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环境管理监测站的意义和作用.pdf
2020年06月 市场与营销 3.2 定期安全防控演练 加油站内部要定期做好安全防控演练是由站内部工作人 员对危机事故有较全面的把握 危机事故产生的途径; 危机事 故发生过程当中的人员疏散; 以及在危机事故之后对事故现场 处理有较好的流程把握。做好安全防控演练的目的是加强员 工以及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以防在出现危机事故时, 管理人 员和员工出现慌乱情况, 无法对事故现场进行首要处理。 3.3 加强内部管理 油站内部加强管理, 主要是把管理这个过程进行细化。首 先, 管理人员要求油站内部员工要遵守职业规章制度, 提高自 身职业素养。以及油站清洁员做好油站的清洁, 保持油站内部 整洁。管理不仅包括在日常工作时的管理, 还包括在危机事故 突发时的应急管理, 比如在雷雨天气, 要提前做好雷雨天气防 范措施, 在危机事故发生时管理人员要率先引导人员进行疏 散。此种分门别类的专业化、 细化管理, 有利于保障油站内部 安全。将油站加油机、 液位仪、 发电机、 污水处理设施等专业设 备设施交由第三方承包商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通过分门别 类的专业化管理, 着力实现加油站管理合规和设备完好之预 期[4]。 3.4 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企业做好内部加强HSE油站标准化建设的管理细则还需 要专业化人才的指导, 所以国家要加强对此方面专业人才的培 养, 加大对培养人员的资金投入力度。在社会上做好油站内部 管理人员上岗安顿制度来满足未来对此方面人才的需要。 4 结语 对加油站HSE标准化建设体系的推进, 不仅需要政府规定 相应的法律规章来督促企业进行标准化、 安全化整改还需要企 业内部, 完善内部员工管理条例, 提高内部员工素质。两方面 相同努力来推动加油站HSE建设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艳丽,郑志.石油化工企业HSE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 化的一体化建设[J].企业研究,201120157-158. [2]王永炜,康学娟,潘晨.石油企业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 设的建立和试点[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7,33031-4 67. [3]马西员.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J].中国钨业,2003 039-11. [4]吕艳丽.推动加油站HSE标准化建设进程的若干思考 [J].能源与环境,20190241-42. 作者简介 王旭东 ( 1967-) , 男 , 甘肃武威人 , 工程师 , 党委书记 兼经理 , 主要研究方向 石油石化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分析、 员工绩 效提升管理、 团队管理、 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综合管理、 党团作用发 挥等。 煤矿企业环境管理监测 站的意义和作用 谢亚飞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部, 甘肃 华亭 744100)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生产生活对于矿产资源需求 量逐渐增加。煤矿大范围开采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 污染破坏。因此, 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号召, 逐年加强环 境监测与治理工作力度, 在矿区内建立环境监测分站, 环境监 测网络辐射至基层煤矿企业, 对周边环境要素开展标准化监测 工作。这对煤矿煤炭行业及生态环境治理事业的发展起到深 远影响。因此, 文章简要分析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的意义及作 用, 并提出环境监测站管理策略, 以供参考。 关键词 煤矿企业; 环境监测站; 意义与作用 1 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的意义 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是在基层煤矿企业及矿区内所建立、 具备相应计量认证资格的环境监测机构/单位, 其出具的环境 空气与废气等监测报告具有法律效应, 主要监测范围包括周边 环境的可吸入颗粒物、 粉尘、 一氧化碳、 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以 及烟气黑度等。环境监测分站的建立, 对煤矿企业各项生产活 动的开展情况、 生态环境污染程度进行监测审核, 辅助主管部 门对违章生产的煤矿企业进行惩处。同时, 也将协同地方主管 部门与煤矿企业开展矿区污染治理工作, 为污染治理计划的制 定提供有力信息支持、 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与环境动态情况, 是污染源治理与煤矿企业环保管理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例 如在受到环境、 人为、 工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出现各类环境污 染问题时, 煤矿企业与地方主管部门将基于环境监测报告, 快 速分析问题成因、 判定污染事故等级、 锁定污染范围。随后, 针 对性采取各项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 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减少所造成损失。 2 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在企业环保管理中的 作用 2.1 协同相关部门开展环保业务 从监测目的及工作性质角度来看, 矿区内所建立环境监测 分站与其他环境监测站/机构保持一致, 主要区别在于, 煤矿企 业环境监测站将获取第一手监测资料, 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 题、 快速采取有效解决措施、 执行应急预案。因此, 对煤矿企业 环境监测站的设置, 既实现了对环境监测工作效率的提升。同 时, 也将协同相关部门开展环保业务、 提供第一手监测资料, 并 接受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 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基于矿区实际情 况与煤矿企业特点, 在地方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及管理下, 针对 性对周边环境开展常规监测工作, 积极参加地方监测网工作; 与地方环境监测机构、 主管部门及评价机构协同开展环境监测 工作、 共享资源、 定期上传矿区内环境监测报告, 实现对环境监 测资源的充分利用; 定期参与地方主管部门所组织业务培训与 5 2020年06月 市场与营销 考核活动, 以获取计量认证合格证, 确保所获取监测数据、 所出 具环境监测报告具有法律效应; 积极汲取地方主管部门及环境 监测机构的成熟工作经验, 持续提高自身环境监测能力水准。 2.2 例行监测污染源 在煤矿企业运营过程中, 环境监测站将定期对矿区内生态 环境的变化情况、 污染程度与各项参数进行监测, 重点测量生 活污染源与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 污染物成分与浓度, 将监测 数据与国家相关排放标准进行对照分析。如若出现排放标准 不达标、 环境污染等问题时, 基于环境监测数据分析问题成因, 针对性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并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工艺、 管理体 系进行优化完善。 同时, 所获取环境监测数据, 也是地方环境统计报告、 企业 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排污申报、 环境考核的主要依据。煤矿企 业与地方主管部门对矿区环境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即 可全面掌握矿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所产生的变量因素。 2.3 监测突发煤矿环境污染事故 在传统环境监测工作模式下, 由于多数煤矿企业矿区分布 在人烟稀少的区域中, 矿区地形结构较为松散、 缺乏规律, 往往 横跨多个地区, 需开展跨区域协同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 信息 沟通频率较低, 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所出现环境污染问 题。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的设置, 有效增强了环境监测效率与 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与地方环境监测站相比, 具有熟悉环 境、 信息及时两项优势与作用。 (1) 熟悉环境。矿区内所设置环境监测分站对煤矿企业的 生产工艺、 固定污染源位置及规模、 污染物排放种类及排放规 律、 矿区内地质地貌结构等情况较为熟悉。在出现各类突发环 境污染事故时, 将结合地形地貌、 水文资料与气候条件针对性 采取有效事故处理措施, 最大程度降低环境因素对突发事故应 急处理能力及监测效率的影响。 (2) 信息及时。在矿区内出现各类环境污染事故或突发性 事故时, 煤矿企业环境监测分站将及时捕获第一手环境资料, 锁定具体污染源位置及大体污染范围, 为后续人员搜救、 现场 处理、 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信息支持。 2.4 申办煤炭生产许可证 在我国煤炭行业早期发展阶段中, 针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 境污染问题, 国务院在所发布 煤炭生产许可管理方法 等政策 文件内, 明确要求煤矿企业应按相关规定领取煤炭生产许可 证, 方可开展煤炭资源开采以及相关煤炭生产活动。而对煤炭 生产许可证的申办领取, 环境监测分站负责对矿区内、 抑或是 周边环境开展综合监测工作。在完成该区域各项煤矿环境监 测工作, 且监测数据与国家相关规范相符合后, 煤矿企业即可 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同时, 煤矿企业环境检测分站负责协同 省级煤矿环境监测中心站开展许可证环保年检工作。 而自2013年7月18日起, 该行政法规被第638号国务院令 予以废止。 3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管理优化策略 3.1推进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部分煤矿企业所建立环境监测分站普遍存在仪器设备老 化严重、 监测技术滞后、 实验室条件差、 仪器种类偏少、 缺乏稳 定资金来源等问题, 导致实际环境监测水平及效率低于预期, 难以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分站的工作职能。针对于此, 各煤矿企 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并提供相对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 例 如将环境监测分站的公用经费、 设备采购经费纳入煤矿企业年 度经费预算体系当中, 适当提高各类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频 率。结合环境监测工作需求与实际开展情况, 合理制定设备采 购计划、 改善实验室条件, 提高监测站整体水平。 同时, 煤矿企业应不断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补充完善 各项管理条例, 推进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进程。例如, 开 展规范化、 标准化监测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与计量检定工作, 在 保证仪器设备精度的同时, 最大程度延长设备实际使用寿命, 以此实现对企业环境监测工作成本的有效控制、 减轻企业财政 负担。 3.2 建设现代化监测工作团队 近年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日 趋完善, 在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及效率的同时, 也对监测人 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来看, 部分煤矿企业 所配置监测工作团队的整体专业素养较差, 监测人员个人素养 良莠不齐, 导致环境监测质量及效率出现波动、 存在一定的优 化空间。因此, 煤矿企业应加强监测人员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 的培训力度, 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开展情况, 及早建立起相 对较为完善的人员培训机制。同时, 定期对环境监测人员的专 业素养进行考核评审, 基于考核结果配置、 调整环境监测工作 团队结构, 以建设现代化、 专业化、 全面化环境监测工作团队, 致力于提高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此外, 在传统环境监测工作模式下, 部分基础性监测工作 的重复程度较高, 工作内容同质化严重, 时常受到人为因素影 响而出现工作疏忽。从人力成本角度来看, 导致环境监测工作 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针对于此, 企业可选择将信息化与自动化 技术融入至环境监测模式中, 辅助或替代人工开展各项基础 性、 高重复性监测工作, 这将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效率与监测 精度, 但却需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信息化专业素 养。煤矿企业在团队配置、 人员培训工作开展中, 应重视这一 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 煤矿企业应明确环境监测分站的建立意义与所 起重要作用, 以环境监测为依据、 企业生产工艺与矿区环境情 况为参照, 掌握环保动态, 实施动态监控, 建立规范化环境管理 体系, 充分发挥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的应用职能, 落实可持续 发展战略理念, 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金海娟,吴海龙.加强环境监测站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2. [2]陈传忠,王秀琴,赵岑,等.优化县级环境监测站发展思路 和建设模式的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14,05. 作者简介 谢亚飞 ( 1986- ) , 男 , 汉族 , 甘肃甘谷人 , 环保工程师 , 研究方向 环境监测管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