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采煤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pdf
213 科学管理 2020年第6期 在国内,尽管煤炭产能居世界首位,然而采煤技 术的发展与普及仍较为滞后,当前采煤机械化水平有 所提升,采煤效率及安全性也得到了较好保障,然而 从整体看采煤技术仍有许多不足,特别是井下采煤技 术的应用,在机械化水平、采煤安全性以及井下重难 点问题的应对等方面还有较多欠缺。下面将针对井下 采煤技术、问题及应用策略展开详述。 1 井下采煤特点分析 由于煤矿井下的开采条件极为复杂,井下地质条 件不够稳定且空间狭窄,地下煤层的分布也不规律, 这显著增加了井下采煤的难度。因此,井下开采前要 做好勘探工作,掌握煤层分布及地质特点,这样才能 确保开采方案的合理性,达到较为理想的井下开采效 率。井下开采还面临严峻的安全开采形势。通常在进 行井下采矿时,要全面分析煤层、地下水分布、瓦斯 浓度等各类影响因素,合理选择开采方式,保证煤矿 采收率。随着采煤技术发展,各类先进钻采技术不断 涌现,如钻具位置检测、定向钻探等,对井下开采效 益有很大提升。 2 井下采煤技术存在问题 2.1 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 煤矿井下采煤作业的开展,比较依赖于采煤机 械,然而受设备老旧、开采难度、成本等因素影响, 井下机械化采煤未得到有效普及,特别是中小型煤 矿,这限制了井下采煤效率的提升。通过自主研发或 者国外引进等方式,井下采煤技术有较大的进步,然 而井下采煤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仍有很大不足,特别 是在个人防护、避灾系统等方面,难以保证井下采煤 的安全及经济效益。 2.2 安全性方面的欠缺 在井下采煤环境下,安全保障是第一位的,但实 际井下采煤事故仍有不少发生,正体现了井下采煤安 全性的不足。尽管井下采煤技术及设备的应用取得了 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安全保障设施却显著不足,许 多避灾设备未能按规定安装,对井下作人员的防护也 不到位,使得井下采煤安全得不到保障。井下煤矿灾 害预警机制不够健全,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 也不到位以及安全素质问题,均是导致井下采煤事故 的重要因素。 2.3 重难点问题得不到解决 尽管大多矿井严格执行了一通三防要求,然而对 于冲击地亚、涌水、矿道支护等重难点问题的处理仍 不够高效,缺乏能够较好应对上述问题的井下采煤技 术,使得井下开采始终存在安全风险。经调查发现, 许多大型矿企,由于其在制度、技术、设备等方面的 优势,对各类井下重难点问题具有有效应对措施。然 而许多中小煤矿,其采煤观念更注重效益,且本身硬 件设施又不齐备,导致井下采煤事故较多发生。 3 煤矿常用井下采煤技术 3.1 机械化井下采煤技术 在井下开采中,机械化采煤已逐渐普及,从传统 滚筒式的采煤机械发展到综合性机械化采煤机械,井 下采煤效率有很大提升。其中,滚筒式采煤机械又分 为单滚筒和双滚筒两类,现较多使用的主要是后者, 能够进行单/双向割煤,且具有较高的装煤效率,在井 下采煤中有较多应用。综合性机械化采煤机械,则在 井下开采效率上更具优势,然而滚筒式采煤机械具有 更高的性价比,对于井下开采条件适用性较强。 3.2 水力采煤技术 该技术主要时利用水流来实现井下采煤的落煤、 运煤等环节,不受地下地形的限制,且减少了人工需 求。对于常规的井下作业所用的支护、顶板等设施也 较少使用,使得井下采煤流程更加简单,也更有助于 井下采煤的安全。然而其劣势也很明显,特别是在采 煤能耗、管理效率以及机械化水平等方面。 3.3 综采技术 当前,综采技术在井下开采中得到较好应用,具 有机械化连续生产的优势,对改善井下开采条件以及 提高开采效率有显著功效。然而,综采设备成本高, 许多矿企会因投入过大而放弃了综采技术,仅在大型 矿企中有较多应用。综采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井下 采矿更加高效、安全,而且能够实现工业化的生产控 制,也是井下开采设备的发展趋势。 3.4 爆破采煤技术 在进行井下爆破采煤时,首先要进行打眼操作, 要依据煤层及地质特点做出精确的计算,并对爆破点 进行设计,还要合理选取雷管,这样才能达到破煤的 有关要求。在爆破采煤过程中,应当切实做好相应的 保障矿井稳定的措施。 4 井下采煤技术应用策略 4.1 合理选择采煤技术 要根据不同井下采煤技术的适用条件以及实际井 下开采环境,科学的选取所需要的采煤技术,这是保 障井下采煤效益的关键。以综采技术为例,通常会在 大中型煤矿中使用,具有自动化水平,能够实现连续 机械化开采,且能改善井下安全生产条件。然而该采 煤技术在设备配置上较为复杂,更高的成本投入决定 煤矿井下采煤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李猛 南庄煤矿 山西 阳泉 045000 摘要当前,我国井下采煤技术有较大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较多问题。首先介绍了井下采煤特点,分析了常用 的井下采煤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井下采煤技术的应用优化策略,旨在保障井下采煤效率及安全。 关键词煤矿 井下 采煤技术 (下转第372页) 科学管理 372 2020年第6期 计量器具是计量体积的重要工具,计量器具的准 确性关系到计量损耗的差异,量油尺计量过程中相差 1mm,整个产品的质量就会相差几百公斤甚至以吨计 算,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计量 器具进行定期强制检定,不使用超过检定日期的计量 器具。建立计量器具的使用标准、保养计量,如发现 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应当马上更换。 4 提高计量人员专业素养 油品的质量主要根据装卸前后的静态质量差来计 算,人工检尺计量的整个流程包括检测液位高度、取 样、测量油品的密度、测量油品的温度等环节。任何 数据测量不准都会造成计量误差。如温度计读数的速 度太慢、量油尺的下降速度过快,样品密度测量不准 等,都会最终影响计量结果。对于储罐静态计量的损 耗控制来说,计量人员在计量过程是否严格按照标准 进行操作,在计量过程中态度是否认真都直接影响着 计量的结果。因此,计量人员必须重视计量过程中的 每一个步骤,加强责任心,并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对 计量人员进行培训,规范其操作方法,正确使用计量 器具进行计量,取样可降低由于不规范操作带来的误 差。建立计量岗位责任制度,将计量任务分配到人, 使得计量任务与个人利益挂钩,使计量结果有可追溯 性,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责到个人,进而对计量工作 产生良好的管控。开展计量业务评比活动,在竞争中 激发个人上进意识、从而提高计量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贸易计量的过程中可以派其他工作人员对计量过程 进行监督,确保计量过程的准确、规范。 5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损耗的管理除了要加强计量人员的责任意识,付 油设备的日常维护外,还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作为辅助手段来加强损耗的管理。仓储作业前对要进 罐的产品进行综合评估,符合仓储的条件后才可进行 装卸作业,同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备发生紧急 事件。建立日常巡检制度,对库区的管线接头、阀门 等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建立维护保养台账,定 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检修,及时观察设备管线的异常情 况,对隐患进行早发现早排查。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 范,尤其针对自己罐区情况的操作规范,做到有的放 矢。 总之,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我们要 善于思考总结,找出油品计量过程中的损耗的规律 性,比如,管线存量也是数量差异的重要关注点,有 时候罐底量也是产生虚假盈亏的主要原因,当储罐中 的油品达到某一高度的时候会发生溢余的现象,当有 油品输入的时候又发生损耗,这种现象是因为没有进 行罐底容量的检定导致的,因为罐底在空罐的时候都 是向上凸起的,只有油品装到一定高度,产生了一定 静压力的时候罐底才能恢复到水平状态。所以,在计 量工作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各种情况,以避免在将来的 工作中再次遇到。 参考文献 [1] 何晓林 . 成品油岸罐交接计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应 对措施 [J]. 油气储运 [2] 徐成东 . 如何强化计量管理降低油品损耗 [J]. 经济 与管理科学 作者简介 赵昕,(1980-) , 女, 河北唐山人, 硕士, 研究方向 计量 中的损耗管理。 了其不适用于小型煤矿。在实际井下开采中,要重视 采煤技术的优选工作,进而提高煤矿综合生产效益。 4.2 达到较高煤矿采出率 煤矿资源不可再生,为此要保证井下开采较高的 采出率,这样才能减少煤炭浪费。提高采出率,往往 也是井下采煤技术发展的目标,还能有效避免过多劳 动力及成本的损耗。所以,矿企应当加强采煤设备优 化,并做好井下开采的管理工作,积极改进及创新采 煤技术,有效提高煤矿的采出率。 4.3 强化相关安全技术 由于井下开采的复杂性,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任 务艰巨,然而在煤矿安全技术方面,许多矿企仍不够 重视,这严重危害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所以要从多方 面入手,既要加强下井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及管理,更 主要的是要完善井下安全设施,建立起完备的自救、 避灾等系统,进而有效防范井下事故发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煤矿井下的开采条件极为复杂, 井下开采的效率及安全受到较大挑战,为此解决好当 前在井下开采技术应用中的不足,结合井下实际开采 条件,合理选择采煤技术,还要重视相关安全技术, 切实保障井下煤矿的采出率,提高矿企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雷 . 浅析煤矿井下采煤技术的现状特点及优化运 用 [J]. 科技风, 2019(13) 95. [2] 阎刚 . 井下采煤技术与采煤工艺对生产的影响研究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 15(13) 5254. [3] 陈明泽 . 煤矿井下采煤工艺分析 [J]. 山东煤炭科技, 2017(2) 25-26. 作者简介 李猛, 男, 河南省南阳市 ; 1989.04.15, 本科, 洛阳理工学 院土木工程地下工程方向 ; 助理工程师。 (上接第2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