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研究.pdf
TECHNOLOGY AND INATION工业与信息化 100 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6月下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研究 仵振华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柳塔煤矿 陕西 神木 719315 摘 要 随着现代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煤矿这种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在逐渐增加,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 升,煤矿安全开采技术也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我国秉持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基本 方针,煤矿安全始终是大家担忧和重视的一个方向,本文以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依据,力求通过对煤矿安全 现状和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以及对于各种影响因素的解释,希望能给出建设性建议,推动我国煤矿行业的稳定发 展。 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原因 1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与影响因素探讨 1.1 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现状与事故类型 20世纪以来我国从农业大国不断向工业大国发展,而工 业城市的发展必定离不开煤矿资源的支撑,我国煤矿的开采达 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潮。需求猛增的同时各类安全隐患也成了大 家关注的焦点。煤矿事故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说法, 这里我们按照伤亡事故的性质可以分为顶板、瓦斯、机电、运 输、放炮、火灾、水灾和其他8类事故。就我国目前发生的矿难 来看,这8大类型中的顶板、运输和瓦斯占了最主要的地位, 以201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三类的占比高达80以上,因为 这三种类型的矿难死亡的人数占据了矿难死亡总人数的50以 上,这三类里面顶板事故的发生次数最多,是灾难最容易发生 的方式,而瓦斯施工员的危害则是其他七种所无法比拟的,除 此之外,火灾事故造成的严重程度最大,每次发生这类事故的 死亡人数竟然达到了9人以上。不论哪种事故的发生,对社会和 旷工家庭所造成的伤害都是无法消除的。 再从事故发生的地址来看,我国的乡镇型煤矿是矿难发 生的集中地,不仅是因为乡镇经济水平落后导致开采技术的落 后,更是因为对于安全意识的缺乏才导致了悲剧的不断上演。 我国煤矿因为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安全意识的普及程度、地 质环境的差异、监管部门在执法上的水平,种种原因造就了今 天我国煤矿安全的区域不平衡的现状。总体而言,经济发达 地区的企业死亡率远低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辽宁、江 西、贵州这些城市是重大事故发生的聚集地,而四川、山西、 河北、黑龙江则是特大型事故的多发地区[1]。 2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探讨 2.1 开采煤矿的难度大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使得各方面的需求量都很大,而工业上 必需的煤矿作为非可再生资源,为了满足需求,就不得不开采那 些埋藏很深的煤矿,所以出现了我国几乎全是井工矿的现象,而 深度的加深得到的不仅是煤矿的增加,也伴随着瓦斯这类气体的 增加,这就大大加大了开采的难度,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多发。 2.2 我国采矿区的复杂的地质环境是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煤矿的采区又多集中在地质复杂的地带, 这些地区地质结构疏松,或者处于板块交接带,或者内部构造 活跃的地区,这就使得自然灾害频发,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 也是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2.3 我国落后的煤矿生产技术和开采设备增加了事故发生 的概率 由于我国近代以来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之后的战乱,新 中国在成立初和其他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这一点在 煤矿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基本上采用原 始的人力采矿,这不仅使得作业的效率低下,更是对于矿工的 人身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没有技术的保障,也就没有安全 的保障。 2.4 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煤矿的生产过程中,我国有关部门存在失职缺职行为。在 管理环节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在监督环节没有做到严 格的把关,使得在煤矿的彩瓦和生产环节上存在很多不合法的 地方,而不合法的这些小细节往往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由 于我国在这块儿的体制不够完善,存在部分灰色地带,就造成 了矿难死亡人数的增加[2]。 3 提升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方案 3.1 不断改革创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先进的开采设备 这一环节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的中心环节,任何事物的 有力保障不仅要依靠有序的制度,科技的力量更是重中之重, 而生产技术和先进设备就是科技带来的最佳产物,是解决我国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得力助手。这就要求研发人员发挥创新意 识,根据我国复杂的地质特征这一特点,研发适合我国的生产 技术和设备,其次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要淘汰掉落后的生产 技术和设备,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3.2 完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体制,增强管理者 和采矿者的安全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要给采矿作业人员授课,普及安全生产的 常识和原理,不仅是要提升他们的生产技术,更要让他们懂得 保护自己,这是灾难来临时的救护车,是有效减少死亡人数的 措施。其次,监督人员在检查设备时,要做到细心规范,力求 保证生产设备不会对作业人员产生安全的隐患。最后,要从监 督管理的体制上约束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层层把关,时刻保 持警惕,最终实现最小的人员伤亡。 3.3 提高安全管理者的专业水平 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安全管理者在当中扮演的角色非常 关键,所以煤矿安全管理者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才能更好地 对煤矿安全进行管理,不然煤矿安全性能的提升只是杯水车薪。 所以为提高我国煤矿安全开采的性能,提升煤矿安全管理者的专 业水平刻不容缓,在招聘管理人员之时,必须要求前来应聘的人 员在安全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都要达到要求,这样所聘请的安全 管理人员,在对煤矿进行管理之时就会更加的科学合理。 4 结束语 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导致的,很多时候是 各个因素综合造成了灾难,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互相 (下转第104页) TECHNOLOGY AND INATION工业与信息化 104 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6月下 从而保障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改革,供 电网络技术越来越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 备提升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输电线路创建 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体系和智能化处理信息平台,可以对信息 数据及时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保证供电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段旭东.关于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J].装 备维修技术,20202362. [2] 邱建必.浅析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及运维[J].通讯世界,2020, 272180-181. [3] 向浩贤.电力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J].造纸装备及材 料,2020,49137. 革和改进其节能技术,进而为我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 入实施和发展添油加力。 参考文献 [1] 李奕.浅析变频节能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 术,20155183. [2] 尹楚波.600MW机组再热器减温水对机组经济性能的影响分析 [J].科技风,20141836. 作者简介 万小涛(1985-),男,湖北广水人;学历硕士,职称工程 师,现就职单位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火力发电 站锅炉专业技术研究。 系统,合理规划气流组织,配合软件监控和数据采集。药厂净 化工程施工应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做好风管制作和风管系统安 装工作。展开施工应保证资金链正常,能连续提供材料。 参考文献 [1] 王玉龙.浅析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J].建筑工人,2019,40819-20. [2] GB 50243-2016编制组.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16抽样检验评定程序解读[J].安装,2019213-20. [3] 宋波,史新华,刘晶,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 2011[J].建设科技,2014382-83. 配合,在技术上不断研发出新的设备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在制 度上也有层层把关,各个管理监督部门各司其职,为煤矿安全 生产提供制度支撑,在思想方面,要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 意识,只有这样,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才能真正摆脱目前的窘 境,走向制度化、高效化、安全化,大幅度降低灾难发生时造 成的财务损失和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 孙志刚.矿井安全评估理论和实践探索[J].煤炭企业管理,2000 1141-42. [2] 邸建友,宋召谦.煤矿安全保障体系应用效果及改进[J].矿业安全 与环保,2002z1142-143. 作者简介 仵振华(1988-),男,河南周口人;本科,职称工程师,现 就职单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柳塔煤矿, 研究方向煤炭开采、煤矿机械研究。 自动化的主流发展方向。在系统智能控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各 类系统模拟量的采集及处理,进行各类开关量数据的实时性处 理。这需要落实好相关的智能化监视方案,动态性监控系统及 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好系统界面的控制工作,实现对设备故障 的动态性分析及记录。 4 结束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作为一项快速发展的高新技 术,将其应用到工业领域中,不但能节约劳动力成本,减少由 于人工操作带来的不精确性,还能极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 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促 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于洋.浅议在生产工作中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J].科 技创新与应用,20193588. [2] 邓静.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 作,20182267. 3 结束语 基于Fine Report的工厂轻型生产报表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 景和推广价值,它是一个独立的,完整性的生产报表类系统,有 良好的可视化交互效果,系统数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指标判定上拥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拓展性,并且开发周期 短,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制作业小型工厂,希望它在小型钢 厂发挥作用的同时,能在更多的生产场景中得以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辉.基于局域网工业监控生产报表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718-20. [2] 叶秀玲.生产报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总结[J].中氮肥,2017177-80. (上接第98页) (上接第99页) (上接第100页) (上接第101页) (上接第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