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煤矿井下监测系统设计.pdf
第38卷第6期 敏檢』PT8 2020 年 6 月 MACHINERY / ELECTRONICS June 2020 基于PLC的煤矿井下监测系统设计 董青青董青青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712000 摘 要摘 要为实现对煤矿井下恶劣工况环境的监测,针对其监测系统确定控制需求,提出了基于PLC的煤 矿井下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利用安川模块化硬件搭建控制系统硬件平台,满足控制器与上位机、其他控制 器节点及不同接口形式传感器的硬件兼容与扩展,为系统功能实现奠定基r。。基于Visua l St ud io集成开发 环境建立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以太网实现与PLC的通信,不同PLC节点可通过内部总线进行数据交 互,各PLC节点可触发传感器工作并获取反馈数据。。建立了非实时系统与实时PLC间的数据同步交互机 制,确保控制器与上位机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利用模拟工况环境试验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可 行性。 。 关键词关键词监测系统;上位机;控制器;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1 - 2257202006 - 0046-04 Design of Underground Coal Min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PLC DONG Qingqing Sh a a nxi Energ y Inst it ut e,Xia nya ng 712000,Ch ina Abstract A mo nit o ring syst em ba sed o n PLC wa s d esig ned t o rea lize t h e mo nit o ring in t h e ba d wo rk ing c o nd it io n o f c o a l mine a nd t h e syst ema t ic a l mo nit o ring d ema nd . Wit h t h e Ya ska wa mo d ula r h a rd wa re, , a h a rd wa re pla t f o rm o f c o nt ro ller syst em wa s built t o mee t t h e h a rd wa re c o mpa t ibilit y a nd expa nsio n wit h h ec o n roler h euppe rc o mpu era nd o h erc o n rolerno d esa nd senso rswi h d iferen in erf a c ef o rms wh ic h h elps t h e rea liza t io n o f t h e syst em f unc t io ns. Th e h uma n - c o mput er int erf a c e o f t h e upper c o mput er wa sest a blish e d ba se d o nt h e int e g ra t ed d eve lo pment enviro nment o f visua lst ud ioa nd t h e c o mmunic a t io n wit h PLC wa srea lize d t h ro ug h Et h ernet .Difere nt PLCno d esint era c t ed wit h d a t a t h ro ug h int erna lbus a nd ea c h PLCno d et rig g ere d t h ese nso rwo rka nd o bt a ined f e ed ba c kd a t a .Int h ispa pert h ed a t a sync h ro - no us int era c t io n mec h a nism bet ween no n rea l t ime syst em a nd rea l - t ime PLC wa s est a blish ed t o ensure t h e a c c ura c y a nd relia bilit y o f d a t a int era c t io n,,a nd t h e a c c ura c y a nd f ea sibilit y o f t h e sc h eme were verif ied byt h eenviro nme nt a lt ePt und erPimula t e d wo rking c o nd it io nP. Key words mo nit o ring syst e m; h o st c o mput er; c o nt ro ller; senso r 0 资源丰富,高效安全的 是钢铁、电力、 化工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有力保障1 然而, , 煤矿资源是重要的常规能源和战略资源,中国 , , 瓦斯等易燃易爆气 收稿日期2020 - 03 - 09 作者简介董青青(19 8 2 )女,陕西咸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煤矿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等。 ・・46・ ・ 董青青基于PLC的煤矿井下监测系统设计自动控制检测 体,严重威胁着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且矿难事故 的发生 成巨额 失,安 效地 对 资 行 是工程机械实现的重点,同时 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随着工程机械、集成电路和 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发展,煤矿开采技术 推陈岀 新,通过对 各 理参数的实时准 控,以确保 的安全杨宁等4 80C51 机设计了 式瓦斯浓度检测仪, , 实时检测 瓦斯 , , 超过阈 实 现报警功能。。王雄旧基 式控制系统设计了煤 探测机器人,可通过视 、环境信息采 集及运动控制模块实现对 理参数的实 控。 。 成电路及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对煤 的准确监控,是保证安全开发和利用煤 气资源的重要方法,然而 制,通 工作人 作业 ,监控设 对功耗、作业 及信号传输稳定性等具有很高 要求。 。 ,有效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优化 测系统, , 保证 控 运行的 性、 、 理参数 的准确性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是推 进煤矿行业健康 发展的 。 。 1 控制系统需求设计 为实现对煤矿井下环境相关物理参数的准确 采集和监控,首先,对本文所涉及的控制系统需求 行分析,系统应具备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及其 气体等物理参数的 实时准确采集。其次,由 需要实现对 险 行同步实时监控, , 要求被监测数据能 、准确地 程监控 平台。 。 ,用户能 控制系统把握 井 工作环境,且针对 特殊危险的工况状态能够 做岀 理预案。 。 ,针对监控系统整 r ,将 对控制系统的 如下 a .分布式控制系统d isc ret e c o nt ro l syst e m, , DCS。。根据 工况条件可知,其需要实现不 的 理参数 , , 对数据 理 和决策,所以利用DCS也称为离散控制系统可以 实现上述要求。 。 b.控制器级实时数据传输手段。。DCS系统能 够实现多节点数据的 和处理,但各节点无法直 接将数据分别传 程监控平台,所以需要总控 制 实现对各 点数据的 将数据传 至远程监控平台。。由此可见,实时的控制器级数据 传输手段是实现 测系统的 之一■ c. 通过DCS控制系统可以获取通信网络中各 节点的实时数据,控制器总机需要 数据 准 确地传输 程监控平台,以保证位 作室的用 及时准确地掌握 实 理数据,且可以 根据现场数据指导 作人员的作业。 。 d. 系统 的柔性和可扩展性。。目前, , 要监控的物理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瓦 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的 ,传 感器与控制器间接口固化。。随着电力电子和传感 器 技术的发展,传感器与控制器间接口可能有 所变化,因此为保证系统对传感器技术的兼容性, , 要控制节点 的柔性和可扩展性。 。 根据 上对 测系统控制 , , 设计了 测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 其中,上位机控制器即远程监控平台的 作终 端,通过网络传输媒介实现与下位机控制器的通 信, , 位机控制器通 传 器信 接口 实现 的 理参数 , , 各控制 点 要 数据通信功能, , 将各 点的数据 与 操作终端 理连接的控制器节点中,以满足远程 控平台对各节点工 的监测。 。 |上颐控制器J J 协Mf w器屮”下a t f wj器2卜-----► 网络传输 內部总线 內部总线 Wf专感器| T 鏑 T 专感器| T 一 T 硫] T温度湿度传勰| 冷灯阳删模 I Wf专感器| 鏑 rMWf专勰| 一氧| 硫| 温度湿度传勰| 灯阳空制艇| 图1煤矿井下监测系统总体架构 2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实现 根据 测系统 架 , , 要实现系 统 和 计,完成监测系统功能。。针对远程 控平 , , 基 Wind o ws 作系统的 Mi c ro so f t Visua l St ud io应用软件,建立上位机控制器 用户端监控界面基于Wind o ws操作系统的应用软 的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移植性较高,便于功能新 增和变更;利用Mic ro so f t Visua l St ud io应用软件 实现对本地计算机网卡的访问,通过TCP/IP协 议与其 接口的网络通信装置进行 数据交互;此种模式下上位机控制器能够对获取的 ・・47・ ・ 20206 数据进行批量处理,通过图形用户界面直观地反映 理参数的变化规律, , 程监控平台的操作 人 和处理数据,并对突发、异常工 做 出及时响应。 程监控平台基础上,采用基于安川的 MP2200控制器,实现下位机各节点对工 的 物理参数监控。。MP2200控制器 的可扩 展性,能 化 置实现 功 能 , , 载功能可将其分为通信 (如 RS232、RS422、RS485和TCP/IP以太网通信板卡 等)、通用数字输入输岀板卡(如DIO )、模拟 量输入输出板卡(如AI、AO板卡)和脉冲输入输 出 (如PO、CNTR板卡);除此之外,其 出 色的节点间通信能力, , SVB通信 实现 M II 总线(MECHETROLINK II)或 M III 总线 (MECHETROLINK III)。。M II 总线是基于 485 线开发的总线通信技术, , 传输速率为 10 Mbit /s;M III总线是基于以太网的总线通信技 术,最大传输速率为100 Mbit/s。 。 ,根据 测系统 架构需求,基于MP2200控制 器及其 化 ,构建了图2所示的 基于安川PLC的 测系统 平台。 。 根据图2可知,首先,利用LIO和AO 实 现灯光 和亮度的控制,利用AI模块能够完成 对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瓦斯气体的浓度检测;利 用PO模块可触发烟雾报警传感器、硫化氢气体浓 传 器和 传 器 数据, , CNTR 上述传感器反馈的脉冲数量及宽度,据此 各节点传感器 数据。。其次,SVB 匕可 将各节点获取的传感器 数据,汇总至与用户操 作终端有物理连接的控制器节点中。最后,CPU模 将外设通 的各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计 算和转换,得到 理意义的传感器数据,并通 定时传输送方式将相关数据实时传输至上位机 控制器。至此,本文所述硬件系统具备了采集多节 点 传感器数据的可能。 。 3 系统软件设计 根据基 PLC 的控制系统 平 置信 , ,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上位机控制器软件和下位机控 制器 。。上位机控制器 基于Wind o ws操作 系 统, , Mic ro so f t Visua l St ud io 成 发 行图形 面设计,利用软件自带的控 搭 建界面,实现人机交互。。为实现上位机 的核心 TCP/IP网络通信功能,基于开发 自 函数 操作计算机网卡,利用So c ket机制实现网络数据通 信。。上位机 的控制流程如图3所示。 。 启动 行数据和 理初始化;其次建 程 控制计算机与下位机控制器的网络通信;接着实时 各 点 所 工 理参数, , 根 据 的数据实时处理,判断是 发 生;最后根据 的状态提示 作导向 信息。 。 图3上位机软件控制流程 下位机控制器 安川提供的MPE720集成 开发环境编制软件,其编程原理与通用PLC编程环 ,采用梯形图实现对各 的操作。。综 合考虑 和通信 对控制器实时性的需 ,本文将控制器实 新周期定为50 ms, ,即每 50 ms控制器对各节点数据进行 MP2200拽制器MP2200拽制器 MP2200拽制器 MP2220 MBU-01 CPU-01VB-121 ■ IF-01 □ LIC-01 n AC-01 n AI-01AI-01PC-01 n CNTR-1 S 1 MII-CN1 Mli2 RS 232 Et hernet I CN1 五 CN1 □ CN1 图2煤矿井下监测系统硬件平台 ・・48・ ・ 董青青基于PLC的煤矿井下监测系统设计自动控制检测 作终端 理连接的控制器节点中,再通过此 节点控制器将数据传 计算机应用软件。众所 周知,传统的Wind o ws操作系统为非实 作系 统, 针对非实时人机 面和实时控制 器的通信问题,在控制器中建立了数据 和刷新 机制, 控制器中的数据 网报文 ,控制器 释 数据,以此保证上位机 面与下位机控制器 通信的功能 。 下位机控制 程如图4所示。下位机控制 器首先建立网络连接其次通过CPU 作外设接口获勇 点的传感器数据;再通 线 其 点单元的传感器数据,若内部总线数据传输失败, 报警代 束控制器程序, 线数 据传输成功,则建 机制;接着将下位机 数据传送至上位机远程监控平台,若以太网通信失 , 报 代 束控制器程 , 网 通信成功, 点的传感器数据, 并重复执行数据传输步骤。 图4下位机控制器软件流程 4 试验验证 针对本文所述的基于PLC的煤矿井下监测系 统,以MP2200控制器为基础搭建 平 行 。表1为 所 的传感器 丰、 型号、类别及测 和单位。所选传感器是基 于测 实现控制交互接口的 ,通常其控 制交互接口为4〜20 mA,0〜5 V,0〜10 V或脉冲 形式。 通过基于PLC的控制系统硬件配置和上位机、 位机控制器 作 程, 实现对 工 的实 理参数传输和监控。图5为其工 况环境的物理参数实 控 。由图5可知,监 控数据 示 表1 传 器的 程 , 基 PLC 的 检测系统能够准 效地实现数据 测 表表1传感器选型传感器选型 品牌型号类型测量范围 炜盛电子M Q-5瓦斯/mg m 3 0〜10000 瑞典 S enseAir S 8 0053二氧化碳/mg L 1400〜20000 精讯畅通JXM- CO一氧化碳/mg L 1 0〜1000 精讯畅通JXM-H2S 化 / mg L1 0〜1000 深圳R isym DS 18 B20 /j 0〜50 深圳R isymDHT11 湿度/20〜90 1. 0 m・書 、豊晝 瓦W 0123456789 10 0123456789 10 图5工况环境物理参数实时监控结果 5 本文对煤矿井下工况条件进行分析,确定监 测系统的控制 ,并根据 证系统的硬件 和 架构。 基于PLC的模块化 置, 其网络通信、总线通信 输入输岀、通 用数字输入输岀,以及脉冲输岀和检测等 ,实 现控制系统与远程监控平台、传感器及控制器的 物理连接。通过Visua l St ud io集成开发环境编写 上位机 ,通过PLC程序实现控制器与传感器 的数据交互,最终通 证所提方案的正 确性。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齐帅,李宝林,程岩.煤矿救援机器人研究应用现状和 需解决的问题[J].矿山机械,2012, 4067 - 10. 下转第54页 49 * 20206 制算法可以有效抑制二维跟踪雷达伺服系统的跟 差,显著提高 系统的 。 为对上述 行更多的验证,另选取2 的输入条 行对 ,结果如表1所示。 表表1 2种控制算法下的跟踪效果种控制算法下的跟踪效果 控制算法 跟踪 误差 类型 第1组 R 5 a30 030 第2 R 8 a 60。 022. 5 单轴独立 Y 轴/ 0.07 8 00.07 17 无耦合Z 轴/ 0.0239 0.07 20 控制 系统跟踪误差/ 0.07 19 0.08 17 变增益 Y 轴/ 0.0506 0.0653 模糊交叉Z 轴/ 0.0012 0.0342 耦合控制 系统跟踪误差/ 0.0348 0.0435 由表1可知,采用变增益模糊交叉耦合控制算 法时,各单轴及整个系统的 差 程度 的减小,表明系统的跟踪性能得到有效改善,这和 前面的 一致。 4 工程验证 为验证所设计控制算法的工程可实现性,在某型 跟踪雷达上进行了工程试验验证。其中,天线车单元 主要包括天线阵面、方位-俯仰型天线座、汇流环和伺 服控制分系统等 ,主要 成如图10所示。 图10某型跟踪雷达主要设备组成 在PC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将本文所设计的 耦合控制算 到运动控制程 序。 ,设定 系统方位轴和俯仰轴都发岀 相同的阶跃输入指令30。,得到单轴独立无耦合控 制时的系统 差为0.093。,而 耦合控制时的系统跟踪误差仅为0.045。。对比 发现, 所提岀 的 控制 算 实 效 系 统 差, 提高 , 对 的 工 程 计 一定的参 。 5 结束语 针对精密跟踪雷达伺服系统中跟踪误差的问 题,提岀 计了 一 雷达的变增 耦合控制算法, 搭建基于 的 雷 系统的 ,对比验 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雷达平台上 验证了该算法的工程可实现性。 表明,所设计 的控制算 能 效 系 统 差, 提高雷 系统的 , 雷 系统 的 。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昊凤高.天线座结构设计[M].西安西北电讯工程学 院出出版社,1986. [2] KOREN Y, LO C C. Va ria ble - Ga in c ro ss - c o upling c o nt ro ller f o r c o nt o uring [J]. CIRP Anna ls, 1991,40 1 371 - 374. ]潘军,姜力.一种基于交叉耦合控制的串联机器人笛卡尔 空间轨迹跟踪方法].机械与电子,20101064 - 66. ]张伟,陈勇,黄琦,等雷达伺服变增益交叉耦合协调 控制研究兵工自动化,2011,30156 - 59,65. ]张今朝,刘国海,潘天红.多电机同步系统的多模型辨 识].电机与与控制学报,2009, 131138 - 142. ]科瓦稀奇,波格丹.模糊控制器设计理论与应用[M]. 胡玉玲,张立权,刘艳军,等译.北京机械工械工业出出版 社, 2010 上接第49页 ]ZHOU Z Q,DAI G H,CAO J,et a l. A no vel a ppli- c a t io no f PSOa lg o rit h mt o o pt imizet h ed isa ssemblye- quipment la yo ut o f ELV[J] Int erna t io na lJo urna lo f Simula t io n Syst ems, Sc ienc ea nd Tec h no lo g y, 2016, 17 9 161-165. ]蒋波,周自强,黄艰生,等基于PLC的报废汽车拆解线 作业控制系统].机械与电子械与电子,019, 371 54 - 57. ]杨宁,崔陆军.煤矿巷道瓦斯浓度监测仪设计].机 械与电子械与电子,20132 54 - 57. ]王雄.煤矿井下探测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机械与械与 电子,20141 77 - 80.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