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空区瞬变电磁法物探应用实例.pdf
收稿日期 2 0 1 9 - 1 0 - 1 0 作者简介 王志昊( 1 9 8 3 ) , 男, 辽宁阜新人, 2 0 1 4年毕业于中国地 质大学( 北京) 地质工程专业, 硕士, 工程师, 现从事地球物理相关的 工作。 煤矿采空区瞬变电磁法物探应用实例 王志昊 ( 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 邯郸 0 5 6 0 3 1 ) 摘 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建筑公路铁路桥梁的建设也逐渐向地质条件较差的采空区推进。 为探寻进行采空区物探评价的有效方法, 开展了瞬变电磁法在邯郸峰峰矿区某采空区物探的实践 应用。在原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详述了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测点测线的具体布置方案以 及数据处理方法; 并对所取得的视电阻断面图进行实例分析, 且对视电阻率异常区域进行了钻探验 证。实践表明, 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准确反映异常区的位置和深度, 而且还展现了异常区 的影响范围, 是较好并且直观的呈现手段。 关键词 采空区; 物探方法; 瞬变电磁法; 视电阻率; 钻探验证 中图分类号 P 6 3 1 . 3 2 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 7 4 9 X ( 2 0 2 0 ) 0 3 - 0 1 1 0 - 0 4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r a n s i e n t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me t h o di n g e o p h y s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o f mi n eg o a f WA N GZ h i h a o ( C h i n aC o a l H a n d a nD e s i g nE n g i n e e r i n gC o ., L t d ., H a n d a n0 5 6 0 3 1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Wi t ht h ea c c e l e r a t i o n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b u i l d i n g s , h i g h w a y s , r a i l w a y sa n db r i d g e si sg r a d u a l l y a d v a n c i n gt oa r e a s w i t hp o o r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 I no r d e r t o e x p l o r e e f f e c t i v e m e t h o d s o f g e o p h y s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f o r g o a f , p r a c t i c e o f t r a n s i e n t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m e t h o di ng e o p h y s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i ng o a f o f F e n g f e n gm i n i n ga r e aw a s c a r r i e do u t . O n t h eb a s i s o f t h ee x i s t i n g g e o l o g i c a l d a t a , b a s e do nt h e b a s i c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r a n s i e n t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 m e t h o d , t h e s p e c i f i c l a y o u t p l a na n dd a t a p r o c e s s i n g m e t h o do f m e a s u r i n g p o i n t s a n dl i n e s w 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 , t h e a c q u i r e da p p a r e n t r e s i s t a n c e c r o s s s e c t i o nm a p s w e r ea n a l y z e d , a n dt h ea b n o r m a l a r e ao f a p p a r e n t r e s i s t i v i t yw a s v e r i f i e db yd r i l l i n g s . P r a c t i c es h o w s t h a t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h i s m e t h o dc a na c c u r a t e l y r e f l e c t t h e l o c a t i o n , d e p t ha n di n f l u e n c e a r e a o f t h e a b n o r m a l a r e a , a n di s a b e t t e r a n d i n t u i t i v eg e o p h y s i c a l m e t h o d . K e yw o r d s g o a f ; g e o p h y s i c a l p r o s p e c t i n gm e t h o d ; t r a n s i e n t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m e t h o d ; a p p a r e n t r e s i s t i v i t y ; d r i l l i n gv e r i f i c a t i o n 0 引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 城市逐渐扩张到原有 地质条件较差的采空区上方, 对现有地质条件评价 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经过开采后资源枯 竭, 在封矿之后, 地下采空区经过多年的空置垮塌后 充入水或者空气等过程[ 1 ], 形成了不同于原有采矿 地质资料的新变化。物探方法是现阶段有效的经济 的反映地下采空区实际情况的手段之一[ 2 ], 使用物 探方法来配合地质勘察钻探, 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时 效。多种物探方法的同时应用, 可以有效控制地球 物理反演的多解性, 解释结果可以相互对比佐证。 目前, 采空区物探方法应用较多的有地震映像 法、 瞬变电磁法、 高密度电法等[ 3 ]。采空后岩石的 变形、 垮塌、 破碎使得岩石失去了之前的完整和连 续, 导致岩体波速和密度同完整围岩相比存在很大 011王志昊 煤矿采空区瞬变电磁法物探应用实例 2 0 2 0年 的差异。此时, 利用地震映像法效果较好, 在地震时 间剖面会表现出反射波( 组) 中断, 反射波频率降低 以及波形不规则、 紊乱甚至产生畸变等特点[ 4 - 6 ], 同 时, 该情况在电法上显示为较高的电阻率。当碎裂 的岩石缝隙经过长时间的水的渗透, 其充水后的岩 石电阻率较小的特征较为明显。此时, 瞬变电磁法 和高密度电法则应用效果较好。根据前期初步踏勘 和资料显示, 本次采空区评价的区域地下水丰富, 再 加上地震方法投入成本较大, 而现有高密度电法仪 器的探测深度在 1 5 0m以内, 因此本次评价采用瞬 变电磁法, 可实现最深达 13 0 0m范围内的勘探。 1 工程背景 1 . 1 采空区概况 采空区位于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北部新区, 总面 积约 3 4 . 6万 m 2。根据资料搜集, 场地为峰峰集团 原一矿、 泉头矿( 原名泉头矿, 后合并入二矿, 后称 泉头矿) 井田交界位置, 为煤矿采空区, 采煤深度约 为地面以下 2 0 0 ~ 5 0 0m , 区内主要开采的是 2号、 4 号煤层[ 7 ], 采空区具体位置如图 1所示。 图 1 峰峰某采空区位置图 1 . 2 地质构造 构造形态 区内断裂构造密集, 以 N N E及 N E 走向破碎带最发育, N WW 向次之, N W 向仅以小断 裂形式出现。不同走向的破碎带相互切错, 将煤系 分割成若干小型地垒、 地堑及阶梯状单斜断块组合 等构造形态。 破碎带特点 ①破碎带性质以正破碎带占绝对 优势, 煤田勘探揭露的数百条破碎带中, 仅发现羊东 井田和梧东井田各有一条小型逆破碎带; ②破碎带 具有多期活动性, 多数为压扭性正破碎带; ③破碎带 平面组合多为“ S ” 形, 反映扭动走滑特点。 2 瞬变电磁法应用 2 . 1 基本原理 提到瞬变电磁法就不得不提激发、 感应、 二次场 这几个关键词。激发, 就是在地面或者某处通过不 接地的回线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感应, 是指 地下目标体通过一次脉冲磁场的作用产生变化而做 出的回应。二次场, 就是指回应的结果, 目标体产生 的二次感应涡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间, 在 地面利用线圈来观测地下目标体中引起的二次场, 这个过程就是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工作方法[ 8 - 1 0 ]。由 于一次场是随时间变化的, 它从零到强再到无, 并在 地下目标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一次场归零后, 目标体 产生的感应电流也由于损耗而随时间衰减。通过对 目标体产生的二次场的观测, 就可以判断出地下目 标体的物理性质的不同, 主要关注的物理量就是电 阻率。瞬变电磁所观测的原始数据, 是各测点的各 个测道的瞬时感应电压, 通过计算, 转换成视电阻 率、 视深度等参数。绘制成瞬变电磁多测道断面图、 瞬变电磁等视电阻率拟断面图来确定地下采空区边 界位置及其深度。 2 . 2 测线的布置 仪器及参数 瞬变电磁法使用的仪器为武汉地 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 C U G T E M- 8型资 源勘查型瞬变电磁仪, 通过对目的层深度的计算和 现场试验, 选择激发线圈和接收线圈边长为 5m , 正 方形布置。其他参数依次为 激发线圈匝数 2匝, 接 收线圈匝数 3匝, 电缆 8芯, 探头等效面积 6 0 0m 2。 供电电流档选择 1 0 0A , 供电脉宽 1 0m s , 采集信号 叠加次数 1 5次。 测线测点 同时通过以往收集资料和物探方法 解释结果, 布置钻孔加以验证, 在场地四周约 8 0 0m 范围内布置瞬变电磁测网。测网大小为 2 0m( 点 111第 3期王志昊 煤矿采空区瞬变电磁法物探应用实例 距) 2 0m ( 线距) , 共布置瞬变电磁测线 3 6条, 自 西向东编号为 1 ~ 1 . 5 ~ 2 ~ 2 . 5 ~ 爥~ 1 8 ~ 1 8 . 5 ~ 1 9 , 瞬变电磁测点 15 1 7点, 测网位置如图 2所示( 瞬变 电磁测线为近南北向蓝色实线, 图中只显示了整数 线 1 , 2 , 3 爥1 8 , 1 9 ) 。 图 2 测线及钻孔布置图 ( 深色线为瞬变电磁法测网, 浅色线为可控源大地音频法测线, 黑点为验证钻孔, 黑框为测区范围) 2 . 3 资料处理 视电阻率断面图 数据采集后, 通过专业的处理 软件采用瞬变电磁电流归一化法计算得出每一条测 线上每个点随深度变化的视电阻率。按线成图后得 到视电阻率断面图。每条断面图通过颜色的深浅变 化表达视电阻率的高低, 由低到高, 相同的视电阻率 用实线相连, 形成圈闭异常。 切面图 得到断面图后, 可以进一步处理得到切 面图。将每个断面图中的视电阻率数据汇合后, 按 照深度重新排列。其中, 需要对断开的数据用 S u r f e r 软件进行平滑处理, 进而提取到某一特定深度的 切面图[ 1 1 - 1 2 ]。如果地表变化剧烈, 可以加入地形校 正。本区域地形变化不大, 不需要进行地形校正。 3 数据分析 3 . 1 视电阻率断面图 本次瞬变电磁工作, 共获得视电阻率断面图 3 2 张, 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图进行具体解释分析。 测线 1 测线 1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如图 3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测线位置在 -1 0 0~ - 3 0 0m 深度范围内存在 6个视电阻率曲线异常区 域( 图中用虚线圈出) , 推测 1 ~ 3异常可能为采空 区异常, 均为低阻异常区域含水性强。推测 4 、 6异 常可能为采空区异常, 为高阻异常区域含水性弱。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显示, 推测异常 6为 2号煤引起 的采空区, 异常 4为 4号煤引起的采空区。 211陕 西 煤 炭 2 0 2 0年 测线 3 测线 3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如图 5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测线位置在 -1 0 0~ - 3 0 0m 深度范围内存在 7个视电阻率曲线异常区 域( 图中用虚线圈出) , 推测 1 ~ 3异常可能为采空 区异常, 均为低阻异常区域含水性强。推测 5异常 可能为采空区异常, 为高阻异常区域含水性弱。由 于异常 5的面积较大,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显示, 推测 异常 5为 2号煤、 4号煤共同引起的采空区。 测线 4 测线 4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如图 6 图 4 测线 2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 图 3 测线 1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 测线 2 测线 2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如图 4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测线位置在 -1 0 0~ - 3 0 0m 深度范围内存在 5个视电阻率曲线异常区 域( 图中用虚线圈出) , 推测 1 、 2异常可能为采空区 异常, 均为低阻异常区域含水性强。推测 3异常为 破碎带异常。推测 4 、 5异常可能为采空区异常, 为 高阻异常区域含水性较弱。由于异常 5的面积较 大,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显示, 推测异常 5为 2号煤、 4 号煤共同引起的采空区。 图 5 测线 3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测线位置在 -1 0 0~ - 3 0 0m 深度范围内存在 6个视电阻率曲线异常区 域( 图中用虚线圈出) , 推测 1 、 3异常可能为采空区 异常, 均为低阻异常区域含水性强。推测 4 、 5 、 6异 常可能为采空区异常, 为高阻异常区域含水性弱。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显示, 推测异常 5为 2号煤引起 的采空区, 异常 6为 4号煤引起的采空区。 图 6 测线 4瞬变电磁视电阻率断面图 3 . 2 视电阻率切面图及钻探验证 西侧 - 2 0 0m电阻率切面图 通过结合已知地 质资料, 在分析煤层控制深度的基础上, 结合瞬变电 磁视电阻率断面图, 本次探测在西侧区域取得 1张, - 2 0 0m ( 地面为 0m ) 视电阻率切面图, 如图 7所 示。可以看出西侧瞬变电磁测区范围内共存在 6个 视电阻率异常区域( 虚线内, 编号为 G 1 、 G 2 、 G 3 、 D 1 、 D 2 、 D 3 ) , 推测可能为采空区异常, 其中 D 1 、 D 2 、 D 3 异常区域含水性较强, G 1 、 G 2 、 G 3异常区域含水性 较弱。参考收集到的以往资料, 在 G 1区域通过钻 探加以验证, 在 - 2 0 0m深处有矿道垮塌残留, 煤渣 和采矿用支撑木残留, 干燥, 密实, 水含量很低, 因此 在视电阻率图上显示为高电阻异常。 东侧 - 1 5 0m电阻率切面图 在东侧区域取得 1 张 - 1 5 0m ( 地面为 0m ) 视电阻率切面图, 如图 8所 示, 可看出, 东侧瞬变电磁测区范围内共存在 4个视 电阻率异常区域( 虚线内, 编号为 D 1 、 D 2 、 D 3 、 D 4 ) , 推测可能为采空区异常和破碎带异常, 均为含水性 较强区域。参考以往资料, 在 D 1区域通过钻探加 311第 3期王志昊 煤矿采空区瞬变电磁法物探应用实例 4 结语 煤矿采空区是夹杂地质变化较为复杂的区域, 除了常见的采空因素影响, 地质构造变化也为采空 区的准确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本次勘察, 煤矿矿道垮塌后可以产生两种视电阻率异常, 一是 巷道内充水, 则产生视电阻率低阻异常区; 二是垮塌 时间较长的巷道, 由于压实作用, 水含量降低, 而原 有煤和采矿残留物, 如木渣等, 都是高阻体, 因此也 会产生视电阻率高阻异常; 二者均应通过钻探加以 验证。视电阻率切面图不仅准确反映了异常区的位 置和深度, 而且展现了它的影响范围, 是较好并且直 观的呈现手段。( 下转第 1 6 5页) 图 8 - 1 5 0m电阻率切面图 图 7 - 2 0 0m电阻率切面图 以验证, 在 - 1 5 0m深处取样明显碎裂不整, 且其上 部岩性和下部岩性明显不同, 可判断为破碎带且含 水, 因此在视电阻率图上显示为低电阻异常。 械, 2 0 1 1 , 3 9 ( 1 1 ) 1 2 - 1 6 . [ 4 ] 王凯. 基于刮板输送机负载预测的采煤机调速技 术研究[ D ]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2 0 1 5 . [ 5 ] 谷勇. 基于模糊控制的采煤机截割自动调速控制 系统[ J ] . 煤矿机械, 2 0 1 3 , 3 4 ( 1 2 ) 1 5 1 - 1 5 3 . [ 6 ] 邱锦波. 滚筒采煤机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发 展及应用[ J ] . 煤炭科学技术, 2 0 1 3 , 4 1 ( 1 1 ) 1 0 - 1 3 . [ 7 ] 王国法. 煤矿综采自动化成套技术与装备创新和 发展[ J ] . 煤炭科学技术, 2 0 1 3 , 4 1 ( 1 1 ) 1 - 5 . [ 8 ] 曹哲哲, 肖曲. 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矿压监 测探讨[ J ] . 陕西煤炭, 2 0 1 8 , 3 7 ( 5 ) 1 3 6 - 1 3 8 . [ 9 ] 王金华. 我国煤矿开采机械装备及自动化技术新 进展[ J ] . 煤炭科学技术, 2 0 1 3 , 4 1 ( 1 ) 1 - 4 . [ 1 0 ]吴宁, 杨波. 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控制技术在黄陵 二号煤矿的发展[ J ] . 陕西煤炭, 2 0 1 9 , 3 8 ( 6 ) 1 0 3 - 1 0 6 . [ 1 1 ]于月森, 左腾, 周娟, 等. 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自动 化技术综述[ J ] . 工矿自动化, 2 0 1 3 , 3 9 ( 5 ) 2 7 - 3 0 . [ 1 2 ]高小强. 综采工作面自动化系统研究及在神东的 应用[ J ] . 煤矿机械, 2 0 1 7 , 3 8 ( 3 ) 1 1 8 - 1 2 0 . [ 1 3 ]卢超. 基于 C A N总线分布式矿井温湿度监测系统 研发[ J ] . 煤炭科学技术, 2 0 1 1 , 3 9 ( 9 ) 9 4 - 9 9 . [ 1 4 ]孙继平. 安全高效矿井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J ] . 工 矿自动化, 2 0 1 3 , 3 9 ( 8 ) 1 - 5 . [ 1 5 ]战江波, 宋建成, 耿蒲龙. 基于 C A N总线的矿用通 信分站的研究[ J ] . 工矿自动化, 2 0 1 1 , 3 7 ( 1 0 ) 5 1 - 5 5 . [ 1 6 ]孙继平. 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 J ] . 煤炭科学技 术, 2 0 1 0 , 3 8 ( 1 2 ) 1 - 3 . [ 1 7 ]袁臣虎, 王臻, 李秀艳, 等. 基于 M O D B U S协议的 触摸屏与 T M S 3 2 0 F 2 8 1 2串行通信研究[ J ] . 天津 工业大学学报, 2 0 1 0 , 2 9 ( 2 )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6 3 - 6 7 . ( 上接第 1 1 3页) 参考文献 [ 1 ] 周琛杰. 高密度电法与 A M T在断裂构造调查中的 综合应用综合物探技术在采空区勘探中的应用 [ J ] .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 0 1 7 , 1 4 ( 3 ) 3 0 0 - 3 0 7 . [ 2 ] 李生生, 高晓耕, 周禹良, 等. 综合物探技术在采 空区勘探中的应用[ J ] . 煤矿安全, 2 0 1 6 , 4 7 ( 7 ) 6 2 - 6 5 . [ 3 ] 李柬谷. 地面 - 巷道瞬变电磁法探测采空区积水 的应用[ J ] . 陕西煤炭, 2 0 2 0 , 3 9 ( 1 ) 1 5 5 - 1 5 9 , 1 3 5 . [ 4 ] 王江, 谢永毅, 李志军, 等. 煤矿多层采空区勘察 中综合物探方法的应用[ J ] . 西部探矿工程, 2 0 1 8 , 3 0 ( 1 1 ) 1 1 4 - 1 1 6 , 1 2 1 . [ 5 ] 曹静, 吴灿灿. 地面瞬变电磁法对采空区赋水情 况的应用研究[ J ]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版) , 2 0 1 7 , 1 8 ( 2 ) 1 0 0 - 1 0 3 . [ 6 ] 王轩. 瞬变电磁法在山西某矿采空区含水性探测 中的应用[ J ] .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 0 1 9 , 4 2 ( 3 ) 6 1 - 6 4 . [ 7 ] 敬复兴. 峰峰矿区 2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主控 因素研究[ D ] . 焦作 河南理工大学, 2 0 1 0 . [ 8 ] 熊剑飞, 胡建强, 刘忠喜. 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探 测中的应用[ J ] . 陕西煤炭, 2 0 1 9 , 3 8 ( 4 ) 1 6 3 - 1 6 6 , 1 2 2 . [ 9 ] 陈继宏, 罗强.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勘探中 的应用[ J ] . 云南化工, 2 0 1 9 , 4 6 ( 2 ) 1 4 7 - 1 4 9 . [ 1 0 ]陈义伟. 瞬变电磁法和钻探验证在煤矿防治水中 的应用[ J ] . 陕西煤炭, 2 0 1 8 , 3 7 ( S 1 ) 1 3 7 - 1 4 0 . [ 1 1 ]严良俊, 徐世浙, 胡文宝, 等. 中心回线瞬变电磁 测深全区视纵向电导解释方法[ J ] . 浙江大学学 报( 理学版) , 2 0 0 3 , 3 0 ( 2 ) 2 3 6 - 2 4 0 . [ 1 2 ]张军, 李貅, 赵莹, 等. 瞬变电磁虚拟波场高分辨 成像技术研究[ J ]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 0 1 1 , 2 6 ( 3 )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1 0 7 7 - 1 0 8 4 . ( 上接第 9 1页) [ 1 0 ]韦涛, 马钊, 苏剑, 等. 配电网规划计算分析软件 研发与应用[ J ] . 南方电网技术, 2 0 1 6 , 1 0 ( 5 ) 3 8 - 4 4 . [ 1 1 ]潘明明, 丁坚勇, 周凯, 等. 基于分层搜索算法的 超高层建筑供用电可靠性评估[ J ] . 电网技术, 2 0 1 5 , 3 9 ( 6 ) 1 6 3 1 - 1 6 3 6 . [ 1 2 ]刘洪, 李吉峰, 张家安, 等. 考虑可靠性的中压配 电系统供电能力评估[ J ]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 0 1 7 , 4 1 ( 1 2 ) 1 5 4 - 1 6 0 . [ 1 3 ]崔立忠, 张瑞雪, 刘涛, 等. 复杂配电自动化系统 可靠性计算及设备布局规划[ J ] . 电力系统自动 化, 2 0 1 7 , 4 1 ( 2 0 ) 8 4 - 9 1 . 561第 3期杨 波 吴 宁 智能化综采管理平台中多源异构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