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研究.pdf
2020年第8期西部探矿工程 * 收稿日期 2019-10-23 作者简介 师亮亮 (1983-) , 男 (汉族) , 山西高平人, 工程师, 现从事煤矿通风与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研究 师亮亮* (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长治 046600) 摘要 为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对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形成背景和原理 及霍尔辛赫煤业在构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过程中采用的创新的方法和理论进行了阐述, 在双重预 防机制中加入 “1 加 4” 模式、“六位一体” 变化管理机制等模式, 新方法和新理论补充和完善安全生 产管理理论体系, 双重预防性机制对生产重大安全隐患做到超前辨识和预防, 实时动态管控风险。 关键词 双重预防; 标准化; 安全生产; 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 TD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716202008-0189-02 国家新推出了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与以往最大的不 同是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 预防性工作机制” 纳入考核体系, 其目的在于将标准化 与构建 “双控” 结合, 形成 “三位一体” , 对 “双控” 实现可 量化考核, 国家新推出的安全生产标准化, 由于推行时 间短, 目前, 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标准, 所以, 如何构 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 1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形成背景 煤矿安全生产达不到预期效率, 最大的原因就是 缺乏理论指导。由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缺乏相应的理 论研究, 在20002005年, 这5年期间发生的特大事故 达49起, 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沉重的代 价促使矿井转变工作重心, 从之前的事后应对变成事 前预防, 提出了 “隐患排查治理” 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工作重心的转变和新的管理理念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 事故的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 但特大事故仍处在多发 势头, 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故此,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急需有能够有效地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新理论和新 方法的出现。 对于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 议上指出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 防性工作机制是有效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的有 效管理方法和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工作要 求, 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双重预防性工 作机制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一次重大创新, 建立风 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的 “双重防线” , 能够对实 时动态管控风险和在源头管控事故隐患。 2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原理 当前, 我国多数煤矿企业, 特别是小煤矿企业在 “风险分级管控” 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透彻和全 面, 相关工作基础薄弱, 为了保证 “双重预防性工作机 制” 在煤矿行业的稳步推进和落实,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 局制定以下4项运行准则 ①预防为主、 减少特大重大 安全事故的发生。②在 “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推进过 程中, 不应以增大煤矿企业的工作量为代价; ③ “双重 预防性工作机制” 的相关文件的制定应本着简单易行 的原则; ④在推进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煤矿现有的工作, 对于现有的煤矿工作格局尽量不要更改和打破, 避免 给煤矿增加新的负担。依据上述原则要求, 为确保 “双 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的推进和落实, 煤矿企业应该把 “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的建设和现行煤矿安全质量标 准化工作相融合, 共同推进、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将 “双重预防性工作制” 的落实工作难度降低, 且依靠煤 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定量化, 从而量化考核 “双重预 防性工作机制” 的着陆情况。 3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实际应用 3.1分级管控安全风险 只有做到 “大超前” 甚至做到 “更超前” 才能进一步 保证生产安全, 年度辨识评估加 4 个专项辨识评估的 “1 加 4” 模式被应用在新标准中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中 去, 基于此, 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把企业 “地质 超前、 设计超前、 措施超前、 抽采超前、 装备超前” ,“大 189 2020年第8期西部探矿工程 环境、 大衔接、 大系统” 及 “三大六超前” 的指导方针与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理论相融合, 进而形成 “年度辨识 评估、 中期辨识评估 (2至5年) 、 远期辨识评估 (5到10 年) 加 4个专项辨识评估” 的 “3加4模式 ” , 矿井在 “大 环境、 大衔接、 大系统” 中采用中期辨识评估及远期辨 识评估可以对于矿井所存在的较大风险实现超前辨 识, 辅以超前措施的管控, 不仅对于 “三大六超前” 的效 果有了大幅提升, 而且也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内涵 愈加丰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应严格管控安全风险 分级, 使重大风险可以得到有效地预防, 尤其是对容易 导致安全事故及作业环境和生产工艺中的存在的风险 位置开展超前评估, 有效地做到对于各种风险的把控, 并选用合适的措施进行防范, 采用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的管控方法, 实现超前风险管控, 将矿井生产过程中存 在的风险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减 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 还制定了工作规范和超前 预警机制。做到每年定期对风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 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制定专项预防措施, 每五年进 行中期辨识评估, 并按月开展例会, 对风险管控的实际 效果进行评审。 3.2变化隐患动态控制 在不安全因素里影响最大是不可预知的变化, 对 于事故隐患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在实际生 产过程中, 霍尔辛赫煤业本着变化是最大隐患的理念, 将企业的变化管理体系纳入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五项流程” 是指事故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排查、 治 理、 监督及保障措施;“六位一体” 变化管理机制是指变 化的预测、 分类分级、 信息的反馈、 控制的情况、 落实检 查及考核管理, 通过将 “五项流程” 和 “六位一体” 变化 管理机制相互融合, 从而对生产过程中的 “人、 机、 料、 法、 环” 等因素进行动态监测和管控。与此同时, 把变 化管理的分级分类体系、 标准化体系、 执行体系、 应急 体系、 制度体系进行深度的融合, 实现了对于重大隐患 的超前预测、 科学的减少隐患、 并做到有效的控制, 保证 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精确性以及管理的制度化和标 准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确保生产的动态安全性。 3.3强化 “双控” 机制 以 “3 加 4” 模式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需要每年进 行, 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分级并设管控措施 , 形成分析 报告, 真正做到有效预估、 管控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 生, 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部位需要挂牌实名制督 办, 利用调度会议、 每日汇报进度以及跟踪动态管控等 方法, 只有影响安全生产的隐患因素被解除并且经过 评审且通过验收工作才能消号, 切实做到对于重大安 全风险的管控; 除此之外, 对于二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 查和治理方法进行了建立和健全, 真正做到定期排查 生产安全隐患、 做好预防措施实施和动态过程把控。 排查隐患时不仅对现存的隐患进行重视, 更要追溯至 隐患的根源, 从源头根除隐患因素, 鞭辟入里的剖析隐 患存在的原因并做到有效地整改和落实。对于瓦斯、 火、 冲击地压和水等重大安全隐患因素要重点关注和 治理, 专项整治活动需要定期开展, 技术攻关不能停, 根据闭环管理的规定和要求, 真切做到人员、 资金和物 资的到位, 切实做到360无死角排查生产隐患, 做到不 留后患。 4结论 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对于我国安 全生产管理理论体系起到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作用, 确保落实 “预防为主、 防御结合、 综合治理” 的管控方 针, 对于所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做到超前辨识和预防, 在有效预防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关键 作用。“双控” 机制目前尚处在完善和探索的阶段, 霍尔 辛赫煤业的超前管理、 迅速应对的 “双控” 机制做法在 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上接第188页) 参考文献 [1]朱恒银,等.深部岩心钻探技术与管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4. [2]刘治.钻探成本管理探析及实践[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 程,2016,43380-84. [3]付相卫.地质勘查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策略[J].企业改革 与管理,20152199. [4]周勇,罗英.地质钻探项目管理浅议[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 程,2009,36S1441-442. [5]田国亮.谈探矿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 工程,2018,451188-92. [6]汤士博,熊伟,彭万利,周红军,董劲松.加强钻探工程管理工 作的措施和建议[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5,42868- 70,7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