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发展历程及演进趋势(1).pdf
Im二.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发展历程及演进趋势 马鸣 (辽宁省安全生产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44) 摘 要煤炭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我国经济增长、工业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带来了重要的帮助。 本文将主要探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发展历程及演进趋势,旨在对我国的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煤矿生产;发展历程;演进趋势 文章编号2095 - 4085(2020)06 - 0137 - 02 上个世纪以来,我国煤炭开采量大幅增加,仅仅 在1978年到2018年这40年间,就已经达到了 700多 亿产值,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 要支柱。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煤炭在我国的地位基 本不会变化,仍然是重要的能源之一。虽然煤炭资源 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工业生产等带来帮助,但是随 着开采的深入,地下岩土结构遭受到了不可逆的破 坏,随之而出现许多地质问题。因此,必须要对煤炭 开采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煤矿安全 事故的发生,尽可能的减少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发展历程 在煤矿开采的不同年代,煤炭安全生产也有一定 的不同,但是总体而言基本是在朝着更加稳定、高效 的方向发展。 1. 1大幅波动时期 在1949年到1977年间,我国煤炭开采科学性较 低,不论是在工程安全性还是在开采环保性等方面都 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煤矿事故率常年较高, 对人们的生产安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第一阶段, “大跃进”运动要求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必须要 “快”,因此煤矿开采在这一阶段始终没有达到满意 的安全效果。在“一五”时期,煤矿开采进程较为 缓慢,规范性也较高,死亡率并不是很高。但是在 1958年至1961年间,煤矿开采的死亡率几乎翻了三 四翻,其中就包含了十分严重的大同老白洞煤矿瓦斯 爆炸事故,这场事故引起大量施工人员伤亡,带来了 大量经济损失。在1966年至1977年,也就是第二阶 段,这段时间内主要受文化大革命影响,煤矿开采几 乎没有遵守规章制度,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 下,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达到了 8. 35o 1. 2持续好转时期 在第三阶段,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同 西方国家有了较多的交流,一开始就购买了一百套综 采成套设备,这对于我国煤炭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对煤矿安全生产给予了足够的重 视,对相关的管理方案也做了一定的改革,进而有效 缓解了煤炭供需的矛盾。在第四阶段,我国又根据现 阶段的煤炭需求以及开采状况制定了相关政策,确定 了一系列的方针。这段时期,矿井数量几乎增加了 10倍,并且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也下降到了 4. 94. 1. 3快速提升时期 在2000年,我国的省级监察局达到了 20个,同 时还根据各地煤炭需求以及开采状况成立了 71个地 区办事处,进而可以有效实施统一垂直管理。后一 年,我国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这也为煤 炭安全开采提供了有力保障。接下来,伴随着安全 生产法的出台,我国煤矿的开采、生产才算是真正 踏上了法制的轨道。在这段时间内,我国煤炭产业的 开采相对于前些年更加理想,发展速度也较为满意, 各个煤矿企业也对安全生产提高了重视程度,完善了相 关的开采方案和安全制度,相关的开采设备也更为先进。 在这段时间内,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 093o 2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 2. 1非法、违法煤矿生产行为严重 虽然我国已经在资源分配方面有了科学的完善, 但是现阶段我国煤炭资源的需求仍然居高不下。根据 统计可以知道,我国目前有不少地方煤矿没有获得开 采资质,但是却在不断进行煤炭开采,一部分被国家 停止工作的煤矿偷偷重新营业,这种行为大大提高了 开采的危险性。一些矿井没有按照国家的法律完善开 采过程,对开采设备的检修没有到位,甚至还对老矿 井越界生产,这也严重降低了生产安全性。依照相关 部门的统计数据,过去10年来,我国矿井事故死亡 人数不低于10人的约有183起,而有89起都是因为 非法、违法而发生的。 2. 2基建、技改矿井安全事故多发 许多建设单位为了开采工作更快,对需要委托的 施工单位没有展开严格的审查就同其签订施工合同, 并且没有制定满足施工需求的施工安全条件,一味的 将安全责任推给施工单位。一部分资源整合矿井的安 全性较低,必须要进行适当的改造,然而施工单位没 有对其实施技术改造,反而是利用(下转第139页) ・・137・ ・ 工、管理、建模、预决算、技能竞赛等实训练习,由 于平时受到实习时间、工期、施工现场生产安全的限 制,仿真就完全可以达到对现场全面模拟认识建筑施 工工艺、施工过程。已经建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仿真 实训室、工程造价仿真实训室、预算及招投标仿真实 训、建筑施工模拟仿真实训、设计绘图仿真实训室和 建筑工程管理仿真实训室。依托该仿真中心组织了建 筑识图、装饰技术应用、BIM技能大赛等实训,三年 来,学院师生在全国高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获教师 组二等奖2项、学生组三等奖4项。 3. 3建筑工程实操中心 该实操中心用于进行工程测量、材料实验、检 测、设备安装等,便于培养地方特色的古法营造技术 人才。主要建设学生各专业、各工种、各技能的实操 实训项目,以真实工程项目的工艺过程为主线,模拟 设计全真综合实训项目,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责, 构建专业的综合实训功能模块进行实操强化训练,并 通过轮岗作业达到完整实操为目的。已经建成力学、 材料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中心、建筑工程实训中 心。还打造了特色的古法营造实训基地。依托建筑工 程实操中心,两年来,参加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 获三等奖8项。 3. 4技术研发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服务中心用于师生进行建筑创新、创业 和技能培训等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已经建成技能培 训I、考核与鉴定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咨询 服务中心。目前,已是贵州建筑行业“八大员”诚 信培训机构和建筑职业技能鉴定所。学院师生参加省 级技能大赛获奖33人次,每年满足校内学生实训、 顶岗实习2000人次,社会培训及技能鉴定600人次, 建立了 15家校企合作实习单位,也为部分校外企业 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4资金使用 资金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中 央专项资金100万元,2018年底,建筑工程省级开放 实训基地已支付出97. 60万元,学校配自筹配套 资金289. 0万元,资金执行率97. 61。 5 结 语 建筑工程省级开放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效 是以生产服务为导向,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做到产学研结合,资源 共享、辐射周边、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宋轶.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 学报,2006, 01. [2] 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03, 22. 上接第137页整合的借口来开采煤矿。一部分矿 井改造工程缺乏明确的责任管理制度,任务划分也较 为模糊,相关的工程单位专业性不足,对煤矿施工不 了解,甚至还会在技改的过程中进行生产。过去10 年来,我国矿井事故死亡人数不低于10人的约有183 起,其中因基建、技改而发生的达到了 30. 1。 2. 3煤矿安全基础管理不到位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实,煤矿安全基础 管理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整体而言还是有一定的不 足。一些地方煤炭开采单位缺乏较强的安全管理水 平,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严格落实国家的规章制度。 在施工前没有对当地地质做出清晰的探查,难以制定 对应的安全措施。在方案制定以及施工过程中,没有 进行严格的隐患排查,以至于一些严重的隐患藏匿在 施工中,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煤矿资源开采安全性在建国后 总体处在一个上升的过程,尤其在2002年以后,我 国的开采设备更加先进,相关的政策法规、管理方案 也更加完善,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在未来的一段 时间内,必须要认清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 对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类行为予以打击,这样才 可以保障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 供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伟,刘晨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煤炭行业安全发展 之路[J].煤炭经济研究,2018, 38 11 34- 42. [2] 余时芬.我国政府安全监管体系运行的图论表述方法 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3] 康红普,王国法,姜鹏飞,等.煤矿千米深井围岩控 制及智能开采技术构想[J].煤炭学报,2018, 43 7 1789 - 1800.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