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巷道支护参数优化与快速掘进技术研究.pdf
第 4 2卷第 8期能 源 与 环 保 V o l 4 2 N o 8 2 0 2 0年8月 C h i n aE n e r g y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A u g . 2 0 2 0 收稿日期 2 0 2 0- 0 3- 0 8 ; 责任编辑 陈朋磊 D O I 1 0 . 1 9 3 8 9 / j . c n k i . 1 0 0 3- 0 5 0 6 . 2 0 2 0 . 0 8 . 0 4 8 作者简介 叶洪金( 1 9 8 8 ) , 男, 贵州盘县人, 工程师, 硕士, 2 0 1 2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 现从事煤矿管理工作。 引用格式 叶洪金. 煤矿巷道支护参数优化与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J ] . 能源与环保, 2 0 2 0 , 4 2 ( 8 ) 2 2 0 2 2 3 . Y e H o n g j i n . R e s e a r c ho n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 c o a l m i n e r o a d w a y s u p p o r t i n g p a r a m e t e r s a n dr a p i dd r i v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J ] . C h i n a E n e r g y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 2 0 2 0 , 4 2 ( 8 ) 2 2 0 2 2 3 . 煤矿巷道支护参数优化与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叶洪金 (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火烧铺矿, 贵州 盘县 5 5 3 5 3 9 ) 摘要 根据2 6 7 4 回风巷具体地质概况, 对巷道应力进行了分析, 并根据围岩地质条件进行了巷道支护 参数优化, 同时研究了快速掘进技术的施工方法, 主要包括支护工序、 永久支护工序安排及要求、 锚杆 施工安装工艺、 支护工艺、 支护形式、 施工工艺、 装载与运输等, 最后进行了巷道围岩变化监测。研究 表明, 采用优化以后的支护工艺和支护参数, 能有效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降低巷道支护成本, 巷道掘生 产效率提高了2 5 %, 同时巷道变形量也显著减小。研究为相似条件下巷道快速高效掘进提供了技术 支持。 关键词 巷道支护; 参数优化; 快速掘进 中图分类号 T D 3 5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0 5 0 6 ( 2 0 2 0 ) 0 8- 0 2 2 0- 0 4 R e s e a r c ho no p t i mi z a t i o no f c o a l mi n er o a d w a ys u p p o r t i n gp a r a me t e r s a n dr a p i dd r i v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Y eH o n g j i n ( H u o s h a o p uC o a l M i n e , G u i z h o uP a n j i a n gC l e a nC o a l C o . , L t d . , P a n x i a n 5 5 3 5 3 9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s p e c i f i c g e o l o g i c a l s i t u a t i o no f t h e 2 6 7 4r e t u r na i r w a y , t h e r o a d w a y s t r e s s w a s a n a l y z e d , a n dt h e r o a d w a y s u p p o r t i n gp a r a m e t e r s w e r eo p t i m i z e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o f t h e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 . A t t h es a m et i m e ,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 e t h o do f t h er a p i de x c a v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w a s s t u d i e d , m a i n l yi n c l u d i n gs u p p o r t i n gp r o c e s s , p e r m a n e n t s u p p o r t i n gp r o c e s s a r r a n g e m e n t a n d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b o l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i n s t a l l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s u p p o r t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 s u p p o r t i n gf o r m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l o a d i n g a n d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 e t c . a n dt h ec h a n g e s i nt h e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o f t h e r o a d w a y . S t u d i e s h a v e s h o w nt h a t t h e u s e o f o p t i m i z e ds u p p o r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a n ds u p p o r t i n g p a r a m e t e r s c a ne f f e c t i v e l y r e d u c e t h e l a b o r i n t e n s i t y o f w o r k e r s , r e d u c e r o a d w a y s u p p o r t i n g c o s t s , i n c r e a s e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e f f i c i e n c yo f r o a d w a ye x c a v a t i o nb y 2 5 %, a n dr e d u c et h ea m o u n t o f r o a d w a yd e f o r m a t i o n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 T h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h a v ep r o v i d e dt e c h n i c a l s u p p o r t f o r r a p i da n de f f i c i e n t r o a d w a ye x c a v a t i o nu n d e r s i m i l a r c o n d i t i o n s . K e y w o r d s r o a d w a ys u p p o r t i n g ; p a r a m e t e r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 r a p i dd r i v i n g 0 引言 国内外学者对巷道支护理论进行长时间的研 究, 在强调“ 支护围岩” 结构的研究基础上, 许多 支护理论随之产生[ 1 3 ]。①悬吊理论。悬吊理论认 为锚杆支护的作用就是将巷道顶板较软弱岩层悬吊 在上部稳固的岩层上。对于回采巷道揭露的层状岩 体, 直接顶板均有弯曲下沉变形趋势, 如果使用锚杆 及时将其挤压, 并悬吊在基本顶上, 直接顶板就不会 与基本顶离层乃至脱落。锚杆的悬吊作用主要取决 于所悬吊的岩层的厚度、 层数及岩层弯曲时相对的 刚度与弹性模量, 还受锚杆长度、 密度及强度等因素 的影响[ 6 1 2 ]。这一理论提出得较早, 满足其前提条 件时,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②松动圈理论。松动圈 理论由董方庭教授提出, 其内容要点 凡是无支护坚 硬围岩巷道的围岩松动圈都接近于 0 , 尽管围岩弹 塑性变形仍然存在, 但并不需要支护。与之相比, 软 岩巷道围岩存在较大松动圈, 且松动圈越大围岩变 022 2 0 2 0年第 8期叶洪金 煤矿巷道支护参数优化与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第 4 2卷 形越大增加支护难度。对其采取支护措施的最主要 目的就是限制围岩松动圈的发展从而遏制围岩的收 敛变形。③主次承载区支护理论。主次承载区支护 理论由方祖烈教授提出, 该理论认为 随着巷道的开 挖, 在巷道围岩深部形成压缩域, 在巷道围岩浅部形 成张拉域。压缩域围岩具有自承能力, 是维护巷道 稳定的主承载区。对浅部围岩采取支护措施后能够 形成一定的承载区, 但与压缩域主承载区相比其承 载能力较小, 所以称之为次承载区。根据主、 次承载 区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的动态特征来确定浅部张拉 域围岩的支护结构和参数, 协调主、 次承载区作用从 而实现巷道的最终稳定。④围压恢复加固理论。围 压恢复加固理论由明世祥教授首先提出, 该理论认 为巷道浅部围岩处于二向受力状态, 深部围岩处于 三向应力平衡状态。浅部围岩的强度远远小于后者 所以容易失稳破坏, 采取锚固措施后使其恢复三向 应力状态提高其强度, 保持和发挥围岩的“ 自支承 能力” 。⑤关键承载圈理论。关键承载圈理论由康 红普教授提出, 该理论认为 在巷道围岩体一定深度 范围内存在一个能承受较大切向应力的“ 岩石圈” , 圈外岩石处于应力平衡状态, 可以用来悬吊承载圈 以内的岩层。理论分析及工程实践表明, 承载圈厚 度越大, 圈内应力分布越均匀, 承载能力越大; 在对 围岩未采取人工支护等控制措施时, 承载圈离巷道 周边越近, 荷载高度越近, 巷道越容易维护。关键承 载圈的位置及厚度, 可以根据对围岩状态的分析计 算得出。锚杆的支护作用是将破坏区岩层与关键承 载圈相连, 阻止破碎岩层垮落, 对围岩提供径向和切 向约束力, 阻止破坏区岩层的扩容、 离层、 滑动, 提高 破碎区的承载能力。⑥新奥法。奥地利科学家在总 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隧道设计施工 方法, 被称为奥地利隧道新施工方法, 简称新奥法。 1 9 8 0年奥地利土木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把新奥 法定义为 在岩体或土体中设置的使地下空间的周 围岩体形成一个中空筒状支撑环结构为目的的设计 施工方法。新奥法的核心是利用围岩的自承作用来 支撑隧道, 促使围岩本身变为支护结构的重要组成 部分, 使围岩与构筑的支护结构共同形成为坚固的 支撑环。 1 工程概况 1 . 1 工作面情况 2 6 7 4回风巷位于滥泥箐采区北翼, 南至 2 6 7 4 风巷联络巷, 北至 2 6 7 4切眼, 上覆 3号煤 2 6 3 2工作 面已回采完毕, 上覆 5号煤尚无工程, 下伏 1 0号煤 层, 2 6 1 0 2工作面已回采结束, 沿倾斜向上的 7号煤 层, 2 6 7 2工作面已回采结束, 工作面垂深 2 9 6~ 3 5 4 m 。 1 . 2 煤( 岩) 层赋存特征 煤层特征情况见表 1 。 表 1 煤层特征情况 T a b 1 C o a l s e a m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顶板名称 岩石名称厚度/ m岩性特征 基本顶 灰色粉砂岩 8 . 0 0~ 1 0 . 0 0泥质粉砂岩与细砂岩、 似层状菱铁矿互层 直接顶 灰色粉砂岩1 . 0 0 泥质粉砂岩与似层状菱铁矿互层, 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 大羽羊齿) 直接底灰色泥岩0 . 1 0~ 0 . 3 0灰色泥岩, 无层理, 遇水呈泥状 基本底 深灰色泥岩 及粉砂岩 3 . 0 0~ 5 . 0 0泥质粉砂岩夹似层状菱铁矿 1 . 3 地质构造 根据地测科提供地质说明书看, 无大断层影响, 预计小断层较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治水措施 ①矿井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沿采空区裂隙渗入 井下。②必须遵守“ 预测预报, 有疑必探, 先探后 掘, 先治后采” 的原则。矿井最大涌水量 6 0m 3/ h , 正常涌水量 3 0m 3/ h 。 2 支护设计 2 . 1 巷道应力分析 2 6 7 4风巷掘进属于沿 2 6 7 2综采工作面影响范 围掘进, 是典型的沿空掘巷工作面, 与 2 6 7 2运巷留 有 3m的小煤柱, 巷道掘进范围属于 2 6 7 2采空区的 泄压范围内掘进。 2 . 2 支护形式 ( 1 ) 临时支护。①临时支护的安装及使用方 法。锚网断面 综掘机截割到设计尺寸后、 先敲帮问 顶, 然后将掘进面预压的顶网铺开, 采用“ 隔一打 一” 的方式及时打设锚杆将掘进面顶板支护好, 即 综掘机截割完以后, “ 敲帮问顶” 结束后, 及时在巷 道顶板上按 14 0 0m m间距打设 3根锚杆将顶板支 护控制好。 ( 2 ) 永久支护。采用锚网 +锚索 +钢筋梯联合 支护。 2 . 3 支护设计选型 ( 1 ) 支护材料选择。 ①锚杆 选用 2 2m m 25 0 0m m右旋无纵筋全螺纹锚杆。②帮锚 选用 122 2 0 2 0年第 8期 能 源 与 环 保第 4 2卷 2 0m m 18 0 0m m右旋无纵筋全螺纹锚杆。③锚 索 使用 2 1 . 6m m 62 0 0m m的钢绞线锚索。④ 锚固剂 锚固剂采用 M S K 2 3 6 0 , = 3 0m m , L= 6 0 0 m m , 使用数量 锚杆 1卷, 锚索 2卷。⑤锚杆托盘 采用钢板托盘, 制成 1 5 0m m 1 5 0m m方形鼓型托 盘, 厚为 1 0~ 1 5m m 。⑥金属网 采用 1 0号冷拔丝 编织的金属方格网( 5 0m m 5 0m m ) , 规格 3 . 0m 0 . 9m 。 ( 2 ) 支护参数选择。 断面 宽 高 =5 . 0m 3 . 0m 。锚杆间排距为 8 0 0m m 8 0 0m m , 锚索间排 距为 16 0 0m m 24 0 0m m 。 3 快速掘进技术 ( 1 ) 支护工序。先“ 敲帮问顶” , 再进行临时支 护, 最后进行永久支护。 ( 2 ) 工序安排及要求。施工过程综掘机截割完 以后, 人工敲帮问顶结束后, 一组施工人员按 14 0 0 m m 14 0 0m m的间排距按由外往里的顺序逐排打 设临时支护, 然后安排另一组人从后路按要求将未 打设的帮锚、 锚索打设齐全, 如此循环往复进行。帮 锚杆最多可滞后滞后掘进面 8m排施工, 锚索最多 可滞后掘进面1 2m施工, 若顶板破碎时, 将锚索、 帮 锚及时紧跟掘进面打设, 严禁空顶作业。 ( 3 ) 锚杆施工安装工艺。“ 敲帮问顶”→临时支 护→打眼→清理钻孔→安装锚固剂、 杆体→搅拌→ 等待→安装托盘、 螺母→紧固。 ( 4 ) 支护工艺。采用锚网索 +钢筋梯联合支 护。 ( 5 ) 施工工艺。①施工方法。该工作面主要采 用综掘机截割落煤, 后跟刮板输送机、 胶带输送机运 输煤矸, 支护形式为全锚网支护。②施工方式。交 接班安检→隐患排查处理→开工准备→按照截割顺 序割煤→出货→“ 敲帮问顶”→临时支护→永久支 护→自检→进入下一循环。顶板完好时截割顺序 在工作面中部进刀切入, 达到截深后, 以此为中心, 按照顺时针摆动截割臂做圆周切割, 使巷道基本成 型后, 再用截割部刷帮、 顶, 使断面达到设计要求。 顶板破碎时截割顺序 将工作面分成 2次进行截割, 先截割工作面 1 / 3的宽度, 后截割工作面剩余的 2 / 3宽度, 最后刷周边帮、 顶, 使断面达到设计要求。 ( 6 ) 装载与运输。①装载与运输方式 综掘机 截割装载, 运输方式为刮板输送机、 胶带输送机运 输。②装载、 运输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名称、 型号、 安装位置、 固定方式, 安全设施的安设方式、 运输距 离等。装载、 设备运输方式见表 2 。 表 2 装载、 设备运输方式 T a b 2 L o a d i n ga n de q u i p me n t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固定方式运输距离/ m 1综掘机E B Z 1 6 01 2胶带输送机S P J 8 0 01地锚8 0 3刮板输送机4 2 0 T1地锚1 0 4胶带输送机S P J 1 0 0 01地锚7 0 6 ( 7 ) 煤矸、 材料设备、 人员运输线路。①煤、 矸 运输方式 综掘机落煤后经综掘机装载→2 6 7 4回风 巷刮板输送机→2 6 7 4回风巷联络巷胶带输送机→ 2 6 1石门胶带输送机→2 6 1石门煤仓→2 6采区一区 段运输巷→2 6采区运输上山→2 6采区煤仓→1 6 6 0 北大巷强力胶带→0 0 2内煤仓→胶带走廊→地面洗 煤厂。②材料、 设备运输方式 地面→副斜井→1 6 6 0 北大巷→北三采区石门→材料暗斜井→2 6采区一 区 段运输巷车场→2 6 采区一区段运输巷→2 6 1 石 门→2 6 7 4回风巷→施工点掘进面。③装载与运输 各工序安排, 与其他工序协调。综掘机装载出货的 同时, 可使用回风巷胶带输送机进行冲运料工作。 4 支护效果 1号测点巷道围岩变化情况见表 3 。 ( 1 ) 2 6 7 4回风巷属于 2 6 7 2采空区卸压范围内 掘进, 掘进期间巷道顶板变形量较小, 现场支护效果 良好。 ( 2 ) 从数据分析比对来看, 顶板离层量最大值 5 8m m , 底鼓量最大值 4 5m m , 两帮位移量最大值 5 7 m m , 说明巷道变形主要以顶板离层变形为主, 两帮 变形相对较小, 应该将巷道顶板控制作为巷道支护 的重点。 5 效益分析 ( 1 ) 直接经济效益。①原设计经济投入 每米 材料投入 20 6 7 . 6元; ②优化设计后材料投入 材料 投入可节省 8 9 3元/ m 。优化后减轻了工人劳动强 度, 生产效率提高了 2 5 %。 ( 2 ) 社会效益。采用“ 隔一打一” 的临时支护方 式, 既对顶板起到了快速支护作用, 同时作为临时支 护的锚杆又成为永久支护的组成部分, 大大缩短了 支护工艺施工时间, 确保巷道支护效果, 又消除了支 222 2 0 2 0年第 8期叶洪金 煤矿巷道支护参数优化与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第 4 2卷 表 3 1号测点巷道围岩变化情况 T a b 3 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c h a n g e s i nN o . 1me a s u r i n gr o a d w a ym m 日期 顶板 离层量 顶板 下沉量 底板 鼓起量 上帮 位移量 下帮 位移量 7月 1 6日0 0000 7月 1 7日2 4042 7月 1 8日6 8484 7月 1 9日1 3 1 541 58 7月 2 0日1 6 1 881 81 0 7月 2 1日1 8 2 01 52 01 2 7月 2 2日2 0 2 22 02 01 5 7月 2 5日2 0 2 22 02 01 5 7月 2 8日2 3 2 52 02 21 5 8月 2日2 4 2 62 22 21 5 8月 6日2 6 2 82 42 31 6 8月 1 0日2 6 2 82 62 31 7 8月 1 4日2 8 3 02 72 61 7 8月 1 7日2 8 3 02 72 61 7 8月 2 3日3 3 3 52 92 81 9 8月 3 0日3 3 3 52 92 81 9 9月 3日3 8 4 03 03 01 9 9月 8日3 8 4 03 03 01 9 9月 1 3日3 8 4 04 03 02 2 9月 2 0日5 3 5 54 03 02 2 9月 2 6日5 3 5 54 53 02 4 1 0月 4日5 8 6 04 53 22 4 1 0月 1 3日5 8 6 04 53 22 5 护过度现象, 提高了巷道掘进进尺效率, 大幅提高掘 进工效, 对缓解该矿 2 6采区生产接替紧张的局面具 有重要意义。 6 结语 根据该矿 2 6采区 7号煤的煤层地质条件, 结合 现场实际条件, 对 2 6 7 4回风巷快速掘进工艺及支护 参数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采用“ 隔一打 一” 的临时支护方式, 可以有效减少顶板空顶时间, 并根据顶板及两帮变形量情况, 对顶板和两帮采用 不同长度的锚杆进行支护, 大大减少了锚杆支护打 眼的时间, 提高生产劳动效率, 提高巷道掘进单进进 尺量, 有效缓解了采区生产接替紧张的局面。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 [ 1 ] 李刚, 牛磊, 李文龙. 煤矿硬岩巷道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J ] . 煤 炭科学技术, 2 0 1 8 , 4 6 ( 1 1 ) 1 8 2 5 . L i G a n g , N i uL e i , L i We n l o n g . R e s e a r c ho nr a p i dd r i v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o f c o a l m i n e h a r dr o c kr o a d w a y [ J ] . C o a l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8 , 4 6 ( 1 1 ) 1 8 2 5 . [ 2 ] 李亚伟. 煤矿岩巷爆破参数优化与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D ] . 淮 南 安徽理工大学, 2 0 1 4 . [ 3 ] 王旭锋, 张东升, 邵鹏, 等. 深部软岩锚喷支护巷道快速掘进技 术[ J ]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 0 1 1 , 2 8 ( 3 ) 4 1 5 4 1 9 . Wa n gX u f e n g , Z h a n gD o n g s h e n g , S h a oP e n g , e t a l . T e c h n o l o g yo f r a p i dd r i v i n gi nd e e ps o f t r o c kb o l t s h o t c r e t e s u p p o r t r o a d w a y [ J ] . J o u r n a l o f M i n i n g&S a f e t y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1 1 , 2 8 ( 3 ) 4 1 5 4 1 9 . [ 4 ] 赵二会, 刘强, 白冰. 煤巷快速掘进装备配套及支护参数优化 研究[ J ] . 煤炭科技, 2 0 1 8 ( 2 ) 3 8 4 0 . Z h a oE r h u i , L i uQ i a n g , B a i B i n g . R e s e a r c ho nm a t c h i n ga n ds u p p o r t i n gp a r a m e t e r s 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 r a p i dd r i v i n ge q u i p m e n t i nc o a l r o a d w a y [ J ] . C o a l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M a g a z i n e , 2 0 1 8 ( 2 ) 3 8 4 0 . [ 5 ] 侯社伟, 谷松山. 半煤岩巷快速掘进技术及合理支护参数的研 究[ J ] . 中州煤炭, 2 0 1 2 ( 1 1 ) 2 0 2 3 . H o uS h e w e i , G uS o n g s h a n . R e s e a r c ho nr a p i dd r i v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r e a s o n a b l es u p p o r t i n gp a r a m e t e r so f s e m i c o a l r o c kr o a d w a y [ J ] . Z h o n g z h o uC o a l , 2 0 1 2 ( 1 1 ) 2 0 2 3 . [ 6 ] 张喜文, 段其涛, 徐祝贺. 大断面煤巷快速掘进工艺及参数优 化研究[ J ] . 中国煤炭, 2 0 1 4 ( z 1 ) 8 7 9 1 , 9 5 . Z h a n gX i w e n , D u a nQ i t a o , X uZ h u h e . R e s e a r c h o n r a p i d e x c a v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p a r a m e t e r 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 l a r g e s e c t i o nc o a l r o a d w a y [ J ] . C h i n aC o a l , 2 0 1 4 ( z 1 ) 8 7 9 1 , 9 5 . [ 7 ] 李明镜, 蒲元宏. 大断面半煤岩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 [ C ] / / 2 0 1 6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 2 0 1 6 . [ 8 ] 马旭克, 李旭亚. 大断面硬岩巷道快速掘进六位一体关键技术 的研究与应用[ J ] . 能源与环保, 2 0 1 9 , 4 1 ( 1 ) 1 5 2 1 5 6 . M aX u k e , L iX u y a . R e s e a r c h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s i x i n o n ek e y t e c h n o l o g yf o r r a p i dd r i v i n g o f l a r g e s e c t i o nh a r dr o c k r o a d w a y [ J ] . C h i n aE n e r g y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 2 0 1 9 , 4 1 ( 1 ) 1 5 2 1 5 6 . [ 9 ] 吕兆恒, 杨东辉, 王东. 巷道快速掘进锚杆支护参数的数值优 化[ J ]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1 6 , 3 2 ( 2 ) 6 6 7 0 , 7 3 . L Z h a o h e n g , Y a n gD o n g h u i , Wa n gD o n g . N u m e r i c a l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o f b o l t s u p p o r t p a r a m e t e r s f o r r a p i dt u n n e l i n g [ J ] .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x i D a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 2 0 1 6 , 3 2 ( 2 ) 6 6 7 0 , 7 3 . [ 1 0 ] 武晓超. 锚杆支护技术在煤巷快速掘进中的应用[ J ] . 中州煤 炭, 2 0 1 3 ( 7 ) 9 2 9 4 . WuX i a o c h a o .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b o l t s u p p o r t t e c h n o l o g y i nr a p i de x c a v a t i o no f c o a l r o a d w a y [ J ] . Z h o n g z h o uC o a l , 2 0 1 3 ( 7 ) 9 2 9 4 . [ 1 1 ] 郝建新, 胡旭东, 陈雷.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支 护技术[ J ] . 煤炭科技, 2 0 1 9 , 4 0 ( 6 ) 1 1 0 1 1 3 . H a oJ i a n x i n , H uX u d o n g , C h e nL e i . O v e r b u r d e nm o v e m e n t l a wa n d s u p p o r t t e c h n o l o g y i nf u l l y m e c h a n i z e dc a v i n g f a c e w i t hl a r g e m i n i n gh e i g h t [ J ] . C o a l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M a g a z i n e , 2 0 1 9 , 4 0 ( 6 ) 1 1 0 1 1 3 . [ 1 2 ] 解鹏涛. 采煤工作面巷道支护优化分析[ J ] . 煤炭科技, 2 0 1 9 , 4 0 ( 5 ) 1 7 1 9 . X i eP e n g t a o . O p t i m i z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o f r o a d w a ys u p p o r t i n gi nc o a l m i n i n gf a c e [ J ] . C o a l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M a g a z i n e , 2 0 1 9 , 4 0 ( 5 ) 1 7 1 9 .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