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在第二产程异常产妇中的实施价值对比.pdf
487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 年 9 月 第 8 卷 第 9 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8, No.9, September, 2020 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在第二产程异常产妇中的实 施价值对比 周校燕 【摘要】 目的 分析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在第二产程异常产妇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6-12 至2019-12 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矿医院收治的98 例第二产程异常产妇,根据对第二产程异常的处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49 例,实 施急诊剖宫产干预;观察组49 例,实施产钳助产干预。对比两种处理方式对产妇以及新生儿产生的影响。 结果 与常规组相 比较而言,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以及产褥期感染率明显更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的 Apgar评分更高(P0.05)。产妇在第二产程出现的异常情况主要包括妊 娠合并症、宫缩乏力、胎儿窘迫、胎头位异常等。患者同意 参与研究,签署研究同意书;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批通过本次 研究。 1.2 方法 产妇出现第二产程异常之后,常规组实施常规 麻醉,随后为其实施急诊剖宫产,并作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 剖宫产,分娩结束后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情况进行观察。观 察组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采用低位产钳助产以及低中位产钳 助产方式加以干预。低位产钳助产主要针对胎儿的双顶达到 坐骨棘平面,低中位产钳助产主要针对胎儿的胎头矢状缝合 处位于产妇的骨盆出口平面横径位置处或是斜径位置处。 两组产妇在实际分娩过程中,均宫口全开,并且胎膜已 破, 观察胎儿胎头可以发现胎儿双顶径处于坐骨棘水平下方。 分娩前应与产妇家属进行沟通,保证产妇家属对手术的实际 情况了解清楚并同意实施手术。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不 良事件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软产道损伤。(2)观察 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不良事件新生儿面部擦 伤、肺炎、头皮血肿以及轻度窒息。(3)观察两组新生儿 的 Apgar评分。Apgar评分满分为10 分,新生儿的状况良好 程度与得分高低呈正比 [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0.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 Pearson χ2检验。P0.05),见表2。 2.3 观察两组新生儿的 Apgar评分 常规组新生儿 Apgar评 分为 (6.341.52) 分,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 (8.211.32) 分, 观 察 组 新 生 儿 的 Apgar评 分 高 于 常 规 组(t6.502, P0.000)。 表 2 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n()] 组别面部擦伤新生儿肺炎头皮血肿轻度窒息 常规组1(2.04)3(6.12)5(10.20)4(8.16) 观察组1(2.04)0(0.00)1 (2.04)2(4.08) χ2值0.0003.0952.8410.710 P值1.000 0.7850.0920.399 3 讨 论 在第二产程异常时,采取急诊剖宫产方式以及产钳助产 干预,但与产钳助产方式相比,急诊剖宫产方式产妇出血量 较多、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率高、剖宫产新生儿重度窒息率 高。而导致发生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剖 宫产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较为复杂,且对与麻醉效果的要求较 高,产妇转至手术室的时间较长,且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较 多,主要是由于剖宫产产程时间长且术中时间长,产妇的软 产道所受压迫时间较长,同时其子宫收缩乏力,基于上述情 况,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风险较高 [4]。第二,由于第二产程 异常,导致产程延长,产妇破膜时间较长,增加了阴道检查 次数,使产妇宫颈长期处于扩张状态,可能导致细菌上行感 染宫腔。如果采用剖宫产方式,子宫切口会将淋巴管以及基 层内血管暴露在外,这为细菌侵入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同时 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上推胎头将胎儿取出的方式,使产后感 染概率增加,除此之外,剖宫产手术期间以及手术后产妇出 血较多,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以增加产褥感染率的发生风 险 ; 受上述因素的影响, 导致产妇发生产褥期感染的风险增加。 第三,新生儿发生窒息现象主要是由于胎儿窘迫,通过利用 产钳助产的方式能够帮助产妇尽快结束分娩,帮助胎儿尽早 脱离缺氧环境,以此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5]。由于剖宫 产手术的准备时间长,使胎儿的缺氧时间延长,同时由于产 妇骨盆受压时间较长,导致套头组织与骨盆的某一水平出或 是胎头偏低,上述情况均会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 产钳助产是第二产程异常中一种重要的头位难产处理方 式,产钳助产的适应症主要包括胎儿窘迫、第二产程延长、 产妇发生妊娠期并发症、实施胎头吸引术治疗失败、臀位初 产妇以及抬头低至后位。产钳助产能够在产房中就地开展, 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阴阻滞麻醉简单易操作,且起效时 间短,极大的简化了操作流程 [3]。在第二产程异常中应用产 钳助产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减少分娩期间 产妇以及新生儿收到的伤害,同时也能够降低新生窒息的发 生率。在处理第二产程异常情况时,采用产钳助产的方式能 够帮助产妇对胎儿胎头形成保护,避免新生儿的头部受到挤 (下转第508 页) 508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 年 9 月 第 8 卷 第 9 期 Chinese Journal of Disaster Medicine, Vol.8, No.9, September, 2020 [ 4 ] 王 蓉 , 谢伶俐 , 杜 鹏 , 等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96 例临床 分析 [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 2020, 19(2) 144-147. DOI 10.7507/1671-6205.202002066. [ 5 ] 张红鸭 , 陈涓涓 , 周艳霞 , 等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中 枢神经系统感染与免疫相关疾病诊疗预案(试行第一版)[J/ OL].广东医学 , 2020, 41(6) 549-554. DOI 10.13820/ki. gdyx.20200594. [ 6 ] 李宝林 , 李 芹 , 吴 刚 , 等 . 15 例 COVID-19 患者治疗后 痰、粪便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比较 [J/OL].中 国 感 染 控 制 杂 志 , 2020, 19(3) 239-244. DOI 10.12138/ j.issn.1671-9638.20206327. [ 7 ] 郭霭春注 . 黄帝内经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2. [ 8 ] 刘吉人 . 伏邪新书 [M]// 李顺保 . 温病学全书 . 北京 学苑出 版社 , 1997 1989. [ 9 ] 吴有性 . 温疫论补注 [M]. 郑重光 , 补注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 1995. [10] 张 鑫 , 张俊龙 , 郭 蕾 , 等 . 伏邪特征的诠释 [J]. 中医研究 , 2006, 19(4) 11-14. (2020-06-16 收稿 2020-08-20 修回) (本文编辑 郭雪芬) (上接第488 页) 压,帮助产妇在最快时间内结束分娩,保证胎儿能够顺利娩 出。 在助产过程中, 产钳助产的方式不会对胎儿产生较大影响, 能够更好的结束分娩,虽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产 妇出血,但是不会对产妇阴道以及胎儿造成损伤,具有较高 的临床安全性。与急诊剖宫产相比较而言,能够有效缩短产 妇的实际分娩时间,避免第二产程的延长对产妇产生的更多 不良影响 [7]。 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使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在不 断增加,剖宫产婴儿发生多动症的机率明显高于经阴道生 产产儿,且产妇手术结束后极易出现子宫内膜异位、肠粘 连以及肠梗阻等并发症,然而低位产钳助产以及自然分娩 的新生儿安全性较高,因此,在第二产程异常时,应采取 正确方式为产妇实施产钳助产,缩短产程,抢救母婴,有 效降低剖宫产率,解决产科紧急情况 [8]。不仅如此,在给予 第二产程异常产妇相应的处理的同时,还应为产妇提供科 学的护理措施配合产妇顺利娩出胎儿。在分娩过程中,部 分产妇由于第二产程异常,出现不良情绪,无法积极配合 助产士,这会对分娩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仅要为 第二产程异常产妇提供遵医嘱给药以及检测体征变化情况 等措施, 同时还应告知产妇产程异常的原因, 给予产妇鼓励、 安慰,缓解其不良情绪,为母婴健康提供保障。本研究结 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较而言,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以 及产褥期感染率明显更低, 而软产道损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 与常规组相比较而言,观察组新生儿面部擦伤、肺炎、头 皮血肿以及轻度窒息不存在显著差异;与常规组相比,观 察组新生儿的 Apgar评分更高。这提示相较于急诊剖宫产, 产钳助产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在第二产程异常产妇生产期间,相较于采用 急诊剖宫产方式加以干预,产钳助产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 效果,同时能够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 1 ] 李枫光 , 杨秀莲 , 杨冬梅 . 气囊仿生助产术对二次妊娠合并 瘢痕子宫高龄产妇阴道分娩产程和分娩结果的影响 [J]. 安 徽医学 , 2017, 39(1) 24-27. DOI 10.3969/j.issn.1000-0399. 2018.01.007. [ 2 ] 郭 婧 . 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临 床治疗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 2019, 17(22) 146-147. [ 3 ] 包 菊 , 赫英东 , 包艾荣 , 等 . 新产程标准下全产程分娩镇 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2019, 22(2) 106-112. DOI 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9.02.007. [ 4 ] 查 莹 , 杨成武 , 韩东吉 , 等 . 分位数回归模型再认识新 产程共识下的硬膜外分娩镇痛前瞻性队列研究 [J]. 中 华围产医学杂志 , 2019, 22(2) 97-105. DOI 10.3760/cma. j.issn.1007-9408.2019.02.006. [ 5 ] 史文婷 . 导乐分娩配合分娩球助产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 产妇中的应用观察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18, 34(32) 2510-2513. DOI 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8.32.007. [ 6 ] 于树静 , 冯小明 , 李楠楠 , 等 . 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应用椎管内镇 痛效果观察 [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 2018, 21(3) 330-333. [ 7 ] Illuzzi J L, Greenberg J T, Mancini P A. Epidural Analgesia During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Obstet Gynecol, 2018, 131(4) 742-742. DOI 10.1097/ AOG.0000000000002306. [ 8 ] Triunfo S, Minciotti C, Burlon B, et al. Socio-cultural and clinician determinants in the matern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the choice for trial of labor vs. elective repeated cesarean section a questionnaire comparison between Italian settings [J]. J Perinat Med, 2019, 47(6) 656-664. DOI 10.1515/jpm-2019-0041. (2020-05-20 收稿 2020-07-29 修回) (本文编辑 焦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