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令煤业2110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pdf
收稿日期2020 01 14 作者简介郝晓伟1986 - ꎬ男ꎬ山西临县人ꎬ工程师ꎬ从事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ꎮ doi10. 3969/ j. issn. 1005 -2798. 2020. 06. 019 正令煤业 2110 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郝晓伟 汾西矿业集团 孝义煤矿管理分公司ꎬ山西 孝义 032300 摘 要为解决正令煤业 2110 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ꎬ通过分析工作面瓦斯来源ꎬ确定采用裂隙带抽 采 + 上隅角埋管抽采 + 本煤层抽采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ꎮ 现场应用表明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良好ꎬ回采 期间上隅角及回风巷瓦斯浓度均小于 0. 6%ꎬ无瓦斯超限现象ꎬ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ꎮ 关键词瓦斯涌出量ꎻ瓦斯抽采ꎻ瓦斯浓度 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 2798202006 0053 02 1 工程概况 正令煤业 2110 工作面位于一水平一采区ꎬ工作 面位于 2109 运输巷以东ꎬ回风大巷以北ꎬ东西两侧 均为实体煤ꎬ北留20 m 井田边界保护煤柱ꎮ 工作面 开采 2 号煤层ꎬ2 号煤层分为上下两层ꎬ上层厚度为 1. 20 1. 60 mꎬ下层厚度为 0. 50 0. 80 mꎬ中间夹 石厚度为0. 80 1. 00 mꎬ煤层平均厚度2. 1 mꎬ煤层 倾角 7 13ꎬ平均 9ꎬ具体煤层顶底板岩层柱状如 图 1 所示ꎮ 采用“一进一回”的 U 型通风方式ꎬ矿井 属于瓦斯矿井ꎬ为保障工作面的安全回采ꎬ特对 2110 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进行研究ꎮ 图 1 2 号煤层顶底板岩层柱状 2 瓦斯涌出量分析 2. 1 瓦斯来源分析 2110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由开采层、邻近层 瓦斯涌出两部分组成[1 -2]ꎮ 由于 2 号煤层赋存于近 距离煤层群内ꎬ在进行 2 号煤层开采时ꎬ共计存在 9 个煤层会向 2 号煤层涌出瓦斯ꎬ9 个煤层均为 2 号 煤层的临近层ꎬ分别为 1 号、2 号下、3 号 5 号、7 号上及 7 号 10 号煤层ꎬ煤层间的最大距离为44 mꎬ 且煤层基本为不可采煤层ꎬ故其内的瓦斯含量不能 够得到有效的测量ꎬ据估算ꎬ邻近煤层瓦斯涌出量为 0. 59 m3/ tꎻ而开采煤层瓦斯涌出量为 2. 29 m3/ tꎬ进 而得出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2. 88 m3/ tꎮ 另外 工作面日产量为 2 255 t/ dꎬ进而计算得出工作面瓦 斯最大绝对涌出量为 4. 51 m3/ minꎮ 2. 2 瓦斯抽采必要性 根据正令煤业 2 号煤层的地质条件可知ꎬ2 号 煤层整体埋藏深度相对较大ꎬ煤层上覆岩土体较为 密实ꎬ这未给煤层的瓦斯排放提供通道ꎬ进而使得 2 号煤层的瓦斯基本均赋存在巷道内部ꎬ虽然工作面 瓦斯绝对涌出量小于 5 m3/ minꎬ但实践中采煤工作 面上隅角常出现瓦斯超限现象[3 -5]ꎬ根据矿井通风 系统及煤层瓦斯赋存情况ꎬ采用通风方法解决上隅 角瓦斯超限问题不合理ꎬ故需建立抽采系统进行 2110 工作面的瓦斯抽采ꎮ 另外结合 2 号煤层的透 气性系数和流量衰减系数得出ꎬ2 号煤层进行瓦斯 抽采是可行的ꎮ 3 瓦斯抽采方案 3. 1 抽采方案设计 根据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 术[6]ꎬ结合工作面的具体条件ꎬ确定针对 2110 工作 面采用裂隙带 + 上隅角插管 + 本煤层抽采的瓦斯治 理方案ꎮ 35 实实用用技技术术 总第 250 期 3. 1. 1 裂隙带钻孔抽放 根据 2110 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ꎬ工作面 进行回采作业时ꎬ上覆岩层的导水裂隙带和垮落带 的发育高度分别为 25 m 和 10. 1 mꎮ 根据垮落带与 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ꎬ进行裂隙带钻孔抽采作业 各项参数的设计ꎮ 1 钻场布置ꎮ 在2110 工作面材料巷ꎬ从距离 工作面停采线20 m 的位置开始布置钻场ꎬ依次沿着 材料巷的走向进行布置ꎬ设置钻场间距为 60 mꎬ钻 场尺寸为高 深 宽 =3 m 4 m 4 mꎮ 2 钻孔布置ꎮ 每个钻场布置 10 个钻孔ꎬ编 号为 1 号 10 号ꎬ其中设置低位钻孔和高位钻孔各 5 个ꎬ高位钻孔的终孔高度为25 mꎬ低位钻孔的终孔 高度为 16 mꎬ不同钻场内部的钻孔需保障其之间相 互存在着约 20 m 左右的重叠区域ꎮ 具体每个钻场内部钻孔施工的各项参数如表 1 所示ꎮ 钻孔布置如图 2ꎮ 表 1 钻场内钻孔各项参数 钻孔 编号 方位角 / 倾角 / 钻孔间 距/ m 钻孔排 距/ m 距底板 高度/ m 孔长 / m 1 号339140.50.51. 588 2 号339190.50.52. 090 3 号336140.50.51. 587 4 号336190.50.52. 092 5 号333150.50.51. 589 6 号333200.50.52. 094 7 号331150.50.51. 592 8 号331190.50.52. 097 9 号328150.50.51. 594 10 号328190.50.52. 0100 图 2 裂隙带钻孔布置示意 3. 1. 2 上隅角插管抽放 沿 2110 材料巷非采帮敷设抽放管路至上隅角 位置ꎬ为保证上隅角抽放软管端口位置便于根据现 场瓦斯浓度进行及时调整ꎬ要求管路末端插入上隅 角切顶线以里2 3 m 处ꎬ同时结合人工检查瓦斯浓 度情况ꎬ随时调整管路末端摆放位置ꎬ确保抽放效果 最佳ꎬ具体上隅角瓦斯插管抽放布置方式如图 3 所 示ꎮ 随着工作面推进而缩短和回收该管路ꎬ工作人 员要加强抽放管的管理ꎬ防止压扁管路ꎬ必须要加强 上上隅角的退锚工作ꎬ使其及时垮落ꎮ 图 3 上隅角插管抽放布置示意 3. 1. 3 本煤层抽采 该钻孔设计在裂隙带抽放钻场内ꎬ每个钻场布 置 6 个抽采钻孔ꎬ具体钻孔的布置形式及参数如图 4 和表 2 所示ꎮ 图 4 本煤层顺层预抽钻孔布置示意 表 2 本煤层顺层预抽钻孔设计参数 孔号 方位角 / 倾角 / 孔深 / m 孔号 方位角 / 倾角 / 孔深 / m 1 号2196804 号279974 2 号2438825 号296882 3 号2609746 号320680 3. 2 效果分析 2110 工作面采用裂隙带 + 上隅角埋管 + 本煤 层瓦斯抽采相结合的瓦斯治理方案后ꎬ为验证瓦斯 治理效果ꎬ在 2110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对上隅角和回 风巷内瓦斯浓度进行了动态监测ꎬ结果表明ꎬ在回采 期间ꎬ上隅角和回风巷的瓦斯浓度分别稳定在 0. 06% 0. 53%和 0. 08% 0. 54% 的范围内ꎬ没有 出现瓦斯超限现象ꎬ治理效果良好ꎬ给工作面的安全 生产提供了保障ꎮ 4 结 语 针对正令煤业 2110 工作面瓦斯赋存特征ꎬ确定 采用裂隙带抽采 + 上隅角埋管抽采 + 本煤层抽采相 结合的瓦斯治理方案ꎬ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ꎬ保障 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ꎮ下转第 58 页 45 2020 年6 月 郝晓伟正令煤业2110 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第29 卷第6 期 3 紧急避险系统[1 -2] 紧急避险系统主要依托于盘区口的永久避难硐 室ꎬ其内部包括生存必须物资、过滤压缩空气喷淋气 幕系统、自备氧供给系统、二氧化碳吸附系统、空气 处理系统、换气压风排风系统、环境监测监控及通讯 系统ꎬ其中重要的几个系统功能有①压缩喷淋空气 幕系统主要用于对进入过渡室的避难人员进行空 气洗涤ꎬ该系统能保证在很短时间内将一氧化碳从 0. 04% 过滤到 0. 002 4% 以下ꎬ将瓦斯从 12% 的浓 度降到不大于 1%ꎬ确保不将有毒有害气体带入避 难硐室生存室ꎻ②自备氧供给系统主要是存在有毒 有害气体、浓烟烟尘和氧气缺乏情况下为避难人员 提供新鲜氧气ꎬ能够满足 90 人每人每分钟不低于 0. 5 L 的氧气需求量ꎻ③二氧化碳吸附系统能快速 吸收二氧化碳以控制浓度ꎬ避免造成二氧化碳中毒ꎻ ④空气处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恶臭气体处理剂、贵 金属催化剂组成ꎬ用于处理硐室内的恶臭气体与一 氧化碳ꎻ⑤换气压风排风系统该系统可向避难硐室 提供备用空气ꎬ能够在压风排风系统失败时确保避 难硐室正常使用时保持正压ꎻ⑥环境监测监控及通 讯系统该系统通过摄像头和视频对避难硐室内外 的环境进行实时显示和上传调度室ꎬ并和调度室有 直拨电话ꎮ 4 压风自救与供水施救系统 压风自救与供水施救系统主要选择 ZYJ A 型矿井压风自救装置做为系统设施ꎬ从胶带巷和回 风巷入口 200 m 安装第一处施救站ꎬ间隔 1 000 m 安装第二处施救站ꎬ胶带巷和回风巷超前支护往外 200 m 安装第三处施救站ꎬ每处施救站安装5 组 ZYJ A 型矿井压风自救装置ꎬ与两巷压风管与静压水 管连接ꎬ可满足 30 人同时使用ꎮ 安装高度为距底板 1.2 1. 5 m 处ꎬ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ꎬ根据现场 情况选用锚杆固定或吊挂安装在行人侧ꎬ并要随回 采不断前移ꎮ 5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除了有线通信外ꎬ还配置了无线通讯系统ꎬ系统 型号为 KT329ꎬ具有 4G 通话功能ꎮ 8209 工作面需 安装无线通信基站 4 台ꎬ分布于工作面 2 台、胶带巷 1 台和回风巷 1 台ꎬ以便能够实现整个工作面清晰 通话ꎮ 同时还配置智能广播系统ꎬ选用太原海斯特 电子有限公司 KT210 型矿用智能广播系统ꎬ在 8209 工作面安装广播基站 4 台ꎬ基站分别安装在胶带巷 胶带头、回风巷巷口处、工作面支架内和工作面移动 列车处ꎬ以便实现语音广播ꎮ 6 结 语 综放工作面安全避险系统ꎬ从监测监控系统、井 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与供水施 救系统、矿井通信联络系统五个方面进行了设计ꎬ在 8209 综放工作面现场应用后ꎬ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 运行稳定ꎬ技术可靠ꎬ达到了设计要求ꎬ具有较好的 推广应用价值ꎮ 参考文献 [1] 刘业献ꎬ王依磊. 唐口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J]. 煤矿安全ꎬ2015ꎬ46497 -99. [2] 赵 博. 浅谈司马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方案的确定 [J]. 煤ꎬ2012ꎬ21978 -81. [责任编辑王伟瑾] 上接第 54 页 参考文献 [1] 邓明明ꎬ陈 虎. 高瓦斯被保护层煤与瓦斯分源共采技 术研究及应用[J]. 中国煤炭ꎬ2019ꎬ451061 -65. [2] 韩承强ꎬ程 波ꎬ杨 亮ꎬ等. 煤矿井下钻孔抽采瓦斯影 响半径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矿业安全与环保ꎬ 2019ꎬ460118 -122. [3] 赵 康ꎬ王浣尘ꎬ楚超良. 大倾角“三软”煤层瓦斯综合 治理技术研究[J]. 煤炭技术ꎬ2019ꎬ38979 -81. [4] 张 镇ꎬ孙永新ꎬ付玉凯ꎬ等. 松软破碎煤体瓦斯抽采钻 场预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J]. 煤炭工程ꎬ2019ꎬ51 844 -47. [5] 廉常军. 小型高瓦斯煤矿煤与瓦斯共采共用技术研究 及实践效果[J]. 矿业研究与开发ꎬ2019ꎬ391159 - 62. [6] 刘 伟. 胡底煤业 1301上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研究及应用[J]. 山东煤炭科技ꎬ20191289 -91ꎬ94. [责任编辑王伟瑾] 85 2020 年 6 月 曹 相综放工作面安全避险系统的设计 第 29 卷第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