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压巷道底鼓控制技术.pdf
收稿日期2019 08 21 作者简介冯 源1985 - ꎬ男ꎬ山西长子人ꎬ助理工程师ꎬ从事瓦斯抽采工作ꎮ doi10. 3969/ j. issn. 1005 -2798. 2020. 07. 015 动压巷道底鼓控制技术 冯 源 潞安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 李村煤矿ꎬ山西 长治 046600 摘 要以潞安集团某矿 S2106 瓦排巷为研究对象ꎬ通过分析 S2106 瓦排巷围岩变形特征ꎬ得出巷道变形严 重的位置在底鼓ꎬ提出了水力膨胀锚杆控制巷道底鼓的措施ꎬ经现场试验并对瓦排巷水力膨胀锚杆支护效 果进行分析ꎮ 结果表明水力膨胀锚杆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底鼓ꎮ 关键词动压巷道ꎻ底鼓ꎻ水力膨胀锚杆 中图分类号TD327.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 2798202007 0042 02 1 工程概况 某矿 S2106 工作面开采 3 号煤层ꎬ3 号煤煤质 松软ꎬ厚度较稳定ꎬ平均煤厚 5. 35 mꎮ 煤层有夹矸ꎬ 岩性为泥岩ꎬ厚度为 0. 25 mꎬ在巷道掘进方向上ꎬ 3 号煤层倾角为 0 8. 3ꎬ平均倾角为 2. 5ꎮ S2105 工作面和 S2106 工作面相邻ꎬS2105 工作 面已回采完毕ꎬS2105 工作面瓦排巷保留下来作为 S2106 瓦排巷ꎬ瓦排巷断面为矩形ꎬ高 3. 2 mꎬ宽 4. 8 mꎬ断面积 15. 36 m2ꎬ沿 3 号煤层底板掘进ꎬ总 体趋势为一背斜构造ꎬ北翼坡度较缓ꎬ为 0. 4左右ꎻ 南翼坡度较大ꎬ为 3. 2 8. 3ꎮ 背斜南翼长 415 mꎬ 北翼长 579 mꎬ巷道最高点位于背斜轴部ꎮ 工作面 布置见图 1ꎮ 图 1 工作面布置 2 S2106 瓦排巷围岩变形特征 在 S2106 瓦排巷共布置 8 个测站见图 2ꎬ对 S2105 工作面回采后尚未掘进 S2106 回风巷时 S2106 瓦排巷围岩变形特征进行了观测ꎬ观测结果 如图 3 所示ꎮ 从图 3 可知ꎬ底鼓现象严重ꎬ呈不规则 状态分布ꎮ 围岩变形主要体现在底鼓变形和两帮变 形ꎬ顶板下沉量较小ꎬ平均为 19. 5 mmꎬ而底鼓量平 均 727. 5 mmꎬ两帮移近量平均为 476. 3 mmꎬ靠近 S2106 工作面侧瓦排巷底鼓严重ꎬ呈台阶状ꎬ底鼓量 达到 1 300 mmꎬ两帮移近量为 840 mmꎬ其主要原因 为瓦排巷经历工作面动压影响浅部围岩极为破碎ꎬ 加之顶板临水影响ꎮ 两帮移近量变形曲线与底鼓量 变形曲线相似ꎬ呈同步变形ꎬ其主要原因是 S2106 瓦 排巷是沿底板掘进ꎬ底板为泥岩ꎬ加之巷道淋水ꎬ进 一步弱化泥岩强度ꎬ底板鼓起使得两帮失去底部约 束ꎬ导致两帮煤体压入底板ꎬ造成两者同步变形ꎮ 图 2 测站布置 图 3 S2106 瓦排巷各测站围岩位移量 3 水力膨胀锚杆控制底鼓原理 水力膨胀锚杆是由外径大于钻孔孔径的无缝钢 管加工制作成的双层凹形管状杆体ꎮ 其工作原理是 锚杆放入钻孔后ꎬ注高压水使其膨胀ꎬ杆体发生永久 变形ꎬ紧紧地贴在孔壁上ꎬ锚杆与围岩相互挤压ꎬ增 24 实实用用技技术术 总第 251 期 大围岩应力ꎬ还会产生极大的摩擦力[1 -3]ꎬ此外ꎬ在 注水膨胀时ꎬ轴向会有一定的收缩变形ꎬ使锚杆的托 盘紧紧地压在围岩表面ꎬ对围岩施加预紧力ꎬ实现加 固围岩、控制底鼓的目的[4 -7]ꎮ 原理如图 4 所示ꎮ 图 4 水力膨胀锚杆原理 4 工业性试验 4. 1 底鼓锚杆支护参数 采用底板锚杆控制底鼓ꎬ底板支护示意见图 5ꎮ 具体支护参数为底板锚杆选用 ER120 水力膨胀锚 杆ꎬ锚杆长度 2 400 mmꎬ锚杆间排距为 900 mm 800 mmꎬ铺设金属网和 D14 mm、L4 600 mm 圆钢焊 制的钢筋梯子梁ꎮ S2105 回采期间ꎬ在瓦排巷内靠 近35 m 煤柱侧ꎬ间隔着打有木支垛ꎬ因此ꎬ施工底板 锚杆时ꎬ 在 打 有 木 支 垛 的 地 方ꎬ 梯 子 梁 加 工 为 L1 850 mmꎮ 锚杆与垂直方向夹角依次为45、25、15ꎮ 图 5 瓦排巷底板锚杆支护mm 4. 2 矿压观测分析 通过对 S2106 回风巷掘进期间和 S2106 工作面 回采期间水力膨胀全长锚固锚杆支护的 S2106 瓦排 巷道底鼓量进行观测ꎮ 结果如图 6 和图 7 所示ꎮ 图 6 S2106 回风巷掘进期间瓦排巷底鼓量曲线 从图6 可知ꎬ水力膨胀锚杆支护底板ꎬ18 d 后底 板变形基本稳定ꎬ底鼓量为 48 mmꎬ水力膨胀锚杆支 护瓦排巷破碎底板后ꎬ底板围岩快速稳定ꎮ 图 7 S2106 回采期间瓦排巷底鼓量曲线 由图 7 可知 1 水力膨胀锚杆支护瓦排巷ꎬ在工作面前方 50 m 处ꎬ经历采动影响后水胀锚杆支护底鼓量约为 102 mmꎻ工作面后方 55 m 处ꎬ受侧向高支承应力影 响ꎬ水胀锚杆支护段瓦排巷底鼓量约为 620 mmꎮ 2 工作面回采超前影响距离约为 60 mꎬ表现 为工作面前方60 m 到工作面后方25 m 范围内底鼓 呈线性增加趋势ꎬ而工作面后方25 m 至工作面后方 70 m 处底鼓量急剧增加ꎮ 5 结 语 1 分析了 S2106 瓦排巷围岩变形特征底鼓 严重ꎬ并呈不规则分布ꎬ与巷道两帮同步变形ꎬ顶板 下沉量最小ꎮ 2 针对 S2106 瓦排巷底板围岩松动破坏严 重ꎬ提出采用摩擦式水力膨胀全长锚固锚杆加固松 动底板的控制技术ꎮ 3 通过试验和矿压观测可知ꎬ工作面回采超 前影响距离约为 60 mꎬ水力膨胀全长锚固锚杆能够 有效控制底鼓ꎮ 下转第 45 页 34 2020 年 7 月 冯 源动压巷道底鼓控制技术 第 29 卷第 7 期 2 将混凝土输送泵放在可承重的近乎水平 地面上ꎮ 当地面坡度大于 3时ꎬ应采取措施锁定泵 体ꎮ 当地面坡度大于 5时ꎬ必须调整泵体至接近水 平ꎬ或使泵体出料端高于上料端ꎬ否则出料时有倾覆 危险ꎮ 3 将混凝土输送泵前段简易胶带铺至水仓 清煤泥处ꎬ固定好胶带尾部ꎬ防止机尾来回摇摆ꎬ且 方便人员上料ꎮ 4 将混凝土输送泵出料口与 9 号横川至西 胶巷排水管沟通ꎬ排水管出料口设置在西胶胶带上 方ꎬ保证能够直接排至胶带[1 -2]ꎮ 3 施工操作要求 1 未经允许不得拆卸本机ꎬ尤其是本机的主 要部件ꎬ如各阀组、主油泵、主油缸、摆阀油缸、S 阀 总成、搅拌机构等ꎮ 2 操作者在启动电机前ꎬ应仔细检查动力装 置与工作装置的连接胶管ꎬ并确保连接完好ꎮ 3 操作者在每次工作之前ꎬ都应仔细检查混 凝土输送泵及输送管道ꎬ确认无故障后方可开机ꎮ 否则ꎬ必须先排除故障ꎮ 4 每次施工作业完毕ꎬ必须及时清除料斗、 输送缸、S 管阀内残留的煤泥ꎬ并检查运动部件的螺 栓是否松动ꎮ 5 严禁液压系统在渗漏状态下工作ꎬ出现的 泄漏物应及时清理干净ꎮ 6 泵送管路部分不能同时安装两段软管ꎬ而 且软管只能放在泵送管路末端ꎬ泵送时人不能扶持 软管ꎮ 7 必须在运行期间检查轴承箱是否过热和 噪声增大ꎮ 8 不得在没有物料的情况下运行设备ꎬ在启 动和停止过程中ꎬ设备必须在加水的情况下运行ꎮ 9 施工作业时ꎬ现场要加强排水ꎬ严禁跨越 输送泵胶带ꎬ在胶带两侧留有安全距离进行清理煤 泥ꎬ严格执行好停送电制度和手指口述ꎬ只有在西胶 3 部胶带机正常运行并且在煤量适中的情况下ꎬ方 可允许将煤泥往胶带上卸载ꎮ 操作输送泵司机要携 带便携式瓦检仪检查瓦斯浓度ꎬ若发现瓦斯浓度超 出 1%时ꎬ必须停止作业ꎬ撤出所有施工人员ꎮ 10 设备运行范围内不得放置其它无关的设 备工具ꎮ 现场每班派专人加强巡检设备电缆、管路 及出煤泥管路出口处ꎬ发现电缆受力、被压及管路吊 挂不牢、煤泥口被堵等异常现象时ꎬ要及时通知司机 停运ꎬ进行停机处理[3 -4]ꎮ 4 结 语 赵庄煤业使用混凝土输送泵清挖西翼北辅运巷 9 号水仓过程中ꎬ工期由原 20 d 缩短至 9 dꎬ工效由 0. 56 m3/ 工提高至 1. 23 m3/ 工ꎬ工效提高 119. 6%ꎬ 每个水仓约节约人工成本 3. 96 万ꎮ 混凝土输送泵 清挖水仓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ꎬ改善了工人劳动作 业环境ꎬ安全系数大大提升ꎮ 参考文献 [1] 杨友生. 混凝土输送泵长距离泵送技术的应用[J]. 隧 道建设ꎬ2006188 -90. [2] 杨根地ꎬ窦衍来ꎬ逯雨斌. 泵送技术在井下矸石混凝土 长距离输送中的应用[J]. 山东煤炭科技ꎬ200922 -3. [3] 靳永刚ꎬ吴远青ꎬ魏红军ꎬ等. 煤矿井下水仓的清挖处 理方法探析[J]. 中州煤炭ꎬ20103. 38 -39. [4] 郭文龙. 煤矿水仓煤泥清挖系统在煤矿的应用[J]. 科 技信息ꎬ201319427. [责任编辑常丽芳] 上接第 43 页 参考文献 [1] 李旺年ꎬ郭相平ꎬ张幼振. 动压巷道坚硬底板底鼓治理 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J]. 煤炭工程ꎬ2018ꎬ5012 32 -34. [2] 吴建星ꎬ方树林. 高应力厚煤层动压巷道底鼓力学机理 及控制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ꎬ2018ꎬ461286 -91. [3] 宋天奇ꎬ乔 明ꎬ孔国强ꎬ等. 采空侧动压巷道底鼓控制 技术研究[J]. 煤炭技术ꎬ2018ꎬ37450 -52. [4] 王 鹏. 余吾煤业瓦排巷底鼓控制研究[J]. 煤ꎬ2016ꎬ 25848 -50ꎬ70. [5] 张科学ꎬ马振乾ꎬ杨英明ꎬ等. 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高强度 开采底鼓防治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ꎬ2014ꎬ4211 33 -36. [6] 郑 武ꎬ李国平ꎬ周 贤. 动压条件下巷道底鼓机理分 析及对策[J]. 煤矿开采ꎬ2011ꎬ16660 -62. [7] 柏建彪ꎬ李文峰ꎬ王襄禹ꎬ等. 采动巷道底鼓机理与控制 技术[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ꎬ2011ꎬ2811 -5. [责任编辑常丽芳] 54 2020 年 7 月 赵晨光混凝土输送泵在煤矿清挖水仓中的应用 第 29 卷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