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煤矿建设高效集约化矿井的探索与实践.pdf
2 0 0 3 年第 5 期 煤 矿 机 电 2 7 文章编号 1 0 0 1 0 8 7 4 { 2 0 0 3 0 50 0 2 7~0 6 兴隆庄煤矿建设高效集约化矿井的探索与实践 来存 良 , 1 .兖矿集 团兴隆庄煤矿 ,山东 兖州 2 7 2 1 0 2; 2 . 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 , 北京 1 0 0 0 1 7 摘 要 兴隆庄煤矿是我国第一座 自行设计年 生产能力 3 0 0万 t 的特大型矿 井, 其建设和发展过 程是我 国煤炭行业 2 0多年来科技进步和矿井高效集约化的集 中体 现。兴隆庄煤矿在继承高效集 约化成果的基础上, 又提 出高效洁净 的发展方 向, 为我 国的煤炭事业发展和复兴开拓 了新的道路。 关键词 矿 井;高效集约;洁净 ;探索;实践 中 图分 类号 T D 8 2 文 献标 识 码 A Ex pl or a t i o n an d Pr ac t i c e o f Con s t r u c t i n g Hi gh e f f i Ci en C y I n t en s i f yi n g M i n e i n Xi n gI O n g z h u a n g Co al Mi n e LAJ Cun l i an g 1 . Xi n g l o n g z h u a n g C o a l Mi n e , Ya n z h o u Mi n i n g Gr o u p Co . , L t d . , 2 7 2 1 0 2 Y a n z h o u , C h i n a ; 2 .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S u p p o r t i n g S p e c i a l i z e d Co mmi t t e e o f C h i n a C o a l As s o c i a t i o n, B e i j i n g 1 0 0 0 1 7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Xi n g l o n g z h u a n g Co a l Mi n e i s t h e f i r s t C h i n e s e s e l f - d esi g n e d o v e r s i z e mi n e wi t h a n n u al p r o d u c t i o n a b i l i t y o f 3 mi l l i o n t o n s . I t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col l e c t r e fl e c t e d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a d v a n c e me n t a nd h i g h e f f i c i e nc y i n t e ns i f y i n g o f m i ne i n Ch i n e s e c o a l i n du s t r y f o r ma n y y e a r s.Ba s e d o n t he hi g h e f f i c i e nc y i nt e n s i f y i ng a c hi e v e me n t s,Xi ng l o n g z h ua ng Co a l M i n e p u t s f o r wa r d a d i r e c t i o n f o r hi g h e f f i c i e nc y a n d c l e a n n e s s S O a s t o e x p l o i t a n e w wa y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r e con s t r u c t i o n for c o a l p r o j e c t s . Key wo r d s mi n e;h i g h e f f i c i e nc y i n t e ns i f y i n g;c l e a n n e s s ;e xp l o r a t i o n;p r a c t i c e 走大型化 、 集 中化 、 系统化生产之路 , 是世 界煤 炭生产技术发展 的方 向 , 是解决 中国煤 炭生产技 术 落后局面 , 推动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的根本途 径 , 也是兴隆庄煤矿锲而 不舍追求的 目标。兴隆庄 煤矿系 国家“ 六五” 期间 自行设计和建造 的第一座年 设计生产能力 3 0 0万 t 的大型现代化矿井 。其地质 储量 7 . 8亿 t , 可采储量 3 . 8亿 t 。矿井 1 9 8 1年底投 产 , 1 9 8 6年达产 , 其后原煤产量 不断攀 升 , 并多次创 出全省 、 全 国先进水平 , 曾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 的赞 扬。1 9 9 9年矿井产量达 到 6 0 6 . 9万 t , 实现 了设 计 能力翻番的跨越 ; 2 0 0 2年矿井 实现超常规 、 跳跃 式 发展 , 原煤产量完成 7 0 8 . 6 6万 t , 工作面单产达到了 6 3 9 . 9万 t , 提前三年完 成 了“ 年产 7 0 0万 t高效洁 净示范矿井建设” 的“ 十五” 规划 目标 。矿井投产三 年后便扭亏为盈 , 截至 2 0 0 2年底 , 矿井共生产原煤 7 9 3 1 . 5万 t , 累计上缴利润 2 8 . 2 6亿元 , 经济效益连 续八年位居 同行 业榜首 , 最 高年利 润达 到 3 . 7 6亿 元 。集约化生产和高产高效格局 的形成 , 使矿井经 济实力 明显增强 , 综 合形象 不断提 升 , 先后 获得 了 “ 中国矿井排头兵” 、 “ 现代化矿井” 、 “ 特级质量标准 化矿井” 、 “ 部特级高产高效矿井 ” 、 “ 国家科技进步一 等奖” 、 “ 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十佳 矿井” 、 “ 全国精神文 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 等 1 2 0多项省部级 以上的殊 荣 。 集约化生产 的理论 和实践 , 给兴 隆庄煤矿带来 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能够成功地将集约 维普资讯 2 8 煤 矿 机 电 2 0 0 3年第5期 化 生产 的理 论 用 于 指 导 生 产 实 践 , 并 在 生 产 实 践 中 不断完善和升华集约化生产 的理论 , 主要从 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和积极的探索。 1 优 化生 产 布局 ,为 集约 化 生产 奠 定基 础 矿井 的巷道布置是构成矿井生产系统 、 保证矿 井 安全 、 实 现 有序 生 产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 随着 煤 炭生 产技术的不断进 步 , 其在矿 井生产中 的地位显得尤 为重要 。兴隆庄煤矿投产 2 0多年来 , 积极依靠科技 进步 , 不断进行巷道布置优化与巷道支护改革 , 为矿 井提高单产、 降低生产成本 、 实现高效集约化生产奠 定 了坚 实 的基 础 。 兴隆庄煤矿井 田面积 5 4 k m2 , 矿井初步设计 1 0 个采 区 , 年 产 3 0 0万 t 。采 区开 拓 采 用 水 平 石 门 、 集 中上下 山、 集中岩巷的布置方式 , 采区内以集 中上下 山为 中分两 翼 相 向 回采 。矿 井 投 产 之初 , 设 计 利 用 四个采区 1 0个工 作 面 4个综 合机 械化 采煤 工作 面 、 6个高档普采工作面 来组织生产 。1 9 8 1年投产 之后 , 我们积极依靠 科技进步 , 大力 开展 科技攻关 , 大胆改革创新 , 优化采场布局 ,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 采煤工艺。现在 , 采区已优化调整为 6个 , 采煤工艺 由高档普采 、 分层综采发展为综放开采 , 现只用两个 采煤工作面就生产出原设计能力 2倍 以上的产量。 兴隆庄煤矿建井及投产之初 , 由于受 当时采煤 技术和防治厚煤 层 自燃发火 等因素 的制约 , 采 区巷 道布置采取的是中间岩石上下 山、 区段岩石集 中巷 、 无煤柱双翼开采的布置方式 见 图 1 。在 生产 实践 中, 这种布 置方式暴 露 出了岩巷 掘进 率高 、 系统 复 杂 、 回采顺 槽 维 护 困难 、 生 产 接 续 紧 张 、 综 采 生 产 能 力不能 充分发挥 等 问题 。为此 , 依 据新工 艺、 新技 术 , 并结合采煤技术 的发展和机械装备水平的提高, 我们对巷道布置认真研究 , 大胆探索 , 不断改造 , 形 成 了一种适应厚煤层综采高效集约化生产的巷道布 置形式煤岩巷垂直布置方式 见 图 2 。即在距 离煤层 1 0 ~2 0 m 的底板岩石内 , 布置一至三组中间 上下山, 方 向与煤顺槽垂直。每组上下 山布 置一条 轨 道运 输 上 下 山 , 一 条胶 带 运 输上 下 山 , 取 消 了与 煤 顺槽平行重叠布置的各 区段岩石集 中巷。此采 区巷 道布置方式简化 了生产 系统 , 大幅度 降低 了巷道掘 进率 ; 简化了采区运输系统 , 加长 了工作面的走 向推 进长度 , 减 少 了移 面搬家 次数 , 提 高 了设备 的利 用 率 ; 实现了采 区的单翼开采 , 全面推行 了无煤柱跨巷 开采 , 提高了资源 回收率 ; 消除了孤岛开采 , 减少了 发火隐患和开采难度。该巷道布置方式的实施推动 了我国全面推行厚煤层无煤 柱护巷技术 的发展 , 并 为向全煤巷布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现在我们 根 据未 开 采 采 区情 况 及 地 质 条 件 , 对 合 适 采 区 巷 道 布置方式进行了科学分析 、 论证之后 , 已经采用全煤 巷布置 方式 见 图 3 。通 过近 年来 的开采 实践 证 明, 全煤巷布置方式既简化了生产系统 , 降低了巷道 掘进率及生产成本 , 又将采 区开拓 准备 时间 由过去 的 5 ~1 0 a 缩 短 到 现 在 的 1 ~2 a , 大 大 缓 解 了我 矿 在 这一时期采 区接续紧张、 资金投入大等困难 , 保证 了 矿井持续 、 高效集约化生产。 对 回采 顺槽 的布置也进 行 了不 断地探索 和创 新 , 成 功 地研 究试 验 了特 厚 煤 层 条 件 下 分 层 开 采 沿 空 留巷 、 无煤 柱 沿 空 掘 巷 及 现 在 的 综 放 条 件 下 特 厚 煤 层 的 全煤 巷锚 杆 支 护 及 沿 空 掘 巷 锚 网支 护 , 保 证 和推动了综采 、 综放高产高效生产的发展。 矿井巷道布置 的改革与优化 , 取得 了巨大 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生产掘进率 、 开拓掘进 率、 掘进 头个数得到了大幅度降低。巷道布置的改革与优化 极 大 地 推动 了矿 井 的 集 约 化 生 产 , 用 矿 井 投 产 之 初 的一半头次和人员保证了 2倍于矿井设计产量的正 常接 续 。 各 阶段 的对 比见表 1 。 表 1 各阶段产量 与进尺情 况 与巷道布置优化相适应 , 巷道支 护的改革也随 矿井生产技术的进步得到 了不断推进和发展。岩巷 方 面 , 以光 爆 锚 喷 为 基 础 , 进行 了 围岩 松 动 圈测 试 、 矿井岩石力学性质测试 、 不 同岩性支护参数 的研究 , 确定 了光 面爆 破 、 金 属锚 杆 支 护 、 喷射 砂 浆混 凝 土 封 闭的支护方式 。同时进行 “ 三小” 光爆试验 、 1 2 0 B大 维普资讯 2 0 0 3 年第 5 期 煤 矿 机 电 2 9 耙装机的配套及工序管理 , 1 9 9 9年又进行了岩巷快 速掘进技术的研究 , 采用 了中深孔爆破 、 高强度螺纹 钢锚杆 、 树脂药卷 , 以提高单 条锚杆支护强度 、 保证 支护效果为前提 , 减少锚杆数量 , 大幅度提高单进水 平 , 由原来 的月进 4 0 m左右提高到了 2 3 6 m, 实现了 集中生产。在煤 巷支护方面 , 随着综放技 术的不断 完善和发展 , 采煤工作面单产水平、 推进速度的迅速 提高 , 设备 配套能力 加大 , 要求 巷道断 面进一 步加 大 , 原有金属支架不能承受大断面巷道的成巷压力 ; 另一方面 , 辅助运输 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不允许进 一 步加长钢梁 的长度 ; 同时 , 围岩松 动圈理论、 顶板 自承载理论 和主动支护理论 的出现 , 也推动 了煤巷 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在与 中国矿 大、 山东科技大 学等院校共同攻关 中, 成功地实施 了各种煤层条件 下煤巷锚杆支护技术 , 并且首次成功实施 了特厚煤 层沿空掘进巷道 的锚杆 支护, 填补 了国内外该技 术 空白。巷道支护的改革 , 提高了掘进单进水平 , 保证 了巷道支护状况 , 极大地促进 了采煤工作面 的端 头 支护和快速推进 , 从而推进 了高效集 约化生 产的发 展 。 采区总回风巷 轨道 运粘 f l 4 0 4 工 作 面 军 粟 呵』 , ,黜一 l 4 3 0 6 i 蹋 i 运 晨 槽 一T l r I 一, I 4 3 o g x m r } T 。 - “ l 4 3 1 0 I I { I A, - 4 3 1 2 1 l r I j { J , C . 胶带大巷 孰道大巷 圈 1平行布置开 采方式 差 5 3 l 9 孰道巷 / 雌 / \ 一5 3 19 皮 带 着 1 5 3 17 I 俪 ■ 糟 ‘ - 七 , l - 运 晨 橹 嗣 ● , l l 5 3 l 8 工作面 粥 ● 弋 , l 、 l 5 3 l 9 工 作 面 停 采 线 I 弋 , l ~ 【 5320工 作 面 停 采 线 I ● l 、 l 532 1工 作 面 停 采 线 I 1 圈 2 垂直布 置开采方式 3 3 0l 3 3 0 2 3 3 0 3 3 3 O 4 3 3 0 5 3 3 O 6 工作面 工作面 工作面 工作面 工作面 工作面 皮 带 囊 橹 停采境 停采境 停采线 停采线 停采线 停采线 , / ’ , / I 采 区 集 运 蔷 l l 采区集孰薯 』 东翼皮带巷 一 东聪奇着 圈 3全煤巷布 置方式 2 变革采煤工艺。加快推动集约化生产进程 采煤技 术是煤 炭生产技术 的核心 , 采煤单产水 平的提高和集中化生产是矿井集约化生产的最终体 现 。不断研究 、 探索和开发先进的采煤技术 、 创造最 佳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兴隆庄煤矿 投产 2 0 a的生产过程 , 采煤工艺经历了高档普采、 分 层综采 、 综放 和高效综放 四个 阶段。每一次采煤工 艺的改革都带来 了煤炭产量 的大 幅度提高 , 采用高 效综放工艺阶段与高档普采和分层综采混采阶段相 比, 平均年产量提高 了 3 . 6 9倍 , 工作面平均单产提 高了 6 . 9 9倍 , 采煤工效率提高 了 1 5 . 4 7倍 , 特别是 2 0 0 2年的高产高效综放生产与 1 9 8 2年的单纯高档 普采相 比采煤工工效提高了 1 3 1 倍 。各阶段产量情 况 见 表 2 。 表 2 4个 阶段产量基本 情况 项 目 高档普 采分层综采综放高效综放 矿 井 产 量 刀 t / a 1 6 8 3 0 3. 5 4 3 7 8. 8 6 2 0. 2 6 工作 面单产 万 t / f1 3 . 9 2 6. 2 1 4 . 8 7 2 7 . 4 工作面个数 个 3 . 1 2 3 . 9 2. 7 4 1 . 7 9 厚煤层分层综 采技术 , 是兴 隆庄 煤矿 由普通机 械化开采 向高 度 集 中化 开采 发 展 的过 渡 和基础 , 1 9 8 6 1 9 9 2年分层综采 以工作面 年产百 万吨为主 要标 志, 通过优化设计 、 提高装备水平 , 对生产环节 进行改造 , 对综采工艺进一步优化 , 此期间内全矿达 到年产百万吨的采煤队有 7队次。没有在这一阶段 发展 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和消化吸收 国外 先进综采设备技术 的实践 经验 , 就没有 以后 日产万 吨的高产高效综放开采技术的开发和发展 。 1 9 9 2年兴隆庄煤矿 冒着各种压力 和风险, 在华 东地区首次试验综放 开采技术并取得 了圆满成功 , 维普资讯 3 0 煤 矿 机 电 2 0 0 3年第5期 其 目的就是要探索降低生产成本 、 实现高产高效的 集约化生产之路 。试验成功后 , 又成功地进 行了矿 区铁路下综放 、 网下综放 、 孤岛工作面综放的成功开 采 , 丰富了综放开采技术 的内涵 , 扩大了综放开采技 术应用 的范围。全矿工作面单 产 1 9 9 4年 2 7 2 . 4万 t 、 1 9 9 6年 3 0 0 . 6万 t 两次刷新了全国最 高纪 录, 并在 2 0 0 2年矿井产量创出了 7 0 8 . 6 6万 t 的历史新 水平 , 是矿井原设计能力 的 2 . 3 6倍 。 高产高效 的集约化生产要求工作面设备向大功 率 、 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 “ 九五” 攻关“ 缓倾 斜特厚煤 层高产高效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究” 项 目在 我矿的顺利实施 , 使综放工作 面整体设 备装备水平 提高到 目前 国产综放设备 的最高档次 , 其 主要配套 设备采用 MG T Y4 0 0 / 9 0 03 . 3 D型电牵 引采煤 机、 大 运 量 双 中 链S GZ 9 6 0 / 7 5 0 型 前 后 输 送 机、 S Z Z 1 0 0 0 / 3 7 5型转载机、 S S J 1 2 0 0 / 32 0 0型 自移式 胶带输送机和高支护阻力 、 高可靠性 的 Z F S 6 2 0 0 1 8 / 3 5型放顶煤液压支架。2 0 0 0年 1 1月 2 1 ~2 3日 在兴隆庄煤 矿进行 了煤炭行业 ” 九 五” 攻 关重 点项 目” 缓倾斜特厚煤层高产 高效综 放开采成套技术与 装备研究” 4个专 题、 1 5个子专题 的鉴定 , 有 3项达 到 国际领先水平 , 1 4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2项达到 国内领先水平 。“ 九五” 攻关 的顺利实施基本上解决 了困扰综放工艺发展 的自燃发火、 煤尘 、 回收率和顶 板管理的四大难题 , 使先进的综放工艺与大功率 、 高 可靠性 的采煤配套设备有机地结合在 了一起 , 并在 高层次上升华了综放工艺。 为了使综放 技术成 为兖矿集 团的生产 核心技 术 , 为兖矿集团输 出技术 , 参与 国际竞争奠定可靠 的 基础 , 兴隆庄煤矿又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 , 经过深刻 的思考 , 于 1 9 9 9年确立 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 以矿井大型化、 集 中化、 系统化为发展方 向, 实现煤 炭生产高效 、 安全和洁净开采的“ 年产 7 0 0万 t 高效 洁净示范矿井 ” 建设 的“ 十五” 攻关构想 ,该项 目核 心技术为“ 年产 6 0 0万 t 综 放工作 面设备 配套与技 术 研 究 ” , 被 国家经 贸委 立项 为 国家“ 十五 ” 重 点技 术 创新项 目。该项 目的实施 以兖矿集 团为主体 , 联合 国内外科研院所 、 煤机生产厂家进行联合攻关 。工 作面设备选型与研制 , 以提高设备 自动化 、 可靠性和 先进性为主 , 结合兖 州矿区的具体条件进行优化设 计 。工作面配套设备 以国产为主, 少数关键技术 和 设备从国外进 口, 设备性能不但功率大 , 可靠性高 , 而且具有先进完善 的操作和监控系统 。主要攻关 内 容分为“ 6 0 0万 t 综放工作面总体配套” 、 “ 电液程 序 控制高效放顶煤液压支架 的研制” 、 “ 大运距 、 高可靠 性工作面前后部刮板输送 机研 制” 、 “ 自移式转 载机 的研制” 、 “ 长运距 、 大运量可 伸缩胶 带输送 机 的研 制” 、 “ 超长高效综放工作面一通三防技术研究” 、 “ 超 长高效综放面地质综合保障系统 研究 ” 8个子专题。 在工业性试验期 间, 工作 面 日产达到 了 2 . 4万 t 。 月 产达到了 6 3 . 2万 t , 分别刷新了全 国最高纪录 ; 平均 回采 工 效 达 到 了 3 1 3 t / T, 最 大 回 采 工 效 达 到 3 6 9 . 3 9 t / T , 工作面单 产达到 了年产 6 8 0万 t的水 平 , 并具备了年产 8 0 0万 t 的生产能力 。攻关工作 面首次将 电液阀应用 于综 放设 备 , 大大提 高了综放 工作面 自动化水平 和安全 可靠性 , 使工作面效率 和 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 是该项 目最关键的创新成果 , 它代表了当今 国际综放装 备的最高水平 , 代 表着 中 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 , 是兖矿人 的骄傲 , 也是 中国 人的自豪 , 更是对 中国和世界采矿技术发展 的卓越 贡献 。2 0 0 2年 7月 1 0日, 该项 目顺利通 过 国家经 贸委组织 的鉴定验收 , 整体技术被评定为 国际领先 水平。该项 目的试验成 功 , 标志着兖矿综放核 心技 术和集约化生产程度 已发展到 了一个新 的高度 , 走 在世界采矿技术 的最前 列。该工作 面 的配套见 表 3。 表 3 6 0 0万 t 综放工作面设 备配套 3改 造煤 流 系统 。 为 集 约化 生产 提 供 必要 条件 1 9 9 2年 以来 , 随着综 放开采 的试验 成功 , 并 经 过近几年技术的 日臻完 善及装备水平 的提高 , 使工 作面的单产水平得 到了突飞猛进 的发展 , 制约矿井 产量提高已经不单单 是工作面生产能力 , 而是矿井 系统生产能力过低 。兴隆庄煤矿是一个设计能力年 产 3 0 0万 t 的矿井 , 其配套 系统 也是按照该标 准进 行设计的 , 要进行 改造其难 度可想而知。为了向生 维普资讯 2 0 0 3年第 5 期 煤矿机 电 3 1 产的极限挑战 , 大胆进行技术改造 , 从根本上解决制 约 矿井 生 产 的“ 瓶 颈 ” 问题 。 首先对矿井主煤流运输皮带进行 了技术 改造 。 矿井原煤运输系统 原设计分为东 、 西及 中翼 三条 支 线来完成矿井 3 0 0万 t的生产能力 , 均采用 DX 4型 钢丝绳芯胶带机 , 带宽 1 0 0 0 mm, 运行速度 2 . 5 m/ s , 运输能力在 9 0 0 t / h 。由于矿井实施集约化生产 , 两 个工作面有时集 中在一个支线运输 系统 , 这样运输 能力不足严重制约工作面的生产能力。为此我们在 不改变胶带机主结构的情况下 , 通 过改变减速机速 比, 增大驱 动单元功 率 , 使 胶带输 送机运 行速度 由 2 . 5 m/ s 提 高到 4 . 5 m/ s , 输 送能力达到 了 1 6 0 0 t / h; 此外对井下胶带机增加 了在线监测 系统 , 利用工业 电视对机头、 机尾进行 监视 , 去掉 了岗位 司机 , 实现 了地面集 中控制监测 , 提高 了胶带运行可靠性 , 为采 区的集中化生产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对主井提升系统进行综合改造 。我矿提 升系统采用两台 HS V 2 . 86型摩擦式提升机 , 实际 年最大 提 升能 力 在 4 5 0万 t 左 右 , 如 再 扩 大 矿 井 生 产能力有两个途径 一是再建一个主井进行提升; 二 是对原系统进行综合挖潜改造 。我们通过研究分析 及经济技术 比较决定采用改造 的方式来提高提升能 力。一是采用计算机数字 化技术改造 电控系统 , 提 高运行 的精确性缩短运行 时间 , 并对装载 系统进行 提速改造 , 使提升循环时 间由 9 0 s 缩短 到 7 8 s ; 二是 提高单勾 的提升能力 , 改造制动 系统更换 高摩擦衬 垫和提高箕斗容量 , 使单勾提升能力 由 1 1 . 5 t 提 高 到 1 4 t ; 三是广泛采用设 备状态监测 与故障诊 断技 术 , 提高设备运行 的可靠性 , 增加有效 的提 升时间 , 故障停机 时间 由过 去每月 3 5 . 6 h减少 到 目前不 足 6 h , 检修时间也 由过去每天 6 h减至 目前的 3 h , 仅此 每年可增加提升时间 1 4 0 0 h 。这样 主井年提升能力 达到 7 5 0万 t , 从而 为 “ 6 0 0万 t 综 放工作面设 备配 套与技术研 究” 攻关工作 面的顺利实施 和年 产 7 0 0 万 t 的宏伟 目标的实现 , 做好铺垫 , 打好基础 。 矿井产量提高后 , 为了保障煤炭销售的高效益 , 更好的适应煤炭市场 的需要 , 我们对地面洗选加工 和储装运系统进行了改造。近几年洗煤厂通过改造 使主洗工艺和设备实现 自动化 , 提高稳定 了产 品质 量 ; 原煤系统设备 实现 P L C集 中控制 , 并新建原煤 动筛排矸系统增大 了原煤入洗 量; 建立动力配煤 系 统使煤炭 品种多样化 , 为最大 限度 的减少洗选对环 境造成的污染 , 对煤 泥脱水 系统进行 了改造。通过 以上改造洗煤厂年入洗原煤 由原来 的 4 0 0万 t 增加 到 6 0 0万 t 左右。另外 , 对装煤系统进行 了改造 , 实 现了精煤装车 自动添加和快速装车 ; 并建造 了储存 能力高达 1 0 0万 t 的华东地区最 大的储煤场。经过 改造使我们的煤炭品种 、 品质更加合理 , 矿井的煤炭 生产缓冲能力得 到了大 幅度 的提 高, 确保 了矿井 的 高产量 、 高销售 、 高效益 。 4优化整体 管理。为集约化 生产提供 强有力 的保 障 实现集约化生产、 创建高标准的高产高效矿井 , 要求生产集 中、 设备 精 良、 系统简化、 管理科学。集 约化生产是一项 系统 工程 , 它要求各个 系统协调一 致 , 各种资源合理配置 , 因此 , 这就要求矿井 内部 管 理不断创新和整体优化。兴隆庄煤矿集约化生产是 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 为了更好的促进技术 的创新 , 我们建立 了完善的科技管理机制 。建立 了以矿领导 为核心 的科技决策机制 ; 以总工 程师为总负责的科 技规划组织机制 ; 以广 大工 程技 术人员为主体的技 术创新和实施技术扩散机制 ; 以项 目负责制为主要 内容的激励约束机制 , 并专 门设立 一名副总工程师 直接抓技术创新工作 。在全矿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科 技管理体系。 实现集约化生产必须要有高素质 的管理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密切配合和共同协作。因 此 , 我矿把搞好职工技术培训 , 造就高素质的干部职 工队伍 , 作为实现矿井集约化生产, 推动矿井长远发 展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矿建立 了装备先进、 师资 雄厚 的职工培训基地 ; 实施 了“ 继续教育工程” , 在工 程技术人员中广泛开展每周一课 , 人人上技术课 、 写 技术论文活动 ; 与大专 院校联合办学 , 举办了各类大 专班 , 选派 4 0多名技 术素质好、 业务能力强 的同志 攻读不同专业的硕士研 究生 ; 定期组织有关人 员到 国外和行业内外各先进单位考察 、 调研和学习 , 收集 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信息 ; 将 每年分 配的大中专毕 业生 , 重点安排到采掘一线培养锻炼 , 形成 了适应矿 井可持续发展 的多层次的管理人才梯队。在提高全 员整体素质 的基础上 , 我们 根据 生产经营的实际需 要 , 适时调整劳动组织和人力资源配置结构 , 积极发 展非煤产业 , 大力压缩 、 精减 、 划转和分流富余人员 , 仅 2 0 0 2年原煤人员就净减 2 3 4人 , 做 到了机 构简、 人员精、 满负荷、 高效率 , 适应了集约化生产的需要 。 下转第 3 5页 维普资讯 2 0 0 3 年第5期 煤 矿 机 电 3 5 4 市场前景 我 国各大型矿井均以长壁采煤法作为主要开采 方式 , 采掘失调 已严重束缚 了生产能力 的进一步 发 挥 ; 而大量的矿井边角煤 、 残留煤 , “ 三下” 煤 , 以及大 量被掠夺式开采破 坏的煤炭资源迫待 回收 ; 部分矿 井资源枯竭促 成 了资源 型城市发 展的一些 社会 问 题 , 这些都需要推广连续采煤机及其配套设备 的应 用技术 , 以保障煤炭工业平衡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矿井综合效益 , 各重点矿区 已 开始探索连续采煤机快速掘进与短壁开采技术 的应 用。兖州矿业集 团南屯煤矿采用引进连续采煤机和 国产行 走 支架进 行边 角煤 的 回收, 已产煤 3 0万 t 多 ; 晋城矿业集团公司寺河矿将连续采煤机及其配 套装备作 为煤 巷掘 进 的首 选 方案 , 目前业 已掘进 上接第 3 1页 其次 , 大力推动矿井管理与 国际惯例接轨并 向 高层次迈进 。我们在全国煤炭系统率先建立并通过 了 I S 09 0 0 2质 量 保 证 体 系 , 继 而 通 过 认 证 了 I S 01 4 0 0 1环 保 体 系、I S o1 0 0 1 2 计 量 体 系 和 0H S MS 1 8 0 0 1职业安全健 康管理体 系。同时 , 我们 还在全行业和山东省首家创 建了“ 学 习型企业 ” , 并 以“ 学习型组织理论” 作指导 , 不断超越 自我 , 大胆 向 生产极 限挑战 , 有效 地解决 了矿井集约化生产 中的 “ 瓶颈” 问题 , 推动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不断 向纵深发 展 。 5 启迪与体会 1 建设高效集约化 矿井 , 是 确保 安全生产 的 需要 。高效集约化生产消除了生产战线长 、 环节多 、 用, 多的弊端 , 用最优化的方式 、 最先进的设备组织 生广 , 从而提高了安全生产的可靠性 。 2 建设高效集 约化矿井 , 是 实现效益最 大化 的需要 。作为市场主体的煤炭企业 , 只有通过走高 效集约化生产之路 , 才能实现减人提效 、 创造最大利 润 , 在激烈 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3 建设 高效 集约化矿井 , 是推动煤 炭企业可 持续发展的需要 。能源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 中的基 础地位 , 要求煤炭工业必 须要高效合理地开采和利 用煤炭资源 , 从而保证 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充实 的 后劲 。 1 0 6 6 5 m, 产煤 约 2 0万 t ; 潞安矿业 集团公司积极策 划采用特殊设计的掘进机 , 配合履 带行走式给料运 输机等后配套设备 , 开采边 角煤 和“ 三下 ” 煤柱 。这 些成功尝试将进一步拓宽我 国短壁机械化开采的应 用范围, 从而实现矿井边角煤 、 “ 三下” 煤 和不规则煤 田的 开采 ; 缓 解 采 掘 失 调 , 解 放 矿 井 生 产 力 ; 改 善 安 全状况 , 降低劳动强度 , 提高 劳动效 率 ; 减缓煤炭 资 源衰竭 , 缓解资源型城市就业压力 , 完成结构调整提 供更完整 的经验 , 推动我 国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 与 装备的发展 , 促进 我国煤炭产业的技术进步 和可持 续发 展 。 作者简介 张忠 国 1 9 4 9一 , 男, 研究员。1 9 8 2年 1月毕业于太原 X - 业大 学。 现任 煤炭科学研究总 院太原分 院副总X - 程师 , 从事煤矿机 电技术研 究和管理X - 作 , 发表论 文 8篇 。 收稿 日期 2 0 0 3 0 72 5 责 任绾辑 顾永寿 4 建设 高效集约化矿井 , 是推动煤 炭工业科 技进步的需要 。高效集约化生产不仅带动 了煤炭科 学技术 的发展 , 而且促进 了煤 炭工业 相关技术 的快 速进步 , 加快 了煤 炭生 产设 备特别是 综放设备 国产 化 的进程 , 提高了煤炭产业的技术含金量 , 使我国不 仅能成为世界产煤大 国, 而且还能成为拥有其核心 技术的世界煤炭生产技术的强 国。 5 建设高效集 约化 矿井 , 是适 应人世新形势 的需要 。人世后 , 面对全方位开放的市场 , 只有不断 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方式 , 持续提高矿井 的创新 力和 竞争力 , 才能在 国际化分工 和世界 资源 的配置中 占 有一席之地和把握 主动权 。 总之 , 建设高效集约化矿井 , 是 中国煤炭工业可 持续发展的必 由之路 , 是 在世 界经 济一体化潮流 中 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 合理开发 和充分 利用资源的 必然选择 , 也是二 十一世 纪世 界煤 炭工业发展的方 向。因此 , 今后我们要进 一步加强和深化高效集约 化矿井建设 , 不断完善和发展以综放工艺为主体 的 企业核心技术 , 为兖矿集团跨 国经营、 参与世界竞争 奠定基础 , 为 中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出新 的道 路 。 作者简介 来存 良 1 9 6 0 一 , 男, 高级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现任兖 矿集 团兴 隆庄煤 矿矿长, 中国煤炭 学会 岩 石力 学与支 护专业 委 员会 委员。 煤炭 X - 业技 术 委 员会 集 约化 矿井专 业 委 员会 委 员, 发表 论 文 2 0余篇 , 专著多部。 收稿 日期 2 0 0 30 80 7; 责任编辑 姚克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