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鱼刺图-事故树的透水事故分析与防治.pdf
收稿日期 2 0 1 9 - 0 8 - 1 2 作者简介 刘 玲( 1 9 8 9 ) , 女, 山西大同人, 2 0 1 5年毕业于辽宁工 程技术大学测绘工程专业, 助理工程师, 现从事地质测绘工作。 基于鱼刺图 -事故树的透水 事故分析与防治 刘 玲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斗沟煤业公司, 山西 大同 0 3 7 0 0 1 ) 摘 要 为了减少矿井透水事故的发生, 有效提高事故的预测和防治能力, 开展了透水事故致因分 析与防治措施探究。通过研究透水事故发生规律,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 结合现场实际, 以“ 鱼刺图 分析法” 为基础绘制了贴近实际的煤矿透水事故鱼刺图; 并建立了 4层 2 2类基础事件的事故树模 型, 对各个危险源进行剖析, 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通过对透水事故进行系 统分析, 可以为事故的控制和安全管理提供理论帮助, 从而最大程度避免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透水事故; 致因理论; 鱼刺图; 事故树 中图分类号 T D 7 4 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 7 4 9 X ( 2 0 2 0 ) 0 3 - 0 0 8 5 - 0 4 A n a l y s i s a n dp r e v e n t i o no f w a t e ri n r u s ha c c i d e n t b a s e d o nf i s h b o n ed i a g r a m a n df a u l t t r e e L I UL i n g ( D a d o u g o uC o a l I n d u s t r yC o ., L t d ., D a t o n gC o a l M i n e G r o u pC o ., L t d ., D a t o n g0 3 7 0 0 1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 t or e d u c et h em i n ei n r u s ha c c i d e n t s a n de f f e c t i v e l yi m p r o v et h ep r e d i c t i o na n dp r e v e n t i o na b i l i t yo f t h e a c c i d e n t s , t h ec a u s ea n dp r e v e n t i o nm e a s u r e s o f t h e a c c i d e n t s w e r e r e s e a r c h e d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c t u a l s i t u a t i o no f t h e s i t e , u s i n gt h e a c c i d e n t c a u s i n g t h e o r y , t h e l a wo f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w a t e r i n r u s ha c c i d e n t s w a s s u m m a r i z e d , t h e f i s h b o n e d i a g r a m o f w a t e r i n r u s ha c c i d e n t s i nc o a l m i n e s b a s e do nt h e“ f i s h b o n ed i a g r a m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w a s d r e w , t h e f a u l t t r e e m o d e l o f 2 2k i n d s o f b a s i c e v e n t s i n 4f l o o r s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 e a c hh a z a r ds o u r c e w a s a n a l y z e d , a n df i n a l l y t h e t a r g e t e d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c o n t r o l m e a s u r e s w e r ep u t f o r w a r d . T h es y s t e m a t i ca n a l y s i s o f w a t e r i n r u s ha c c i d e n t s c a np r o v i d et h e o r e t i c a l h e l pf o r a c c i d e n t c o n t r o l a n ds a f e t ym a n a g e m e n t , s oa s t oa v o i da c c i d e n t s t ot h eg r e a t e s t e x t e n t . K e yw o r d s w a t e r i n r u s ha c c i d e n t ; a c c i d e n t c a u s i n gt h e o r y ; f i s h b o n ed i a g r a m ; f a u l t t r e e 0 引言 我国煤矿随经济发展而日益进步, 由于受到技 术发展、 地质条件、 管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煤矿 事故时有发生。其中, 透水事故是比较常见且危害 较大的一类事故, 一旦发生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和环境破坏, 甚至直接导致矿井无法再次投入生产, 所带来经济和社会影响都十分巨大[ 1 - 3 ]。为了减少 矿井透水事故的发生几率, 有必要对引发透水事故 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以提高透水事故的预测和防 治能力。 1 煤矿透水事故致因分析 1 . 1 矿山透水事故发生机理 矿井透水事故的发生需要地表径流、 地下水等 透水水源与矿井生产系统进行贯通, 并涌水量超出 可控范围就导致透水事故, 即透水事故发生的 3要 素为 水源、 通道、 规模[ 4 - 6 ], 如图 1所示。透水事故 发生的本源是水源, 即主要井田范围内存在可能引 58第 3期刘 玲 基于鱼刺图 - 事故树的透水事故分析与防治 发透水事件的水源, 如地表水、 地下河、 含水层、 积聚 的老坑水等, 才有可能导致透水事故; 其次, 透水事 故的发生需要这类透水水源能够进入矿井, 即透水 通道; 再次, 井下透水只有超出矿井自身排水系统负 荷, 才会被称为透水事故。 图 1 矿山透水事故的发生条件 1 . 2 影响矿井透水的因素 矿井透水的水源分自然水源和人为水源 2种。 自然水源 自然水源一般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与矿井形成5m以上的隔水层是 无法进入矿井的, 但是地表水源是地下水、 含水层的 主要补充源; 地下水源根据矿层的接触分为直接充 水矿床和间接充水矿床; 根据围岩性质不同, 各类充 水矿床赋存条件也各不相同, 分为砂砾石孔隙充水 矿床、 坚硬岩层裂隙充水矿床和岩溶充水矿床。 人为水源 人为水源有袭夺水、 老空水等, 袭夺 水主要是由于开采活动造成地下水流场发生改变形 成袭夺水源; 废弃井巷、 采空区等处大量积水, 水源 无法循环流动积聚在采空区和井巷, 形成老空水。 矿井透水通道, 通常褶曲、 断层以及顶板冒落裂隙 带、 地面岩溶塌陷带等地质构造易含水, 并与含水层 及地表水贯通; 同时未封闭或封闭不严的勘探钻孔 也有可能构成透水通道。 2 透水事故分析及防治措施 2 . 1 鱼刺图分析 鱼刺图分析法 鱼刺图分析法通过带指向性的 线条和文字标识将事故结果和发生原因构成逻辑因 果关系并构成因果分析图, 由于该分析法展开后的 图形形状而被称为鱼刺图[ 7 - 9 ]。鱼刺图法的优点在 于能够进行单一事故深入分析, 也可以将多事故综 合处理, 查找事故发生原因。鱼刺图法通常将事故 原因及因素分为人、 物、 环境和管理 4个方面进行展 开, 每个支线再进行展开, 通过箭头表示逻辑关系, 最终与基本事件、 主要因素连接。 鱼刺图绘制 鱼刺图分析法是在事故致因理论 的基础上, 结合以往透水事故统计数据, 并根据影响 因素属性, 分为了人、 物、 环境和安全管理 4个方面 展开分析, 绘制煤矿透水事故的鱼刺图, 如图 2所 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 鱼头” 部分即事故对象, 煤 矿透水事故; 四个主要的“ 鱼刺” 即影响事故发生的 主要因素,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和管理因 素; 一些小的“ 鱼刺” 则是每个主要因素下的具体事 件。后面将对这些事件及一些主要的防治措施进行 阐述。 图 2 煤矿透水事故的鱼刺图 2 . 2 事故树分析 事故树分析法 事故树分析法在危险源辨析的 基础上将影响事故产生各类中间事件, 基础底事件 ( 诱因) 通过逻辑关系构成逻辑严密、 思路清晰的事 故树分析模型, 它可以建立已产生的事故或可能发 生的事故, 能够从根本查找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 或 根据事故树模型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避免事 故发生[ 1 0 - 1 3 ]。事故树分析可以完成定性分析, 也可 68陕 西 煤 炭 2 0 2 0年 以通过底事件、 中间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定量分析, 确定关键致因。 层次分析模型 通过将煤矿透水事故定义为顶 上事件, 将人、 机、 环境、 管理作为 4个中间事件, 将 导致透水事故产生的各类基础事件{ X 1法律意识淡 薄; X 2危害认识不足; X3思想麻痹;X4心存侥幸; X5 专业知识缺乏; X 6越界开采; X7未进行探放水; X8数 量不足;X 9设备年久失修;X1 0安全投入不足;X1 1排 放水设备不符合标准; X 1 2地质资料不全; X1 3排水系 统设计不合理; X 1 4井筒位置不合理; X1 5人为水源; X 1 6自然水源; X1 7地质条件; X1 8透水通道; X1 9制度不 健全; X 2 0监督不到位; X2 1应急预案不到位; X2 2安全 培训不到位; X 2 3雨季防洪不到位; X2 4探放水不到 位} 等事件定义为底事件, 将煤矿透水事故树模型 构成一个 4层的层次分析模型, 如图 3所示。 求解分析 事故树中最小割集是事故树中顶上 图 3 煤矿透水事故分析模型示意图 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 各最小割集构成了导致事故 发生的各类诱因组合方式, 也可以表述为引发顶上 事件的最小基本事件的集合。可以通过布尔代数法 确定煤矿透水事故的各个最小割集。 T= M1M2M3M4 T= ( X 1+ + X7) ( X8+ 爥 + X1 4) ( X 1 5+ 爥 + X1 8) ( X1 6+ 爥 + X2 4) T= X 1X8X1 5X1 6+ 爥 + X7X1 4X1 8X2 4( 1 ) 通过最小割集求解, 可得到最小割集 11 7 6个。 这些最小割集代表了能够引发矿井透水事故发生的 最小数量事件的集合。相反为了避免顶上事件的发 生, 可以通过最小径集的方法确定能够避免顶上事 件发生的各类基础事件集合。 T ′ = M1+ M2+ M3+ M4 T ′ = X 1X2X3X4X5X6X7+X8X9X1 0 X 1 1X1 2X1 3X1 4+X1 5X1 6X1 7X1 8+ X 1 9X2 0X2 1X2 2X2 3X2 4 ( 2 ) 可得出最小径集为 4个, 通过最小割集和最小 径集的分析, 可以确定已发生事故是如何产生的, 也 可以确定如何最大限度控制隐患, 确保矿井生产安 全, 避免井下水害影响。 2 . 3 防治措施 人的方面 透水水源是一种客观存在, 人们通过 生产活动改变井下作业空间, 与透水水源建立贯通 的导水通道, 如非法生产、 超层越界开采、 破坏防水 设施等。从某种意义上, 透水事故主因是井下作业 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所以, 如 何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安全防透水技能, 是井下防治 水害的主要控制手段之一。首先, 通过安全意识教 育, 提高对水害防治重要性的认知, 杜绝不必要的不 安全行为; 同时加强安全技能培训, 提高井下作业人 员能够及时发现透水事故的能力和自救技能。 物的方面 通常指的是矿井排水系统和排水设 施状况, 该环节实际上是井下防治水害的最后一个 环节。为了在水害发生或者井下出现涌水现象后, 能快速有效地进行井下排水, 区域密闭防止灾害扩 大。因此, 防水墙、 防水闸门、 防水密闭、 保安矿柱等 防水设施的选择和设计, 以及井下排水设备选型, 都 应在充分考察矿井所在区域降水和井下水文地质的 情况下, 合理进行设计和施工, 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和 矿井防治需要。 环境方面 透水事故的伤害源为实际存在的透 水水源, 该环节是客观现象, 无法直接消除。为了避 免透水事故的发生, 需要主动控制和远离透水水源。 应注意井下防洪措施, 加强雨季巡查, 制定专项应急 处置措施; 矿井在工作面以井巷布置应远离地表水 78第 3期刘 玲 基于鱼刺图 - 事故树的透水事故分析与防治 及透水通道发育区域, 避免与地表水源贯通; 对地下 水方面的控制, 也应进行有效规避, 为此应加强水文 地质探查, 充分了解矿井及附近水文地质状况。 安全管理方面 一切井下作业活动的前提都是 在组织管理下进行的, 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够最大程 度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首先应 落实“ 预测预报、 有疑必探、 先探后掘、 先治后采” 的 水文探查制度, 加强安全监管力度, 落实各项安全管 理制度, 建立各项专项处置及撤离方案; 加强对管理 及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提高管理及作业人员法律 及安全意识, 有效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同时加强 安全技能培训。 3 结语 在分析煤矿透水事故发生机理、 发生原因的基 础上, 以“ 鱼刺图” 分析法为基础, 绘制了煤矿透水 事故鱼刺图, 为现场提供了有力、 有理的分析方法, 方便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复杂的因素中迅 速、 有效地判断潜在风险。通过事故树分析法对矿 井透水事故进行分析, 在鱼刺图分析的基础上, 对导 致井下透水事故的各类致因进行分析, 构成事故分 析模型, 并通过最小割集确定事故发生的各类原因, 以及通过最小径集确定如何有效避免透水事故发 生, 确保矿井生产安全, 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以提高 井下水害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 1 ] 高立伟, 郝全明.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透水事 故致因分析[ J ] . 陕西煤炭, 2 0 1 7 , 3 6 ( 4 ) 4 2 - 4 4 , 4 1 . [ 2 ] 黄萍, 徐晶晶.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煤矿透 水安全评价[ J ]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 0 1 7 , 2 4 ( 6 ) 1 4 4 - 1 4 8 . [ 3 ] 傅贵, 郑志勇. 煤矿透水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分 类研究[ J ] . 煤矿安全, 2 0 1 6 , 4 7 ( 7 ) 2 4 4 - 2 4 6 , 2 5 0 . [ 4 ] 赵爱萍. 我国煤矿水害事故分析及对策[ J ] . 煤, 2 0 0 8 , 1 7 ( 1 1 ) 3 9 - 4 0 . [ 5 ] 宋志强, 郝侠, 程建祯. 近年山西煤矿透水事故原 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J ] . 煤, 2 0 1 5 , 2 4 ( 1 0 ) 6 6 - 6 7 , 8 1 . [ 6 ] 向龙, 李绍泉, 王彤标. 贵州小煤矿透( 突) 水事故 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J ] . 煤矿安全, 2 0 1 3 , 4 4 ( 1 1 ) 1 9 1 - 1 9 3 , 1 9 7 . [ 7 ] 刘志业. 煤矿透水事故的鱼刺图分析法与防治 [ J ] . 现代矿业, 2 0 1 9 , 3 5 ( 7 ) 2 6 9 - 2 7 0 , 2 7 3 . [ 8 ] 张秀华. 因果( 鱼刺) 图分析法在安全预评价中的 应用[ J ] . 机械管理开发, 2 0 1 4 , 2 9 ( 5 ) 6 3 - 6 5 . [ 9 ] 邢冬梅, 叶义成, 赵雯雯, 等. 我国矿山透水事故 致因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 J ] . 中国安全生产科 学技术, 2 0 1 1 , 7 ( 1 2 ) 1 3 0 - 1 3 5 . [ 1 0 ]裴丽莎. 煤矿透水事故管控关键因素研究[ D ] . 徐 州 中国矿业大学, 2 0 1 4 . [ 1 1 ]薛海腾, 李希建. 基于改进 A H P对煤矿瓦斯爆炸 事故致因分析[ J ] . 采矿技术, 2 0 2 0 , 2 0 ( 1 ) 1 2 1 - 1 2 3 , 1 2 8 . [ 1 2 ]张晓剑.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顶板安全评价 [ J ] . 陕西煤炭, 2 0 1 9 , 3 8 ( 5 ) 1 2 8 - 1 3 0 , 1 3 4 . [ 1 3 ]王君莉. 煤矿电气火灾的 F T A - A H P评价模型建 构及应用[ J ] . 煤矿机械, 2 0 1 9 , 4 0 ( 1 )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1 6 2 - 1 6 5 . ( 上接第 5 9页) [ 2 ] 高鸿. 温庄煤矿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 J ] . 煤炭与化工, 2 0 1 9 , 4 2 ( 8 ) 4 6 - 4 9 . [ 3 ] 任胜文. 大采深煤层弱胶结厚层砾岩突水溃砂灾 害研究[ J ] . 煤炭科学技术, 2 0 1 9 , 4 7 ( 9 ) 2 4 9 - 2 5 5 . [ 4 ] 王静静, 李满堆. 海孜( 西部井) 煤矿矿井涌水量 预算分析[ J ] . 西部探矿工程, 2 0 1 9 , 3 1 ( 9 ) 1 5 4 - 1 5 7 , 1 6 2 . [ 5 ] 高锐, 张耀坤, 陈振源, 等. 基于 M O D F L O W 模型 的 M A T L A B / S I M U L I N K地下水位控 制 仿 真 系 统 以骆驼城为例[ J ]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 0 2 0 , 3 4 ( 4 ) 1 0 7 - 1 1 5 . [ 6 ] 高午. 陕西省红石岩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治水 措施[ J ] . 陕西煤炭, 2 0 2 0 , 3 9 ( 1 ) 1 6 0 - 1 6 3 . [ 7 ] 刘基, 靳德武, 姬亚东, 等. 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 大型帷幕截流工程效果数值仿真分析[ J ] . 煤炭 学报, 2 0 1 9 , 4 4 ( 8 ) 2 4 2 7 - 2 4 3 6 . [ 8 ] 魏传云, 杨武成. 基于 V i s u a l M o d f l o w的某化工园 区地下水污染运移研究[ J ] . 水电能源科学, 2 0 1 9 , 3 7 ( 1 2 ) 3 3 - 3 6 , 8 5 . [ 9 ] 郑刚. 霍尔辛赫煤矿 3 #煤底板水文地质特征及带 压开采[ J ] . 陕西煤炭, 2 0 1 9 , 3 8 ( 5 ) 8 2 - 8 7 . [ 1 0 ]王思思, 任朝阳, 苏毅. 基于 V i s u a l M O D F L O W 的 景观湖防渗方式评估及优化设计[ J ] . 环境工程, 2 0 1 9 , 3 7 ( 7 ) 7 0 - 7 6 . [ 1 1 ]白晓, 边凯, 贾亚琳, 等. 基于 M o d f l o w和 A R I M A 模型的峰峰矿区岩溶地下水模拟及预测[ J ] . 科 学技术与工程, 2 0 1 9 , 1 9 ( 1 7 ) 8 4 - 9 0 . 88陕 西 煤 炭 2 0 2 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