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采矿人才煤矿安全素质培养的研究.pdf
职业技术 Vocational Technology 第19卷第6期 2020年6月 Vol. 19 No. 6 June, 2020 DOI 10.19552/j・ ・ cnki・ ・ issnl672 - 0601.2020.06.005 关于高职采矿人才煤矿安全素质培养的研究 田坤-陈德勇2,李玉杰2 (1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测绘工程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2.咸阳顺安煤矿设计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我国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煤矿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薄弱和安 全生产意识不强。对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煤矿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煤矿可以依法进行安全生产。因此, 煤矿企业从业人员要自觉的学法规、知法规、守法■规,在岗位生产作址中严格执行法规的各项规定。为了培养满足煤矿 生产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采矿类专业应把煤矿安全法规素质作为重要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煤矿安全法规;釆矿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安全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码1672 - 0601(2020)06 - 0022 - 05 Research on the Coal Mine Safety Quality Training of Mining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IAN Kun1 , CHEN Deyong2, LI Yujie2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 Shaanxi Energy Institute, Xianyang 712000, China; 2. Xianyang Shunan Coal Mine Design Institute, Xianyang 712000, China Abstract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coal mine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in China are that the front - line workers in coal mine production have poor basic knowledge of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weak awareness of production safety. China has ulated a serie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to ensure that coal mines can carry out safe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laws. Therefore, employees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should consciously lear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know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bide by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n the post production operations strictly implement the provisions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 - 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meeting the demand of coal mine production, mining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quality of coal mine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and integrate them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 coal mine safety law and regulation ; mining talent ;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 ; safety quality o引言 2019年11月1日,应急管理部召开关于高 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新闻发布会,指出“人员素质依然是煤矿行业的 短板”“煤矿行业要基本实现变招工为招生,推动 加强煤矿企业与对口学校的校企联合,推进订单 式培养、委托培养、联合办学、定向专业培养等,持 续提高变招工为招生的比例,到2021年底,力争 煤矿企业要基本实现变招工为招生。”我国煤矿 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瓦斯、煤尘、水、火、冲击地压 及有毒有害气体、顶板灾害经常威胁着煤矿安全 生产,甚至引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为此我国制定 收積日期2019-11-18 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年度职业教育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采矿人才安全素质培养研究”(SZJYB19-175)。 作者简介田坤(1981)。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采矿人才教育。 陈德勇(1983-)。学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煤矿开采技术。 李玉杰(1982)。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煤矿安全技术。 22 关于高职采矿人才煤矿安全素质培养的研究 第6期 了一系列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 规程、行业标准等。我国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煤矿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薄弱和煤矿安全生产意识 不强,我国使现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不到有 效的落实,从而导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 生[12]o为了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止 和减少伤亡事故,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颁布了煤矿安全培训规定。高职采矿类专业 人才是为区域煤炭行业发展,培养适应煤矿生产、 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 才⑶。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高素质,安全素质 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大多数煤炭高职院校采 矿类专业,在现有同质化的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只 看重考试结果和碎片化的知识学习,不注重专业 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进而形成“重知识、 轻实践、缺素质”的教学过程,其结果很难培养出 具备现代化煤矿生产安全素质的学生。高职教育 中,素质是灵魂、知识是肉体、技能是骨架,三者缺 一不可,协调组合才是有用人才,因此,研究高职 采矿人才的煤矿安全法规素质培养,对髙职采矿 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1煤矿生产一线人员的安全素质要求特点 我国煤矿地质、煤层赋存条件、水文地质、煤 层特性等条件差异大。煤矿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 境特殊,工作场所环境变化大,生产安全事故始终 影响和制约着煤矿的生产建设⑷。为加强煤矿 安全生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煤矿安全生产相 关的法律法规,煤矿依法进行安全生产。90年代 初我国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快速制定起来。从 2000年至今,我国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 形成,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安 全生产的法律;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行 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大及其常务委 员会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 有关部委、省级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 规章和地方规章,见表1。煤矿从业人员要自觉 的学法规、知法规、守法规,在岗位生产作业中严 格执行法规的各项规定。 表1我国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序号类别名称 1法律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矿产资源法等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乡镇煤矿管理条例矿山安全法实施条 2行政法规 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査程序暂行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 3地方性法规X x省矿山安全法实施办法X x省煤炭法实施办法等。 4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煤矿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 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要求煤矿企业依法对 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 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煤矿企业应当对其他 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 生产知识、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煤矿安 全规程规定煤矿企业的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煤矿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严禁违 章指挥、违章作业。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 煤矿各工种职工进行生产活动的准则,遵守操作 规程,可有效提高效率和工程质量,避免违章作 业,减少人身、设备和财产损失,保障安全生产工 作的正常进行。 2高职采矿人才的安全素质培养现状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岗位操作规程 和煤矿工种安全技术培训等法规要求,煤矿企 业对所有一线从业人员在安全素质要求是一致 的,在专业基础知识要求上略有差异,各岗位实操 是不同的。事实已证明,煤矿每年花费大量时间、 23 第19卷职业技术 费用、人员用以组织培训各种从业人员,提高从业 人员的安全素质、技术和技能。通过对高职煤矿 开采技术、机电一体化、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地 质与勘查、钻探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目标 和课程体系分析、对比,发现各专业都重视学生的 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而素质培养则以身心 修养、道德文化为主,缺少煤矿安全素质培养。 本文对我国25所高职院校煤矿开采技术专 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设置煤矿安 全法规课程的煤炭类高职院校占16,且该课 程性质为选修;没有设置煤矿安全法规课程的占 84。选修课往往都设置在第五学期前几周,此 时,学生的注意力偏向就业,很难安心学习。同 时,仅仅通过煤矿安全法规这门选修课程培养学 生的煤矿安全素质、煤矿安全生产意识还是远远 不够的。 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管理 学生。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优点在于对单门课的学 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本课程的知识学习、 技能训练。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教师授课往 往只讲解本课程内容,课程之间的衔接只做简单 的概述,其结果导致,学生只注重单门课程的知 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专业知识的系统衔接,就会 缺失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修养,那么就更加 缺少煤矿安全素质培养。 3高职采矿人才安全素质培养 煤矿企业对高职采矿人才的要求是学生掌握 适应企业生产需要的、最新的采矿技术和技能,还 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能够严格执行煤 矿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等素质,毕业人才、煤 矿、法规关系见图1。然而“重知识、轻实践、缺素 质”的高职考试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造成学生很 难达到煤矿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学 生自身的素质也很难快速适应煤矿企业生产安全 的需要。因此,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在专业理论和 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煤矿安全生 产必备的知识和素养贯穿始终。 图1法规、煤矿、高职采矿人才关系图 24 关于高职采矿人才煤矿安全素质培养的研究 第6期 3. 1 煤矿企业文化引入校园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连接高职院校与煤矿的 桥梁和纽带,它的本质是通过强制或激励最终促 使煤矿职工在生产建设中自觉地遵守法规制 度⑸。高职采矿人才培养离不开煤矿企业的参 与。我们把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引进校园,让学生 尽早了解什么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煤矿企业安 全文化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到了作用,以及进入 煤矿企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期培养和提 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煤 矿企业安全文化学习中,让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企 业安全文化资料,提高学生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 知能力,感受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 和企业的创业历程,从而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 化,培养学生勤奋创新、坦诚协作的精神,丰富校 园文化,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邀请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专家为师生开展团体辅导活 动,通过活动,激发个人潜能,发现自身问题,增强 自信心,改进自身形象,塑造学生良好的团队意 识,提高.学生的煤矿安全生产意识。 3. 2创新专业知识考核模式 高职采矿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煤矿企业 培养一线生产、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 此,根据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转发煤矿部分工 种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的通知(煤安 监函〔2019〕2号),分析了采煤机司机、液压支架 工、瓦斯检查工、安全检查工、瓦斯抽采工等20个 工种培训要求,认为煤矿企业注重从业人员的安 全素质基本、安全技术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采矿人才专业教学过程中应 把安全素质培养贯穿始终。 采矿类各专业是在分析岗位(群)的典型工 作任务、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和专业理论知识需求 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基本遵 循职业能力培养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 到整体、由生硬到熟练再到自如的规律的特点,但 是,以学分制教学考核过程中,学生只重视各门课 程学习,教师只注重本课程讲解,单门课程考过就 完事,学生无法建立起一个专业知识体系,从而给 学生的安全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造成一定困难。 因此,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专 业知识结构体系,考核针对的是知识体系,这个体 系是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知识及专业所具 备的安全知识等组成的。 3.3教师安全素质的培养及提升 高职要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人才,必须 先培养岀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专业教师。目前, 大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是由应届毕业的硕士和 博士招聘而来。这些高学历教师具有较高的科研 水平,但是大多缺乏培养高职学生所具有的职业 素质、法规素质、岗位实操技能、教学方法等。因 此,高职学校必须培养合格的高职教师。 3.3.1建立采矿类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 目前,我国煤矿的采煤、掘进机械化程度已分 别达到78. 5、60. 4,已建成183个智能化采煤 工作面,煤炭生产实现由手工作业向机械化、自动 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历史性跨越。而高职采矿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专业知识、技能还停留在 机械化、自动化层面,因此,高职采矿类专业应该 建立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安排一线教师 去智能化煤矿调研,学习先进采矿技术,掌握智慧 化煤矿对高职人才需求要求。委员会组织人员参 加各种学术会议,如2019年10月17日的2019 年全国智能化矿山建设产教融合论坛、2019年11 月9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召开 支撑产业髙质量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使命论 坛等。 3. 3.2煤矿企业服务部门 高职校办企业服务部门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 教师的摇篮。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 校设有咸阳顺安煤矿设计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两个 部门,为地方煤矿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煤矿从业 25 第19卷职业技术 人才培养服务。 1 教师实践锻炼平台地方煤矿设计院 咸阳顺安煤矿设计院主要组织本校资源与测 绘工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等专业、兼职教 师为煤矿企业进行矿井设计、安全设施设计、矿井 灾害防治设计等技术服务。煤矿设计院在为区域 煤矿企业技术服务的同时,架起一座学校和煤矿 企业交流的桥梁,让教师紧密联系煤矿企业,让教 师掌握煤矿设计规范、行业标准、先进采矿技术, 培养不同专业教师协同完成设计任务。在做设计 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业务能力、 安全法规素养。 2教师安全素质培养的练兵场继续教 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学校教师和实训室,开展 矿长、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煤矿特种作业人员 以及煤矿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专业教师在 进行培训工作前要按照国家规定培训大纲和要求 进行学习。培训期间,增加了教师与煤矿人员交 流的机会。从教学角度出发,教师掌握了煤矿工 作人员需求特点,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工作。 4结语 为了改变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国家不断 制定、完成煤炭相关法规,并把希望寄托在煤炭类 髙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上,即具有较强的安全 法规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操技能。然 而,高职院校现有“重知识、轻实践、缺素质”的教 学过程很难培养岀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 高职院校首先要提高采矿类专业教师安全法规素 养和技能,然后,打破采矿类专业分类,专业共同 研究煤矿各工种素质技术技能的要求,改变现有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把安全素质培养融入专业 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专业知识架构,培养 出新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采矿人才。 参考文献 [1] 梁彩情,黄成麟.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课程教学 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职教育研究,2013,1234 -36. [2] 梁彩情,黄成麟,等.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课程在矿 井教学中的建设[J].煤矿安全,2014, 07233 -235. [3] 刘春波,孙光华,李富平.我国地下矿山采矿技术发展 及趋势[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05. [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煤矿从业 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 版社,2016. [5] 化柳青.关于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 河北企业,2019,11137-138. [6] 黄瀚玉,曾绍伦.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与策略基于政策文本及内容分析[J].教育与职 业,2019,06 137 -138. [7] 崔志锂.工匠精神视域下职教名师成长的路径探析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714-17. 编辑姜伟志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