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矾 穷及改造.pdf
工业 技术 堕 竺 丝 讯s c H c E &I T 4 N O I _O Gy I N F OP , , M AT I N 煤矿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矾穷及改造 耿慧平郭红霞 郑红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 河南 平顶山4 6 7 0 0 0 摘要 主要分析了煤矿生活污水污染程度。提出了接触氧化法净化污水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可行性改进方法 并进行了理论分析。改造后效果明显 ,效益显著 。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法B O D 生物化学需氧量 C O D 化学需氧量 s s 悬浮物浓度 煤矿生活污水不经净化处理,直接排 入江河,不仅 污染环境,而且浪费水 资 源。如果将其净化,用于煤矿锅炉压尘及 选煤等,既节约水资源,又保护环境。笔 者对平煤集团公司某矿生活污水水质进行分 析,并对污水处理工艺深入研究,提出新 的工艺改进 方法。 1 煤矿生活污水来源及水质分析 煤矿污水来源主要是该矿澡堂、食堂 和办公楼、洗衣房、单身宿舍和锅炉用水 场合,其水质分析结果见表 1。 表 1 煤矿生活污水水质分析结果 槲 ● I ∞ 蛐 ■ ●■■ 雠 I , l鲥 , d ’ - 哪.舢 弼, d t m十 t 十l 1 ’ ■ area 从表 1中看出,污水中的s s 悬浮物 浓度 、C 0 D 化学需氧量 、B 0 D 5 五 日生物化学需氧量 、大肠菌群、细菌总 数.感官性状均严重超过了我国制定的地 面水水质标准。 2净化工艺及存在问题 2 . 1 净化工艺 某矿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该矿生活污 水。其净化工艺主要有格栅、竖流式沉定 池、生物接触氧化池、鼓风曝气、二次沉 淀池、加氯消毒、清水池提升泵、加压泵 等部分组成 , 2 . 2 存在问题 在运转期间,通过观察工况,水 中 B O D 5 五日生物化学需氧量和 D o 溶解 氧变化,如图 2 图2 D O与B O D 5 变化曲线图 由图看出,在调节池进水 口处,B 0 D 5 位于最高值,在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经 鼓风曝气后,随着水体内D o 溶解氧的 增加,B 0 D 5迅速下降,水体进入清水池, 耗氧有机物 已完全分解,D o已恢复为正常 值,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赖以生存的环境 已被破坏,数量急剧下降,经加氯消毒 后,菌类数即可控制在有限数量,即每毫 升水含有数十个甚至几十个,按照理论分 析,菌类数量应当可以控制。但在实际运 行操作过程中,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均超 过污水处理设计要求的标准,超标倍数 2 2 7 倍与9 3倍。 3 3 . 1 解决方法 为解决菌类数量严重超标问题,在工 艺工况实际运行过程 中,将工艺进行改 造。如加密栅条间距与格栅个数;定期清 理调节水池,清除淤泥 ;清洗一次沉淀 池、二次沉淀池,在一次沉淀池上方加设 喷淋装置;增大鼓风量、延长鼓风时间; 增大加药量,延长药、水反应时间等。 3 . 2 解决后的效果 经过这一系列改造,与近一年的运 行。 由平煤集 团公 司环境监测站取样化 验,全部水质指标合格,细菌总数 8 6个/ m L ,大肠菌群 2个 / L 。 4 理论分析 4 . 1 改造格栅加密栅条间距与格栅 个数 在污水处理流程中,格栅是一种对后续 处理构筑物或水泵机组具有保护作用的处理 设备。 某矿污水处理厂所用格栅为1 . 1 m X 1 . 1 m , 栅条间距为2 O m, 栅条材料采用 1 0 的 钢筋制成。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大量悬浮 物或漂浮物从两侧流入调节池,阻塞水泵机 组,以致烧毁电机;漂浮物堵塞格栅,使格 栅前管渠内水面出现阻流回水现象。这两个 问题不仅增大了水处理难度,而且还增加了 清除污物的劳动强度。经过多次观察与分 析,决定将进水处格栅由原来的 “ 一”形改 为 “u ”形,有效栏截两侧悬浮物。 再分别沿来水方向由近及远,依次设置五个 格栅,栅条材料与间距分别为 1 0钢筋 4 m m 、 8 钢筋6 m , 8 钢筋8 m, 6 钢 筋 1 o m 几 1 , 6 钢筋 1 5 m m 。改造后,调节池 内漂浮物明显减少。 4 2 定期清理调节池,清除淤泥 由于用水量和排入废水中的杂质的不均 匀性,使得废水的流量或浓度在不同时间 内变化很大。为了使管道和处理构筑物正 常工作,不受废水的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 的影响,设置调节水池。自进水 I 1 至提升 泵I 1 以2 0 ‰倾斜,以调节水量和水质,保 证处理装置正常运行。但由于废水中的悬 浮物会在池内沉淀,沉淀物过多会影响处 理效果,堵塞潜污泵,因此,要定期清理 调节池 ,清除淤泥。 4 . 3 清洗一沉池、二沉池,并在一沉 池上方加设喷淋装置 一 沉池为圆形竖流式沉淀池,池面直 径为7 m,深度为7 . 5 1 m 。水由中心管的下 I1 流入池中,通过反射板的阻挡向四周分 布于整个水平断面上 ,缓缓向上流动。沉 速超过上升流速的颗粒则向下沉降到污泥斗 中,澄清后的水 由池 四周 的堰 I 1 溢 出池 外。污泥斗倾斜角4 5 。一 6 o 。,排泥管直径 2 O O m m,排泥静水压为 I . 5 2 m 。增大反 冲次数及排污次数,尽可能多地清洗沉入池 底的淤泥。 由于进入沉淀池的污水是未经处理的原 水,池内水的悬浮物浓度 s s ,B 0 D及 C O D等污染物含量均很高。会在集水槽的表 面形成一层膜,即废水表面活性物质,这 层膜不但影响水由堰 口溢出池外,而且还 滋生一些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种类多、 繁殖快,且容易发生变异。同时还产生大 量藻类,使水变浑浊,并发出不良气味, 若不除去,将影响水处理效果。因此,在 池面增设喷淋装置,以破坏池面水膜,破 坏表面微生物及藻类的生存条件。 4 . 4 增大加药量,延长药水反应时间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废水经过一般 处理后,消毒是必不可少的,消毒主要是 杀死对人体有害的病原微生物。经核算, 污水经生物处理后,需加氯3 O k g / d ,氯与 废水充分混合后,接触时间不宜短于 I小 时。当清水池容积比较小,不能保证接触 时间使氯、水充分反应时,要在清水池内 设立隔板,延长氯、水反应时间,以取得 良好的消毒效果。 5 效益分析 某矿污水处理厂每年净化生活污水1 3 万 吨,减少C O D 排放2 4 . 6 t ,S S 排放 5 2 . 3 t 。按 照新的排污收费标准计算,每年可少交城市 污水处理费 I 2 万元,污水排污费 1 0 万元, 污 水处理循环再利用,节约水费约1 5万元。 参考文献 I顾夏声, 李献文, 俞毓馨. 水处理微生 物学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 9 9 0 2 .同济大学给水排水专业. 水处理微生 物学基础同济大学,1 9 7 2 。 3 . 清华大学给水排水教研组. 水处理微 生物学基础. 第二版. 清华大学,1 9 7 8 4 . 石国乐, 张风英 给水排水物理化学. 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9 ,1 2 。 5 、 哈尔滨建筑工学院 排水工 程 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 8 7 科技 资讯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IN F O R M A T IO N 6 1 i● ● c t v■A量暑 维普资讯 中国城镇水网 www.chinacitywa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