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纳米SiO2热喷涂涂层拉压性能研究.pdf
第2 8 卷第 2 期 2 O O 7年 2月 煤矿机械 C o a l Mi n e Ma c h i n e V0 I _ 2 8N 0 . 2 F e b. 2 00 7 聚酰胺纳米 S i O 2 热喷涂涂层拉压性能研究 * 朱志强‘ 。刘建秀‘ 。王建军 。米丽萍 1 . 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 4 5 D 2 ;2 . 河北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 5 4 o o o 摘要 用热喷涂技术把聚酰胺纳米 S i 0 2 喷涂在钢制机体上, 采用拉力机 、 2 0 0电子扫描 显微 镜从宏观和微观结构 2个方面测试涂层的力学性能 , 并观察和分析受力后 晶相组织 的变化。结果 表明 热喷涂聚酰胺纳米S i 0 2 复合涂层比纯聚酰胺涂层表面分子团间的结合性好, 即使受力变形 也很 少裂开, 涂层裂纹不明显。 关键词 聚酰胺 ;纳米 s i 0 2 ;拉压 ;热喷涂 中图分类号 T G l l 5 .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o 7 9 4 2 0 o 7 0 2 . 0 0 4 4 . 0 3 Re s e a r c h o n PI l l l a n d Pr e s s u r e Pe r f o r ma n c e o f Po l y a mi d e a n d Na n o S i O2 Co a t i n g b y Fl a m e S p r a y i n g 。 Z H U 7 l h l q i a l l g l 。 L I U J m x i u I 。 WA N G J a m j u 。 MI L i p .Ⅱ I 1 . g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y o f L i s h t I n d u s t r y , g h e n g z h o u4 5 0 0 0 2 , C h i n a ; 2 . H e b e i X i , g t a i V 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ti t u t e , X i . g t a i 0 5 4 0 0 0 , C h i n Ab s t r a c t Us e t h e t h e r ma l s p r a y t e c h n o l o g y t o p u t t h e p o l y a mi d e a n d n a n o S i 02 c o a t i n g o v e r s t e e l f a b r i c,a n d u s e p u l l ma c h i n e s an d 2 0 0 e l ect r o n i c s c a n n i n g mi c r o s c o p e s f r o m b o t h the ma c r o an d mi c ro s t r u c t u r e o f the me c h a n i c s t o t e s t i n g c o a t i n g p e r f o r ma n c e,an d o bs e r v e an d a n a l y s i s the series o f c h an g e s i n o r g an i z a t i o n s.As C a l l b e s e e n f r o m fi g u r e c o mp a r e d t o p u r e pe l y a mi d e c oa t i ng , the pe l y a mi d e an d n a n o Si 02 c o mp o s i t e c oa t i n g h a v e a b e t t e r c o mbi n a t i o n pe rfo r ma n c e b e t we e n the mi s s i o n, i t i s r a r e l y o pe n e v e n t h o u g h the e d g e d e f o r ma t i o n, an d the c oat i ng c r a c k s a r e n o t e v i d e n t . Ke y wo r d s p o l y a mi d e;n an o S i 02;p u l l p r e s s u r e;the r ma l s p r a y i ng 0 引言 火焰喷涂聚合物粉末技术是一项适用于材料表 面维修及预处理的表面技术 , 利用此技术 , 可在金属 等多种固体表面上获得高附着力、 厚度均匀可控的 各种聚合物涂层, 制造出基体与涂层性能各异 的复 合材料, 从而使高分子材料诸多的优异性能 如耐 磨、 自润滑、 耐腐蚀等 得到充分而合理地利用。纳 米 S i 0 , 是较早试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 的纳米材 料之一, 是无定型白色粉末 指基团聚体 , 表面存在 不饱和残键及不 同键合状态的羟基 , 分子状态呈三 维链状结构 , 是一种 良好的涂料抗老化添加剂。纳 米 s i 0 2 在高温下仍具有强度、 韧性和稳定性高的特 点 , 将其分散到材料 中, 与高分子链结合形成立体 网 状结构, 可提高材料的强度、 弹性等基本性能。但关 于纳米材料在火焰喷涂聚合物涂层中的应用研究报 道至今还很少。本文将对热喷涂聚酰胺涂层和聚酰 胺纳米 s i 0 2 涂层 的拉伸性能进行分析。 1实验 1 . 1 材料 尼龙 1 0 1 0粉末 , 上海赛 璐璐 厂产 ;纳米 S i O 2 D N s 一1型, 表面处理过 河南省 纳米 材料工程 中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2 K I5 k y c x 0 0 4 心 河南大学 研制 ; T P M偶联 剂。 天津化 工研究 院 产 , 配方见表 1 。 表 1 火焰喷涂尼龙 1 0 1 0 / n S i O 2 复合涂层材料配方 编号P A l O l O g n S i0 2 / g编号P A l O l O / g n S i0 2 / g I 1 0 0 0 m 1 0 0 2 .0 1 1 1 0 0 0 Ⅳ 1 0 0 2 . 2 1 . 2涂层 制备 尼龙 1 0 1 0粉 末过筛 1 0 0目 、 充分 干燥备用 。 对纳米 s i 0 2 进行干燥处理后 , 与干燥后 的尼龙 1 0 1 0 进行超声波混合 、 干燥 后, 采用 C MDI X 5型火焰喷 枪进行喷涂。喷涂前。 基体 1 9 ra i n1 2 m i l l 1 1 m m 的 4 5 钢块 经除油 、 除锈和砂纸打磨处理 , 然后 预热 到 1 0 0℃左右 , 基体温度由红外测温仪控制。涂层 0 . 5 0 0 . 7 5 m m 采用空气自然冷却 2 4 h 后进行性 能测试。喷涂工艺参数 压缩空气总压力为 0 . 6 1 . 2 M P a , 乙炔压力为 0 . 1 0 . 2 M P a ,幕帘与送粉空 气压力为0 . 4 0 . 6 M P a , 喷涂距离为 1 2 0 1 8 0 to n i 。 火焰喷涂尼龙 l O l O / n S i 0 2 复合涂层制备工艺流程 如图 1 所示。 -- 4 4- - 尼龙 1 0 1 过筛一干燥 1 纳 米 S i0 2 一 干 燥 j 一 混 合 1 基体 4 5 钢 前处理 预热J 维普资讯 第2 8 卷第 2 期 聚酰胺纳米s i o 热喷涂 星 揎 堂 窒二二 查堡 笠 墨 竺 1 . 3 力学性能测试 采用拉力机 、 2 0 0电子扫描 显微镜从宏 观和微 观结构 2个方面测试涂层 的力学性能 , 并 观察分析 受力后晶相组织的变化 , 绘出它们 的拉压变形图。 1 . 4模 具设 计 与 实验 原理 1 模具设计在金属拉伸 和压缩标准件上涂 上一层尼龙 1 0 1 0 及其复合涂层, 依靠涂层与金属的 结合力与金属结合在一起 , 涂层随标准试件的受力 而变形。 2 实验原理 一个横截面积为 s的直杆 , 所 受轴 向拉力为 P, 长为 £ 的某段伸长 △£ , 则其拉伸 应力为 P I S。 在直杆上涂上某材料 , 形成均匀涂层 , 横截面为 环形, 面积为 5 . , 且这种材料与直杆结合良好并具 有足够 的韧性 在一定 的载荷范围内能与直杆一起 应变 。使长为 Z的某段伸长 △Z的载荷为 P , 。则 涂层所受的载荷 ● Pl P 一 P 涂层 的应力 P l I S P 一P l S 先测试出直杆的载荷 一变形图 即 PAl 图 和直杆与涂层 的载荷 一变形图 即 P 一Al图 , 再 求出涂层的载荷 一变形 图 即 P . 一Z , 也 就求 出涂 层的拉伸性能指标 。 2 结果与讨论 2 . 1 复合涂层试样的拉伸 拉伸试样过程中, 在金属试件到达弹性极 限左 右涂层突然 断裂 , 没有 明显的变形和屈服 ; 继续拉 伸, 在断裂处涂层开始和金属试件分离 , 并 向两端扩 展 ; 随后在断裂处 出现金属 的颈缩现象 , 涂层脱落。 从实验过程来看 , 涂层与金属的结合强度 良好 , 在金属试件 出现颈缩前涂层没有 出现脱离 , 颈缩后 出现脱离现象 。这种脱离现象是由于涂层和金属为 2 种不同的材料 , 其延伸率和泊松 比不同, 涂层不能 随着金属试件同步收缩 , 即金属收缩时, 涂层垂直于 结合面的结合力还不能达到使涂层随着金属体同步 收缩的程度 涂层与金属间的作用力 主要为范德华 力 , 表现为涂层和金属间有一定 的结合强度 , 但这种 结合是各向异性的 , 即切于结合面方 向的强度大 , 垂 直于结合面的强度较小 。在涂层 断裂处 出现金属 的颈缩 , 说明在实验环境 温度 、 湿度 、 加载速度等 下 , 涂层的伸长率接近金属屈服时对应的伸长率 , 而 不是试件的平均伸长率 因多种因素金属试件在拉 - - - 4 5 伸过程中的变形不是均匀 的, 颈缩 出的伸长率大 于 平均伸长率 。 2 . 2 尼龙涂层试样的拉伸 由于涂层太薄 , 涂层与机体 的结合力远远大于 涂层的 自结合力 , 所以在尼龙涂层试样拉伸过程中, 尼龙涂层很快就开始多处断裂, 之后的拉伸过程完 全是对金属标准试件的拉伸 也可能由于喷涂过程 中火焰温度过高, 影响了尼龙的基本性能 。 2 . 3 复合涂层试样的压缩 压缩载荷量程为 5 O k N时 , 涂层随着金属被压 缩 , 直到载荷达到满量程。量程换 为 1 0 0 k N, 继续压 缩 , 两端部出现折皱 , 并变 白, 但涂层没有破裂 图中 涂层的缺 口是做 电镜实验时割去了一块 。压缩结 果如图 2 。聚酰胺的分子构象为平面锯齿形 , 分子 链在氢键作用下平行排列成片状结构。当受到外力 作用时 , 分子链或被拉伸或被压缩 ; 外力消失时 , 部 分分子链又恢复到原来 的形状 , 反映在宏观上就是 反弹 见 图 3 。当试样 被压缩 时, 开始 的压缩力 主 要为结合力 , 金属试件被压缩 , 涂层也有被压缩的趋 势。由于涂层变形, 其中间部分的压缩量小于金属 的压缩量 , 这样 , 在涂层 的两端就有 累计 压缩量差 。 这些压缩量差造成在结合面的两端产生较大的应力 集中, 因涂层与金属的结合力不足以克服这些集中 应力 , 涂层与金属便在金属两端开始分离 , 并向中间 扩展。同时, 累计的压缩量差使涂层端面受到的压 力增大 , 而涂层较薄 , 端面的压力不能传到中间以减 小各点的压缩差 , 于是涂层表面便产生了褶皱 。 2 . 4 尼龙涂层试样的压缩 尼龙涂层试样被压缩不久涂层就开始开裂, 随 后实验停止。尼龙涂层压缩试样如图 4 。 ■ ■■ 图2 压缩后的复图 3 压缩试样复图 4 尼龙涂层 合涂层试样图 合涂层的反弹 压缩试样 从实验现象来看 , 尼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 主要 因为喷涂过程火焰温度过高 , 改变了尼龙 的性能 , 导 致其变脆。再者 , 金属基体表面过于粗糙 , 表面处理 不彻底 , 也影响了结合强度。 2 . 5 扫描 电镜观察结果 1 涂层拉伸的显微照片 尼龙涂层 、 复合涂层拉伸显微照片如图 5和 图 6 。图 5 是尼龙涂层典型部位的显微照片 , 图中点状 维普资讯 V o 1 . 2 8 N 。 . 2 聚酰胺纳米S i0 2 热喷涂涂层拉压性能研究朱志强 笠 箜垫鲞箜 塑 呈白色的颗粒是喷涂结束时留下没有熔化的尼龙颗 粒, 和熔融的涂层黏在一起。由喷涂原理易知, 喷涂 过程是数道连续的往复涂粉过程 , 在移动方 向上后 面的粉末 比前面的受热时间短。最后一道涂粉过程 中, 后面的粉末和熔融的涂层相撞击时还没有熔化 , 粉末颗粒就黏在上面。在图中可以看到多处撕裂的 痕迹, 甚至把涂层分成很窄的带状, 这是拉伸断裂时 的裂纹, 裂纹两侧伸出部分是被撕开的分子团。图 片显示涂层有很强的方向性 , 对该现象有 2种推测 一 种是很大的拉伸变形所致, 拉伸方向就是沟或岭 的走向; 另一种是涂层 2个表面形态的综合投影 , 拉 伸方 向垂直于沟或岭的走向。第 1 种推测的可能性 不大, 因为实验中涂层并没发生明显的拉伸变形, 且 图中的裂纹正好和实际裂 口垂直。照片显示涂层内 部不够致密 , 存在大量 “ 架桥” 、 “ 网眼” 、 “ 空洞” 等缺 陷。这些缺陷使涂层容 易产生应力集 中, 影响力学 性能 ; 其他物质也可能通过这些缺陷侵入涂层 , 破坏 涂层或结合面, 如水、 油等。图6 是复合涂层的正常 形貌, 反映了涂层的拉伸变化。涂层表面存在轻微 的凸凹, 只有 1肿 左右 , 这可能因为尼龙颗粒没有 达到完全熔化。除去 凸凹上没完全熔化 的颗粒 , 涂 层表面非常光滑, 与尼龙涂层相 比分子团间结合 良 好。这说明 如果控制好温度和速度 , 使尼龙颗粒完 全熔化、 流平 , 减小 凸凹度 , 复合涂层 的表面质量 可 以达到很高的水平。 ■■ 图 5 尼龙涂层拉伸显微照片圈 6 复合涂层拉伸显微照片 2 涂层压缩的显微照片 复合涂层压缩的显微照片如 图 7和图 8 。由图 7 看出尼龙涂层压缩表面没有 明显 的变形 , 也没有 裂纹 , 说明该涂层很脆。但存在一些未熔化 的尼龙 颗粒 , 且个别地方出现了圆斑 , 初步认为是 由于内部 存在缺陷的尼龙颗粒熔化后与涂层 相撞 , 形成饼状 而贴在涂层上形成。 压缩实验时, 金属基体受压直径增大, 涂层受轴 向压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周 向拉力 , 致使尼龙分子 团 变窄变长, 且其伸长方向为圆周方向。从图8可以 看出涂层上尼龙分子 团有 明显 的方向感 , 分组 团之 间结合紧密 , 虽然也存在“ 搭桥 ” 、 “ 空洞” 等缺陷 , 但 没有明显裂纹, 表面质量很好, 这说明涂层韧性有所 增加。这符合异质成核作用原理和聚合物增强增韧 机理, 纳米材料的加入, 在分子团结合面上起到了异 质成核作用 , 把周围的分子链更牢固地粘接在一起 , 从而增强了分子 团间 的相互作用 ; 以纳米粒子为 中 心的分子团在受力时可引发更多的银纹来吸收较多 的能量, 同时这种结合面上的强而韧的结合点可以 阻止裂纹的扩展。该组中在个别端部折皱附近出现 片层结构翘起的现象 , 这可能因为涂层形成折皱时 , 附近的涂层受到强烈的弯曲和积压 , 片状分子 团相 互分离而形成。 ■■ 图 7 尼龙涂层压缩显徽照片 图 8 复合涂层压缩显微照片 3结语 微粒细小的纳米 s i o 2 在涂层 中起 到成核剂或 物理结点的作用, 既促进了聚酰胺大分子的结晶, 当 材料受到拉压应力作用时,交联点又起到均匀分布 应力的作用, 减少了整体的破坏, 且它易于在基体中 移动 , 而这种移动可更有效地起到应力分配的作用, 由于纳米 S i O 2的加入使涂层 的特 性有 了明显的提 高 , 与聚酰胺涂层相 比, 热喷涂 聚酰胺 纳米 s 复 合涂层表面的分子团间的结合性较好, 即使受力变 形也很少裂开, 涂层裂纹不明显。但在该实验中, 手 工喷涂难于保证众多喷涂参数 , 从而影响到涂层质 量, 如涂层催化、 涂层表面夹生等, 所以应对喷涂装 置进行改进 , 用简单的机械结构来完成 , 以代替手工 喷涂。 ’ 参考文献 [ 1 ] 孙冰心, 柏永清, 庞永俊. 钢管涂塑法一火焰喷涂法[ J ] . 钢管, 2 0 0 2 3 5 8 5 9 . [ 2 ] 刘福春, 思厚, 柯伟. 纳米复合涂料的研究进展[ J ] . 材料保护, 2 0 0 1 , 3 4 2 l 一4 . [ 3 ] 李亚东, 闫福丰, 张华林, 等. 火焰喷涂尼龙 1 0 1 0 和纳米石墨复合 涂层的力学性能研究[ J ]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 O O 4 。 1 9 2 5 7 作者简介 朱志强 1 9 8 1 一 , 河南周 口人 , 硕 士研究 生 , 主要 研 究方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箱 z z q 6 8 6 8 6 8 1 2 6 . c 0 f II . -- 46-- 收稿日期 2 0 0 6 - 1 1 - 0 1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