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科技术语 第11部分 煤矿电气.pdf
I C S0 1 .0 4 0 .7 3 D0 4 雷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1 5 6 6 3 .11 2 0 0 8 代替G B /T1 5 6 6 3 .1 1 1 9 9 5 2 0 0 8 - 0 7 - 2 9 发布 煤矿科技术语 第11 部分煤矿电气 T e r m sr e l a t i n gt 0c o a lm i n i n g P a r t1 1 C o a lm i n i n ge l e c t r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9 0 5 0 1 实施 丰瞀鳃鬻瓣警麟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刖昌 G B /T1 5 6 6 3 .1 1 2 0 0 8 G B /T1 5 6 6 3 煤矿科技术语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1 部分煤炭地质与勘察; 第2 部分井巷工程; 第3 部分地下开采; 第4 部分露天开采; 第5 部分提升运输; 第6 部分矿山测量; 第7 部分开采沉陷与特殊采煤; 第8 部分煤矿安全; 第1 0 部分采掘机械; 第1 1 部分煤矿电气。 本部分为G B /T1 5 6 6 3 的第1 1 部分。 本部分代替G B /T1 5 6 6 3 .1 l 一1 9 9 5 煤矿科技术语矿山电气工程。 本部分与G B /T1 5 6 6 3 .1 1 1 9 9 5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的名称由煤矿科技术语第1 1 部分矿山电气工程改为煤矿科技术语第1 1 部 分煤矿电气; 修改了章题,将第2 章的标题改为“煤矿供电”,第4 章的标题改为“煤矿主要电耗指标”; 按G B /T1 .1 及G B /T2 0 0 0 1 .1 的要求,对标准的编写格式进行了相应修改; 修改了原标准中3 .4 、3 .5 、3 .6 、3 .7 、3 .9 、3 .1 4 、3 .1 5 、3 .1 6 、3 .1 7 、3 .1 8 、3 .1 9 、3 .2 0 、3 .2 1 、3 .2 2 、 3 .2 3 、3 .2 4 、3 .3 7 、3 .5 3 、3 .5 4 、3 .5 5 、3 .5 6 、3 .6 1 、3 .6 4 、3 .6 6 、3 .6 7 的术语名称及定义,并新增加 了术语“最低点燃电压”,列为本版的3 .6 5 条,删除了原标准中的3 .3 8 条,使这些术语与现行 的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国家标准 等效采用I E C 标准 相一致; 适应目前煤矿供电系统和矿用电气设备的现状,对原标准中的3 .4 1 、3 .4 7 、3 .5 0 条的定义和 3 .5 2 条的术语名称及定义作了修改,新增加了术语“地下工作面供电系统”、“矿用防爆型电动 机”、“矿用防爆型变频器”、“矿用防爆型软起动器”、“矿用防爆型负荷控制中心”和“矿用防爆 型动力负荷控制中心”分别列为本版的2 .4 、3 .3 6 、3 .3 7 、3 .3 8 、3 .3 9 和3 .4 0 条。并删除了原标 准中的3 .2 8 、3 .2 9 、3 .3 0 、3 .3 4 、3 .3 5 、3 .3 6 和3 .6 2 条; 在第5 章和第6 章中增加了一些新的术语并加以定义。新增加的术语并加以定义的条款是本 版的5 .1 、5 .2 、5 .3 、5 .4 、5 .5 、5 .6 、5 .7 、5 .8 、5 .9 、5 .1 0 、5 .1 3 、5 .2 0 、5 .2 1 、5 .2 5 、5 .2 6 、5 .3 1 、 5 .3 8 、5 .3 9 、5 .4 0 、5 .4 1 、5 .4 2 、5 .4 3 、5 .4 4 、6 .1 6 、6 .1 7 、6 .1 8 、6 .1 9 、6 .2 0 、6 .2 1 、6 .2 2 条。同时 对原标准中的5 .8 、5 .1 2 条作了修改,然后列为本版的5 .1 2 、5 .1 9 条。还删除了原标准中定义 过于笼统的5 .1 、5 .2 、5 .3 、5 .5 条。鉴于第5 章条款的变化较大,没有变化的条款的排序和编 号也相应作了调整; 将第7 章的标题改为“煤矿信息化”,删除了原标准中的7 .1 、7 .3 ,将原标准中的7 .2 、7 .4 分别 列为本版的7 .1 、7 .2 ,并新增加了术语“煤矿地理信息系统”列为本版的7 .3 。 本部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天地 常州 自 C B /T1 5 6 6 3 .1 1 2 0 0 8 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许森祥、陈荣中、王文召、孙继乎、彭霞、高小桦、陈洪飞。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 /T1 5 6 6 3 .1 1 1 9 9 5 。 煤矿科技术语 第11 部分煤矿电气 G B /T1 5 6 6 3 .”一2 0 0 8 1 范围 G B /T1 5 6 6 3 的本部分规定了煤矿供电、煤矿用电气设备、煤矿主要电耗指标、煤矿监测与控制、煤 矿通信、煤矿信息化等术语。 本部分适用于与煤矿电气有关的所有文件、标准、规程、规范、书刊、教材和手册。 2 煤矿供电 2 .1 矿区供电系统m i n i n g8 r e ap o w e rs u p p l ys y s t e m 由各种电压的电力线路将矿区的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 2 .2 矿井供电系统m i n ep o w e rs u p p l ys y s t e m 由各种电压的电力线路将矿井的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 2 .3 地下供电系统u n d e r g r o u n dp o w e rs u p p l ys y s t e m 井下供电系统 进人矿井地下的供电电缆、供电设备及其所组成的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 2 .4 地下工作面供电系统u n d e r g r o u n df a c ep o w e rs u p p l ys y s t e m 井下工作面供电系统 进入矿井地下工作面及其附近巷道的供电电缆、供电设备及其所组成的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 2 .5 矿区变电所m i n i n ga r e am a i ns u b s t a t i o n 矿山区域变电所 拒用 向几个矿井、露天矿及其他用电单位供电的变电所。 2 .6 矿井地面变电所s u r f a c em a i ns u b s t a t i o n 矿井地面主变电所 设在地面,向全矿供电的变、配电中心。 2 .7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s y s t e mw i t he f f e c t i v e l ye a r t h e dn e u t r a l 大接地电流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一低值阻抗接地的系统。通常其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的比值小于或等于3 ; 零序电阻与正序电抗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 。 2 .8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s y s t e mw i t hn o n - e f f e c t i v e l ye a r t h e dn e u t r a l 小接地电流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值阻抗接地或谐振接地的系统。通常其系统的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的比值 大于3 ;零序电阻与正序电抗的比值大于1 。 1 G B /T1 5 6 6 3 .11 2 0 0 8 2 .9 中性点直接接地配电系统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y s t e mw i t hd i r e c t l ye a r t h e dn e u t r a l 在故障条件下,为了使变压器中性点尽可能不偏移以及其他要求,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 系统。 2 .1 0 中性点经电抗接地配电系统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y s t e mw i t he a r t h e dn e u t r a lt h r o u g har e a c t o r 为了减少电力网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 稳态值 ,在变压器中性点与地之间连接电抗线圈的配电系统。 2 .1 1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配电系统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y s t e mw i t he a r t h e dn e u t r a lt h r o u g har e s i s t o r 为了提高漏电保护装置选择性和降低电弧接地过电压值等目的,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配电系统。 2 .1 2 中性点绝缘配电系统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y s t e mw i t hi n s u l a t e dn e u t r a l 变压器中性点与地绝缘的配电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故障点的电流主要是电容性电流。 2 .1 3 变电亭s m a l ls u r f a c es u b s t a t i o n 小型、简易的地面变电所。 2 .1 4 井下主变电所u n d e r g r o u n dm a i ns u b s t a f i o n ;p i t - b o t l o mm a i ns n b s t a t i u n ;s h a f t - b o t t o mm a i ns u b s t a t i o n 井下中央变电所 设置在矿井井底车场或主要开采水平的变、配电中心。 2 .1 5 井下区域变电所d i s t r i c ts u b s t a t i o n ;m i n eb l o c ks u b s t a t i o n 井下几个采掘区的变、配电中心。 2 .1 6 采区变电所w o r k i n gs e c t i o ns u b s t a t i o n 采区的变、配电中心。 2 .1 7 工作面配电点f a c ep o w e r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o i n t 工作面及其附近巷道的配电中心。 2 .1 8 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f l a m e p r o o fm i n i n gm o b i l et r a n s f o r m e rs u b s t a t i o n 由变压器及高、低压开关等组成的,可随工作面移动的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整体。 2 .1 9 总接地网g e n e r a le a r t h e ds y s t e m 用导体将所有应连接的接地装置连成的一个接地系统。 2 .2 0 井下主接地极u n d e r g r o u n dm a i ne a r t h e de l e c t r o d e 埋设在矿井井底主、副水仓或集水井内的金属板接地极。 2 .2 1 局部接地极l o c a le a r t h e de l e c t r o d e 在集中或单个装有电气设备 包括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接线盒 的地点单独埋设的接地极。 2 .2 2 接地装置e a r t h i n gd e v i c e 各接地极和接地导线、接地引线的总称。 2 G B /T1 5 6 6 3 .11 2 0 0 8 2 .2 3 接地母线e a r t h e db u s b a r ;g r o u n ds t r a p ;g r o u n db u s 与主接地极连接,供井下主变电所、主水泵房等所用电气设备外壳进行连接的母线。 2 .2 4 辅助接地母线a u x i l i a r ye a r t h e db u s b a r 与局部接地极、电缆的接地部分连接,供井下区域、采区变电所,机电硐室和配电点内的电气设备外 壳进行连接的母线。 2 .2 5 接地导线e a r t h i n gc 仰d u c t o r ;e a r t hc o n d u c t o r ;g r o u n d i n gc o n d u c t o r 主接地极与接地母线之间、局部接地极与辅助接地母线之间连接的导线。 2 .2 6 接地引线g r o u n dl e a d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铠装电缆的铠装金属与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连接的导线。 2 .2 7 保护接地p r o t e c t i v ee a r t h i n g 将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外露金属部分用导体与总接地网或与接地装置连接起来。 2 .2 8 总接地网接地电阻e a r t h i n gr e s i s t a n c eo fg e n e r a le a r t h e ds y s t e m 总接地网上任意点的对地电阻。 2 .2 9 接触电压t o u c hv o l t a g e ;t o u c hp o t e n t i a l 绝缘损坏时,同时可触及部分之间出现的电压。 2 .3 0 跨步电压s t e pv o l t a g e 人站立在有电流流过的大地上,存在于两足之间的电压。 2 .3 1 安全特低电压s a f e t ye x t r a - l o wv o l t a g e S E L V 安全电压 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采用该电压系列的电路中,导体之间或任何 一个导体与地之间电压均不超过交流 5 0H z ~5 0 0H z 有效值5 0V 。 2 .3 2 间接接触i n d i r e c tc o n t a c t 人或动物与在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的接触。 2 .3 3 触电电流s h o c kc u r r e n t 通过人体或动物体,可能引起病理、生理效应的电流。 2 .3 4 安全电流s a f e t yc u r r e n t 流经人体致命器官而又不致人于死命的最大电流值。 2 .3 5 泄漏电流l e a k a g ec u r r e n t 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流人大地或电路外部导电部分的电流。 2 .3 6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u n b a l a n c e de a r t hf a u l tc a p a c i t a n c ec u r r e n t 在中性点绝缘的电网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电网各相对地电容的存在,流入故障点的电容性电流。 3 G B /T1 5 6 6 3 .11 2 0 0 8 2 .3 7 杂散电流s t r a yc u r r e n t 任何不按指定通路而流动的电流。 2 .3 8 安全距离s a f ed i s t a n c e 为了防止人体、车辆或其他物体触及、碰撞或接近带电体造成危险,在两者之间所需保持的一定空 间距离。 2 .3 9 静电事故e l e c t r o s t a t i ca c c i d e n t 因静电放电或静电力的作用而发生危险或损害的事故。 2 .4 0 静电灾害e l e c t r o s t a t i ch a z a r d 因静电放电而导致的比较大或人力无法抵御的灾害,如火灾、爆炸、人体静电电击和二次事故等。 3 煤矿用电气设备 3 .1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m i n i n ge l e c t r i c a la p p a r a t u sf o rn o n - e x p l o s i v ea t m o s p h e r e s K Y 用于煤矿井下无瓦斯和煤尘等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 3 .2 防爆电气设备e x p l o s i o n - p r o o fe l e c t r i c a la p p a r a t u s 按规定标准设计制造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 3 .3 隔爆型电气设备f l a m e p r o o fe l e c t r i c a la p p a r a t u s d [ I E C ] 具有隔爆外壳的防爆电气设备。 3 .4 隔爆外壳f l a m e p r o o fe n c l o s u r e 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 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汽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的外壳。 3 .5 窖积v o l u m e 外壳的内部总容积。若外壳和内装部件在使用中不可分开时,其容积是指净容积。 3 .6 隔爆接合面f l a m e p r o o fj o i n t 隔爆外壳不同部件相对应的表面配合在一起 或外壳连接处 ,且火焰或燃烧生成物可能会由此从 外壳内部传到外壳外部的部位。 3 .7 火焰通路长度l e n g t ho ff l a m ep a t h w i d t ho fj o i n t 接合面宽度 从隔爆外壳内部通过隔爆接合面到隔爆外壳外部的最短通路长度。 注该定义不适用于螺纹接合面。 3 .8 隔爆接合面粗糙度s u r f a c er o u g h n e s so ff l a m e p r o o fj o i n t 隔爆外壳接合面加工时,要求加工表面的粗糙程度。 4 G B /T1 5 6 6 3 .1 1 2 0 0 8 3 .9 隔爆接合面间隙g a po ff l a m e p r o o f j o i n t 隔爆接合面相对应表面之间的距离。对于圆筒形表面,该间隙是直径间隙 两直径之差 。 3 .1 0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 a x i m u m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a f eg a p M E S G 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隔爆外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验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 2 5m m 宽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大间隙。 3 .1 1 最大许可间隙m a x i m u mp e r m i t t e dg a p 根据隔爆型电气设备的类别、级别、隔爆外壳的容积和隔爆接合面宽度而规定的间隙最大值。 3 .1 2 平滑压力 s m o o t h e dp r e s s u r e 由隔爆型电气设备进行爆炸试验时记录的压力曲线削去寄生波纹后所画出的曲线图形而得到的 压力。 3 .1 3 参考压力r e f e r e n c ep r e s s u r e 通过试验得出的高于大气压力的最大平滑压力的最高值。 3 .1 4 外壳耐压试验p r e s s u r et e s t 检验隔爆型电气设备外壳能否有效地承受内部爆炸压力的试验。 3 .1 5 静压试验s t a t i ct e s to fp r e s s u r et e s t ;s t a t i ct e s t 通过缓慢施加气体或液体压力而进行的外壳耐压试验。 3 .1 6 动压试验d y n a m i ct e s to fp r e s s u r et e s t ;d y n a m i ct e s t 通过向外壳内充以爆炸性混合物并点燃引爆而进行的外壳耐压试验。 3 .1 7 内部点燃的不传爆试验t e s tf o rn o n -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t e s tn o n - t r a n s m i s s i o no fi n t e r n a le x p l o s i o n 检验隔爆型电气设备内部规定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爆炸能否点燃设备周围同一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的试验。 3 .1 8 增安型电气设备i n c r e a s e ds a f e t ye l e c t r i c a la p p a r a t u s e [ I E C ]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或火花,并且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了安全程度,以防止产生危险 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的防爆电气设备。 3 .1 9 额定短时发热电流r a t e ds h o r t - t i m et h e r m a lc u r r e n t k [ I E C ] 在最高环境温度下,1s 内使导体从额定运行时的稳定温度上升至极限温度的电流有效值。 3 .2 0 额定动态电流r a t e dd y n a m i cc u r r e n t I d , n [ I E C ] 电气设备所能承受其电动力作用而不损坏的电流峰值。 5 G B /T1 5 6 6 3 .1 1 2 0 0 8 3 .2 1 t E 时间t i m e r E t 。[ I E C ] 交流绕组在最高环境温度下达到额定运行稳定温度后,从开始通过最初起动电流h 时计起直至上 升到极限温度所需的时间。 3 .2 2 本质安全电路i n t r i n s i c a l l ys a f ec i r c u i t 本安电路 i [ I E C ] 在规定条件 包括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 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 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路。 3 .2 3 本质安全设备i n t r i n s i c a l l ys a f ea p p a r a t u s 本安设备 在其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 3 .2 4 关联设备a s s o c i a t e da p p a r a t u s 装有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且结构使非本质安全电路不能对本质安全电路产生不利影 响的电气设备。 注关联设备可以是下列两者中的任何一个 a 使用在相适应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并且有G B3 8 3 6 .1 规定的另一个防爆型式的电气设备; b 非防爆型式,不能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例如记录仪,它本身不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但是 它与处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热电偶连接,这时只有记录仪的输入电路是本质安全的。 3 .2 5 本质安全设备或关联设备的等级c a t e g o r yo fi n t r i n s i c a l l ys a f eo ra s s o c i a t e da p p a r a t u s 由故障点个数或相关的安全因素确定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或关联电气设备的安全水平,分为 “i 。”或“i b ”。 3 .2 6 本质安全连接装置i n t r i n s i c a l l ys a f ei n t e r f a c e 本安连接电路 接在非本质安全电路与本质安全电路之间,用来限制能量,以保证本质安全电路本质安全性能的 接口。 3 .2 7 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f l a m e p r o o fa n di n t r i n s i c a l l ys a f ep o w e rs u p p l y 具有隔爆外壳而部分电路为本质安全型的矿用电源。 3 .2 8 安全栅s a f e t yb a r r i e r 接在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之间,将供给本质安全电路的电压或电流限制在一定安全范 围内的装置。 3 .2 9 火花试验装置s p a r kt e s ta p p a r a t u s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来检验电路接通或断开时产生的电火花能量能否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 装置。 6 G B /T1 5 6 6 3 .1 1 2 0 0 8 3 .3 0 正压外壳型电气设备p r e s s u r i z e de n c l o s u r e se l e c t r i c a la p p a r a t u s p [ I E C ] 用保持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外部大气压力,以阻止外部爆炸性气体进入外壳的防爆电气设备。 3 .3 1 浇封型电气设备e n c a p s u l a t e de l e c t r i c a la p p a r a t u s m [ I E C ] 将可能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过热的部分封人复合物中,使它们在运行或安装条件下不 能点燃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防爆电气设备。 3 .3 2 特殊型电气设备s p e c i a lt y p ee l e c t r i c a la p p a r a t u s s E i E C ] 异于现有防爆型式,由有关部门制定暂行规定,并经国家认可的检验单位检验认可的防爆电气设备。 3 .3 3 矿用防爆灯具m i n i n ge x p l o s i o n - p r o o fl u m i n a i r e s 适用于有瓦斯 和煤尘 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照明用的灯具。 3 .3 4 矿灯m i n e r7 sl a m p 帽灯c a p l a m p 头灯h e a d l a m p 安全帽灯 拒用 可固定在矿用安全帽上的照明灯,由光源、蓄电池和壳体等组成。 3 .3 5 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m i n i n gf l a m e p r o o fd r y - t y p et r a n s f o r m e r s 具有隔爆外壳的,不用绝缘油作绝缘和冷却介质的变压器。 3 .3 6 矿用防爆型电动机m i n i n ge x p l o s i o n - p r o o fm o t o r 用于煤矿,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机。 3 .3 7 矿用防爆型变频器m i n i n ge x p l o s i o n - p r o o ff r e q u e n c yc o n v e r t e r 用于煤矿,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将固定电压、频率的交流电变换成频率及电压对应 可调的交流电的电气设备。 3 .3 8 矿用防爆型软起动器m i n i n ge x p l o s i o n p r o o fs o f t - s t a r t e r 用于煤矿,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由电力电子器件、控制器等组成,通过降低异步电动 机起动时的端电压而减小电动机起动电流的起动器。 3 .3 9 矿用防爆型负荷控制中心m i n i n ge x p l o s i o n - p r o o fc o n t r o lc e n t r eo fl o a d 组合开关 用于煤矿,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多回路的交流电动机起动器。 3 .4 0 矿用防爆型动力负荷控制中心m i n i n ge x p l o s i o n - p r o o fc o n t r o lc e n t r eo fp o w e ra n dl o a d 用于煤矿,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由高压开关、多电压输出的变压器和多回路交流电动 机起动器组成的组合电器。 7 G B /T1 5 6 6 3 .11 2 0 0 8 3 .4 1 漏电保护装置e a r t h - l e a k a g ep r o t e c t o r ;e a r t h l e a k a g ep r o t e c t i v ee q u i p m e n t 检漏装置 矿用隔爆型检漏装置、矿用隔爆型选择性检漏装置、漏电指示器和漏电闭锁装置等的总称。 3 .4 2 矿用隔爆型检漏装置f l a m e p r o o fl e a k 出t e c 6 md e v i c ef o rm i n e ;f l a m e p r o o fl e a k a g ed e t e c t i o nd e v i c ef o rm i n e 能实现漏电动作、漏电闭锁功能,并能连续监视其绝缘电阻的保护装置。 3 .4 3 矿用隔爆型选择性检漏装置f l a m e p r o o fs e l e c t i v el e a kd e t e c t i o nd e v i c ef o rm i n e ;f l a m e p r o o fs e l e c t i v el e a k a g ed e t e c t i o nd e v i c ef o rm i n e 井下多路供电系统中能单独识别并自动切断漏电馈出线的检漏装置。 3 .4 4 漏电指示器l e a k a g ed e t e c t o r 当井下供电系统中漏电电流达到设定值时能自动发出漏电信号的装置。 3 .4 5 漏电闭锁装置 e a r t h - l e a k a g ei n t e r l o c ku n i t ;l e a k a g ei n t e r l o c k i n gd e v i c e 当井下供电系统绝缘电阻低于设定值时,使开关闭锁不能送电的部件。 3 .4 6 综合保护装置m u l t i f u n c t i o np r o t e c t o r 具有短路、过负荷、断相、漏电等多功能的保护装置。 3 .4 7 超前切断电源装置q u i c ki n t e r r u p t i o nd e v i c eo fs h o r t - c i r c u i t s 在电缆或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在电火花 或高温 点燃爆炸性混合物前将电源切断的保护装置。 3 .4 8 矿用橡套软电缆r u b b e r - s h e a t h e df l e x i b l ec a b l ef o rm i n e 用橡胶类或类似材料作绝缘和护套的各种用途的电缆,一般其护套具有不延燃性。 3 .4 9 矿用橡套屏蔽电缆r u b b e r - s h e a t h e ds c r e e n e dc a b l ef o rm i n e 具有分相屏蔽或 和 总屏蔽的矿用橡套软电缆。 3 .5 0 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f l a m e p r o o fc o u p l i n gd e v i c ef o rh i g h v o l t a g em i n ec a b l e 具有隔爆型外壳结构,用于连接矿用高压电缆的装置。 3 .5 1 电缆引入装置c a b l ee n t r y 允许将一根或多根电缆或光缆引入电气设备内部并能保证其防爆型式的装置。 3 .5 2 导管引入装置c o n d u i te n t r y 将导管引入电气设备内而仍保持其防爆型式的一种装置。 3 .5 3 直接引入d i r e c te n t r y 直接接入主外壳内的连接方式。 3 .5 4 间接引入i n d i r e c te n t r y 用接线盒或插接装置连接的方式。 8 G B /T1 5 6 6 3 .1 1 2 0 0 8 3 .5 5 移动式电气设备m o v a b l ee l e c t r i c a le q u i p m e n t ;m o b i l ee l e c t r i c a le q u i p m e n t 在工作中不断地移动位置,或安设时不需构筑专门基础并且经常变动其工作地点的电气设备。 3 .5 6 手持式电气设备p o r t a b l ee l e c t r i c a le q u i p m e n t 在工作中用手保持和移动设备本体或协同工作的电气设备。 3 .5 7 固定式电气设备s t a t i o n a r ye l e c t r i c a le q u i p m e n t 除移动式和手持式以外的,安设在专门基础上的电气设备。 3 .5 8 爬电距离c r e e p a g ed i s t a n c e 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3 .5 9 电气间隙c l e a r a n c e 两个导电部件间最短的直线距离。 3 .6 0 防爆电气设备类别g r o u po fe l e c t r i c a la p p a r a t u sf o re x p l o s i v ea t m o s p h e r e s 根据电气设备使用环境而划分的类别。煤矿用设备为I 类,其他为Ⅱ类。Ⅱ类隔爆型“d ,,和本质 安全型“i ”电气设备又分为ⅡA 、ⅡB 和ⅡC 类。 3 .6 1 防爆型式t y p eo fp r o t e c t i o n 为防止电气设备引起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引燃而采取的特定措施。 3 .6 2 点燃温度i g n i t i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 引燃温度 按照爆炸试验方法试验时,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3 .6 3 最高表面温度限值l i m i t i n gv a l u eo fm a x i m u ms u r f a c et e m p e r a t u r e 电气设备在允许的最不利条件下运行时,其表面或任一部分可能达到的并有可能引燃周围爆炸性 气体环境的最高温度限值。 3 .6 4 最小点燃电流m i n i m u mi g n i t i n gc u r r e n t M I C 在规定的火花试验装置中和规定的条件下,能在电阻电路或电感电路中引起爆炸性试验混合物点 燃的最小电流。 3 .6 5 最低点燃电压m i n i m u mi g n i t i n gv o l t a g e 在规定的火花试验装置中和规定的条件下,引起试验用爆炸性混合物点燃的电容电路最低电压。 3 .6 6 甲烷爆炸界限e x p l o s i v el i m i to fm e t h a n e 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爆炸的甲烷浓度的上、下限。 3 .6 7 甲烷最小点燃能量m i n i m u mi g n i t i n ge n e r g yo fm e t h a n e 甲烷最小引燃能量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够点燃甲烷和空气混合物的最小能量。 o G B /T1 5 6 6 3 .”一2 0 0 8 3 .6 8 压力重叠p r e s s u r ep i l i n g 点燃外壳内某一空腔或间隔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而引起与之相通的其他空腔或间隔内的被预压 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点燃时呈现的状态。 3 .6 9 爆炸危险场所h a z a r d o u sa r e a 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 防措施的场所。 3 .7 0 爆炸性混合物e x p l o s i v em i x t u r e 在大气条件下,具有爆炸性的气体、蒸气、粉尘或纤维状的易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 3 .7 1 爆炸性环境p o t e n t i a l l ye x p l o s i v ea t m o s p h e r e 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 3 .7 2 防爆合格证c e r t i f i c a t eo fc o n f o r m i t y 由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所颁发的用以证明样机或试样及其技术文件符合有关标准中的一种或几种 防爆型式要求的证件。 4 煤矿主要电耗指标 4 .1 吨煤电耗e l e c t r i c a le n e r g yc o n s u m p t i o np e rt o n n eo fr a wc o a l 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