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防灭火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pdf
258 2020 年 07 期 精 品JINGPIN 通风防灭火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 ■ 段新民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淑村矿通风区 河北邯郸 056202 摘 要煤炭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基础性能源,2017 年全国累计生产煤炭 34.45 亿 t, 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 60.4。虽 然煤炭行业大力实施去产能政策,但从我国能源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可以得到,我国计划在 2020 年和 2030 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还 将保持在 62 和 55 左右,其比例依然超过 50。矿井火灾是我国煤炭行业的主要灾害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 90 以上的煤层为自燃或 易自燃煤层,由煤自燃引起的火灾占矿井火灾总数的 8590,在全国的 25 个主要产煤省区的 130 多个大中型矿区均不同程度的受到煤自 然发火的威胁,矿井内因火灾严重制约着煤炭工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关键词通风防灭火技术;煤矿;应用 引言 在煤矿采掘过程中,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包括煤炭自燃、人为 引燃、电路系统火花放电等,其中,煤炭自燃灾害发生的频率最多。 煤炭自燃给井下作业人员带来安全危害,给煤矿企业带来财产损失, 并增加了煤矿开采的难度和预防成本。 1. 矿井起火原因 (1)外因发生的火灾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或机械 设备发生了故障,导致井下发生火灾,从而给施工人员造成生命财 产损伤。外因火灾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施工人员在井下抽烟或使用明 火及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导致出现火星,点燃了瓦斯,从而发生爆炸。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明火是十分危险的事情,施工单位需引起足 够重视,一旦发生火灾,直接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给 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特别重视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 出现明火的情况,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明火出现;(2)煤炭 自燃是引起火灾的内因。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如果井下通风质量差, 会导致井下温度逐渐上升,煤炭自燃点比较低,当温度达到煤炭自 燃点时,煤炭就会自燃,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煤炭大面积燃烧, 发生严重的火灾事故。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自燃发生爆炸事故 的多发地是在煤矿瓦斯集中处,需要煤矿开采单位足够重视。 2. 通风防灭火技术原理 煤矿通风主要目的是为井下人员正常呼吸提供出充足的氧气, 有效对井下的温度进行调节,同时,将井下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瓦斯 等有毒有害气体有效排出,确保煤矿井下的空气中各项成分的指标 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当前煤矿通风情况来看,主要分为自然 通风、机械通风的情况。因此,通常情况下均采用的机械通风,该 种通风方式主要是通过技术人员控制通风机的方式,给空气中风流 提供出充足的流动动力,确保新鲜风流能够达到指定的地点,同时 乏风能够及时有效的排出井下。 3. 通风防灭火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 3.1 开采技术 开采易自燃煤层时,需结合煤层赋存条件采取预防煤层自燃发 火的综合治理措施,大量防治矿井内因火灾的生产实践证明合理 的开拓系统、巷道支护方式和开采方式对于防止煤层自然发火起着 决定性作用。从防止矿井自然发火的角度出发,对开采、开拓的要 求一般有(1)最大的煤炭回收率,最小的煤层暴露面,减少矿井 内因火灾形成的具有煤自燃倾向的煤体,从而减低煤层自然发火可 能性;(2)限制或阻止空气流入和渗透至疏松的煤体,切断矿井 内因火灾形成的连续供氧条件,对此可以从消除漏风通道和减小漏 风压差 2 个方面进行考虑;(3)正规的开采方式及合理的开采顺序, 最大程度的不为热量积聚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4)最快的回采速 度, 当工作面推进速度大于等于安全推进速度时, 破碎煤体暴露在 “自 燃带”的时间就会小于等于煤的最短发火期,从而破坏了矿井内因 火灾形成中一定时间的必要条件。 3.2 堵漏防灭火技术 堵漏防灭火技术主要通过减少漏风通道,切断矿井内因火灾形 成必须的连续供氧条件,达到有效抑制矿井内因火灾的目的。针对 堵漏防灭火技术,广大学者对矿用充填堵漏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其中灌注黄泥浆及砂浆、 混凝土等无机堵漏材料, 工作量大、 操作复杂, 不易于井下施工;马丽散、罗克休、聚氨酯等有机堵漏材料,制备 工艺复杂、成本昂贵,限制了其在煤矿行业的广泛应用。针对上述 材料存在的问题,研制出了一种以黏土和水泥为基料,添加剂和玻 璃纤维为辅助材料的新型复合浆体材料, 该材料可适用于空巷道喷涂、 密闭墙施工、高冒处理、永久煤巷喷涂;将水泥基料中掺入复合发 泡剂产生的均匀泡沫,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质轻、密闭效果好、易 制备、施工速度快且经济的无机固化泡沫。 3.3 惰化防灭火技术 惰化防灭火技术主要是利用惰性气体阻燃这一原理来实现防灭 火目的的。在井下作业时一旦发生着火事故,地表人员可以利用通 风管道向井下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让着火点在耗尽氧气等助燃 气体后自行熄灭。 氮气是目前最常用到的阻燃气体, 其不仅成本低廉, 且起到的效果显著。 3.4 阻化剂防灭火技术 阻化剂防灭火技术就是将阻化剂溶液喷洒在煤体上,利用阻化 剂的负催化作用,阻止氧气与煤结构上的活动链环的羧基反应,延 长自然发火期,从而达到防治煤炭自燃的目的。常见的煤自燃阻化 剂主要有卤盐阻化剂、铵盐阻化剂、凝胶阻化剂及一些复合阻化剂, 阻化剂防火工艺有在采煤工作面向采空区遗煤喷洒阻化剂、向可能 或已经开始氧化发热的煤体打钻压注阻化剂及利用专门的设备向采 空区送雾化阻化剂。针对新型阻化剂及阻化防火工艺设备的开发研 制等研究热点,近年来,在单一 MgCl2 阻化剂基础上加入一定配比 的还原性铁粉及硅藻土,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良好阻化性能和耗氧 效果的脱氧性阻化剂;以纯天然、无毒植物萃取物为原材料,采用 先进的螯合技术研制出环保型煤自燃阻化剂(EFI),成功应用于 易自燃的低变质烟煤,并取得了良好的抑制煤自燃的效果;为了解 决传统阻化剂喷洒覆盖范围小、阻化效果不佳的问题,以高压 N2 为载体输送气雾阻化剂,并结合工作面支架后部多点自动喷洒技术, 建立具有阻化剂自动喷洒、高压输送与快速扩散等特性的采空区阻 化剂高效喷洒工艺系统。 3.5 相泡沫防灭火技术 三相泡沫是将不溶性固态不燃物(如黄泥或粉煤灰)分散在液 体(水)中,通入惰性气体(N2)或空气并添加极少量的添加剂(发 泡剂和稳定剂)通过三相泡沫发泡器充分搅拌混合,形成固体颗粒 均匀附着在气泡壁上的大量富集的含有气 - 液 - 固三相体系的泡沫 材料。该材料集固、液、气三相材料的防灭火性能于一体,充分利 用固体不燃物的覆盖性、惰性气体的窒息性和液体的吸热降温性进 行矿井火灾的防治。该技术由王德明及团队于 2001 年首次提出,并 对三相泡沫组成及特性、防灭火特性、防灭火工艺及现场应用做了 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成功克服了注浆防灭火 中由高向低流动的“拉沟”、惰气防灭火中惰性气体易随漏风遗散、 凝胶防灭火技术中流动性差等缺点,已发展成为矿井火灾防治工作 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煤矿开采防火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是对煤矿开采施 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最有力的保障。在防灭火技术研发 与创新方面,开发人员还需要对防灭火技术实施阻碍进行深入研究, 对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良,以提高防灭火技术的有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王显政.煤炭主体能源地位突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是我国能源 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J].中国煤炭工业,2014(4)24 - 25. [2] 李晓曦,谭波.煤自燃阻化剂的阻化效果动力学分析及优选[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27(6)79 - 84. [3] 王家臣.我国放顶煤开采的工程实践与理论进展[J].煤炭学报, 2018,43(1)43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