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AC3D模拟技术的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pdf
矿产勘查 MINERAL EXPLORATION 第11卷第6期 2020年6月 Vo l . 11 No .6 Ju n e,2020 基于FLAC_3D模拟技术的深基坑变形 规律研究 张军贤王清标彳 (1.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台州318000; 2.山东科技大学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青岛266590) 摘 要 因深基坑失稳造成的工程事故严重威胁着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着工期的长短。通过FLAC_3D对 深基坑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现场检测结果,得到地表沉降最大点沉降量最大点距基坑边缘11.2 m,最 大沉降量为18.9 mm,基坑边界无穷远处,地表基本没有沉降,在靠近围护桩底端出现受力反弯点,基坑 开挖4.5 m后支护侧向变形量达到最大,且最大变形为24. 9 mmo 关键词深基坑变形沉降量围护桩滕州山东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深基坑 施工失稳的现象日益增多,造成的工程事故越来越 严重,故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如何保证深基坑的稳 定已成为岩土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 Bra n sby等(1975)研究了悬臂板桩支护基坑 (砂土地层)开挖过程中周围地表沉降量,得到了板 状变形与周围沉降量之间的规律;Pec k (1969)通过 分析芝加哥和奥斯陆地区的深基坑开挖工程变形监 测结果,得到关于施工场地、施工质量和施工地质的 地表沉降曲线,并拟合了经验预测函数;Terza gh i (1932、1934、1936)通过对诸多室内试验与现场测 试进行研究,分析了挡土墙的侧向变形与周围土体 的极限状态的关系,得到要使得基坑发生剪切破坏, 基坑周围土体表现出大变形的特点;李水兵和李培 现(2011)应用数学上的双曲正切函数,提出了预测 深基坑BP变形的神经网络模型,模型中加入附加 动量法对自身进行修正;缪新颖等(2011)分析了经 典预测深基坑变形的BP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预 测深基坑LM-BP变形模型;廖展宇等(2009)基于 1674-7801 (2020)06-1303-05 非等间距时序的灰色预测模型,分析了基坑开挖过 程中的变形与时间的关系;李杭杭和王勇(2019)通 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现场监测,得到钢支撑的 设置对地连墙的侧向变形限制效果明显,墙身最大 位移出现在其1/2的位置;陈涛(2018)结合天津市 深基坑工程案例,采用PLAXIS 3D模拟对基坑开挖 中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以及周边地表沉降进行了数 值模拟,得到墙体位移变化呈中间大、两端小的特 点。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通过理论计算、室内实 验、现场监测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提出了多种深基 坑开挖的失稳机理以及变形预测模型,但是由于工 程地质、水文条件不尽相同,深基坑的失稳控制设计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故以滕州九州清晏小区地下人 防工程拟建场地为工程背景,对深基坑变形进行数 值模拟,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研究深基坑变形机 理,为深基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工程概况 滕州九州清晏小区地下人防工程拟建场地位地 理位置比较典型,其西北侧坐落着滕州市老县衙 [收稿日期]2020-01-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41372289)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张军贤,男, ,1989年生,硕士,工程师,从事岩土工程及地下工程等研究工作; ;E-mail 745670965 。 1303 矿 产 勘 查 2020 年 (文物保护建筑),北侧有一处基坑,东侧紧邻善国 中路,南侧紧邻府前中路。本深基坑工程在平面上 呈多边形,周长达760余米,面积达到22000甘,深度 达7. 70 11. 60 m,设置两层地下室。基坑支护方式 基坑-4 m之上采用土钉支护,-4 m之下采用桩锚支 护,基坑周边通过打高压旋喷桩形成止水帷幕,基坑 支护安全等级为I级,现场支护效果如图1所示。 图1支护结构 2计算模型的建立 2.1计算模型的假定 (1)假设土钉墙受到的应力,发生的应变都看 作平面应变问题;(2)假设混凝土面层与土钉为完 全弹性;(3)在数值模拟过程中,混凝土面层采用梁 单元结构,土钉采用锚索单元结构;(4)假设土体发 生弹塑性破坏,本构关系满足Mo h i-Co u l o mb准贝 且计算模型发生大变形破坏(闫文鹏,2011)。 2.2模型区域与边界的确定 2.2.1模型区域模型区域 确定数值模型的计算区域依据工程基坑周围 的地质条件与开挖深度,试确定模型的模拟区域大 小;分析模拟结果,得到计算模型的下边界选取为基 坑开挖面以下H,边坡开挖面后边界通过(2-3)H 计算得到;扩大模型的计算区域对数值模拟的计算 结果几乎没有影响,故计算区域不需要扩大。 2. 2.2模型的边界条件模型的边界条件 确定数值模型的边界条件基坑顶部,数值模型 采用自由边界,无约束;基坑底部采用固定边界,约 束形式为固定支座;两个侧面的剪应力为零,但是竖 1304 直方向存在位移,故采用滚动支座进行约束。 2.3荷载条件的确定 在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中,虽然附加荷载、附加水 压力和土层自重压力是3个不可忽略的外界条件, 但是在工程应用上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因 此对比基坑监测结果,在进行数值模拟时,可以不设 置地表附加荷载;依据现场施工情况,由于开挖基坑 之前已进行过降水处理,地下水位一定低于基坑底 面,也可以不设置附加水压力;由于考虑的是深基坑 的开挖问题,故在进行数值模拟时土层自重压力不 可忽略,其大小按照自重应力求解公式(上覆土层 重度x 土层厚度)进行计算。 2.4数值模拟的计算过程 依据实际的施工顺序,分别赋予模拟不同的外 界荷载与边界条件进行计算,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步 骤进行计算 (1) 在刚开始进行数值模拟过程中,需要对未 开挖土体进行自重应力下的平衡计算,使模型初始 应力状态和现场土体的应力状态保持一致; (2) 现场基坑开挖模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基坑从0. 00 m标高处开挖至-2. 50 m深 度,此开挖过程无支护;之后,打入第一排土钉,开挖 至-4. 50 m;依次打入第二排,第三排和第四排土 钉,每一排土钉打入之后施作混凝土面板。 按照上述要求,建立力学模型进行分步模拟,模 型尺寸选取为480 mx 260 mx 96 m(长x宽x高),如 图2中的a、b所示。 2.5模型参数 采用的数值模型中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 如表1所示。 表1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土层 名称 厚度 /m 重度 /kN/m3 压缩模量 E/MPa 泊松比粘聚力内摩擦 角卩/。 2 c/kPa 杂填土 2. 11b深基坑三维侧视图 3模拟计算分析 严格按照上述内容确定模拟区域,设置边界条 件,施加模拟荷载,采用表1 土层参数,按照3. 4模 拟过程分析模型的地表沉降、支护桩受力以及支护 侧向变形特点。 3.1地表沉降特点 模拟不同部位基坑的地表沉降曲线如图3所 ZN o 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得到随着基坑开挖深 度的变化,锚杆轴向力也发生变化,第一步开挖之 后,锚杆最大轴向力为8. 016x 105N,最后一步开挖 之后,锚杆轴向力增加到1.275x106No基坑开挖最 大地表沉降值如图3所示,基坑开挖后最大沉降点 出现在距基坑11.2m处,此处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 沉降量为18. 9 n u n ,这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在距基 坑边界无穷远处,地表沉降几乎接近为零,地表沉降 将不再受到基坑开挖的影响。 3.2支护桩受力分析 支护桩受力特点如图4所示。随着基坑开挖深 度的增加,支护桩受力状态呈现出复杂的变化特点, 在开挖深度略靠下的位置处出现反弯点。 3.3支护侧向变形分析 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结果,D-D截面与各截面侧 向变形分别如图5中的a、b所示。 图3地表沉降分布图 1305 矿 产 勘 查 2020 年 -40 -35 -30 -25 -20 -15 -5 0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b 图5侧向变形 aD-D部面侧向变形图;b各截面侧向变形图 a 基坑经过第一、二步开挖之后图5a ,支护桩 侧向变形较小。但是,随着基坑开挖进一步加深,支 护桩侧向变形迅速变大,变形逐步呈“镰刀型”,且 最大侧向变形出现在-4. 5m处,最大变形量为24. 9 mm,各典型截面的变形特点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 “镰刀型”图5b,其中,在A-A、D-D截面处,其变 形更接近“镰刀型”,侧向变形由于支护桩的左右对 称关系,反弯点出现在桩顶偏上部位;基坑开挖后基 坑底部隆起,侧向位移向深部发展。 4结论 1 深基坑开挖后,距离基坑边缘越远,地表沉 降量逐渐增大,当达到距离基坑11.2m处时,地表 沉降量达到最大,沉降量为18. 9 mm;从沉降量最大 处开始,地表沉降量受到基坑开挖的影响又逐渐减 小,在距离基坑边界无穷远处,地表沉降几乎不再受 到基坑开挖的影响。 2 支护桩的受力情况受到基坑开挖深度的影 响,一般情况下,基坑开挖越深影响越大,靠近支护 桩底端处出现反弯点。 3 基坑支护的侧向变形呈“镰刀型”,在-4. 5 m处,支护侧向变形量达到最大,且最大变形为 24. 9 mm;在靠近支护结构顶部位置出现反弯点,而 在基坑底部,支护侧向变形向更深处逐步发展。 参考文献 Bransby B L, Milligan G W. 1975. Soilde ation near cantilever sheet pile walls[ J]. Geotechnique,25 2 185-192. Terzaghi K. 1932. Record earth pressure testing[ J ]. Eng. News Record, 109 29 365-364. Terzaghi K. 1934. Large retaining wall tests. I- pressure of dry sand [ J]. Eng. News Record, 12 1 136-144. Terzaghi K. 1936. Large retaining wall tests. II - pressure of saturated sand[ J]. Eng. News Record, 11222 259-262. 李水兵,李培现.201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深基坑变形预测[J ].测 绘信息与工程,36541-43. 缪新颖,褚金奎,杜小文.2011. LM-BP神经网络在大坝变形顶测 中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471 220-222. 廖展宇,李英,晏鄂川,蔡玲玲,李其良 2009非等间隔时序灰色模 型的深基坑变形预测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3210 1522-1525. 李杭杭,王勇.2019.地铁深基坑变形特性有限元模拟及监测分析 [J ].工程质量,37961-65. 陈涛,范鹏程,翟超,黄亚德,李更召 2018.深基坑工程施工变形监测 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研究[J ].矿产勘查,96 1299-1306. 1306 第11卷第6期张军贤等基于FLAC_3D模拟技术的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 闫文鹏.2011.深基坑开挖变形与控制技术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 大学. Deation law of deep foundation pit based on FLAC_3D modelling ZHANG Ju n x ia n1, WANG Qin gbia o2 1.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Tai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Taizhou 318000; 2.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Coalmine Backfilling Mining-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 Abst ra c tTh e en gin eerin g a c c iden t s c a u sed by t h e in st a bil it y o f deep f o u n da t io n pit serio u sl y t h rea t en t h e l if e sa f et y o f t ec h n i c ia n s a n d a f f ec t t h e du ra t io n o f t h e pro jec t . Th e n u meric a l simu l a t io n o f deep f o u n da t io n pit ex c a v a t io n is c a rried o u t by FLAC_3 D, a n d t h e f iel d t est resu l t s a re a n a l yzed. It i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ma x imu m set t l emen t is 11. 2m f ro m t h e edge o f f o u n da t io n pit , a n d t h e ma x i mu m set t l emen t is ] 9mm. Th ere is n o set t l emen t o n t h e gro u n d n ea r t h e bo u n da ry o f f o u n da t io n pit , a n d t h ere is a po in t o f st ress re v erse ben din g n ea r t h e bo t t o m o f en c l o su re pil e. Af t er ex c a v a t io n o f f o u n da t io n pit f o r 4. 5m, t h e l a t era l def bn n a t io n o f su ppo rt rea c h es t h e ma x imu m, a n d t h e ma x imu m def o rma t io n is 24. 9mm. Key wo rds deep f o u n da t io n pit, def bn n a t io n, set t l emen t, en c l o su re pil e, Ten gzh o u, Sh a n do n g Pro v in c e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