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庞塔煤矿9-301工作面护巷煤柱宽度及控制技术研究.pdf
煤炭与化工 Co a l a n d Ch emica l In d ust r y 第43卷第6期 2020年6月 Vo l .43 No .6 Jun . 2020 采矿与井巷工程 庞庞塔煤矿9-301工作面护巷煤柱宽度及控制技术研究 韩伟 (霍州煤电集团吕临能化有限公司庞庞塔煤矿,山西临县033200) 摘 要针对庞庞塔煤矿9-301 X作面护巷煤柱留设尺寸问题,分析了煤柱失稳的临界宽度, 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宽度条件下的塑性区范围和垂直应力值,得到22m宽护巷煤柱可满足 回采期间巷道的稳定性。实践表明,采用锚网索钢梯筋子梁钢带的联合支护方式,减小了 沿空巷道围岩的移近量,提高了沿空巷道围岩的整体稳定性,通过现场实测可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护巷煤柱;临界宽度;围岩稳定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979( 2020)06-0016-04 Study on the width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9-301 coal pillar in Pangpangta Mine Ha n Wei Pangpangt a Mine, Huozhou Coal and Power Group Lvl in Energy Chemical Corporat ion Lt d., Lvl iang 033200, China Abst r a ct Th e wid t h o f t h e co a l co l umn in st a bil it y wa s a n a l yzed fo r t h e pr o bl em o f co a l co l umn st a y size in t h e 9301 wo r k fa ce. Simul a t io n a n a l ysis o f t h e pl a st icit y zo n e a n d ver t ica l st r ess va l ues fo r d iffer en t wid t h s, a n d t h e 22 m wid e co l l umn ca n meet t h e r equir emen t s o f t h e co a l co l umn d ur in g t h e r eco ver y per io d , en sur e t h e st a bil it y o f t h e r o a d wa y. Pr a ct ice sh o wed t h a t t h e use o f a n ch o r ca bl e st eel l a d d er ba r bea ms st eel bel t jo in t suppo r t met h o d , r ed uced t h e a mo un t o f mig r a t io n a l o n g t h e empt y r o a d wa y sur r o un d in g r o ck , impr o ved t h e st a bil it y o f t h e r o a d wa y. Th e o ver a l l st a bil it y o f t h e sur r o un d in g r o ck s a l o n g t h e empt y r o a d wa y ca n meet t h e d esig n r equir emen t s t h r o ug h o n -sit e mea sur emen t s. Key Wo r d s co a l pil l a r , cr it ica l wid t h , per imet er r o ck st a bil it y 1概 况 庞庞塔煤矿9-301工作面北部为暗斜井,南部 为煤矿井田边界,西部为9-103工作面(已采完), 东部为9-700工作面。9-301工作面所采9号煤 层,平均深度-850 -700 m;直接顶是57m泥 质灰岩,老顶是69m砂质泥岩;宜接底是12 m泥岩,老底是1 3m细粒砂岩。9-301工作面 倾向长度247 m,走向长度1 327 m,沿空巷高度 4.0 m,宽度6.2 m,使用综合放顶煤开采工艺。 2 9-301工作面护巷煤柱尺寸 2.1护巷煤柱失稳临界宽度 护巷煤柱尺寸宜接影响沿空巷的稳定性,如果 在采空区侧和巷道一侧形成的塑性变形区宽度之和 超过护巷煤柱的尺寸,压力传递会使工作面相邻巷 道发生失稳现象叫随着上覆岩层运动,周边载荷 增加,锚杆的锚固作用弱化,导致巷道承载能力下 降。按照极限平衡理论建立图]的计算模型,利用 理论公式得到煤柱采空区侧和沿空巷侧塑性区的宽 度Z]和l ie -曲⑴ j _ a/2/i (l -3a) s_____K了hCcot _______ 2 “加(13。) 津傀 g 普(2) l 3a x 屮 l -3a ,k V 3sin2 p V 3sin2 p 责任编辑任伟 DOI 10.19286/ k i.cci.2020.06.005 作者简介韩伟(1983-),男,山西临汾人,采矿工程师。 引用格式韩 伟庞庞塔煤矿9-301工作面护巷煤柱宽度及控制技术研究[J].煤炭与化工,2020, 43 ( 6) 16 - 19. 16 韩 伟庞庞塔煤矿9-301工作面护巷煤柱宽度及控制技术研究2020年第6期 式中“为煤层的回采高度;C为煤的黏聚力; 为内摩擦角;7为煤岩重度;a、k为Mises准贝j系数。 为确保护巷煤柱的充分稳定,常在煤柱破坏 后,在中部留有一定宽度的弹性核区厶,其计算过 程为 b B-TN2N (4) 式中T为煤柱失稳的临界宽度;B为沿空护巷煤 柱宽度。 联立式(1) 式(4 ),计算得到护巷煤柱 失稳的临界宽度 Zi 12 Z3 20.64 m 考虑到9-301工作面埋深大,部分区域处于高 应力环境,故安全系数取1.05,经综合分析,护巷 煤柱的安全尺寸可取21.5 m。 9-103采空区 厶 l3 Z2沿空巷9-301工作面 -----M------------ ---------------PW----- -----H----- -----M 图1留设煤柱宽度计算 Fig . 1 Ca l cul a t io n o f wid t h o f co a l pil l a r 2.2护巷煤柱安全稳定宽度 根据关键层理论,当上部采区回采后,老顶断 裂形成三角块较接结构,关键块B对沿空留巷的 稳定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当老顶断裂后上覆岩层的 载荷分布于断裂线的两侧,形成应力降低区和应力 增高区,分别为A和S2,应力降低区的支撑压 力由关键块B的自重决定,建立图2所示的沿空 巷力学模型。 9-103采空区 图2沿空巷力学模型 Fig . 2 Mech a n ica l mo d el o f g o a f r o a d wa y 应力降低区屍的上覆载荷F F等于老顶岩梁自 重,根据弹性力学将老顶视作两端固定的固支梁, 其自重仞和初次来压步距6为 w yq bhi 联系式(5)和(6)得到 W 2 abhl (5) 6 7 应力降低区屍的上覆载荷F F为 F[哄绊区 (8) 联系式(7)和(8)得到应力降低区S的 范围为 为确保应力降低区的稳定,根据9_301工作面 基本力学参数,通过计算得到的宽度为29.4 mo 因沿空巷的宽度为6.4 m,煤柱的宽度与沿空巷的 宽度之和应小于应力降低区宽度,综合分析后,确 定庞庞塔煤矿9-301综放工作面的护巷煤柱留设宽 度取 21.5 23 mo 3 9-301工作面沿空护巷煤柱数值模拟 3.1 FLAC3D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根据9-301工作面参数,建立长宽高分别为 250、130、88 m的数值模型。通过简化上覆岩层 载荷,计算出施加在FLAC3D模型上部边界的应力 为150 MPa。由于巷道断面尺寸较大,选取多个煤 柱宽度,分别为12、16、20、22、25、30 m,通 过数值分析多参数下沿空护巷煤柱宽度塑性区变化 和煤柱应力变化,综合考虑沿空护巷煤柱的合理参 数,具体参数见表l o 表1煤岩力学参数 Ta bl e 1 Mech a n ica l pa r a met er s o f co a l a n d r o ck 岩石弹性模量 /GPa 泊松比抗拉强度 /MPa 抗压强度 /MPa 内聚力 ZMPa 砂质泥岩 21.970.222.4432.045.20 泥质灰岩 14.450.252.373.754.78 灰质泥岩 11.580.272.5638.474.37 煤层 15.380.521.7614.222.37 泥岩 23.250.192.5716.755.14 细粒砂岩 25.420.387.4452.3110.56 3.2沿空护巷煤柱宽度模拟结果 由于塑性区及中间弹性区的宽度之和直接决定 着护巷煤柱的大小,而巷道周边由于工作面的回采 作用导致护巷煤柱两侧发生塑性变形叫因此,根 17 2020年第6期 煤炭与化工 第43卷 据模拟塑性区的发育情况,可确定回采作用下护巷 B20 m B22 m B25 m B30 m 图3沿空护巷煤柱塑性区模拟特征 Fig . 3 Simul a t io n ch a r a ct er ist ics o f pl a st ic zo n e o f co a l pil l a r a l o n g g o a f r o a d wa y 从图3可以看出,在煤柱宽度较窄情况下,护 巷煤柱两侧的塑性区很快贯通,主要是因为上覆载 荷压力远大于煤柱承载能力。当煤柱宽度逐渐增 大,弹性核区开始显现,护巷煤柱的稳定性开始增 强。当煤柱宽度增加到22 m时,煤柱两侧塑性区 范围慢慢缩小,弹性核区逐渐增加,沿空巷道的变 形得到有效控制。当护巷煤柱宽度为25 m和30 m 时,塑性发育区的影响范围不足以导致巷道变形。 不同参数情况下护巷煤柱的垂直应力情况如图4 所示。 30 25 20 15 10 5 0 12 m宽煤柱 16 m宽篠柱 -20 m宽煤柱 -22 m宽煤柱 25 m宽廡柱 30 m宽煤柱 5 10 15 20 25 30 图4沿空护巷煤柱的垂直应力分布 Fig . 4 Ver t ica l st r ess d ist r ibut io n o f co a l pil l a r s a l o n g g o a f r o a d wa y 从图4可以看出,护巷煤柱宽度为12 m时的 垂直应力是3.8 MPa ,同时应力集中系数为1.2;当 护巷煤柱宽度为16 m时,煤柱的垂直应力逐渐增 强,巷道的上覆载荷得到转移,巷道稳定性逐渐增 强;当煤柱宽度为20 m时,护巷煤柱垂直应力逐 渐达到应力峰值26 MPa ,应力集中系数为2.2;当 煤柱宽度达到22 m时,应力峰值为28 MPa ,并出 现下降趋势,应力集中系数为2.3,煤柱开始趋于 稳定。综上所述,22 m宽护巷煤柱可满足回采期 间巷道的稳定性,且有利于改善煤柱应力状态。 4 9-301综放工作面沿空巷围岩控制技术 当护巷煤柱为22 m时,根据9-301综放工作 面沿空巷的地质条件,设计巷道断面为6 200 mm x 4 000 mm的支护方案,如图5所示o 图5支护方案 Fig . 5 Suppo r t pl a n 9-301综放工作面沿空巷为微拱形断面,支护 采取钢筋梯子梁锚杆钢带锚索联合的方式。 顶板的锚索按“4-3”方式,布置在顶板M5钢带 上的锚杆孔内,相应的顶板锚杆按“3_4”方式布 置,顶板锚索长度为8 300 mm,直径为21.6 mm, 顶板的锚杆长度为2 500 mm,直径为22 mm,间 排距为 850 mm X 900 mm。 巷道帮部的锚杆长度为2 500 mm,直径为22 mm,间排距为750 mm X 900 mm;在煤柱的侧边打 长度4 800 mm、直径21.6 mm的锚索,注浆加固, 提高煤柱的抗失稳能力;巷道帮部水平槽钢组合锚 索,实体煤帮部布置1排水平槽钢组合锚索,与锚 索联合作为加强支护,搭配菱形金属网。 5 9-301工作面沿空巷现场实测及分析 为得到9-301工作面沿空护巷煤柱宽度22 m 条件下的巷道稳定性,采用十字布点法安设测站, 观测结果如图6所示。 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沿 空巷的表面变形速率开始加快,同时顶底板的移进 量也在增加。与煤壁距离在60-80 m时,两帮移 18 韩 伟庞庞塔煤矿9-301工作面护巷煤柱宽度及控制技术研究2020年第6期 进量为260 mm,顶底板移进量为200 mm,两帮和 顶底板移进量变形速率最大,巷道底板变形严重。 根据现场实测,在距离煤壁35 m时变形量最大, 沿空巷两帮移进量最大为340 mm,底鼓最大变形 量为220 mm,两帮累计变形量是顶底板移进量的 1.54倍,9-301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变形量符 合安全生产的需求。 图6沿空巷围岩累计移近量曲线 Fig . 6 Cur ve o f cumul a t ive sur r o un d in g r o ck mo vemen t a l o n g g o a f r o a d wa y 6结论 (1)运用极限平衡理论,综合地质分析,得 到9-301工作面护巷煤柱留设为21.5 23 mo通过 数值分析不同宽度条件下护巷煤柱塑性区发育情 况,及沿空巷周边垂直应力分布情况,得到合理留 设宽度为22 m。 (2) 采取钢筋梯子梁锚杆钢带锚索加 强联合支护的方式,顶板的锚索按“4-3”方式, 布置在顶板M5钢带上的锚杆孔内,相应的顶板锚 杆按“3-4”方式布置,对9-301工作面沿空巷支 护效果较好。 (3) 通过现场实际测量,护巷煤柱留设宽度 为22 m时,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为220 mm、 340 mm, 9-301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现场实 测与模拟分析相符,变形量符合安全生产需求。 参考文献 [1] 崔小欢.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数值模拟研究[J].煤,2018, 27 (10) 12-14. [2] 康红普,王金华,林健.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煤炭学报,2010, 35 ( 11 ) 1 809 - 1 814. [3] 周平,蒋军军,林来彬,等.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大变形及 采动应力场分析[J].煤矿安全,2016 , 47(2) 208 - 211. [4] 李国峰,蔡健,郭志飕.深部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研究 与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7 , 35 ( 4) 48-50. [5] 王小国,刘国庆,丁德才.孤岛工作面小煤柱沿空掘巷施工 技术优化与实践[J].能源与环保,2018, 40(4) 199- 204. (上接第15页) 由于受到空巷区域的影响,基本顶的周期来压 现象并不明显,液压支架的高工作阻力主要出现在 进入空巷间煤柱区域。在9 m空巷煤柱宽度下,工 作面推进至距离空巷2m的位置处,顶板出现初次 来压现象,来压强度为2 582 k N,来压步距为38 m,在工作面推进至空巷中间煤柱区域时,工作面 出现周期来压现象,支架的工作阻力为2 916.35 k N、1 889 k N,来压步距平均为13 m,工作面在推 进空巷区域时,支架的最大工作阻力出现在初次来 压时期,最大工作阻力为2 582 k N,支架额定工作 阻力为2 800 k N,仍存在着7.8的富裕系数。在 工作面回采期间,通过现场观测可知,推进过空巷 区域时,支架无压架现象,煤壁片帮现象较少,工 作面顺利通过了空巷区域。 4结语 根据3218工作面及空巷区域的具体地质条件, 分析了工作面过空巷区域时,工作面应力的分布规 律和塑性区的分布特征,得出过空巷区域影响基本 顶破断的主要因素为煤柱的让压变形和空巷宽度, 煤柱内塑性屈服破坏比例会随着空巷宽度的减小、 煤柱宽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采用单体柱木垛支 护过空巷,钢纤撞楔法过冒落区,保障了工作面顺 利通过空巷区域。 参考文献 [1] 李俊堂.工作面过空巷充填开采支护研究[J].采矿技术, 2019, 19(5) 16-19. [2] 徐青云,宁掌玄,朱润生,等.综放工作面充填过空巷顶板 失稳机理及控顶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9, 36 (3) 505-512. [3 ] 鲁伟杰.阳煤一矿综采工作面过空巷围岩稳定原理及充填参 数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7. [4] 金洋.浅埋煤层过空巷覆岩运移规律的离散元数值模拟[D ].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