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煤矿采空区探放水方案设计与实践.pdf
S e r i a l N o . 6 1 4 J u n e 2 0 2 0 现 代 矿 业 M O D E R NM I N I N G 总 第6 1 4 期 2 0 2 0 年 6月第 6期 连洪全( 1 9 8 3 ) , 男, 工程师, 5 5 0 0 8 1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 安顺煤矿采空区探放水方案设计与实践 连洪全 ( 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安全健康环保监察局) 摘 要 为了解决安顺煤矿井下采空区积水问题, 结合该矿采掘情况, 对其 9 1 0 0采空区进行了 探放水工作, 首先计算了采空区积水量, 然后进行了探放水方案设计, 确定了相关排水设备及排水路 线, 最后评价了此采空区的探放水效果。实践表明 设计的探放水工程实践良好, 既保证了巷道掘进 期间不受老空区水害威胁, 又省去了单独施工探放水工程所增加的工程量, 减轻了施工探放水工程对 矿井采掘平衡造成的生产压力。该工作的成功开展, 为同类型巷道的探放水工程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煤矿 采空区积水 探放水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6 0 8 2 . 2 0 2 0 . 0 6 . 0 4 7 煤矿采空区积水水压通常较大, 若在煤矿巷道掘 进过程中掘透采空区积水, 会有大量积水涌入巷道, 导致人员伤亡甚至发生淹井等重大事故, 严重威胁矿 井安全生产[ 1 2 ]。因此, 利用探放水技术查明矿井在 掘进及回采过程中采空区积水的位置和产状, 消除采 空区积水隐患, 对于有效治理矿井水害事故, 保证矿 井正常安全生产及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 5 ]。安顺 煤矿 9 3 0 3回风巷位于 9 1 0 0采空区西侧, 煤层倾角为 2 ~ 4 。该巷道与上部 9 1 0 0采空区隔离煤柱的距离 为 6m , 已威胁到 9 3 0 3回风巷正常掘进, 故对该区域 进行了探放水工作, 期间采用分段掘进、 分段探放水 工艺, 其中 9 1 0 0采空区南段积水已在西翼运输大巷 排出, 本次探放对象主要为采空区北段积水, 掘进期 间放水段为 9 3 0 3巷道通尺 0~ 3 3 0m段[ 6 ]。本研究 对该矿采空区探放水方案进行设计, 供相关研究参 考。 1 巷道概况 9 3 0 3回风巷位于安顺煤矿矿井三采区, 工作面 东为 9 3 0 0工作面, 北为 9 1 0 0采空区, 西、 南均为未开 采煤体。工作面内断层较少, 总体呈较稳定的单斜层 状, 缓倾斜, 其构造属简单类型。工作面开采 M 9煤 层, 煤层结构简单, 煤层倾角为 2 ~ 6 , 煤层厚度 1 . 2 ~ 1 . 7m , 平均厚度 1 . 5 5m 。该煤层为黑色暗亮型, 较脆易碎。断口呈参差状, 沥清光泽, 水分平均含量 2 . 0 1 %, 灰分1 9 . 8 6 %, 含硫量1 . 4 8 %, 挥发分在1 0 % 以下, 发热量超过 3 4 . 7 5M J / k g 。 根据工作面揭露情况以及临近钻孔揭露情况来 看, 该工作面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龙潭组层状裂隙含水 层, 其富水性自上而下由强到弱, 总体可视为弱富水 含水层, 但深部断层破碎带胶结性较好, 透水性弱, 可 起到一定的阻水作用, 对矿山安全生产不构成威胁。 巷道通尺 0~ 3 3 0m段北面为 9 1 0 0采空区, 与巷 道仅留设 6m煤柱, 掘进期间将受到采空区积水威 胁, 需采取探放水措施, 保证巷道掘进期间的安全。 9 1 0 0工作面 2 0 0 9年 3月开始回采, 2 0 0 9年 1 0 月回采结束, 采空区形成时间较久。根据该工作面回 采情况, 采空区积水可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积水在采 空区南段, 该段积水已通过在西翼运输巷施工的放水 孔排放完毕; 另一部分积水在采空区北段, 积水量约 34 7 2 . 3m 3, 最高水位标高约 + 11 4 1m 。根据西翼运 输巷施工的 9 1 0 0采空区放水孔水量及临近工作面涌 水量, 预计 9 3 0 3回风巷通尺 0~ 3 3 0m段掘进期间正 常涌水量约 3 0m 3/ h , 最大涌水量约 1 0 0m3/ h 。 巷道采用高强锚杆 +钢筋网 +锚索梁联合支护 作为永久支护, 施工高强锚杆 +钢筋网 +锚索梁, 锚 杆间 排 距 为 8 5 0m m 8 0 0m m ; 锚 索 梁 间 距 为 50 0 0m m , 排距为 21 0 0m m , 沿巷道中心线双排布 置, 左侧锚索梁距巷道中心线 14 5 0m m , 右侧锚索梁 距巷道中心线 6 5 0m m , 锚索由规格为 1 5 . 2 4m m 75 0 0m m 的钢绞绳加工而成; 顶板破碎或遇特殊地 质构造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工字钢架棚支护。 巷道通尺 3 3 0~ 1 1 4 9m段两帮采用玻璃钢锚杆 + 土木格栅支护, 巷道通尺 0~ 3 3 0m段左帮采用玻 璃钢锚杆 + 土木格栅支护, 右帮采用高强锚杆 + 钢筋 网 + 木点柱支护。帮锚杆间排距为 6 0 0m m8 0 0 m m , 木点柱紧贴煤壁, 间距为 1 . 6m 。 971 2 9 1 0 0老空水探放方案设计 2 . 1 9 1 0 0采空区积水量计算 根据原 9 1 0 0运输顺槽实测巷道底板标高, 该巷 道在 9 3 0 3回风巷通尺 2 7 0m至通尺 4 0 5m为 - 1 下 山。采空区积水量计算公式为 W =K MF c o s α, 式中, K为采空区充水系数, 一般取 0 . 3~ 0 . 5 , 本研 究取 0 . 3 ; M为采空区煤层平均厚度, 取 1 . 7m ; α为 煤层倾角, 取 2 ; F为采空积水区的水平投影面积, 68 0 4 . 4m 2。 经计算 W= 34 7 2 . 3m 3。 9 1 0 0采空区实测涌水量约 1 5m 3/ h , 涌水来源主 要为受采动影响的顶板裂隙水。9 3 0 3回风巷掘进期 间, 需将 9 1 0 0采空区积水导入 9 3 0 3回风巷后排出。 2 . 2 探放水方案设计 根据工作面设计, 9 3 0 0回风巷积水区主要集中 在巷道通尺 0~ 3 3 0m段, 在该段掘进期间需提前施 工放水孔。放水钻孔设计每7m施工一组放水孔, 每 组放水孔数量为 2个, 使用 Z Q S T 9 0 / 2 . 4 A型气动手 持式钻机在巷道上帮沿煤层底板垂直向 9 1 0 0采空区 施工, 放水孔施工角度参照煤层倾角( 2 ) , 放水孔施 工完毕后, 需使用 2寸钢管缠绕海带套放入放水孔进 行放水, 孔口安装闸阀, 在钢管外端连接水泵箱通过 多级泵进行排水。若发现水流变小需及时进行捅孔, 放水完毕后及时关闭阀门, 以防止瓦斯涌出。由于巷 道多为下山掘进, 需在迎头安装 2台气动隔膜泵( 1 台使用, 1台备用) 进行排水。施工区队掘进至 9 3 0 0 回风巷通尺 3 3 0m处时, 需在巷道低洼处施工 1个泵 坑, 泵坑容积不小于 9m 3, 使用 3台 3 0k W 电泵排 水, 其中工作、 备用、 检修各 1台[ 7 1 0 ]。 2 . 3 放水效果检验 每天早班在迎头上帮底板上方 0 . 7m处施工 1 个放水效果检验孔, 钻孔垂直于巷道上帮布设, 倾角 为 0 。如有水涌出, 则需在迎头退后补打放水孔, 直 至效果检验孔内无水涌出方可掘进。放水效果检验 孔内不出水后, 施工队需使用木楔和黄泥封堵, 以防 止瓦斯异常涌出。 2 . 4 排水设备选型 2 . 4 . 1 排水设备所需排水能力 根据相关计算, 工作水泵最大排水能力 Q m a x= 1 2 0m 3/ h , 所需扬程 H= 1 6 . 2 5m 。本研究选择 3台 D 8 5 4 5 2型水泵作为主排水泵, 其中 1台使用, 1台 备用, 1台检修; 选择 2台 B Q G 3 7 5 / 0 . 5型气动隔膜 泵和 2台 B Q S 5 0 3 0 7 . 5 / N型水泵作为辅助排水泵。 水泵技术参数取值见表 1 。 表 1 水泵技术参数 设备 名称 设备 型号 额定功率 / k W 流量 / ( m 3/ h ) 扬程 / m 质量 / k g 水泵D 8 5 4 5 23 0 . 08 58 02 4 0 水泵B Q S 5 0 3 0 7 . 5 / N7 . 55 03 05 3 2 . 4 . 2 排水管选型 根据计算, 9 3 0 3回风巷在通尺 0~ 3 3 0m处安装 6寸排水管路一趟, 能够满足排水要求。由于巷道通 尺 3 3 0m后不受采空区积水威胁, 安装一趟 4寸排水 管路即能满足排数需求。 2 . 4 . 3 排水路线 9 3 0 3回风巷掘进面的积水使用水泵由排水管路 排到西翼运输下山水沟, 经过西翼运输下山水沟自流 到三盘区水仓, 后经西翼轨道巷排入主水仓, 最后经 主水仓排至地面净水站。 3 探放水效果评价 3 . 1 探放水钻孔施工情况 9 3 0 3回风巷掘进期间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进行 放水验证, 即每掘进 7m布置一组钻位、 一个验证钻 孔。钻孔与巷道夹角成 9 0 , 终孔孔深 6m , 放水孔高 度沿着 M 9煤层底板顺煤层坡度施工, 钻孔不出水或 出水小时应及时套孔, 确保将水放净。放水一段时间 后若钻孔不再涌水, 在巷道顶板下方1 . 5m处施工一 个验证孔, 验证孔无水流出时方可掘进。2 0 1 7年 1 1 月 1 3日2 0 1 8年 4月 1 3日, 矿山 9 3 0 3回风巷通尺 0~ 3 3 0m共施工了放水孔及验证孔 5 8个, 钻探总进 尺 3 4 8m , 孔深大部分为6m 。在9 3 0 3回风巷排放老 空水期间, 为能够便于观测水位变化情况, 利用水压 传感原理在放水孔孔口安装了水压观测装置, 能够快 速直观地观测水位变化情况。 3 . 2 探放水效果 探放水期间单孔最大涌水量约 5m 3/ h , 探放水 钻孔施工后, 排放 9 1 0 0采空区积水约 44 5 1m 3, 已扣 除动水补给 1 0m 3/ h 。2 0 1 7年 4月 1 5日测得西翼运 输下山探放 9 1 0 0老空水钻孔涌水量由 7 . 5m 3/ h降 至 3 m 3/ h ,积 水 标 高 由 +11 4 1 .0 5 6 m 降 至 + 11 3 9 . 6 8 6m , 截至 2 0 1 7年 4月 2 0日, 只有巷道通 尺 3 1 0~ 3 3 0m段小部分放水孔存在出水现象, 且水 量逐渐减小, 可见本研究施工匠探放水钻孔已基本将 采空区积水放净。 3 . 3 探放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9 1 0 0采空区预计放水量为 34 7 2 . 3m 3, 实际放 水量约 44 5 1m 3, 放水量与预计水量相差约 9 7 8 . 7 m 3, 其原因是采空区涌水量为估算值, 且未计算与东 翼采空区之间导通后产生的动态补给水, 导致积水排 放量增大, 排水时间延长。钻孔施工期间由于套管长 081 总第 6 1 4期现代矿业2 0 2 0年 6月第 6期 度较短, 部分钻孔遇煤体潮湿容易产生堵塞、 塌孔现 象。 4 讨 论 ( 1 ) 本研究探放水钻孔施工达到预期效果, 主要 原因为钻孔长度短, 且钻孔整体处于煤层中, 硬度均 匀, 钻杆下沉量较小, 钻孔容易达到设计的终孔位置, 偶尔出现钻孔不出水现象, 同时通孔或补孔问题也能 得到及时解决。 ( 2 ) 本研究探放水工程采用水泵箱与放水孔相 连的措施, 避免了老空水直接流入巷道产生淤泥积 水, 减少了探放水巷道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 ( 3 ) 采用边掘边探放老空水的措施, 既保证了巷 道掘进期间不受老空区水害威胁, 又省去了单独施工 探放水工程所需的工程量, 减轻了施工探放水工程对 矿井采掘平衡造成的压力, 同时也为同类型巷道的探 放水工程积累了施工经验。 ( 4 ) 放水孔多为区队早班接班后施工, 在局部瓦 斯治理期间同时进行放水孔施工, 避免了单独施工放 水孔对生产掘进的影响及反复移动钻机造成的工程 浪费。 ( 5 ) 9 3 0 3回风巷探放 9 1 0 0老空水工程取得了较 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顺煤矿三、 四采区多为 沿空留巷或沿空掘巷, 此次放水工程的成功实施, 对 于该项技术在本矿区以及其他矿井的推广应用具有 较好的参考价值。 参 考 文 献 [ 1 ] 于丽雅. 煤矿充水性分析及采空区积水探查安全技术措施[ J ] . 山西焦煤科技, 2 0 1 6 , 4 0 ( 4 ) 4 0 4 2 , 5 3 . [ 2 ] 渠 磊. 综合探测采空区积水在斜沟煤矿掘进中的应用[ J ] . 山 西焦煤科技, 2 0 1 6 , 4 0 ( 5 ) 1 9 2 1 . [ 3 ] 杨天兵. 采空区探放水技术的应用研究[ J ] . 企业技术开发, 2 0 1 4 , 3 3 ( 2 0 ) 2 8 . [ 4 ] 李雁强. 老空区探放水技术分析[ J ] . 矿业装备, 2 0 1 9 ( 3 ) 3 4 3 5 . [ 5 ] 王 琦. 积水采空区下部巷道探放水技术应用分析[ J ] . 能源与 节能, 2 0 1 9 ( 5 ) 1 2 9 1 3 0 . [ 6 ] 郭 敏, 贾社芹, 赵建军, 等. 鹤壁四矿采空区探放水技术研究 [ J ] . 中州煤炭, 2 0 0 4 ( 5 ) 5 7 . [ 7 ] 侯俊华, 王 宏. 东滩煤矿 1 4 3 1 7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设计方案 [ J ] . 山东煤炭科技, 2 0 1 9 ( 8 ) 1 8 6 1 8 7 , 1 9 4 . [ 8 ] 贾宏伟. 煤巷掘进超前探放水施工技术应用[ J ] . 江西煤炭科 技, 2 0 1 9 ( 3 ) 1 8 9 1 9 1 . [ 9 ] 薛 辉. 煤矿探放水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J ] . 煤矿现代 化, 2 0 1 9 ( 4 ) 1 9 0 1 9 2 . [ 1 0 ] 程凤飞. 寺河煤矿3 3 0 8工作面探放水实践[ J ] . 江西煤炭科技, 2 0 1 9 ( 2 ) 2 8 3 0 . ( 收稿日期 2 0 1 9 1 0 2 3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 ( 上接第 1 7 8页) 图 4 超前锚杆 + 环向锚杆 + 钢拱架纵向布置( 单位 m) 5 结 论 针对恰拉塔矿区岩石极度破碎的斜坡道施工, 在 开挖面顶部一定范围内, 沿坑道设计轮廓线, 施工超 前锚杆孔, 向锚杆孔内压入砂浆后打入一排或多排纵 向锚杆( 或小钢管等) , 以形成一道顶部加固的岩石 棚, 施工至一定距离后( 在尚未开挖的岩体中必须保 留一定的超前锚杆长度) , 再施工后续超前锚杆, 使 前后超前锚杆有一定长度的重叠, 如此循环前进, 施 工人员始终在岩石棚的保护下进行作业, 确保了施工 安全; 再配合钢拱架和锚网喷支护技术, 有效保证掘 进巷道围岩稳定。根据岩石破碎程度采用了不同的 支护方式, 顺利通过围岩极度破碎段, 取得良好的效 果及效益, 为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参 考 文 献 [ 1 ] 董方庭, 姚玉煌, 黄 初, 等. 井巷设计与施工[ M ] . 徐州 中国矿 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4 . [ 2 ] 徐永圻. 采矿学[ M ]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3 . [ 3 ] 崔云龙. 简明建井工程手册[ M ]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 0 0 0 . [ 4 ] 王介峰. 凿井工程图册[ M]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 0 0 5 . [ 5 ] 古德生, 李夕兵. 现代金属矿床开采科学技术[ M ] . 北京 冶金工 业版社, 2 0 0 6 . ( 收稿日期 2 0 2 0 0 2 0 9 ) 181 连洪全 安顺煤矿采空区探放水方案设计与实践 2 0 2 0年 6月第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