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煤矿业发展历程及煤矿事故概况研究.pdf
第5 卷第1 期 2 0 0 9 年2 月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J o u r n a lo fS a f e t y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V 0 1 .5N o .1 F e b .姗 文章编号1 6 7 3 1 9 3 X 2 0 0 9 - 0 1 0 0 9 5 一0 4 中国近代煤矿业发展历程及煤矿事故概况研究 刘影1 ,施式亮1 ’2 1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长沙4 1 0 0 8 3 2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湘潭4 1 1 2 0 1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开采和利用煤炭的国家,有长达六七千年的煤炭开发利用历史。 我国古代煤矿业生产和技术水平在世界上曾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几千年来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 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及生产力的提高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发展到近代,由于没能很好地注意 总结经验以求进一步发展,也没有及时注意吸收和采用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的新的科学技术成 就,致使中国近代煤矿业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了解近代煤矿业的发展概况及分析研究近代煤矿 事故发生的原因,对于今天煤炭工业的发展定能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与借鉴意义。文章概述了我 国近代煤矿业发展的历程以及煤矿事故的概况,并简要分析了事故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以期能 为今天的煤炭工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近代;煤矿业;煤矿事故;原因 中图分类号X 9 3 6文献标识码A S t u d yo n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a c c i d e n to fc o a li n d u s t r i e si nm o d e r nc h i n a L I UY i n 9 1 .S H IS h i l i a n 9 1 2 1 .S c h o o lo fR e s o u r c ea n dS a f e t yE n g i n e e r i n g ,C e n t e r a lS o u t h e r n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4 1 0 0 8 3 ,C h i n a 2 .S c h o o lo fE n e r g ya n dS a f e t yE n g i n e e r i n g ,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X i a n g t a n4 1 1 2 0 1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i st h en a t i o nw h i c hk n o w s .e x p l o i t sa n du t i l i z e st h ec o a la tt h ee a r l i e s ts t a g ei nt h ew o r l da n dh a s 鹪l o n g 黯s i xo rs e v e nt h o u s a n dy e a rh i s t o r yo fe x p l o i t a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T h ep r o d u c t i o n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l e v e l o fa n c i e n tC h i n a sc o a li n d u s t r yh a so n c eb e e ni nal e a d i n gp o s i t i o ni nt h ew o r l da n dh a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f u n c t i o ni n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o l i t i e s ,e c o n o m ya n dc u l t u r ea n ds o c i a lp r o g r e s s .B u ti nm o d e mC h i n a ,b e c a u s et h eg o v e r n o r d i d n ’ts u m m a r ye x p e r i e n c ei no r d e rt od e v e l o pf u r t h e ra n da l s od i d n ’ta b s o r ba n da d o p tt h ef l e wa c h i e v e m e n t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i q u ei no t h e rc o u n t r i e s ,t h em o d e mC h i n a ’sc o a lm i n ei n d u s t r yl i e si nv e r yl a g g a r ds t a t e .I ti si n s p i r a t i o na n dm i r r o rt o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o d a y sc o a lm i n ei n d u s t r yt h a t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m o d e mc o a lm i n ei n d u s t r ya n da n a l y z i n gt h er e s B o n so fa c c i d e n t s .S o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g r e s so fm o d e mC h i n a ’Sc o a l m i n ei n d u s t r ya n ds i t u a t i o no f c o a lm i n ea c c i d e n t sw e r eb r i e f l ys u m m a r i z e d ,a n dt h es o c i a la n dh i s t o r i c a lc a u s eo f a c c i d e n t sw e r eb r i e f l ya n a l y z e di no r d e rt op r o v i d en e ww a yo ft h i n k i n gt o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o d a y sc o a li n d u s t r y . K e yw o r d s m o d e mt i m e s ;c o a li n d u s t r y ;a c c i d e n t ;c a u s e 收稿日期2 0 0 8 1 1 - 0 3 作者简介刘影 1 9 7 9 一 ,女,博士研究生,从事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5 0 7 7 4 0 3 3 ,5 0 2 7 4 0 6 0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资助 2 0 6 1 0 0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项目 0 6 J J 2 | [ 1 6 9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0 5 A 0 1 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0 6 - 3 9 4 ,0 3 - 1 0 3 万方数据 9 6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第5 卷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开采和利用煤炭的国 家,有长达六七千年的煤炭开发利用历史。中国发 现、利用和开采煤炭的历史悠久,至少在1 8 0 0 年以 前,中国就已经开始进行煤井开采了o 。煤矿企业 的安全生产状况和煤炭工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是紧密 相连的,煤矿安全生产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深层次 原因也与煤矿业的发展历史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 中国人对煤的发现和利用,就其本身来说,其意义与 作用并不亚于中国其他方面的伟大发现旧j 。就今 天而言,也是一份难得的珍贵遗产,对于当代煤矿业 的发展仍有不少值得借鉴和加以继承之处。因此, 在研究我国煤炭工业现状时,首先概括地分析研究 我国煤矿业的发展历史是有益的。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历来就是一个热点,但从煤 矿业这一角度关注中国近代煤矿业发展状况的文章 却不多见,特别是系统全面地剖析煤矿事故概况更 是寥寥无几。本文主要是从煤矿业这一视角,对中 国近代煤矿业的发展及其煤矿事故概况及原因做一 系统、全面地分析,以期能为今天的煤炭工业的发展 提供新的思路。 1 民国时期煤矿业发展概况 1 8 4 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门户被迫打开, 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出现近代航运业 和机械工业,需要大量的煤炭,而中国旧式的手工煤 窑生产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清廷洋务派积极 酝酿引进西方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从而进入到 近代煤矿业的发展时期。 我国古代煤矿业生产和技术水平在世界上曾一 直处于领先地位,几千年来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 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及生产力的提高起过很重要 的作用。但由于后来封建王朝没能很好地注意总结 经验以求进一步发展,也没有及时注意吸收和采用 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的新的科学技术成就,致使中 国近代煤矿业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 中国近代煤矿业是从机器采煤开始的。台湾的 基隆煤矿和河北的开平煤矿是中国最早的近代煤 矿。基隆煤矿是在1 9 7 6 年由清政府两江总督沈葆 祯雇用英国煤师开办的,1 8 7 8 年开始产煤,年产量 约3 5 万吨,是中国第一座近代化煤矿,但后来由 于经营管理不善,投产不久产量就日渐下降,1 8 8 4 年中法战争时,矿井被炸,停止生产。开平煤矿是直 隶总督李鸿章1 8 7 6 年命唐廷枢等筹建的,1 8 7 7 年 筹建开平矿务局,1 8 7 9 年开始使用外国机器开采, 1 8 8 1 年建成唐山矿,以后又建成林西、西山等矿,到 1 8 9 4 年,平均日产达到1 5 0 0 吨,最高日产达2 0 0 0 吨。至1 8 8 9 年年产量已达2 4 7 0 0 0 吨。这期间还先 后开办了规模大小不同、寿命长短不一的近代煤矿 1 4 个,或官办,或官商合办,或官督商办,都有官僚 资本主义性质。后因管理不善、资金不足、规模很 小,大多数都归于失败。 1 8 9 4 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国势日益衰 败,西方列强乘势接踵而至,外国资本也随之大量侵 入中国煤矿。外资煤矿的产量占当时中国近代煤矿 总产量的8 3 .2 %,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煤矿业。帝 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从1 9 0 3 年 起,掀起了收回矿权运动。另外,中国的爱国绅商, 不满利源外流,在人民开展收回矿权斗争的运动中, 也集资开办了一批煤矿。官僚买办见开煤矿有利可 图,不愿坐失良机,也想方设法开办煤矿。于是,从 1 8 9 5 1 9 3 6 年中国近代煤矿呈现出发展的趋势。 根据黎安德 T i mW r i g h t 的研究p3 ,在1 8 9 6 1 9 3 6 年间,中国大矿煤产量增长率年平均为1 0 .9 %, 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以前成长迅速,1 8 9 6 ~ 1 9 1 3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 7 .4 %。而1 9 1 4 1 9 2 4 年之间,煤矿业虽然继续发展,但年平均增长率只有 8 .1 %;1 9 2 5 ~1 9 3 3 年间更下降为3 .6 %,可以说进入 了停滞期,1 9 3 3 1 9 3 6 年间却又迅速增长。整体而 言,1 9 1 4 ~1 9 3 6 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有5 .2 %,而 1 9 1 2 1 9 3 6 年则为5 ,6 %。 参见图1 4 咖0 0 0 0 0 3 5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誉 ..2 5 0 0 0 0 0 0 毯 廿2 0 0 0 0 0 0 0 1 5 0 0 0 0 0 0 】0 0 0 e | 0 0 0 5 0 0 0 0 0 0 图11 9 1 2 1 9 3 6 年全国煤炭产量 从图1 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煤矿业发展的某些 特点 1 就煤炭总量而言,1 9 2 4 年达到一个巅峰,该 年煤炭总产量是1 9 1 2 年的2 .8 7 倍。此后虽然略减, 但1 9 2 7 年又开始增加,1 9 3 0 年的产量已超越1 9 2 4 年 的水平,而1 9 3 6 年的数据则为1 9 1 2 年的4 .3 8 倍。 2 就主要产煤省的产量而言,河北省的产量在1 9 2 4 年以前位居全国之首,但1 9 2 5 年开始被辽宁省所取 万方数据 第1 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9 7 代。 3 就发展趋势而言,虽然中间经历过所谓的停 滞阶段,但大致是呈上升趋势的,尤其是1 9 3 2 1 9 3 6 年间的上升幅度更大。 这一时期煤矿业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二是在煤矿提升、通风、 排水三个生产环节上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提升机、 通风机和排水机,其他生产环节仍然依靠人力和畜 力。这种状况差不多一直延续到1 9 4 9 年新中国成 立,其中即或有所变化,也只是局部的、细微的。这 是近代煤矿业区别于古代手工煤窑和现代机械化矿 井的主要技术特征。 2 抗日战争至建国前夕煤矿业发展概况 1 9 3 7 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 我国的绝大多数煤矿,包括外资经营的,都陆续被其 霸占,开采方式完全是掠夺性的。从1 9 3 1 1 9 4 5 年,日本共霸占我国大小煤矿2 0 0 多处,掠夺煤炭 4 .2 亿吨,被其破坏的煤炭资源不计其数。抗日战 争时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直辖煤矿2 9 处,还采 取资助经费等办法,鼓励私人开办煤矿,共5 9 处,年 总产量约为6 0 0 多万吨。在解放区,也办了一些小 煤窑,供当地军民作燃料。据战后统计,晋、察、冀边 区共有小煤窑4 7 3 个,日产煤炭共计2 7 3 9 吨。 1 9 4 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霸占的煤矿小部 分由解放区人民政府接管,大部分被国民党政权接 管。这些煤矿在解放战争期间遭到严重破坏。解放 战争初期,受政治、军事形势多变的影响,有些煤矿几 经易手,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1 9 4 7 年以后,国民 政府逐步崩溃,直到1 9 4 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些煤 矿才陆续回到人民政府手中,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战争期间煤矿生产形势表现为1 9 3 9 1 9 4 4 年 的产量激增,尤以1 9 4 2 年为最,其中,1 9 3 9 ~1 9 4 2 年,煤矿产量增加幅度很大,可以说是直线上升的, 但此后则直线下降,直到1 9 4 9 年才逐步回升。抗日 战争期间,煤炭产量的变化趋势,与日本对华侵略行 动的展开息息相关,也受到当时国际情势的影响,更 与中国国内的政治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联。抗E l 战争时期至建国前夕,中国煤矿业的发展趋势,可以 从图2 中窥见一二。 3 近代煤矿事故概览及分析 7 0 0 0 0 0 0 0 酬0 0 0 0 0 0 宦5 0 0 0 0 0 0 0 蓉枷0 0 0 0 0 3 伽0 0 0 0 0 2 删O 1 9 3 7 1 9 3 8 1 9 3 91 9 4 01 9 4 11 9 4 2 1 9 4 3 1 9 4 4 1 9 4 51 9 4 61 9 4 7 1 9 4 8 1 9 4 9 年份 图21 9 3 6 1 9 4 9 年间全国煤炭产量 封建社会,同时,煤炭产业的主体由土法手工开采的 小煤窑向大部分采用动力机械的近代煤矿转变。由 于大部分煤矿被帝国主义列强侵占,进行掠夺性的 开采,煤炭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但是,大多 数近代煤矿的安全设施与装备又跟不上生产发展的 要求,煤矿安全状况日益恶化,煤矿事故,特别是一 次死亡百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 2 0 世纪3 0 年代以后,全国的近代煤矿几乎伞部 沦陷于日本手中,由于日本变本加厉地进行掠夺性开 采,煤矿产量都大大超过生产能力而急剧增长,矿难 事故也随之愈演愈烈。例如,近代全国最大的抚顺煤 矿,被日本侵占后,自1 9 0 7 年至1 9 1 9 年的1 3 年中,死 于矿难的工人达2 7 1 5 人,百万吨死亡率达到1 2 3 ,至 1 9 4 2 年达到极点。1 9 4 2 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6 5 6 8 .6 万吨,为1 9 4 9 年以前的最高水平,其中,E t 占煤矿的 产量为5 9 5 0 .8 吨,占9 0 %。根据中国煤炭志的记 载统计,这一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达到2 8 9 r 7 人,其中日占煤矿死亡2 8 4 9 人,占9 8 %。 这一时期,土法手工开采的小煤窑仍然大量存 在于许多地方,抗战大后方的小煤窑也有较大发展, 但小煤窑的安全条件较差,煤矿事故呈增加趋势,因 其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发生的矿难事故 大多不见记录。 近代 1 9 1 2 ~1 9 4 9 全国煤矿共发生重大事故 2 9 7 起,死亡1 7 0 8 9 人,其中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别 重大事故3 8 起,死亡9 7 0 6 人 参见表1 、图3 、图4 。 表11 9 1 2 1 9 4 9 年煤矿重大事故 近代,我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 注按照有文字记载的事故统计,实际发生而未见文字记载 万方数据 9 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第5 卷 的不计算在内。 圈3 近代各类煤矿事故起数所占比例 从表1 与图3 、4 中可以看到,瓦斯灾害占第一 位,共1 2 8 起,死亡9 1 1 9 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和死 亡人数的4 4 %和5 3 %。其中,最大的一次瓦斯事故 是1 9 4 2 年发生在日占辽宁本溪湖煤矿的瓦斯煤尘 爆炸事故,共死亡1 5 9 4 人,比原先世界最大煤矿事 故1 9 0 6 年3 月1 0 日发生在法国库里耶尔煤矿 的瓦斯爆炸事故,多死亡4 0 9 人H 1 。 居第二位的事故为水灾,共9 8 起,死亡5 5 9 7 人。如1 9 2 8 年4 月9 日,日占抚顺煤矿大山坑透水 事故,井下进水量达到8 0 万i n 3 ,正在井下采煤的 4 8 2 名工人全部被淹死;1 9 3 5 年,日占淄川炭矿北大 井重大透水事故,死亡5 3 6 人,这是发生在我国的最 大一次煤矿水灾。淄川矿区在日占的2 0 年间 1 9 2 5 1 9 4 5 连续发生透水8 0 多次,共死亡1 9 0 0 多人。 井下火灾居事故第三位,共3 0 起,死亡1 0 0 7 人。近代煤矿井下火灾与瓦斯灾害紧密相连。有的 火灾由瓦斯爆炸引起,有的火灾又引起瓦斯爆炸,死 伤非常严重。 另外,还有顶板事故和其他矿难,其中,有些 性质的事故为首次在我国煤矿发生。如,1 9 2 6 年 6 月3 0 日,开滦唐山矿地面一处矸石堆在大雨中 发生爆炸,死亡4 人,是我国煤矿矸石山发生爆炸 的首例;1 9 3 3 年,日占抚顺煤矿胜利坑发生冲击地 压,死亡8 0 人,是我国煤矿首例由冲击地压造成 的矿难。 4 结论 近代的煤矿事故,无论是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 还是事故的严重程度上都远远超出前代。这一方面 是因为近代煤矿大多采用现代化机械采煤,煤矿规模 扩大、采煤工人增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也相应增加; 另一方面,近代大多数煤矿兴办之初或兴办不久即被 西方列强所侵占,特别是2 0 世纪3 0 年代以后,全国 的煤矿几乎全部沦陷于日本手中。他们充分利用我 国廉价的劳动力,把煤矿系于战争机器上,进行掠夺 性的开采,完全不顾矿工的生命安危,再加上煤矿各 方面的安全设施和管理远远跟不上产量的扩展,安全 隐患比比皆是,得不到及时治理,致使煤矿事故不断, 伤亡惨重。但实际上,列强入侵对于中国近代煤矿业 的影响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仅仅是一个外部因素。 近代煤矿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煤矿事故频发,伤亡惨重 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煤矿旧有的发展模式已跟不 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没有有效地吸取先进的生产技术 及管理模式,以致近代煤矿经历了一段崎岖不平的发 展历程。从中国近代煤矿业的发展模式及煤矿事故 分析,将其经验和事故教训进行归纳和总结,改变中 国矿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发 挥安全科技的推动作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素质。 保障现代煤炭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中国煤炭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煤炭志综合卷[ M ] .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 9 9 9 2 2 2 . C h i n ac o a lm a r k sc o m p i l i n gc o m m i t t e e .C h i n ac o a lm a r k s [ M ] .B e i j i n g C o a lI n d u s t r yP r e s s ,1 9 9 9 2 2 2 [ 2 ]吴晓煜.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J ] .中国 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7 , 4 9 8 1 0 6 . W UX i a o - y i .M a i na e h i e v 蝴0 fc o a l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 影i no I 耐sa e i e mt i m 葛EJ ] .J o u r n a l0 fO i n aU n i v e %i t y0 f M i n i n g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湘潭,411201 刊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51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4条参考文献4条 1.胡尘白 我国古、近代的煤矿矿难[期刊论文]-江西煤炭科技 200702 2.蒂姆赖特;丁长清 中国经济和社会中的煤矿业 1991 3.吴晓煜 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期刊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4.中国煤炭志编纂委员会 中国煤炭志综合卷 1999 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 1. 房耀洲.刘明举.魏建平.刘秋菊.FANG Yao-zhou.LIU Ming-ju.WEI Jian-ping.LIU Qiu-ju 我国煤矿事故特征及 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煤炭技术2007,2612 2. 刘琦.徐义勇.LIU Qi.XU Yi-yong 2007年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对策[期刊论文]-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362 3. 国汉君.GUO Han-jun 关于煤矿事故致因理论的探讨[期刊论文]-煤矿安全2005,3611 4. 课题组.Research Group 中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博弈解释[期刊论文]-财经问题研究20077 5. 张胜强 我国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及预防对策研究[学位论文]2004 6. 刘新军.傅贵.LIU Xin-jun.FU Gui 中外煤矿事故预防策略的对比[期刊论文]-煤矿安全2008,3911 引证文献4条引证文献4条 1.金铌 我国煤矿事故的特征及微观原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6 2.苏全有.荆菁 对近代中国煤矿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期刊论文]-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 3.段云刚 浅谈国内煤矿事故灾害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期刊论文]-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02 4.郑绪新.刘光萍 基于煤矿事故类型的灰关联熵分析[期刊论文]-煤炭技术 20108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