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中的应用.pdf
369 科学管理 2020年第6期 1 现阶段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在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煤矿安全生产 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信息技术 虽然得到了应用,但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对煤 矿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有效地监控,导致一些安全事 故的发生缺乏有效预警,给煤矿开采及煤矿企业的发 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同时,我国在将信息技术 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由于起步较晚,信息技 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监 控。此外,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煤矿安全生产 监控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监控体系,规模相对 较小,其有效性问题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一个 重点[1]。 1.2 煤矿企业自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及不足 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资源开发过程中,对于人力 开发的依赖度较大,并且为了降低成本,一些煤矿企 业在安全监控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财力投入不足, 导致煤矿安全生产监控水平较低,难以对事故问题进 行有效地预测,影响到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 展[2]。同时,随着煤矿需求的大幅度上升,一些企业受 到市场高价的刺激,一味地追求高经济、高收益,加 大力度进行开发,盲目地扩大生产,引起了一系列的 安全问题,造成了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 1.3 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影响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结合从业人员的情况来看, 主要以农民工为主,开采人员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同时,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很多煤矿企业以劳动密集 型为主,加大人员的投入,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在安 全教育及安全培训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此外, 从事煤矿开采人员的流动性来看,流动性较大,导致 煤矿开采人员缺乏经验积累,对相关技术的学习也存 在着严重的问题和不足。 2 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中的应用分析 2.1 瓦斯安全监测系统 从煤矿事故产生的原因来看,瓦斯安全对于煤矿 安全事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监 控中的应用,构建瓦斯安全监测系统,对于降低事故 发生几率,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信息技术在瓦斯安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主要由地面中心站、传感器、井下分站、传输设备等 部分组成。其中,地面中心站是瓦斯安全监测系统的 核心,负责对监测设备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 做好数据异常分析,以判断煤矿安全的安全性问题。 地面中心站主要由显示屏、计算机、模拟盘、打印机 四个部分组成,能够对参数做好及时有效的监测,为 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传感器的设计,主要包括了温度 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负压传感器、瓦斯传感器等, 主要负责对井下信号的采集工作,然后将采集的数据 信息反馈到地面中心站,以对井下情况进行判断和处 理。传输设备主要负责了井下监测数据的传输,主要 由应用电缆和调制解调器组成,负责各种数字信号的 传输工作[3]。 2.2 矿井人员定位监测系统 信息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监控中,通过设计矿井 人员定位监测系统,能够对井下人员情况进行把握, 从而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做好人员救援工 作。矿井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的应用,注重结合煤矿开 采情况,利用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提供数据、图形,能 够对事故地点和人员、设备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掌 握,确定人员的位置和数量,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相 应的数据支持,使救援措施应用更具针对性。矿井人 员定位监测系统的应用,注重以现代无线电编码通讯 技术为基础,通过利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信 息的接收。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对数据做好有效地搜 集及处理,对井下情况做好数据监控,为企业进行合 理的调度及管理提供参考及指引。在人员定位监测系 统设计时,注重利用无线编码发射器、数据采集控制 设备、数据传输网络、地面中心软件以及服务器组 成,对井下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搜集,从而做好井 下人员定位,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矿 难做好及时、有效地处理。 2.3 无线通讯系统 在煤矿安全监控过程中,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 效应用,要注重对无线通讯系统做好建设,实现信息 的有效交流,从而对煤矿生产及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进行及时、有效地解决,以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这一过程中,无线通讯系统的应用,注重 利用无线协议实现通信的目标。结合煤矿安全监控的 需要来看,可以借助于高频电路通信系统,确保无线 通讯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能够对井下数据信息进 行及时、有效地采集。在无线通讯系统设计时,要注 重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对数据传输方法、频率 范围、用途等做好把握,实现地上、地下数据信息的 有效搜集。在这一过程中,结合数字转换器(ADC) 和数字模拟转换器(DAC),对井下数据信息进行有 效传输,对数据信号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为煤矿安全 监控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以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的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孙俊英 山西介休义棠倡源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 介休 032000 摘要针对就煤矿安全监控问题研究中,分析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煤矿安全监控的 效果及质量,对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针对性解决,以促进煤矿行业更加长远的发展及进步。 关键词信息技术 煤矿生产 安全监控 科学管理 370 2020年第6期 实际需要。 3 煤矿安全监控信息化发展分析 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中的应用,对于促进煤 矿生产及开采工作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一 过程中,煤矿安全监控信息化发展,要注重充分发挥 信息技术的功能及作用,对煤矿安全生产及监控中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针对性处理。对此,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把握 (1)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煤矿安全监控、监 管方式。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中的应用,要注重 创新监控、监管方式,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实现信 息化、自动化管理,以提升煤矿安全健康的质量及监 控水平。这一过程中,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使煤矿 安全监控水平得到提升,能够对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及 时、有效地预警,以做好风险防范,保证煤矿生产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 (2)加强自身的管理工作,推进信息化管理。 煤矿企业在实现监控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对煤矿安 全监控系统做好有效管理,加强技术革新和换代,做 好资金、技术投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 和管理能力,能够对监控系统反馈的数据信息进行及 时、有效地处理,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3)不断提升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适应煤 矿安全监控信息化发展形势。在人员专业能力培养过 程中,要把握煤矿监控信息化发展情况,加强人员培 训工作,使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及信息素养得到 提升,适应煤矿监控信息化发展形势,以确保煤矿安 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4 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下,煤矿安全监控工作的开 展,要加强信息技术与煤矿安全监控工作的有机结 合,实现信息化管理目标,以提升煤矿安全监控的效 果及质量。通过做好煤矿安全监控信息化发展,降低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提升煤矿开采效率和开采 水平,以实现煤矿企业长远发展和进步的目标。针对 于这一情况,煤矿企业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推进 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并做好监测系统的开发及设 计工作,以做好事故预防和突发性事件的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1] 冯韶元 . 煤矿安全监控中信息融合技术的应用研究 [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 36(12) 192-196. [2] 王晨 . 信息融合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J]. 矿业装备, 2018(6) 76-77. [3] 高穆 . 信息融合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J]. 中国新通信, 2018, 20(03) 222. 比标准规范,发现问题及时记录,衡量风险系数。检 查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开会总结讲评。实时更新和完 善安全检查规范,保证安全检查规范具有时 效性、标准性、可行性。 2.3 权责统一 采油厂各工作环节的进行都设定安全目标化,倡导 以目标为动力,以人为中心,以结果为衡量标准的目标 化管理体系。安全目标分为过程安全目标和结果安全目 标,每个环节设定过程目标,其过程目标影响结果目 标,结果目标是过程目标进行的方向,增强过程目标的 控制有利于推动结果目标的实现。将工作人员分为不同 等级,采取SMART科学原理确定安全目标,利于员工高 效、明确地完成工作,也帮助管理者对员工进行公平、 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管理者是推动安全目标实现的 助力器,操作者是完成安全目标的直接动力。采油厂最 终成果,需要参考同行业公司的平均水平,进行安全目 标分析和总结。将安全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下达给各 部门,各部门的安全目标实现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公司 的安全目标完成率,并且一切操作方案和措施都需要有 明确的文字规范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2.4 强化特殊作业管理 2.4.1 规范管理程序 采油厂作业项目根据其风险性分为不同级别,依 照风险程度高低进行分级管理,专业化管理,保证采 油厂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通常将危险系数大、风险 程度高、作业规范操作复杂、与其他生产线有交叉化 和流动化的作业项目称为特殊项目,对于此类项目, 需要组织有经验、专业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进行特殊管 理,保证其施工风险降低最小。对各项作业项目进行 等级排列,并制作风险控制序列表,利于工作人员在 作业前与根据所需要操作的项目进行对比,按其规范 要求进行操作,减少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提高施 工环境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2.4.2 强化过程控制 特殊作业项目一旦出现危险事故,破坏性极大,则 需要强化过程控制。采油厂必须有明确的文件说明,并 及时完善特殊作业管理手册。细化特殊作业的各项 环节,对于项目审批、安全规范、管控责任、操作要 求、责任追究等方面需有明确的记录,做到“谁任务谁 完成,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感。 对于特殊作业项目还需要进行实时动态管理,现场HSE 管理制度实施、现场实时监督、验收完工等工作都需要 进行记录归档,以便日后审核和参考。 3 结束语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由于采油厂的特殊性, 其可能面临严重的风险事故问题,因此,加强事故预 防和风险事故十分重要,有利于推动我国石油产业的 进一步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提升安全意 识、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权责统一以及强化特殊作 业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合理的措施,全面提高采油 厂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全胜 . 采油厂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的途径和方法 [J].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4, 30(4) 36-39. [2] 赵会江, 游寒冰, 李瑞卿, 等.关于油气集输联合站风险 事故的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 2013(21) 59. [3] 佟瑞鹏, 高平, 刘欣, 等 . 大型活动事故风险评价模 型与方法研究 [J]. 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4, 24(3) 150-155. (上接第3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