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并联空气幕引射风流在斜沟煤矿的应用研究.pdf
煤矿现代化2020 年第 3 期总第 156 期 0引言 矿井只有拥有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 才可以确保 矿井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1-3]。 井下常用的风流调 控设施有风桥、 风门、 挡风墙、 风窗和辅助通风机等, 然而由于井下部分运输巷道需要频繁行车运料, 使得 风门不能很好实现调控风流的作用[4-5]。 通过在巷道两 侧的硐室内安设空气幕, 利用空气幕以较大的初速度 发射出扁平射流, 实现调控巷道风流的目的[6-9], 此方 法拥有既不影响运输也不影响行人的特点, 适用于行 车运料频繁的运输巷道中,此外还拥有检修保养简 单、 维护管理方便、 调控风流显著等优点[10-11]。 我国科研工作者对矿用空气幕研究做了大量工 作, 通过研究得出矿山空气幕隔断风流的能力 (即空 气幕的有效压力) 的结论, 同时研发了宽口大风量的 矿用空气幕; 蒋仲安等[12]通过建立一个试验模型 空气幕阻断矿井巷道中风流, 得到空气幕最佳的设置 角度为 30以及最佳供风器出口宽度是 8cm,可以 很好的指导矿用空气幕隔断巷道风流的结构设计; 赵 玲等[13]通过相似实验和数值模拟, 发现循环型空气幕 隔断能力随送风角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 化规律。根据现场实际安装情况, 最佳送风角度设置 是 1030。 本文研究空气幕在串、 并联两种不同的方式下的 风流隔断能力[14],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 确定空气幕双机并联方式的阻隔风流效果[15-16], 达到 节能降耗的效果[17]。 1计算双机幕的局部阻力 图 1空气幕的风流流向 双机并联空气幕引射风流在斜沟煤矿的应用研究 * 闫 大 卫 (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 ,山西 吕梁 033602) 摘要 针对斜沟煤矿在冬季矿井通风产生风流反向的现象, 借助理论计算、 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的 手段来分析并联空气幕对隔断巷道风流的影响效果。模拟结果得到可视化巷道的静压和风速的分布 规律, 发现产生循环风流的巷道无风流, 即风速为 0, 进而表明空气幕能有效阻断风流。 采用双机并联 的方式, 其增阻和隔断巷道风流的效果明显比单机幕好, 局部阻力与角度成正比的关系。 关键词 空气幕 ; 风流反向 ; 静压 ; 局部阻力 ; 隔断风流 中图分类号 TP2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797 (2020) 03-0194-04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Double-machine Parallel Air Curtain Ejecting Wind Flow in Xiegou Coal Mine YAN Dawei (Xiegou Coal Mine, Xishan Coal Electricity Group Co., Ltd , Lvliang 033662 ,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wind flow is reversed in the mine ventilation in the Henggou coal mine, the effects of the parallel air curtain on the wind flow of the partition roadway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ield tes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 pressure and wind speed distribution of the roadway are visualize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no wind flow in the roadway that produces the circulating airflow, that is, the wind speed is 0,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air curtain can effectively block the wind flow. Adopting the parallel connection of two machines,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 resistance and blocking the flow of the roadway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machine screen, and the local resistanc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angle. Key words air curtain ; wind flow reversal ; static pressure ; local resistance ; partition airflow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1274115)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8YEC0807900) 。 194 煤矿现代化2020 年第 3 期总第 156 期 在全部隔断巷道中的风流时, 空气幕所产生的阻 力是空气幕形成部分阻力。在巷道中装置好风机以 后, 风流的变化情况, 如图 1 所示。 针对风流循环的空气幕, 在全部隔断巷道中风流 时, 循环位置处的风流变化即为空气幕产生循环风流 的情况, 循环位置以外未发现由风流。因为空气幕可 整体隔断巷道中风流, 因此巷道断面 I-I 处的风量为 零, 但下风侧Ⅱ-Ⅱ处的总风量为空气幕的全部风量。 借助动量守恒定律对流场开展风流的力学研究, 得到 以下数学方程 (P1-P2) S籽 (Q cv2-Q cv cx) 因为 Q c2Qc, QcvsSc , v cx Q c 2Sc cos兹 Qc 2Sc cos兹vc -vcx且 (P1-P2) S籽[2Qcv2- (-2Qcvcx) ]籽[2vcScvc-2vcS c(-vccos兹) ] 因此确定双机幕的局部阻力 驻HP1-P2 2籽v 2 cSc S (1cos兹) 式中 P1、 P2为入口断面和出口断面的空气静压, Pa; S 为巷道断面积, m2; v2为出口断面风速, m/s; Qc 为单台空气幕的风量, m3/s; Q c为双机幕并联的总风 量, m3/s; vc为空气幕出口风速, m/s; vcx为空气幕出口 在水平方向的风速, m/s; v cx为双机幕并联后在水平方 向的风速, m/s; Sc为空气幕出口的断面面积, m2; 籽 为 井下空气密度, kg/m3; 兹 为空气幕的安装角度, ; 驻H 为空气幕的局部阻力, Pa。 2FLUENT 数值模拟 2.1建立模型 图 2物理模型 依据矿井巷道的布置情况, 开始设置模型如图 2 所示, 巷道高 2.5m、 宽 3.3m、 长 33m, 假定巷道轴线与 出风口的风流方向呈现 60夹角,两个风口宽均是 1.5m。 2.2设置边界条件 设置模型采用 tandard 模式, 模型使用紊流形式, 边界设置是 standard wall function, 依据局部阻力的平 衡原理, 进出口采用压力模式, 将出口静压和入口静 压分别设置为 0 和 130Pa。结合井下实测数据, 将出 口风速定义为 23.5m/s, 边界条件为无滑移形式。 2.3分析数值模拟结果 图 3速度分布云图 图 4速度分布等值线 图 5静压分布云图 图 6静压分布等值线 从图 3 发现 来自空气幕机发射出的风流, 速度 最大得位置不在空气幕机口, 而位于距风机出口的一 段距离。 采取并联 2 台空气幕机时, 在图 4 中得到, 在 靠近巷道两侧时风速很大, 在巷道轴线区域的位置风 速较小,此现象与巷道中风流正常分布规律相反, 却 和巷道采用单风机布置时的风速分布规律不一致。 原 因是由空气幕发射的风流, 为了抵挡横向压力, 矿井 巷道中的风流开始弯曲和回流, 最终集中在巷道轴线 位置。随着流动阻力的减弱, 风流开始分别流向巷道 两侧的硐室中, 接着汇入空气幕的回风口, 就产生循 环风流现象。由图 3 和图 4 都可发现风流全部停滞, 证明空气幕可以安全隔断巷道的风流。 从图 5 得到, 空气幕机发射出风流后, 静压立即 升高至某一峰值, 此时严重影响着巷道内风流, 且峰 值缓慢靠近至巷道轴线位置, 在 2 个空气幕机的影响 之下, 静压峰值变小, 最终达到静压, 矿井巷道入口和 出口的压差等于空气幕循环风流的压差, 然而未在图 5 中看到压差发生改变,原因是该巷道为水平状态, 195 煤矿现代化2020 年第 3 期总第 156 期 无高差波动, 位压几乎为零, 所以当有风流改变时一 定发生静压变化。从图 5 和图 6 发现静压都未有波 动, 说明此循环风流处没有风流的流向, 即风速大小 是 0, 证明空气幕能够隔断风流。 3井下现场实践 斜沟煤矿有多个风井 (6 个进风机、 3 个回风井) , 属于通风阻力较大、 通风路线较长、 通风网络复杂系 统, 伴随采深的增大, 致使作业地点温度增加, 冬季有 时会发生风流反向流动的现象, 经过现场研究通风系 统, 得到空气幕的阻风率和局部阻力, 风机的参数见 表 1, 风机实物如图 7 所示。 图 7风机 表 1风机参数 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空气幕的风流增阻情 况, 测定得到在安装角度不一致时, 空气幕所产生的 局部阻力和阻风率的规律。测定数据见表 2, 空气幕 局部阻力与安装角的关系如图 8 所示。 图 8空气幕局部阻力与安装角的关系 表 2并联空气幕测试情况 井下测试证明单机幕的局部阻力低于双机幕并 联的局部阻力,即单机幕的增阻效应差于双机幕, 同 时单机幕形成的局部阻力随着角度的增大幅度小于 双机幕。 不管采用哪种安装方式, 风机幕的安装角度明显 影响着阻风效果, 形成的局部阻力都与安装角度的成 正比关系。同时空气幕增阻效果与风机台数明显有 关, 风机数量越多, 功率越高, 其阻风效果越明显。 4结论 1)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发现, 由风机幕发射的风流 位于巷道周围时风速较大, 离巷道轴线很近的位置风 速小, 因为横向压力的影响, 巷道中风流开始弯曲和 回流, 最终集中在轴线位置; 空气幕机发射出风流后, 静压立即升高至某一峰值, 此时严重影响着巷道内风 流, 此峰值逐渐移到巷道轴线附近, 在两个空气幕的 作用下, 此峰值开始减小, 最终形成静压情况, 表明空气幕可以隔断矿井巷 道风流。 2) 通过在矿井现场开展试验研究, 得到空气幕的 增阻效果与风机台数明显有关, 风机的数量多, 设置 风机的安装角度大, 相应的局部阻力就大, 隔断风流 的效果越明显, 能消除在冬天矿井由于自然风压的作 用发生巷道风流反向流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苗德俊,徐毓名,宋大川,等.采煤工作面空气幕隔热技术 [J].煤矿安全,2018,49 (8) 77-79. [2] 丁厚成,李胜男,郭成,等.综采工作面双重空气幕隔尘技 术数值模 拟研究 [J]. 安全与 环境 工 程 ,2016,23(3) 119-124. [3] 陈思源,王海宁,周志杨,等.基于 3DVS 仿真系统的多机并联 矿用空气幕模拟[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6,36 (4) 64-67. [4] 王鹏飞,刘荣华,汤梦,等.综采工作面旋转风幕隔尘理论 及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15 (6) 68-72. [5] 赵玲,江小华.基于正交模拟试验的矿用空气幕结构优化 [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15 (6) 73-77. [6] 王鹏飞,刘荣华,汤梦,等.综采工作面旋转风幕隔尘实验 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5,9 (8) 3895-3901. [7] 卞如.并联空气幕对隔断巷道风流效果的影响分析[J].煤 炭与化工,2019,42 (03) 114-117. [8] 赵玲,蒋仲安.循环型空气幕多机联合隔断巷道风流效果 的分析 [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44 (10) 4238-4243. [9] 刘建,姚海飞,魏传光,等.掘进工作面湿式离心除尘器的 结构优化及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10,35 (3) 424428. [10] 陈建强,魏引尚.碱沟煤矿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30 (5) 531-535. (下转第 199 页) 风机型号功率/KW供风尺寸/m数量/台 FBD No.6.3/2伊22111.6伊0.52 安装角度 /毅 开机前巷道风量 /m3 min-1 开机后巷道风量 /m3 min-1 阻风率 / 局部阻力 /Pa 30118064044.933 40118044061.862 45118027576.385 196 (上接第 196 页) [11] 刘成敏,刘红芳,王海宁,等.基于矿井通风三维仿真系统 软件的矿用空气幕选型方法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15 (2) 68-71. [12] 蒋仲安,罗晔,牛伟.矿井空气幕隔断巷道风流影响因素 分析及实验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30 (1) 149-153. [13] 赵玲,唐敏康,江小华.循环型空气幕送风角度对隔断巷 道风流效果影响的分析 [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5,11 (3) 34-39. [14] 王海宁. 硐室型矿井风流调控技术 [J]. 重庆大学学报, 2012,35 (5) 126-131. [15] 赵玲,蒋仲安.循环型矿用空气幕出口风速对隔断风流效 果影响的数值模拟 [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38 (4) 18-20. [16] 程卫民,聂文,姚玉静,等.综掘工作面旋流气幕抽吸控尘 流场的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11,36 (8) 1342-1348. [17] 谭聪,蒋仲安,王佩,等.基于数值模拟的综采面空气幕隔 尘参数优化[J].煤矿安全,2014,45 (9) 183-186. 作者简介 闫大卫 (1985-) , 男, 汉族, 山西省五台县人, 大学本科学 历,采煤助理工程师, 2016 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 现就职于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通风科, 从事煤矿生产与矿井 “一通三防” 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19-6-14) 煤矿现代化2020 年第 3 期总第 156 期 根值均超过 5.5min/s 和振动速度超过 0.4m/s2的数 据样本,在软件系统自动生成下自动对比和逻辑分 析,最后诊断的矿井提升机主轴体系故障结果如图 3 所示。 图 3提升机主轴体系故障诊断结果 主轴振动速度均方根值大于 5.5min/s 但小于 12min/s, 从主轴体系振动速度均方根值来看, 这种情 况是允许的, 说明主轴体系运行正常。但是从振动加 速度数值评判得知, 其加速度值大于了 0.4m/s2, 说明 主轴体系出现了问题。 再结合振动位移等数据综合分 析, 软件显示主轴和电机发生碰撞, 且碰撞还较为严 重。为验证计算机 Prot佴g佴4.3 软件诊断结果准确性, 人工对矿井提升机主轴体系进行了检查, 经过现场核 实, 确实发现主轴与电机发生碰撞磨损, 因而才有了 参数超过限值。继续利用计算机 Prot佴g佴4.3 软件分析 得出发生此种情况是主轴与电机轴装配不良、 公差设 计不合理和工况发生变化造成的。通过此表明, 基于 计算机 Prot佴g佴4.3 软件诊断提升机主轴体系故障, 不 仅效率高, 而且判定准确, 实现了自动化, 为矿井提升 机主轴体系故障维修提供了理论支撑。 4结论 1) 根据煤矿生产实践, 总结了矿井提升机主轴体 系常见故障, 并分析了其故障发生原因。 2) 简单叙述了基于计算机 Prot佴g佴4.3 软件分析、 判定矿井提升机主轴体系故障的原理。 3) 以矿井 JKMD3.254 (I) A 型多绳摩擦式提升 机主轴体系为例, 分析了主轴体系故障诊断参数和评 判标准, 最后通过试验验证得出基于计算机软件诊断 主轴体系故障精准、 详细、 效率高, 实现了自动化, 为 矿井提升机主轴体系故障维修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海青,石瑞敏,娄玉华,等.多绳摩擦提升机主轴振动监 测与故障诊断研究[J].煤矿机械,2013,34 (8) 302-304. [2] 董磊,石瑞敏,曾志强.基于复杂网络聚类的提升机主轴系 统故障诊断[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6,36 (4) 688-693. [3] 杜海峰,王娜,张进华,等.基于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策略 [J].机械工程学报,2010,46 (3) 90-96. [4] 季忠,黄捷,秦树人.提升小波在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J].振动.测试与,2010,30 (3) 291-294. [5] 刘金辉,任小洪.LM 算法 BP 神经网络的数控机床主轴系 统故障诊断[J].机床与液压,2015,4321193-196. [6] 李娟莉.基于本体的矿井提升机故障诊断理论与方法[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张楠 (1987.09-) , 女, 汉族, 山西襄垣人, 大学本科, 毕业 于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助理工程师, 研 究方向 机电自动化。 (收稿日期 2019-8-8)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