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路径探析.pdf
2020年第8期西部探矿工程 * 收稿日期 2019-11-05 作者简介 赵秀峰(1990-) , 女 (汉族) , 山西怀仁人, 助理工程师, 现从事煤矿安全工程工作。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路径探析 赵秀峰*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管理监察局, 山西 大同037001) 摘要 煤矿井下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气体, 开采煤矿属于一种高危职业, 为更好地保障矿井安全生 产, 结合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结合自身长期工作实践, 提出了一系列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 即“深、 全、 细、 实、 严” 的安全管理法, 通过深入分析, 得出煤矿安全事故是可防的, 可控的, 煤矿企业 是可以实现安全生产的。 关键词 煤炭; 安全生产; 隐患; 务实; 措施 中图分类号 X9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716202008-0181-03 煤矿企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属于危险性最高的企 业之一, 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生伤亡事故, 尤其是大型事 故和特大事故的发生, 目前这些问题是煤矿企业最难处 理的问题, 是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最大阻碍。 因此, 企业必须居安思危, 及时找出并消除大型事故, 尽 可能减少大型事故和普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安全文化 管理工作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 利用安全文化来 保障安全生产。安全文化指的是安全观念、 安全意识及 其引导背景下各种行为的总称, 其中主要涵盖了安全观 念、 安全行为、 安全技术等。因此, 在进行安全管理的时 候, 煤矿企业必须重视员工的思想教育; 重视决策者与 管理者的安全职责。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意识; 重视树 立 “安全为首、 生命第一” 的理念; 重视创建合理、 系统的 安全管理系统, 形成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1深层次安全教育及深力度安全培训 加强安全文化的渗透性, 提升视觉文化的渲染力。 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 营造出和谐安全的生产环境。充 分运用 “四会” 来培训干部及职工, 坚持举办班前会; 坚 持开展隐患排查分析会议; 坚持举办质量标准化的分析 会议; 坚持大会议等各项制度。完善活动的载体, 补充 煤矿中安全生产的培训, 例如, 由某个矿井中的家属自 愿形成一支亲情服务团队, 与安全生产相配合, 积极举 办各种安全活动。举办合理的安全帮教工作, 利用爱心 与真心来换取安全, 由家属服务团队与安全监察处相结 合, 从违章行为的人为突破口来拓展帮教工作的范围, 利用爱心与真心来唤起矿井对安全性的重视。与煤矿 生产的安全性相结合, 坚持深入到家庭、 职工宿舍及农 村, 上门慰问交流, 签署相应的安全联保合同, 利用真心 来帮助和教育 “三违” 员工, 利用亲情来爱护 “三违” 员 工, 创建起稳固的亲情防线。敲响 “三违” 员工的警钟, 使他们不敢违规、 不想违规、 不能违规。加强安全文化 的渗透性, 提升视觉文化的渲染力, 坚守安全培训工作 的场所, 将无形的安全行为文化积极融入到安全管理工 作中, 创新升级安全宣传培训工作的开展载体[1]。 2全方位、 全视角抓安全管理 从安全管理的方面讲, 必须清除管理工作的 “盲 区” 、“空白区域” , 更要消除 “忽略点” 。紧抓生产的过 程, 推动全方位的管理; 紧抓执行的力度, 促进监督的 时效性; 紧抓措施的贯彻, 推动整改的力度。形成一种 点、 面、 线相结合的局面, 彼此交叉合作, 创建起全面、 全方位的安全防治系统,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以实现安全 生产的目标。根据各个部门的工作特性和技术特征, 遵照找出问题指出问题制定方案监察指导复 核验收的程序, 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促使各个部门 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完善不足、 发挥优 点, 形成一种监管的合力, 不管是煤矿开展的安全检 查, 还是煤矿进行的抽查, 都必须坚持各个部门协同参 与的原则, 及时找出问题, 并共同商量研究, 即不仅要 确保安全检查的综合性, 而且要重视措施的有效性和 科学性。创建起有效的安全互动平台, 促使各个业务 职责部门的监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有效地清除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盲区, 是 安全与管理工程 181 2020年第8期西部探矿工程 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 是综合衡量煤矿企 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标尺, 是清除各种问题及隐患 的基石。 3细致查隐患、 找问题、 定措施、 抓整改 煤矿企业发生的生产事故大多由小发展到大, 由 量变发展为质变, 所有事故都源自于微小的细节, 安全 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由细节出发, 其执行力必须覆盖 整个过程, 要切切实实的执行, 对于其中存在的隐患问 题, 必须严格控制, 要扩大隐患问题, 从防治抓起, 紧抓 不放松, 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成效, 安全来源于细微之 处, 事故产生于随意之处。部署工作必须要从细处抓 起, 一旦部署不科学、 考虑不全面, 就会产生全新的隐 患与问题, 这样就无法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也无法确保 执行的力度。所有事故的产生, 都是因为其中存在的 问题与隐患没有得出及时解决, 因此在生产之前必须 进行好班前会, 尤其是明确员工的精神状态, 认真交接 班组工作, 重视交接过程中的问题及隐患的处理状况, 预测其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安排好各种注意事项。 班组内部的排查与检查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核 心内容, 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是安全管理 实现目标的根本。对安全部门进行严格的监察, 及时 找出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 认真落实安全职责[2]。 4唯实意识、 求实态度、 务实精神、 踏实作风 紧抓安全管理就必须真正做到真抓实干、 不虚伪、 不停留于形式。切切实实地开展管理工作。认真贯彻 各种规章制度、 法律政策和措施要求, 对各种类型的煤 矿、 矿井下的各个场地、 各个点、 各个环节, 都必须明确 安全管理工作的政策、 制度及措施等等。积极转变干 部的行为作风, 要求实事求是、 真枪实干, 在紧抓安全 生产的环节上, 应当遵照各个部门所制定的制度来严 格下井生产, 切实做到人员三班倒, 每一班组都有领导 管理。将紧抓检查、 整改和落实进行有效的融合, 在管 理、 现场与落实的角度下足功夫, 以实事求是的作风来 紧抓安全管理, 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做好 安全基础工作, 在安排员工参加培训的同时, 重视生产 的管理, 扩大安全工作的投资力度, 健全供电、 通讯、 供 排水等系统, 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 确保运输系统中设 备的完好性, 将加大安全生产的投资作为治本的策 略。做好安全管理, 煤矿企业所发生的事故大多是由 小至大, 由量变发展为质变, 必须进行细实的管理, 对 于安全问题绝对不能大事化小, 从防治异常开始, 要紧 抓不放松, 才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5严标准、 严制度、 严考核、 严奖罚 将严格制度、 严格标准、 严格考核、 严格奖惩与落 实执行的力度相结合, 将干部的行为作风、 制度的落实 融入到现场管理中, 员工行为的培养与执行力的落实 相互结合, 这是提高生产安全性的前提条件之一。从 而使安全管理工作更为谨慎、 认真。 认真落实制度的执行力, 要求整个煤矿的全体职 工都必须严格遵照、 落实及遵守制度, 并维护制度的严 肃性, 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以形成制度与执行力的合 力。在制定相关的制度时, 必须对协调性、 安全性等各 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制度的执行必须具备确切性、 数 量性和简便性, 就是通俗易懂、 易检查, 制度必须明确, 并且在制度内部创建起完善的内控制度。在紧抓安全 管理的方面, 各个层级的领导者都必须树立起正确的 观念, 对于产生的各种伤亡事故和没有及时处理的隐 患问题, 对相应的责任人都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存在 的不足, 承担应有的责任, 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制定 有效的防治措施。严制度, 就是要遵守制度、 控制行 为、 树立形象, 对于有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和判 断, 确保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严守制度、 确定职责、 重视规矩, 树立起正确的思想理念, 即制度的约束不存 在例外, 规矩的遵守不存在特权, 领导人员必须自觉遵 守各项制度。制度的执行需要具有灵活性。事物是动 态的、 发展的, 制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同 时对制度进行的调整必须具备前瞻性, 必须满足上级 规定, 必须具备较强的民主性、 集中性, 必须与本机构 的实际状况相结合。严奖惩, 要重视奖励与惩处, 提升 生产能力, 紧抓生产的安全性, 认真落实执行力, 就必 须遵照相应的原则, 即重视奖励与惩处。若不重视奖 励, 就无法激发员工生产的积极性, 无法确保生产的安 全性; 若不重视惩处, 其震慑力就无法得到发挥, 无法 落实相关制度、 无法约束员工的行为, 奖惩必须要明 确、 公平、 一致, 否则将会对员工的工作激情造成抑 制。紧抓干部的执行力, 就必须抓好领导人员的安全 管理与监管的能力, 落实日常行为、 现场管理的执行 力, 及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 保证运输系统得以有效 运行, 严控关键时期的执行力。安全管理工作的成绩 主要取决于干部员工的价值观、 行为和作风, 为了使干 部员工对安全管理真正做到 “我要、 我懂、 我能、 我会” , 采用各种形式来引导干部人员, 促使他们可以将安全 与稳定、 效益、 亲情、 幸福形成密切的联系, 清楚核算政 治、 经济、 亲情、 幸福的账目。必须核算好政治账目, 否 则将会自毁前途, 尤其是煤矿企业的干部人员, 必须懂 敬畏、 知底线, 严格遵守各项制度, 在安全管理的方面 必须切实从细节出发。事故的产生, 不仅会导致经济 的直接损失, 而且会造成经济的间接损失[3]。生产事故 182 2020年第8期西部探矿工程 中丧失生命的员工, 极有可能导致与其相关的家庭陷 入到无尽的悲伤中, 可能会因为丧失主要的劳动力, 而 导致其家庭受到严重的影响。 6结语 对企业而言, 安全是最大的生产效益, 对家庭而 言, 安全是最大的幸福, 对员工而言, 安全是最大的福 利, 对干部而言, 安全是最真实的政治生命, 因此必须 树立起正确的安全观。若要彻底的清除事故, 就必须 紧抓安全管理, 消除麻痹思想, 清除安全隐患, 防治风 险事故, 对于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应当及时找出原因、 制定策略, 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一切安全隐患消除 在萌芽中。真正实现人人重视安全、 事事侧重安全的 目标, 以确保生产的安全性。事故是可以预防、 可以控 制的, 安全生产是可以达到的。 参考文献 [1]朱斌, 于光辉.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构建煤矿安全长效机制 [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9 (5) 33-35. [2]朱玉强.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黑龙江 科学, 2018 (24) 14-16. [3]毛善君, 夏良, 陈华州.基于安全生产的智能煤矿管控系统 [J].煤矿安全, 2018 (12) 44-46. Analysis on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Safety Production in Coal Enterprises ZHAO Xiu-feng Safety Management Supervision Bureau of Shanxi Datong Coal Mining Group Co., Ltd., Datong Shanxi 037001,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a lot of inflammable and explosive gases in the coal mine. Coal mining belongs to a high-risk occup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ensure the safety production of coal mine, combined with current situa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of coal mine enterprises and long-term work practice,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ensure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are put forward, namely “deep, comprehen- sive,detailed,practical,strict“safetymanagement.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it is considered that coal mine safety ac- cidents are preventable and controllable, and coal mine enterprises can realize safe production. Key words coal;safe production;hidden dangers;pragmatic; measures (上接第180页) 土层, 夹砂层透镜体, 富含钙质结核及铁锰质。该层厚 度与地貌部位相关, 一般厚624m, 主体属河流冲积 物。与下伏中三叠统油房庄组 (T2y) 石英砂岩夹泥岩、 上覆全新统均为不整合接触。 阶地面高出河床8m, 阶地面及阶地坡均由河流冲 积物构成, 阶地坡底部可见基岩露头, 故属基座阶地。 由于Ⅱ级阶地坐落在中三叠统油房庄组 (T2y) 石 英砂岩夹泥岩之上, 泥岩是良好的隔水层。因此, 沿河 流延伸方向, 在Ⅱ级阶地与Ⅰ级阶地接触处, 造成潜水 露头, 形成系列下降泉。 3.3Ⅰ级阶地 由全新统 (Q4a) 下部冲积层组成, 具二元结构。由 下向上, 岩性依次是 底部为砾石层, 砾石成分以石英 砂岩、 石英岩、 片岩、 脉石英为主, 砾径510cm为主, 分选及磨圆度较好; 上部是褐灰色细砂层及亚砂土层, 水平层理。该层厚度5m。属典型的河床冲积及河漫 滩沉积。与下伏下三叠统和尚沟组 (T1h) 紫红色泥岩 及砂岩、 上覆全新统上部冲积层均为不整合接触。 阶地面高出河床2m, 阶地面及阶地坡均由河流冲 积物构成, 阶地坡底部可见基岩露头, 古属基座阶地。 4阶地成因分析 依据阶地特征及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历史, 嵩山地 区颍河阶地形成于燕山运动之后, 至今仍在持续发展 演化。在燕山运动形成的构造格局基础上, 嵩山地区 经长期风化剥蚀, 形成准平原地貌。新近纪开始的新 构造运动, 地壳抬升, 河流侵蚀下切, 形成阶地地貌。 由于三级阶地坐落在不同时期的基岩之上, 分别是始 新统张家村组 (E2z) 紫红色砂质泥岩、 中三叠统统油房 庄组 (T2y) 石英砂岩夹泥岩、 下三叠统和尚沟组 (T1h) 紫红色泥岩及砂岩, 说明本地区新近纪以来一直处于 地壳抬升状态, 并且具有阶段性。依据区域地质资料 判断 第一阶段抬升期是250008300年, 区域地壳抬 升幅度为34m; 第二阶段抬升期是83004000年, 区域 地壳抬升幅度为713m; 第三阶段抬升期是4000年至 今, 区域地壳抬升幅度为568m。新近纪以来, 区域地 壳抬升幅度累计为1315m, 每个阶段地壳抬升造成的 河流侵蚀下切不但切穿了上一阶段后形成的冲洪积 物厚度, 而且, 侵蚀下切至更老的基岩。 参考文献 [1]程胜利.嵩山地质博览 [M].地质出版社,2003. [2]程胜利, 孙宝玲, 苗雨国.嵩山地质实习指南[M].地质出版社, 2008.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