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应用问题思考.pdf
科学技术创新 2020.16 (转下页) 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应用问题思考 马富国 (山西省河曲县应急管理局, 山西 忻州036599) 作为我国储量较大的资源,煤炭资源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占 据重要位置。但是,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煤矿资源需求量的增加, 我 国煤矿储量逐年减少,这一情况使得开采企业必须要进行深井作 业, 这一情况严重增加了我国煤矿开采的风险。因此, 开采企业要 充分考虑到煤矿开采中存在的影响因素, 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应用先进的煤矿开采技术, 以期能够降低煤矿事故出现的概率。 1 煤矿采矿相关技术简介 1.1 深井开采技术分析。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 人们 对煤矿开采技术要求逐渐提高。因此, 开展深井煤矿开采工作时, 要重视深井开采技术的应用,这种开采技术不仅能够快速适应煤 矿开采的环境, 还能有效降低煤尘、 瓦斯等相关问题出现的概率, 尤其是在地热危害较大和抗压能力较低的地区,采用深井开采技 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还能提高煤矿开采的效 率, 避免开采人员人身安全出现问题。另外, 煤矿开采人员要了解 深井作业的特性, 相较于普通煤矿开采作业而言, 深井煤矿开采对 通风要求较高, 煤矿内部含有大量的瓦斯, 为了降低瓦斯爆炸问题 出现的概率, 要做好通风工作, 根据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调整深井 开采技术, 保障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 开展煤矿开 采工作时, 还要充分考虑到深井巷道等一系列问题, 保障煤矿开采 工作的连续性, 保障人们对煤矿资源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 1.2 充填开采技术简析。作为煤矿开采期间常见的技术, 填充 技术主要用于公路、 铁路下方填充施工。 在煤矿开采中应用填充技 术能够高效填充煤矿采空区域, 提升煤矿开采操作的安全性, 避免 煤矿开采工作过程中出现塌方问题的概率,并且这种填充方式还 能有效降低煤矿开采作业的压力,保障煤矿开采效率符合规定要 求。在煤矿开采工作过程中使用填充开采技术成效较为显著。但 是, 大规模应用后发现, 部分填充区域出现沉陷等一系列问题, 通 过这一情况可知填充开采技术仍旧有待完善。 2 了解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的常见问题 2.1 煤矿安全管理不足。现在我国很多煤矿开采过程中, 存在 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的情况,这一情况给煤矿开采工作造成较大 影响, 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 我国煤矿分布较为广泛, 这一情况给 煤矿开采管理工作开展造成较大阻碍,不同大小煤矿对开采规章 制度要求各有不同, 如果采用统一管理制度, 会致使煤矿开采管理 工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 增加违规开采操作出现的概率, 严重的情 况下还会增加煤矿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 因此, 相关部门要制定完 善的煤矿开采制度, 严格按照规定制度制定开采操作, 以提高煤矿 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现在我国煤矿开采期间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 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 2.2 煤矿开采技术人才短缺。 煤矿开采工作对工作人员专业素 质要求较高, 要求所有的煤矿开采人员都要接受专业技术培训, 具 有煤矿开采相关证件。但是, 实际开采煤矿资源期间, 很多煤矿开 采人员都不具备开采资格,部分中小型煤矿开采企业由于缺乏专 业技术人员, 招聘很多专业知识不对口的人员开采煤矿, 这一情况 增加了煤矿开采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专业素质较高的开采能够 有效降低煤矿开采时危险因素出现的概率,解决煤矿开采过程中 存在的安全隐患, 很多开采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不过关, 开采操作过 程中无法熟练应用开采技术,不正规操作会增加煤矿事故出现的 概率。 煤矿开采本身就是高危行业, 工作人员需要面临较高的风险, 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 煤矿开采本身是一个长期行业, 收入相对来 讲较高, 在高收入的刺激下, 很多专业和非专业人员投入到煤矿开 采工作中, 对煤矿内部开采人员进行调查后可知, 现在我国自愿从 事煤矿开采的工作人员正在不断减少,很多院校都出现煤矿开采 专业报考人数较少的问题,这一情况给煤矿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影 响。 2.3 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过于看重短期利益。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 目标体系中, 利益最大化仍受到大多数企业的认同和青睐。但在实 际的目标追求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忽视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 区别, 片面追求短期利益, 而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煤 矿行业的现场作业风险度较高, 经常会有安全事故发生, 同时作业 周期长、 投资大、 投资回收期长, 因而很多企业选择在技术方面节 省开支, 不引进先进采矿技术, 导致更多先进的煤矿采矿技术得不 到顺利推广。 3 解决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常见问题的措施 3.1 不断完善煤矿开采管理制度。 煤矿产业要想得到更加快速 的发展, 就要不断完善煤矿开采制度, 根据煤矿开采需求调整煤矿 开采要求, 不断优化煤矿开采流程, 了解煤矿开采要求, 帮助相关 工作人员积极了解煤矿开采制度, 全面认识煤矿开采任务, 正确选 择煤矿开采方式, 以便更好的满足煤矿开采需求。煤矿开采工作人 员了解开采方式和任务之后, 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感, 严格按照 规定要求开展开采操作, 更新自身煤矿开采理念, 重视先进科学技 术的应用, 保障煤矿开采质量和效率能达到预期目标。另外, 制定 完善的煤矿开采制度能够提升煤矿开采的规范化水平,降低煤矿 开采的成本, 提高煤矿开采效率。 3.2 提高煤矿开采人员的专业素质。 开采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 的专业素质, 不断学习新的煤矿开采技术, 应用先进的煤矿开采技 术, 保障我国煤矿开采产业能够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开采煤矿 过程中, 部分开采人员需要进行井下作业, 要求这部分开采人员要 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从事一线煤矿开采工作的人员都具备 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另外, 煤矿开采过程中除了一线人员之外, 对技术指导人员专业素质要求也非常高, 技术指导人员 摘要 煤矿为了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相关部门要选择合适的煤矿开采技术, 了解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的煤 矿开采方案, 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开采工作, 掌握煤矿开采工作期间的影响因素, 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 性。就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应用问题进行研究, 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速度。 关键词 煤炭; 煤矿; 安全; 采矿技术 中图分类号 TD7, 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90(2020)16-0166-02 166-- 2020.16 科学技术创新 (转下页) 主要负责开采现场调度,调度水平直接关系到开采工作质量和连 续性。因此, 煤矿企业要不断提高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 定期开展 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增强指导人员的安全意识, 避免煤炭开采期间 出现事故。 3.3 降低煤矿开采消耗的能源。近年来, 我国煤矿开采深度逐 渐增加, 这一情况给深井通风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致使很多煤矿出 现深井内部通风无法满足开采要求的情况,保障深井内容空气输 送现在已经逐渐成为煤矿开采重点研究的问题。煤矿开采人员在 深井内部作业,这个过程中要保障开采人员始终处于氧气充足的 情况。另外, 开采企业还要充分考虑到煤矿开采粉尘问题, 如果深 井内部通风不畅, 开采所产生的粉尘无法及时疏导, 矿洞内部就会 布满粉尘, 当粉尘数量增加到一定限度时, 就会对矿工身体素质造 成较大影响, 增加煤矿开采人员出现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因此, 煤 矿开采企业要重视深井内部通风工作, 选择合适的通风机, 根据矿 洞内部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通风机,保障通风机功率和数量能够 达到煤矿开采要求。 煤矿企业开采煤矿期间, 投资较大的设备为通风机, 要想降低 煤矿开采的成本, 就要不断降低煤矿通风设备的成本, 保障深井内 部正常开采工作不会受到影响前提下合理布置通风机,选择节能 性能较高的通风机, 降低通风机运行期间消耗的能源, 提升通风机 设计的合理性, 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消耗的能源。 3.4 创新煤矿开采技术。 现在我国煤矿企业开采煤矿资源仍旧 存在过于依赖人工开采的情况, 虽然机械开采速度快于人工开采, 但是, 矿井内部复杂程度较高, 能够操作的空间狭小, 所以在实际 运用上人工开采是主要的生产力。但是人工方式和机械相比其生 产效率低下是最大的短板,相关企业应该主动的研发操作简便且 体积轻便的机械来进行辅助开采,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还 能解放工人的劳动力。在传统模式下,政府主要采用技术产权保 护、 研发补贴等方式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这对于促进新技术 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些政策主要针对一些小型企 业, 并未制定与煤矿企业相关的法律, 这也是制约煤矿安全与采矿 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政府需要根据煤矿企 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措施,保证煤矿企业能够得 到快速发展。 4 结论 现在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开采过程中经常 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 安全管理机制仍旧不健全。因此, 煤矿开采 企业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 创新煤矿开采方式, 制定完善的煤矿 安全管理机制, 不断提高煤矿开采人员的安全意识, 降低煤矿开采 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 落实煤矿生产与安全责任, 保证煤炭 开采任务能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志财.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应用问题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5) 147. [2]李小明.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应用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技 ( 下旬刊) ,2014(9) 88-89. [3]孙亮.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应用[J].河南科技,2014(17) 42. [4]卫强强.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应用问题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8 (7) 20-21,23. [5]韩树臣.探析煤矿采矿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C]//科技创 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2014. 制导控制导航技术的分析 王 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河南 洛阳471000) 随着时代发展,有的研究制导控制导航技术是必要的, 在 实践探索过程, 应该明确导航及制导控制方式, 加强对于导引 规律的认识, 从而才能有效的提高制导控制导航技术水平。希 望结合本文实践探索, 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1 制导控制导航体系的分析 1.1 选择导航及制导方式 在选择具体的导航方式时, 首先应遵循其本身对时间的敏 锐性特征, 系统的核心作用是辅助飞行设备确定准确的飞行方 向, 以便在既定的时间范围内顺利完成计划任务。因此在判定 导航与制导方式有效性的两个指标便是控制及导向作用。控制 作用主要是指在飞行设备运行过程中, 通过恰当的方式控制其 飞行装置系统, 从而增强设备飞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导引作 用只要通过飞控设备及导引头等装置组成的闭合性系统, 来保 障飞行设备核心的稳定运行。不同的飞行设备特点也对导引技 术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技术要求。相较于红外导引头来说, 运用 地面无线系统发出具体的位置信息来进行导引, 更能体现出其 在功能消耗和成本消耗等方面的优势。因此本文探讨的飞行导 航系统主要指从地面发射位置信息进行导引的方式。 1.2 选择导引规律 导引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依据导引头测出的数据, 同时结合 设备实际的飞行状况, 按照导引规律计算出飞行设备的计划位 置和实际完成效果之间的差距, 并以此作出相应的 摘要 在研究制导控制导航技术过程中, 要结合新时期相关技术的发展实际, 有针对性地总结更加高效的技术应用策略, 从而才能不断提高制导控制导航技术研究水平。结合工作实际, 对制导控制导航体系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其具体的应用方向, 希望分析能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 制导控制; 导航技术; 研究 中图分类号 V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90(2020)16-0167-02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