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煤矿地质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探讨.pdf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2020 年 6 月 第 25 期 Jun. 2020 No.25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 煤矿地质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探讨 郑禄林, 江泽标 (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一、 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 量保障制度,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 “三分天下有其 一” [1]。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促进工程教育改 革[2], 为此, 贵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积极申请认证, 制 定的培养目标如下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具 备扎实的数学、 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 掌握现代矿山 生产过程中安全科学、 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基础理 论和专业知识,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社会责任感、 职业道德、 团队合作和管理协调能力,具有创新意识 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分析和解决矿山安全领域 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煤矿地质学作为安全工程专业 基础课,是一门集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 生产实践和地质研究紧密结合的地质学课程, 是为学 生了解与煤矿生产建设有关的基础地质理论和煤矿 应用地质工程技术而设置的课程[3], 其目的是通过学 习具备分析和解决矿山安全领域有关煤矿地质的复 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基于此, 笔者根据实际教学及工 程认证要求, 对煤矿地质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进 行探讨。 二、 课程目标 煤矿地质学作为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 其核 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矿山地质的基本理论知识, 以 及解决矿山灾害问题的能力, 从而实现安全生产。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 具备分析矿山生产建设过程中出现 的各种地质问题, 并能运用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勘查 方法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和措施。 三、 课程特点 (一) 教材选用及学时设置 近年来, 我校安全工程、 采矿工程专业所采用教 材为李增学主编的 煤矿地质学 。该教材内容丰富、 齐全, 设计课时数为60~80学时。但我校安全工程和 采矿工程两个专业的实际课时数为48学时 (课堂教学 40学时, 实验教学8学时) , 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 任课教师需进行大量的取舍。另外, 对于教材中的 一些知识点需及时更新, 尤其是一些规程规范。 (二) 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 煤矿地质学的授课方式以教师课堂集中教学为 主。考虑到课程教学内容多、 授课对象及学时限制等 因素, 实际教学内容以地质作用、 矿物岩石、 地层及地 质构造为主线, 让学生对基础地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和掌握, 重点讲解煤的形成及其形成过程、 影响煤矿 开采安全的地质条件、 矿井水文地质与水害防治工作 及矿井基础图件的制作。授课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在实 际工作中运用地质理论知识解决煤矿开采中各种地 质问题的能力。 (三) 学习效果及考核方式 煤矿地质学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平时的课 堂表现、 课后作业、 课堂实践及考试成绩几个方面。本 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成 绩占70。这样的考核方式, 导致部分学生经常 “临时 抱佛脚” ,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实际掌握 情况, 尤其是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方法探讨 (一) 改进教学方法 现阶段的教学容易导致以教师为中心, 忽略了学 生的主体作用, 虽有教学互动, 但学生的参与度和前 期学习投入明显不足。今后的教学中, 应多增加教学 方法, 形成有机统一, 一方面继续发挥专业教师的专 业优势, 另一方面让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 [摘要]煤矿地质学是一门与煤矿密切相关, 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的实用性课程。为了实现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课程达成度, 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当前课程设置情况, 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三方面对煤矿地质学教学进行改 进, 以利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煤矿地质学; 安全工程;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962008) ; 贵州省沉积矿床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2018-5613) [作者简介]郑禄林 (1983) , 男, 博士, 硕导, 主要从事基础地质研究及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 (2020) 25-0289-02[收稿日期]2020-02-10 289--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2020 年 6 月 第 25 期 Jun. 2020 No.25 性。今后, 拟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①讲授式教学。由于 煤矿地质学专业基础知识涵盖广且专业性强, 需同时 结合当前煤炭工业发展、 现行规程规范、 矿井实例来 进行学习, 因此, 需要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和综合素 养, 从而高效的把知识富有逻辑地传授给学生。②研 讨法教学。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和讨论来共同思考、 探 究和解决问题。③混合式教学。基于信息化的高速发 展, 利用雨课堂在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之间建立有效 的沟通桥梁[4]。雨课堂的应用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还能改变当前学生 上课过程中存在的 “低头族” 现象, 进而可有效改进教 学效果。综上所述,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多种教学 形式有效组合, 有利于教师淘汰水课, 打造金课, 并能 够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 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实际教学的课时数与教材设计的课时数出 入较大, 不足以讲授教材全部内容, 因此, 教学内容一 定要紧密结合授课对象, 契合专业, 联系实践, 突出重 点,有所取舍。基础理论方面重点在于地质作用、 岩 石、 地层、 构造及煤的形成, 让学生对岩石性质、 分类、 地层系统及构造格架有系统的认识, 掌握成煤作用及 其形成过程; 同时, 上课过程中, 紧密结合地域特点。 另外, 煤矿地质学是一门与煤炭生产实践和矿井地质 研究紧密相结合的实用课程[5, 6], 工程技术应用部分 重点在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地质因素、 矿井水害防 治、 地质编录及矿井地质图件制作。讲授过程中, 紧密 结合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形势及贵州煤矿实际情况, 及 时更新相关的规程规范, 穿插、 剖析矿井实例。 课堂实 践部分, 重点在于常见矿物的识别、 地质图件识图及 制图 (图切地质剖面、 煤层底板等高线制作) , 这有助 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和提 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 完善考核方式 前文已述, 现阶段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体现学生 对本课程学习过程及综合学习效果。为此, 建议考核 方式应侧重于平时的表现, 让学生时刻保持课程学习 中的参与感、 紧迫感、 成效感; 同时, 继续保留期末的 闭卷考试, 这样有利于学生不松懈学习, 并利用期末 系统梳理本课程所学知识点, 从而使其得到巩固和加 强, 深化记忆。结合当前的考核方式, 以及改进后的教 学方法、 教学内容, 煤矿地质学今后的考核方式建议 改为平时成绩占70,(上课考勤20、 课堂表现20、 课后作业10、 课程论文10、 实践成绩10) , 期末考 试成绩占30。通过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改变,从而 全面提高学生学科专业素养, 很好地将学生的课程成 绩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成评价紧密联系起来, 最 终达成课程目标。 五、 结束语 通过剖析当前煤矿地质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情 况, 结合安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要求, 从教学方 法、 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三方面对煤矿地质学教学 进行探索和改进, 以期达到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课 程达成度, 摸索出一套能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工作问题 和提升综合素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渝.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新要求 [J] .企业 导报,2015,1733-34. [2] 姜理英,陈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教 学改革探析[J]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3 256-260. [3] 李增学.煤矿地质学 [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3. [4] 李艳如.雨课堂在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212-15. [5] 王文峰,曾勇,郭英海,朱炎铭,李壮福.实用型 “煤矿地质 学” 课程建设 [J] .中国地质教育,2007,4135-137. [6] 徐宏杰,胡宝林,杨景芬,刘会虎. “煤矿地质学” 课程教学存 在问题与解决方法探索 [J] .大学教育,2014,4119-120. Discussion o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s of Coal Mining Ge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ZHENG Lu-lin,JIANG Ze-biao Mining Colleg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 AbstractCoal Mining Geology,which is a practical course with both basic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is closely related to coal mine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an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urriculum setting and explo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Coal Mining Geology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s,teaching content and assessment s,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Coal Mining Geology;safety engineering;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