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掘进机回转台使用过程中结构性能的研究.pdf
185 科学管理 2020年第7期 1 矿用掘进机主要故障的分析 回转台是掘进机中的关键组成部件之一,在使用 过程中,主要与左右机架进行连接,负责对截割臂进 行支撑,以实现悬臂的上下升降运动及 360旋转作 用。在此过程中,由于截割头的各类参数均发生不同 时刻的变化,导致回转台承受着来自截割头的较大变 载荷冲击作用,而截割头的转速及摆速变化对回转台 的影响更大。由于回转台的结构性能变化,导致掘进 机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运行故障,具体如下 1)掘进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机械振动和 变载荷作用,若回转台长时间在此状态下运行,将会 出现支撑部疲劳受损,甚至突然出现裂纹现象; 2)回转台在设计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其结构强度 和刚度的不足而出现变形或断裂现象,导致掘进机的 截割性能大大降低,甚至出现整体无法正常运转的故 障现象; 3)掘进机使用过程中,由于回转台上的油缸驱动 压力过大,导致掘进机整体出现了液体泄漏现象; 4)回转台上的销轴由于长时间承受着较大程度 的振动冲击作用,导致其销轴出现了磨损、变形等现 象,影响着掘进机的运行稳定性。 2 回转台模型的建立 2.1 三维模型的建立 回转台在掘进机中主要起到支撑悬臂、截割部分 的回转、升降、前进等作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 着掘进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因此,结合掘进 机回转台的结构特点,采用 PROE 软件,建立了包含 转盘、回转孔、连接销轴孔等特征在内的回转台初步 模型;为使回转台的仿真结果与实际使用情况更加吻 合,提高仿真结果精度,对回转台上的倒角、圆角、 圆孔等进行了模型简化,省略了销轴上的非关键特 征。由此,建立了回转台的三维模型。 2.2 仿真模型的建立 结合建立的回转台三维模型,根据其实际结构材 料,将回转台的仿真模型设置为了 40Cr 材料,其材料 的主要属性参数如表 1 所示。同时,采用QBQUAS 软 件,采用了四面体网格,将网格大小设置为 20 mm, 误差设置为 2 mm,完成回转台的网格划分。根据回转 台的实际使用情况,截割臂对其铰接孔处将产生 70 kN 大小的作用力,降油缸将对回转台铰接孔产生 100 kN 左右的作用力,因此,将此作用力施加在回转台上, 并对其进行边界条件设置,完成了回转台仿真模型的 建立。 表1 回转台材料的主要参数 材料 类型 弹性模量/ MPa 屈服强度/ MPa 密度 / (gcm-3) 泊松比 40Cr 2.2105 785 7.82 0.3 3 回转台结构性能的分析 3.1 应力变化分析 通过回转台的仿真分析,得到了其应力变化图, 如图 1 所示。由图可知,回转台在整体出现了应力分 布不均匀现象,并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其中,在回 转台的前端左右销轴耳、中部的定位固定槽及后部的 升降油缸铰接耳等部位应力相对较大,但应力值均在 材料的屈服强度范围里;而在其中部的前后两端及后 支腿上应力相对较低。分析其原因为截割臂在作业过 程中对回转台的铰接耳处产生了较大的动态载荷作 用,这与回转台的实际使用情况基本吻合。此现象将 导致回转台铰接耳处在使用过程中率先出现变形、断 裂等故障,影响着掘进机的使用安全,因此,需对这 些部位进行结构优化。 3.2 结构位移变化分析 通过掘进机的仿真分析,得到了其结构位移变化 图,如图2可知回转台整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构变 形,其中,后端升降油缸铰接耳处的变形量最大,并 延连接臂向前端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而在截割部 与回转台连接的铰接耳处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结构变 形,且外出铰接耳变形大于内侧;回转台的中部及前 端变形量则相对较小。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同样为在升 降油缸及截割部作业过程中,对回转台铰接处产生了 较大载荷作用。在回转台使用过程中,这些部位最为 薄弱,极易可能率先出现变形、断裂等故障。因此, 对回转台的结构刚度需进一步进行加强。 图1 回转台应力变化图 矿用掘进机回转台使用过程中结构性能的研究 胡睿弘 阳煤集团二矿机电工区 山西 阳泉 045000 摘要掘进机是煤矿开采的中的主要设备。由于井下工况条件较差,掘进机回转台受其结构影响,容易出现铰接耳磨 损、变形、断裂等故障,严重影响掘进机的生产作业。针对该状况,对掘进机回转台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 进意见。 关键词煤矿 掘进机 回转台 科学管理 186 2020年第7期 图2 回转台结构位移变化图 4 回转台结构的改进 结合回转台的仿真结果分析,回转台的后端升降 油缸铰接耳处、截割部铰接耳等位置均出现了较大程 度的应力集中及结构变形现象,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 生变形、断裂等故障,影响着掘进机的工作效率,因 此需对回转台进行结构改进。 1)在回转台铰接耳、中部连接槽等应力集中部 位周边开设直径较小的圆孔,可将集中的应力进行转 移,改变回转台上的应力集中现象; 2)对回转台后端升降油缸铰接耳处进行加强,增 加铰接耳的厚度及销孔尺寸,或在现有铰接耳外界焊 接加强材料,以提高此处的结构刚度; 3)对连接臂及截割部铰接耳处进行结构加强,增 强其材料厚度,可减小在此处的结构变形; 4)对回转台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 铰接孔处的润滑性,针对出现的故障问题,应及时进 行维护更换。 参考文献 [1] 杨阳 . 基于振动测试的掘进机关键结构动态特性研 究 [D].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2017. [2] 谭君海 . 掘进机关键部件材料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J]. 机械管理开发, 2018, 33(1) 46-47 ; 49. 作者简介 胡睿弘 (1989.6-) , 男, 河北井陉人, 本科, 毕业于太原理 工大学, 机电工程师, 从事机电技术研究工作。 米时,证明这种顶层岩板比较脆弱,很容易在煤矿的 开采过程出现坍塌的现象,给支护进度产生困难。 2.3 后退卧底支护技术的应用 在煤矿的开采工作中,如果在进行掘进时出现下 移的状况,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应该及时采用后 退卧底法进行支护施工,首先要观察演示的断层落差 是否大于2.5米,并判断演示的断裂层是否处于坚固的 状态,然后在选择合理的支护作业,可以有效的保障 煤矿巷道的稳定性。 2.4 煤矿开采技术的其他因素分析 由于煤矿开采工作比较复杂,受到的影响因素比 较多,并且地质条件也都截然不同,所以在煤矿开采 过程中采用的设备也都不同,在进行煤矿的开采时, 要结合实际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采用合理的采煤 设备,并且确保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每个细节的处理, 确保煤矿开采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加强对煤矿开采 工作的管理,提高煤矿开采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开 采工作的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煤矿 开采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提升,为我国煤矿企 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目前,市场竞争环境越加激 烈,对整个煤矿企业发起了全新的调整,所以,煤矿 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创新性煤矿开采技术,并加强煤矿 开采的管理水平,提高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 性,提高煤矿开采的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降低开采 环节的成本,对煤矿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于跃 . 煤矿开采技术与掘进支护技术的探讨 [J]. 内 蒙古煤炭经济, 2019,(15) 4042. [2] 曲彬, 栾建伟, 将冲冲 . 煤矿开采技术与掘进支护技 术的探讨 [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6) 85. [3] 赵鹏飞 . 煤矿掘进支护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 用分析 [J]. 石化技术, 2019, 26(12) 113133. [4] 刘彦林 . 煤矿开采掘进中高强支护技术的应用浅述 [J]. 石化技术, 2019, 26(12) 370365. (上接第178页) (上接第188页) 高了刮板输送机的使用范围。 3)通过优化改进后,刮板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粉 尘质量浓度控制在 30 mg/m3以下,大大降低了作业环 境粉尘浓度,提高了作业环境质量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郭岩 . 矿用刮板输送机故障分析 [J]. 煤, 2019(11) 93-94. [2] 周永庆 . 矿用刮板输送机常见故障及预防 [J]. 西部 探矿工程, 2019(1) 110-111. [3] 智国华 . 矿用刮板输送机链条张紧力自动监控技术 及故障维护 [J]. 煤矿现代化, 2019(5) 180-189. [4] 申斌 . 煤矿刮板运输机设备故障分析研究 [J]. 机械 管理开发, 2016, 31(10) 48-50. [5] 智毅 . 煤矿综采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常见故障和处理 对策 [J]. 能源与节能, 2016(7) 141-142. [6] 杨晋 . 煤矿刮板运输机常见故障与预防对策 [J]. 能 源与节能, 2016(1) 62-63. [7] 马斌, 李高佳, 朱正贵 . 防爆高压变频器在煤矿刮板 运输机改造中的应用 [J]. 电气防爆, 2014(3) 39-43. [8] 崔文峰 . 关于煤矿刮板运输机卸载点喷雾灭尘装置 方法的技改实践 [J]. 科技传播, 2013, 5(2) 126, 155. [9] 刘子荣 . 刮板运输机常见故障与预防对策研究 [J]. 山东煤炭科技, 2018(5) 128-129 作者简介 王金成 (1993.6-) , 男, 黑龙江省延寿县人, 本科, 毕业于 黑龙江科技大学, 矿建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