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激电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的尝试.pdf
书书书 第23卷 第5期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V o l . 2 3 N o . 5 2 0 0 8年1 0月( 页码1 6 0 3~1 6 0 9)P R O G R E S S I N G E O P HY S I C SO c t . 2 0 0 8 双频激电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的尝试 余传涛1, 刘鸿福 1, 高建平 2 (1.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太原0 3 0 0 2 4; 2.北京勘察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1 0 0 0 8 1) 摘 要 利用双频激电法在山西沁源嘉元煤业有限公司已知采空区进行实地探测试验, 通过对探测数据的整理与分 析得知 在未充水的采空区探测得到较高的视电阻率和较低的视幅频率, 能够精确的反映地下采空区的位置.结果证 明了利用双频激电法探测煤矿地下采空区是可行的. 关键词 双频激电法, 采空区, 视幅频率, 视电阻率 中图分类号 P 6 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4 2 9 0 3(2 0 0 8)0 5 1 6 0 3 0 7 犜 犺 犲犈 狓 狆 犲 狉 犻 犿 犲 狀 狋 犪 犾 狊 狋 狌 犱 狔狅 狀狋 犺 犲犇 狌 犪 犾 犳 狉 犲 狇 狌 犲 狀 犮 狔 犻 狀 犱 狌 犮 犲 犱 狆 狅 犾 犪 狉 犻 狕 犪 狋 犻 狅 狀犿 犲 狋 犺 狅 犱犱 犲 狋 犲 犮 狋 犻 狀 犵犮 狅 犪 犾犿 犻 狀 犲犵 狅 犫 YUC h u a n t a o 1, L I U H o n g f u 1, GAOJ i a n p i n g 2 (1.犜 犪 犻 狔 狌 犪 狀犝 狀 犻 狏 犲 狉 狊 犻 狋 狔狅 犳犜 犲 犮 犺 狀 狅 犾 狅 犵 狔,犜 犪 犻 狔 狌 犪 狀0 3 0 0 2 4,犆 犺 犻 狀 犪; 2.犫 犲 犻 犼 犻 狀 犵犲 狓 狆 犾 狅 犲 狀 犵 犻 狀 犲 狉 犻 狀 犵犮 狅 狉 犾 狋 犱,犅 犲 犻 犼 犻 狀 犵1 0 0 0 8 1,犆 犺 犻 狀 犪) 犃 犫 狊 狋 狉 犪 犮 狋 W eh a v e i m p l e m e n t e de x p e r i m e n t so n t h ek n o w ng o b s i n t h e J i a y u a nC o a lC o r p o r a t i o n i nQ i n y u a no f S h a n x i u s i n gt h em e t h o do fd u a l f r e q u e n c yi n d u c e dp o l a r i z a t i o n . T h r o u g hr e o r g a n i s i n ga n da n a l y s i s i n gt h ed a t a,w eg o tt h a t h i g h e ra p p a r e n t r e s i s t i v i t yr a t ea n d l o w e r a p p a r e n t a m p l i t u d e f r e q u e n c yr a t ee x i s t i nt h eg o bw i t h o u tw a t e rb yd e t e c t i o na n dt h ep o s i t i o no f t h eg o bu n d e r g r o u n dw a sp r e c i s e l yg i v e n . T h er e s u l t t u r n e do u t t h a t t h ed o u b l e f r e q u e n c y i n d u c e dp o l a r i z a t i o nm e t h o dt od e t e c t t h ec o a l g o bu n d e r g r o u n d i s f e a s i b l e . 犓 犲 狔 狑 狅 狉 犱 狊 d u a l f r e q u e n c y i n d u c e dp o l a r i z a t i o nm e t h o d,g o b,a p p a r e n ta m p l i t u d e f r e q u e n c yr a t e,a p p a r e n t r e s i s t i v i t y r a t e 收稿日期 2 0 0 8 0 3 0 7; 修回日期 2 0 0 8 0 6 1 2. 作者简介 余传涛,1 9 8 4年生, 男, 太原理工大学在读硕士, 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勘探研究工作.(E m a i l y c t 2 0 0 8@1 2 6. c o m) 0 引 言 在我国, 煤矿采空区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原 因之一, 它不仅造成当地地质环境恶化、 地面塌陷、 居民房屋倾斜裂缝、 耕地破坏、 地面积水和生态环境 严重恶化等灾害, 危害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而 且严重地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 定.在当前地下采空区剧增的紧迫形势下, 探测清楚 地下采空区位置, 为当地政府进行综合治理提供第 一手依据是刻不容缓的. 目前, 探测采空区范围的方法有很多, 但是不同 的方法在探测地下采空区时都存在着缺陷[ 1~3], 如 应用直流电法探测采空区适于在地形平坦的条件下 工作, 在山区不易展开; 在生活区、 厂矿区游散工业 电流较大的地方, 直流电法受到很大影响[ 4~8]. 电磁 法在探测浅部地层的地下采空区时会受到深部地层 的影响, 而影响探测效果, 对地下采空区只能做定性 解释, 不能做定量分析; 当周围存在厂矿或者机动设 备时, 电磁探测会受到影响, 从而影响采空区探测的 结果; 在复杂的山区进行深部采空区的探测, 由于沟 谷的限制, 使工作实施难以进行等[ 9~1 1]. 近年来, 人 们开始尝试采用地震勘探的方法探测采空区.但是 地震勘探的费用异常昂贵, 而且应用区域比较局限, 如村庄附近不可放炮, 水塘不可布检波器、 复杂山地 地区影响大等, 分辨率较低等.而且大部分煤矿地下 采空区距离村庄较近, 且地下采空区容易坍塌等原 因使应用地震勘探受到限制[ 1 2~1 6]. 在应用上述方法探测采空区的同时, 太原理工 大学刘鸿福教授等在山西一些煤矿开始尝试用氡气 测量法结合其它方法探测采空区, 而且证实了氡气 测量法探采空区的可行性[ 1 7]. 采用氡气测量煤矿地下采空区时, 只能探测出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2 3卷 采空区的位置与范围以及影响区域, 而不能定量给 出煤矿地下采空区的埋藏深度; 测氡工作受降水、 季 节等因素的影响; 野外工作施工方便, 但是施工拖延 时间长[ 1 8]. 双频激电法应用两个频率的频差可以任意选 择, 且二者的振幅接近; 发送机电流的变化对双频观 测结果影响甚小; 双频激电的抗干扰能力强; 双频道 激电的观测装置轻便、 快速、 灵活; 双频仪稳定性好, 观测精度高; 双频激电法可以方便地抑制电磁耦合 影响; 对地形要求不高等一系列优点[ 1 9~2 0], 决定了 探索利用双频激电法探测地下采空区是很有必要 的, 值得一试的. 1 双频激电法基本原理 激发极化法( i n d u c e dp o l a r i z a t i o nm e t h o d, 缩写 I PM) 是利用岩矿石电化学性质为物理前提的一种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双频激电法的核心是把两种频率的方波电流叠 加起来, 形成双频组合电流( 高、 低两种频率) , 同时 供入地下, 接受来自地下的含有两个主频率的激电 总场的电位差信息, 经过仪器内部的放大、 选频、 检 波等一系列步骤, 一次同时得到低频电位差和高频 电位差Δ 犞( 犳H), 按公式(1) 计算视幅频率 [2 1~2 2]. 双 频激电的原理如图1所示. 犉S(%)=Δ 犞( 犳L)-Δ 犞(犳H) Δ 犞(犳L) . ( 1) 图1 双频激电原理示意图 F i g . 1 S k e t c hs h o w i n g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d o u b l e f r e q u e n c y i n d u c e dp o l a r i z a t i o n 利用双频激电法探测采空区的物理前提是岩层 与采空区空洞之间存在的较大的电性差异. 煤的电阻率和极化率特征为在试验区利用双频 激电法探测采空区提供了前提.当地下煤层被开采 以后在地下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采空区域后, 在进行 地面电法探测时, 地下供入电流在采空区位置受到 了排斥, 在剖面图表现为高视电阻率, 而其视幅频率 由于煤层被采空, 煤的极化消失从而大大降低, 所以 在剖面图上表现为高视电阻率低视幅频率异常; 当 采空区充水时, 反映在剖面图上表现为低视电阻率、 低幅频率特征. 本次试验选择工作频率为4H z及4/1 3H z, 采 用中间梯度装置进行试验. 2 试验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试验区属于山西嘉元煤矿有限公司, 位于山西 省沁源县中西部, 系太岳山区, 地表为山区侵蚀地 貌, 沟谷纵横, 地形十分复杂, 标高为1 3 8 6. 4m~ 1 2 4 5m, 地形相对高差1 4 1. 4m, 属中低山区.地表 均为第四系黄土覆盖.煤层埋藏深度在6 0m左右. 试验区地处沁水煤田西缘, 霍山隆起以东, 总体构造 形态为两对走向近南北至北北东的背向斜构造. 在试验区, 小煤矿分布较多, 开采规模较小, 开 采无规律, 开采时间不等, 井内充水状况未知, 为探 测采空区资料解释增加了不确定性.而应用双频激 电法探测采空区, 同时采集地下介质的视电阻率与 视幅频率, 利用两种观测参数分别来表征地下介质 的电阻率和幅频率, 为探测采空区提供了有利条件. 3 野外工作及资料解释 3. 1 野外工作 本次试验使用的仪器设备为湖南继善高科有限 公司生产的双频道轻便型激电仪.该系统主要由 S Q 3双频道轻便型微机激电仪发送机和接收机共 同组成.观测参数为视电阻率ρ s, 和视幅频率犉s. 结 合地面氡气测量和瞬变电磁法测量. 根据试验区的地形条件和本次试验的目的, 结 合煤矿提供的已知采空区的位置及含水情况, 在试 验区内共布置试验线2条.东部为测线1, 方位近 N S向, 共2 1个点, 点距1 0m, 全长2 0 0m.中间梯 度装置选用A B=1 0 0 0m MN=2 0m.试验区西部 为测线2, 方位N S向, 共3 1个点, 点距1 0m, 全长 3 0 0 m.中 间 梯 度 装 置 选 用A B = 1 0 0 0 m, MN=2 0m, 采用短导线工作方式, 接收机逐点移动 4061 5期 余传涛, 等 双频激电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的尝试 观测, 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减小干扰.供电线按 “∏” 型布线, 即从相邻的另一条测线布设, 以避免线 间的电磁耦合干扰影响( 见图2). 图2 中间梯度排列示意图 F i g . 2 S k e t c ho fm i d d l eg r a d i e n tm e t h o da r r a y 同时在1线的1 7号点附近布置一个钻孔, 对所 测数据进行验证. 3. 2 资料解释 图3和图4分别为测线1中间梯度法视电阻率 剖面图和视幅频率剖面图.中间梯度法视电阻率剖 面图上在1 2~1 4号、 1 8~2 1号点视电阻率值明显 的升高, 而在中间梯度法视幅频率剖面图上1 3~2 1 号点视幅频率值相对下降.由此推断剖面图上视电 阻率异常和视幅频率异常是由地下采空区的存在引 起的.与图5氡值剖面图相对比, 在氡值剖面图上可 以明显看到1 5~2 1号点氡值较大, 形成一个高值 带, 与上述中梯剖面图异常带基本相吻合.与图6瞬 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剖面图相对比, 在瞬变电磁法视 电阻率剖面图上可以明显看到1 4~2 0号点视电阻 率值明显高于周围岩石电阻率值, 与上述中梯剖面 图异常带基本相吻合. 图7和图8分别为测线2中间梯度法视电阻率 剖面图和视幅频率剖面图.中间梯度法视电阻率剖面 图上在1 ~ 5号点及2 5~3 1号点视电阻率值相对较 高, 而在中间梯度法视幅频率剖面图上1~9号点及 2 3 ~ 3 1号点视幅频率值相对下降.推断剖面图上视 电阻率高值异常和视幅频率低值异常是由地下采空 区的存在引起的.与图9氡值剖面图相对比, 在氡值 剖面图上可以明显看到1~4号点、 2 5~3 1号点氡值 较大, 形成一个高值带, 与上述中梯剖面图异常带基 本相吻合.与图1 0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剖面图相对 比, 在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剖面图上可以明显看到1 ~ 5号点、2 5 ~ 3 1号点视电阻率值明显高于周围岩石 电阻率值, 与上述中梯剖面图异常带基本相吻合. 上述结论通过钻孔验证, 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图3 测线1中间梯度法视电阻率剖面图 F i g . 3 A p p a r e n t r e s i s t i v i t ys e c t i o nf o r s u r v e y l i n e1b ym i d d l eg r a d i e n tm e t h o d 图4 测线1中间梯度法视幅频率剖面图 F i g . 4 A p p a r e n t a m p l i t u d e f r e q u e n c yr a t es e c t i o nf o r s u r v e y l i n e1b ym i d d l eg r a d i e n tm e t h o d 5061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2 3卷 图5 测线1氡值剖面图 F i g . 5 R a d o nv a l u es e c t i o nf o rs u r v e y l i n e1 图6 测线1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剖面图 F i g . 6 T EMa p p a r e n t r e s i s t i v i t ys e c t i o nf o r s u r v e y l i n e1 图7 测线2中间梯度法视电阻率剖面图 F i g . 7 S a m ea sF i g . 3b u t f o r s u r v e y l i n e2 6061 5期 余传涛, 等 双频激电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的尝试 图8 测线2中间梯度法视幅频率剖面图 F i g . 8 S a m ea sF i g . 4b u t f o r s u r v e y l i n e2 图9 测线2氡值剖面图 F i g . 9 S a m ea sF i g . 5b u t f o r s u r v e y l i n e2 图1 0 测线2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剖面图 F i g . 1 0 S a m ea sF i g . 6b u t f o r s u r v e y l i n e2 7061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2 3卷 4 结 论 应用双频激电法中间梯度装置对试验区内已知 的两处采空区进行了探测试验, 并与瞬变电磁法和 测氡方法探测结果相对比, 结合钻孔验证, 综合分析 试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1) 在未充水的采空区利用双频激电进行测量 得到较高的视电阻率和较低的视幅频率, 验证了应 用双频激电法在复杂地区进行采空区探测是可行 性. ( 2) 双频激电法探测曲线能在直观上反映地下 异常体的大概平面位置, 但是异常体的埋深不能很 好的反映, 特别是在垂直剖面上有多个异常体叠加 的情况下不易区分地下的异常究竟是由哪一个引起 的, 这个在以后的应用和研究中要注意分析. 致 谢 感谢“ 鸿福工作室” 的所有同行给本文的指 点.感谢所有亲朋好友对我学业的默默支持. 参 考 文 献 (R e f e r e n c e s) [1] 胡祥云, 杨迪坤, 刘少华, 等.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的发展趋势 [J].地球物理学进展,2 0 0 6,2 1(2) 5 9 8~6 0 4. H uXY,Y a n gDK,L i uSH,犲 狋 犪 犾. T h ed e v e l o p i n g t r e n d s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g e o p h y s i c s[J]. P r o g r e s s i nG e o p h y s i c s(i nC h i n e s e) ,2 0 0 6,2 1(2) 5 9 8~6 0 4. [2] 于景, 刘志新, 岳建华, 刘树才.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球物理 技术现状及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 0 0 7,2 2(2) 5 8 6~5 9 2. Y uJC,L i uZX,Y u e JH,L i uSC.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p o s p e c t o f g e o p h y s i c a l t e c h n o l o g yi nd e e pm i n i n g[J].P r o g r e s si nG e o p h y s i c s(i nC h i n e s e) ,2 0 0 7,2 2(2) 5 8 6~5 9 2. [3] 高建平.双频激电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的试验研究[D].太原 理工大学,2 0 0 7. G a oJP.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o nA p p l i y i n gD o u b l eF r e q u e n c yI n d u c e dP o l a r i z a t i o nM e t h o dD e t e c t i n gC o a lM i n eG o d [D]. T a i y u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T e c h n o l o g y,2 0 0 7 [4] 吕惠进, 刘少华, 刘伯根.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面塌陷调查中的 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 0 0 5,2 0(2) 3 8 1~3 8 6. L HJ,L i uS H,L i uBG.A p p l i c a t i o no fr e s i s t i v i t yt o m o g r a p h ys u r v e ym e t h o d i nd e t e c t i n gg r o u n ds u b s i d e n c e[J]. P r o g r e s s i nG e o p h y s i c s(i nC h i n e s e) ,2 0 0 5,2 0(2) 3 8 1~3 8 6. [5] 祁民, 张宝林, 梁光河, 等.高分辨率预测地下复杂采空区的空 间分布特征一一高密度电法在山西阳泉某复杂采空区中的初 步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 0 0 6,2 1(1) 2 5 6~2 6 2. Q iM,Z h a n gBL,L i a n gG H,犲 狋 犪 犾.H i g h r e s o l u t i o np r e d i c t i o no f s p a c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o m p l i c a t e du n d e r g r o u n dc a v i t i e s P r e l i m i n a r ya p p l i c a t i o no fh i g h d e n s i t ye l e c t r i c a l t e c h n i q u ei na na r e ao fY a n g q u a n,S h a n x i[J].P r o g r e s s i nG e o p h y s i c s(i nC h i n e s e) ,2 0 0 6,2 1(1) 2 5 6~2 6 2. [6] 于宝新.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金属矿 山,2 0 0 7(3) 5 1~5 3. Y uB X.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H i g h D e n s i t y R e s i s t i v i t yS u r v e yi n M i n e d O u tA r e a s[J]. M e t a lM i n e . 2 0 0 7(3) 5 1~5 3. [7] 苏永军, 王绪本, 罗建群.高密度电阻率法在三星堆壕沟考古勘 探中应用研究[J].地球物学进展,2 0 0 7,2 2(1) 2 6 8~2 7 2. S uYJ,W a n gXB,L u oJQ.T h ea h a e o l o g i c a l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h i g h d e n s i t y r e s i s t i v i t ym e t h o d t od i t c he x p l o r a t i o no nS a n x i n g d u i s i t e[J].P r o g r e s si nG e o p h y s i c s(i nC h i n e s e) ,2 0 0 7,2 2 (1) 2 6 8~2 7 2. [8] 黄俊革,王家林,阮百尧.坑道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研究 [J].地球物理学报,2 0 0 6,4 9(5) 1 5 2 9~1 5 3 8. H u a n gJG,W a n gJL,R u a nBY. As t u d yo na d v a n c e dd e t e c t i o nu s i n gD Cr e s i s t i v i t ym e t h o d i n t u n n e l[J]. C h i n e s e J . G e o p h y s .(i nC h i n e s e) ,2 0 0 6,4 9(5) 1 5 2 9~1 5 3 8. [9] 赵国泽, 陈小斌, 汤吉.中国地球电磁法新进展和发展趋势[J]. 地球物理学进展,2 0 0 7,2 2(4) 1 1 7 1~1 1 8 0. Z h a oG Z,C h e nX B,T a n gJ . A d v a n c e dg e o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 m e t h o d s i nC h i n a[J].P r o g r e s si nG e o p h y s i c s(i nC h i n e s e) , 2 0 0 7,2 2(4) 1 1 7 1~1 1 8 0. [1 0] 薛国强, 李貅, 底青云.瞬变电磁法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2 0 0 7,2 2(4) 1 1 9 5~1 2 0 0. X u eGQ,L iX,D iQ Y. T h ep r o g r e s so fT EMi nt h e o r y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J]. P r o g r e s s i nG e o p h y s i c s(i nC h i n e s e) ,2 0 0 7, 2 2(4) 1 1 9 5~1 2 0 0. [1 1] 熊彬,罗延钟.电导率分块均匀的瞬变电磁2. 5维有限元数 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 0 0 6,4 9(2) 5 9 0~5 9 7. X i o n gB,L u oYZ.F i n i t ee l e m e n tm o d e l i n go f2. 5 D T EM w i t hb l o c kh o m o g e n e o u sc o n d u c t i v i t y[J].C h i n e s eJ .G e o p h y s .(i nC h i n e s e) ,2 0 0 6,4 9(2) 5 9 0~5 9 7. [1 2] 张开元, 韩自豪, 周韬.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中的应 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 0 0 7,4(4) 3 4 1~3 4 4. Z h a n gKY,H a nZH,Z h o uT.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r a n s i e n t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M e t h o d i nC o a lM i n eG o b[J].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E n g i n e e r i n gG e o p h y s i c s,2 0 0 7,4(4) 3 4 1~3 4 4. [1 3] 陈相府, 安西峰.地震横波勘探及其在浅层岩土分层中的应用 [J].地球物理学进展,2 0 0 7,2 2(5) 1 6 5 5~1 6 5 9. C h e nXF,A nXF.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s e i s m i cs h e a rw a v ed e t e c t i o ni nd i v i d i n gs h a l l o ws t r a t ao f r o c ka n ds o i l[J]. P r o g r e s s i n G e o p h y s i c s(i nC h i n e s e) ,2 0 0 7,2 2(5) 1 6 5 5~1 6 5 9. [1 4] 王忠仁,林君,冯声涯.地震勘探中相控阵震源的方向特性 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 0 0 6,4 9(4) 1 1 9 1~1 1 9 7. W a n gZR,L i nJ,F e n gSY. D i r e c t i v i t yo f p h a s e a r r a yv i b r a t o r s i ns e i s m i ce x p l o r a t i o n[J]. C h i n e s eJ . G e o p h y s .(i nC h i n e s e) ,2 0 0 6,4 9(4) 1 1 9 1~1 1 9 7. [1 5] 陈文超, 高静怀.基于改进的最佳匹配地震子波的地震资料衰 减特性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 0 0 7,5 0(3) 8 3 7~8 4 3. C h e nW C,G a oJH.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a l y s i so f s e i s m i c a t t e n u a t i o nu s i n gMBM S W w a v e l e t s[J]. C h i n e s e J . G e o p h y s .(i n C h i n e s e) ,2 0 0 7,5 0(3) 8 3 7~8 4 3. [1 6] 葛洪魁,林建民,王宝善,宋丽莉,罗桂纯,陈.编码震源 提高地震探测 能 力 的 野 外 实 验 研 究 [J].地 球 物 理 学 报, 8061 5期 余传涛, 等 双频激电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的尝试 2 0 0 6,4 9(3) 8 6 4~8 7 0. G eH K,L i nJM,W a n gBS,S o n gLL,L u oGC,C h e nY. Af i e l de x p e r i m e n t s t u d yo f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s e i s m i cd e t e c t a b i l i t yw i t hc o d e ds o u r c e[J]. C h i n e s eJ . G e o p h y s .(i nC h i n e s e) , 2 0 0 6,4 9(3) 8 6 4~8 7 0. [1 7] 杨华, 刘鸿福.测氡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J].山西煤炭,2 0 0 2, 2 3(2) ,3 8~4 2. Y a n gH,L i uHF.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R a d o n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t h eM i n e d o u tA r e a[J]. S h a n x iC o a l . 2 0 0 2,2 3(2) ,3 8~4 2. [1 8] 刘革, 刘迪新.地震勘探方法在采空区上的应用[J].煤炭技 术,2 0 0 2,2 1(9) ,6 1~6 2. L i uG,L i uDX.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e a r t h q u a k ee x p l o r a t i o nm e t h o d i ng o a f[J]. C o a l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2,2 1(9) ,6 1~6 2. [1 9] 刘菁华, 王祝文, 田钢, 王晓丽.均匀覆盖层中氡迁移的数值模 拟[J].地球物理学报,2 0 0 7,5 0(3) 9 2 1~9 2 5. L i uJH,W a n gZW,T i a nG,W a n gXL.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f o r r a d o nm i g r a t i o n i nt h eh o m o g e n e o u so v e r b u r d e n[J]. C h i n e s eJ . G e o p h y s .(i nC h i n e s e) ,2 0 0 7,5 0(3) 9 2 1~9 2 5. [2 0] 周明海.双频激电电磁耦合对测量结果的影响[J].铀矿地质, 1 9 9 7,1 3(3) 3 7~4 2. Z h o u M H. T h ee f f e c to f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c o u p l i n gi nd o u b l e f r e q u e n c yI n d o u c e d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m e t h o d so n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J].U r a n i u mG e o l o g y,1 9 9 7,1 3(3) 3 7~4 2. [2 1] 刘石, 陈儒军, 颜良, 等. I PM在电法发送机上应用时的死区 时间选择[J].地球物理学进展,2 0 0 6,2 1(1) 3 1 4~3 1 8. L i uS,C h e nRJ,Y a nL,犲 狋 犪 犾. D e a d t i m e s e l e c t i o no f t r a n s m i t t e r f o r e l e c t r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b a s e do n I PM[J]. P r o g r e s s i n G e o p h y s i c s(i nC h i n e s e) ,2 0 0 6,2 1(1) 3 1 4~3 1 8. [2 2] 何继善.频率域电法的新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 0 0 7,2 2 (4) 1 2 5 0~1 2 5 4. H eJS . T h en e wd e v e l o p m e n to ff r e q u e n c yd o m a i ne l e c t r o p r o s p e c t i n g[J]. P r o g r e s s i nG e o p h y s i c s(i nC h i n e s e) ,2 0 0 7, 2 2(4) 1 2 5 0~1 2 5 4. [2 3] 何继善.双频激电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 0 5. H e JS . D u a l f r e q u e n c y i n d u c e dp o l a r i z a t i o nm e t h o d[M]. B e i j i n g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P r e s s. 2 0 0 5. 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