大,说明着地筋能够 显著提升行走履带板与地面间的附着力。同时,在 履带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了斜向着地筋,可以有效防 止掘进机在拐弯行进过程中发生侧滑,还能将粘附 在履带板上面的泥巴自动进行排除,避免粘附过多 的泥巴影响其与地面间的粘附力,发生打滑现象。 4.3实践应用效果分析 将提出的优化改进方案在寺河煤矿进行实践应 用,掘进机在行进过程中打滑、侧滑的现象明显减 小,行走履带板凹槽内部粘附的泥巴量也显著降 低,减小了人工维护保养的工作量,保障了行走机 构的使用性能。 5结语 寺河煤矿原有EBZ160型掘进机行走机构的履 带板采用平履带板结构,与地面间的附着力不够, 发生打滑、侧滑等现象。在充分借鉴坦克行走机构 履带板结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行走履带板结构 进行优化改进,添加了着地筋。基于ADAMS软件 对优化改进前后的掘进机行走机构进行建模分析, 研究了行走机构在遇到障碍物时的牵引扭矩大小, 发现优化后的牵引扭矩比优化前要大,说明优化后 的履带板结构具有更好的着地能力,倾斜设置的 着地筋还能够起到自动排除泥巴的效果,改造效 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陆 浩.煤矿用掘进机远程自动控制研究[J].自动化应用, 20196 13 - 14. [2 ] 赵泽鹏掘进机行走机构故障分析与可靠性评价[J ]陕西煤 炭,2020 , 39 2 88-91. [3] 付欣欣.掘进机履带行走机构的改进[J]煤矿机械,2014, 35 4 162. [4 ] 赵光旭.对悬臂式掘进机行走机构的设计要点[J ].神州, 2019 11 232. [5 ] 荣庆贺.掘进机支承腿的有限元分析[J ].煤矿机械, 2019 , 40 12 89 - 90. [6] 钮晓龙.EBZ160悬臂式掘进机改进与应用[J].机械管理开 发,2019 , 34 1 132- 133, 156.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