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理论的新事故树编制研究.pdf
基于系统理论的新事故树编制研究∗ 杜姗1 谭钦文1,2 段正肖3 成春节1 章少康1 陈群1 邱宇1 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2. 西南科技大学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四川省高等 学校重点实验室 四川绵阳 621010; 3. 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四川自贡 643000 摘 要 为使人们规范地认识和分析陌生系统并快速有效的确定顶事件、展开中间事件和基本事件,提 出一种基于系统理论与国家标准相结合的事故树编制方法。 该方法借鉴霍尔理论,提出“空间维”、“功能维” 和“人-物-环境-管理”分块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熟悉系统,根据行业性质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644186中直接选取行业典型事故作为顶事件,通过“与门型”、“或门型”两种方式展开中间事件和基 本事件。 以事故树分析法分析掘进工作面安全风险为例,快速整理出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树。 事故树结 果表明上述方案能够快速有效的完成事故树的编制,为事故树的编制提供了一种固定模式。 关键词 系统理论 事故树 “与门”展开型 “或门”展开型 Research on New Fault Tree Compilation Based on System Theory DU Shan1 TAN Qinwen1,2 DUAN Zhengxiao3 CHENG Chunjie1 ZHANG Shaokang1 CHEN Qun1 QIU Yu1 1. School of Environment “局部风机打循环风”使巷道 内风流在局部循环不能有效的给掘进工作面供风导 致瓦斯聚集;“瓦斯突出”导致聚集;“串联通风”导 致供风量不足以冲散瓦斯形成瓦斯聚集。 该 4 种原 因任何一种都可造成瓦斯积聚,采用“或门”连接。 造成以上 4 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的 3 种 事件皆有下层原因事件“瓦斯突出”除外,可对其 进行展开。 在此,从人、物、环境 3 个方面对上述 3 种情况展开。 3对“局部风机断电停风”进行展开 在人的方面有“操作人员操作失误”使风机断 电停风;在风机附属设备方面有“输电线路老化”造 成断路使风机断电停风;在环境的方面有“工作环 境潮湿等引起风机短路”导致风机断电停风。 该 3 种原因任何一种都可造成局部风机断电,采用“或 门”连接。 4对“局部风机循环风”进行展开 在人的方面有“局部风机设计缺陷”导致风筒 与工作面距离设计错误形成循环风;在机械设备方 面由于“风机风量损失”致使风机打循环风。 这两 种原因任何一种都可造成局部风机打循环风,采用 “或门”连接。 由于造成“风机风量损失”原因有很多,因此, 该事件存在下层原因事件。 5对事件“风机风量损失”进行展开 在人的方面有“人为操作错误”导致风机风量 损失;在机械的方面有“风机功能损失”导致风量损 失;在环境方面有“风机工作环境不良”导致性能风 量损失。 6对“串联通风”进行展开 从人的角度分析有“设计人员造成通风系统设 计缺陷”、“没有按要求放置风机”导致风机串联通 风、“未执行试运行操作”导致没有发现串联通风问 题。 3. 3. 2 对“引爆火源”进行展开 1对“引爆火源”进行展开 调查掘进工作面引爆火源的存在形式可知,主 要有以下 3 种类型“爆破火源”、“电火花”、“明 火”。 用“或门”展开,“爆破火源”、“电火花”、“明 火”作为“引爆火源”的下一级中间事件。 由于“爆破火源”和“明火”造成原因很多,故都 存在下层事件。 2对“爆破火源”进行展开 从人的角度分析有“工人放炮操作失误”、“爆 破工程设计不合理”、“没有执行一炮三检”3 个原 因;从工作环境的角度分析有“光线暗”导致爆破操 作失误起火。 3对“明火”进行展开 从人的角度查找有“工人吸烟”、“工人携带点 火设备”、“明火作业”。 最终可得事故树如图 8。 4 结论 本文从模拟事故发生过程的角度思考,借鉴霍尔 三维模型,提出了“空间维”、“功能维”,并运用人、 物、环境、管理角度结合的方法熟悉系统,研究出熟悉 系统的切入点,合理使用经验法,使编制事故树的过 程更加贴合实际,中间事件和基本事件展开合理,事 故树的编制更加具有学习指导意义,可行度更高。 深入研究了“与门”型、“或门”型这两种基本的 67 展开方式,并且明确了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大大简 化事故树编制过程。 通过“与门”型、“或门”型两种 方式展开中间事件和基本事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 学的事故树绘制思路。 图 8 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树 参考文献 [1]徐志胜,姜学鹏. 安全系统工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7. [2]林柏泉,张景林. 安全系统工程[M]. 北京中国劳动社 会保障出版社. 2007. [3]袁昌明,张晓东. 安全系统工程[M]. 北京中国计量出 版社,2000. [4]谭钦文,徐中慧. 安全系统工程[M]. 重庆重庆大学出 版社,2014. [5]吴超. 安全科学方法学[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版社,2011. [6]隋鹏程,陈宝智,隋旭. 安全原理[M]. 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10. [7]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生产过程危险 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T 138612009[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8]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9]谭钦文,耿龙. 一种新型事故树编制方法研究[C] / / 湖南 科技大学. 第 26 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论 文集. 北京气象出版社,2014380-384. [10]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名词术语符号分技术委员 会. 火灾分类GB/ T 49682008[S]. 北京中国标准出 版社,2009. [11]赵耀江. 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M]. 北京煤炭工业出 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杜姗,女,1991 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为安全管理。 收稿日期2019-03-21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