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2.pdf
3 2 煤 矿 机 电 2 0 0 4 年第 1 期 文章 编号 1 0 0 1 0 8 7 4 2 0 0 4 J 0 1 0 0 3 2 0 5 瓦斯排放装置的理论计算与应用分析 刘 见 中 煤 炭科 学研究 总 院 , 北 京 1 0 0 0 1 3 摘 要 瓦斯 排放 装置是 我 国煤 矿 治理 积聚 瓦斯 的 重要 装备 和 手 段。 本 文 以装 置 的工作 原 理 分 析 和理论 计 算为 基础 , 对其 最 大排放 能力 与最 大排 放 瓦斯 浓度 、 安 装 使 用距 离、 风 量 和风 压 等参 数 提 出 了一 套分析 方 法 , 并 给 出 了相应 的计 算关 系 式。 关键词 瓦斯排放装置; 设计及选型; 理论分析;应用 中图分 类号 T H2 2 7 文 献标识 码 B Th e Th eor et i c Co mp u t i n g an d Appl i ed An al y s i n g o f Ga s Dr ai n a g e Equ i pme n t LJ U J i a n z h o n g Ch i n a C o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Be i j i n g 1 0 0 0 1 3, Ch i n a Abs t r ac t Th e g a s d r a i n a g e e q u i p me nt i s p r i ma r y e qu i pme nt a n d me a n s t h a t d e a l s wi t h a c c u mul a t i o n g a s o f c o a l m i n e s i n Chi na . Ba s e d o n t h e wo r ki n g p r i n c i pl e a n d t h e o r e t i c c o mp ut i n g o f e q u i pme nt , a me t h o d o f a n a l y s i n g t h e p a r a m e t e r s s u c h a s ma xi ma l dr a i n a g e c a pa c i t y a n d m a x i ma l g a s d r a i n a g e c on c e nt r a t i o n,i ns t a l l i n g a n d o p e r a t i ng d i s t a nc e,a i r q u a n t i t y,wi nd p r e s s u r e i s pu t f o r wa r d;me a n whi l e, t h e c o r r e s p on d i ng r e l a t i o n a l e x pr e s s i o n o f c o mp ut i n g i s g i v e n. Key wor ds g a s d r a i n a g e e q u i p me nt ;d e s i g n a n d mo d e l s e l e c t i o n;t h eo r e t i c a na l y s i s ;a p pl i c a t i o n 1 引言 瓦斯积聚是发生瓦斯爆炸的重要因素, 回采工 作面上隅角 、 煤 半煤 岩掘进工作面及临时停风停 工区、 已封闭的停工 区等区域的瓦斯积聚给煤矿安 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事故 隐患 , 消除上隅角和掘进 工作面 的瓦斯浓度超限一直是煤矿瓦斯灾害治理的 重点和难点。 煤矿安全规程 2 0 0 1版 第 1 3 7条 规定 , “ ⋯ ⋯采用 专 用 排 瓦 斯 巷 , 但 该 巷 回 风流 中的 瓦斯浓 度 不得 超 过 2 . 5 % , ⋯⋯ ” , 第 1 4 1条 规 定 , “ ⋯⋯ 停 风区 中瓦斯 浓度 超 过 1 . 0 %或 二氧 化 碳浓 度 超过 1 . 5 %, 最 高瓦斯浓度 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3 . 0 %时 . 必 须 采 取 安 全 措 施 , 控 制 风 流 排 放 瓦斯 。 ⋯⋯ 在排 放 瓦斯 过 程 中 , 排 出 的 瓦斯 与 全 风 压 风 流 混合处的瓦斯 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1 . 5 %, ⋯⋯ ” 。为此 , 我 国研究 开发 了 S WY上 隅角 瓦斯 引 排 系 统 、 MA B Z煤 矿 用 智 能 型 瓦 斯 排 放 器 、 KQ J 一 1 型瓦斯 自动引排系统等多种型号的瓦斯排放装置。 目前 . 采用安全可靠的装备排放瓦斯仍是解决 瓦斯 积 聚的有 效途 径 之 一 , 因此 , 为 了能 达 到 安 全 、 高效排放积聚瓦斯 的目的 , 根据各积聚点瓦斯涌 出 特征, 选定合适 的抽出式 排放上隅角瓦斯 或压入 式 排放掘进工作面瓦斯 风机 、 正压或负压风筒等 通 风设 备及 通风 参数是 至 关重要 的 。本 文 以 KQ J 一 1 型瓦斯 自动 引排 系 统 为 例 , 通 过 理 论 分 析 、 计 算 推 导 , 结 合现场 应 用 实 践 , 探讨 装 置 的最 大 排 放 能 力 、 安装使用距离 、 风量和风压等参数的分析方法 , 并提 出相应 的计 算关 系式 , 用 以指 导 瓦 斯 排放 装 置 的设 计 、 选型及操作使用。 维普资讯 2 0 0 4 年第 1 期 煤 矿 机 电 3 3 2工 作原 理 目前 , 瓦斯排放装置都是采用“ 掺风” 的原理来 实 现 安 全排 放 的 。主 要 包括 风 机 、 调 控器 、 电控 箱 、 传感器及相关通风管路等 。排放上隅角瓦斯时 , 通 过调控器控制从 回风巷进入排放装置的风量 , 控制 风筒 内的瓦 斯 浓 度 不 超 过 2 . 5 % ; 在 排 放 掘 进 工 作 面瓦斯 时 , 则通 过调 控 器 控 制 进 入掘 进 工 作 面 的 风 量, 控制风流混合处瓦斯浓度不超过 1 . 5 %。 1 排放 上隅 角积 聚瓦 斯 瓦斯 排放 装置排 放 上隅 角积 聚瓦斯 时安 装布 置 示意图如图 1 所示。抽出式局部通风机 F为上隅瓦 斯排放提供动力 , 上隅 角积聚的高浓度瓦斯风流经 吸风装置 x过滤 , 进 入硬质风筒 Y, 再与从 回风巷 通过调控器 C调节后掺入 的“ 新风” 混合后一起进 入主风筒 z, 双级传感器 T 、 T 2 检测主风筒 z内混 合后的瓦斯浓度值 , 电控箱 K根据浓 度值确定调控 器 c的开或关及开关角度的大小 , 从而调节从 回风 巷掺入的新风量 , 使 风筒 内瓦斯浓度值 T 、 T 2 值 控 制在 2 . 5 %以下 。 掺入新风 图 1 排 放 上 隅 角 积 聚 瓦斯 工 作 原 理 图 F 一抽 出式局部通风机 ; T 一主风筒内瓦斯传感器 1 ; T 2 一 主风筒 内瓦斯传感器 2 ; x 一吸风装置 ; Y 一硬 风筒; z 一 主风筒 ; L ~软风筒 ; K一电控箱; C 一 调控器 2 排放 掘进 工作 面 盲 巷 积聚 瓦斯 瓦斯排放装置排放掘进工作面 盲巷 积聚瓦斯 时安装 布置 示意 图如 图 2所示 。压入 式局部 通风 机 F提 供排 放积 聚 瓦斯 的通风 动力 。风 机 的风 量一 部 分经调控器漏 回大巷 , 另一部分经软风筒 L送到工 作面 , 由工 作面 出 来 的泛 风 与 大 巷风 流 在 两 巷道 的 交接处混合 , 在风流混合处设 瓦斯浓度传感器 T。 、 T , , 电控箱 K根 据接收到的传感 器瓦斯浓度值 , 经 过运算分析 , 确定调控器 c开或关及开关角度的大 小 , 调 节从 调控 器“ 漏 出” 的风量 , 进 而控制 进入 工作 面的风量 , 确保排出的风流在同全风压风流混合处 的瓦斯浓 度 T 、 T 2 值 在规定 安全 控制 限 以下 。 T I T 2 [ ] 甲 I ; I L _ r J 1 . r - C I l F f 掘 进 工 作 面 图 2 排 放 掘 进 工 作 面 积 聚 瓦 斯 工 作 原 理 图 F 一压入式局部通风机 ; T1 一混风处瓦斯 传感器 1 ; T 2 一 混风处 瓦斯传感器 2; C 一调控器; K一 电控箱 ; L 一软风筒 3 理 论与 计算 分析 由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 风机的功率 、 调控器的 可控风量 、 风筒的直径及风筒的长度等参数是直接 影响装置的排放能力和使用效果。瓦斯引排系统的 设计 和选 型计算 就 是 选 择合 适 的排 放 风 机 、 通 风 管 路保证排放装置的排放能力大于瓦斯涌出速度和涌 出量 。 当调控器全开, 掺入 或漏出 的新风量最大时, 排放上隅角 掘进工作面 的风量最 小, 能排放的瓦 斯 浓 度值就 越大 。计算 过程 中就 假设 调控器 处 于最 大的 “ 开 ” 位 。 1 排放 上隅 角积 聚瓦斯 抽出式风筒总风阻满足下式 R R R , [ 1 j R R , 。R R [ 2 ] R Rf , - R, 。 R R R L n 。 卫2 s2 [ 3 3 R h/ Q [ 4 ] 式 中 Rf 一 摩擦 风阻 ; R 一 局部 风阻 包 括接 头 风 阻 R 弯 头 风 阻 R b e 和 风筒 的入 口风阻 Ri ; o 、 i 一 接 头 局 部 阻 力 系 数 、 拐 弯 局 部 阻 力 系数 、 入 口局 部 阻力系数 ; Rf 一每米摩擦风阻; L 一 风 筒长 度 调 控器 至上 隅角 的距离 ; s 一 风筒断 面积 ; p 一 空气 密度 ; h 一 通 风阻力 ; 维普资讯 3 4 煤 矿 机 电 2 0 0 4年第 1期 Q一 风量 。 计算 上隅 角 至 调控 器 的风 阻 。取 不 同 的 管径 , 联立 [ 3 ] 、 [ 4 ] 式 , 查 通风机手册 表计算得 风 筒 管 径 为 O 3 0 0 mm 时 , R 5 . 6 0 L 3 1 . 5 N. S / m f 5 ] 风筒 管 径 为 O 4 0 0 mm 时 , R 1 . 6 3 L 9 . 9 N. S / m 『 6 ] 风 筒 管 径 为 O 5 0 0 mm 时 , R 0 . 5 1 L 4 . 1 N. S / m 『 71 风 筒 管 径 为 O 6 0 0 mm 时 , R 0 . 1 5 L 2 . 1 N. S / m 『 8 ] 调控器掺新风 口直径设为 c 3 0 0 mm, 其风阻满 足下 式 尺 尺 R , 尺 如尺 [ 9 ] 同理 , 联 立 [ 4 ] 、 [ 9 ] 式 , 查表 计算 得 R 6 4 . 5 9 N. S / m 『 1 0] 又设 上 隅角进 风量 为 Q , 瓦斯 浓度 oT ; 调 节 器 掺入新风量 Q 2 , 掺入新风的瓦斯浓度 oT ⋯总风量为 Q。为 了避 免调 控装 置 的调控 器全 开时风 筒 内瓦 斯 浓度值仍高于安全控制限 , 必须满足 Q1 oT 1 Q2 oT ≤ 2 . 5 %Q [ 1 1 ] 根 据 风压平衡 定 律和 风量平 衡定 律 尺 Q R Qi , Ql Q Q [ 1 2 j 联立[ 5 ] 、 [ 6 ] 、 [ 7 ] 、 [ 8 ] 、 [ 1 0 ] 和[ 1 2 ] 式计算得 风 筒 管 径 为 O 3 0 0 m m 时 , / 6 4 .5 9 1 . 5 [ 1 3 ] 风筒 管径 为 O 4 0 0 mm 时 , QI / 6 4 . 5 9 [ 1 4 ] ● 一, 风筒 管径 为 O 5 0 0 mm 时 , QQ , l / 6 4 . 5 9 4 _ l [ 1 5 1 风 筒 管 径 为 中 6 0 0 m m 时 , 鲁 / 6 4 .5 9 2 .0 [ 16 1 对不 同 风 简直 径 , Q1 、 Q之 比 Q1 / Q 2与 风 筒 长 度 L z 关 系如 图 3所示 。 由图可 知 , Ql / Q 2 的 大小决 定 了瓦斯 排放 装置 的排放 能力 。在 风简 长度 L一 定 的条件 下 , 风简直 径越 大 , Q。 / Q2 也就 越 大 , 排 放装 置所 能排 放 的瓦斯 量也 随之增 加 。而在 风简 直径一 定 的情 况 下 , 随着 风 筒 长 度 L 的增 大 , 忽 略 Q 值 变 化 后 , Q。 / Q 逐 渐 减小 , 排 放 装 置所 能 排 放 的最大 瓦斯浓 度值增 大 。 联立 [ 1 1 ] 、 [ 1 3 ] 、 [ 1 4 ] 、 [ 1 5 ] 和[ 1 6 ; 式, 代入现场 实 测 数据 , 就可 以计 算 出上 隅 角进 风 量 Q。 和 瓦 斯 浓 度 oT 值 。 图 3 Ql / Q 2与 L 关 系 曲线 a 一 6 0 0 mm 风 简 ; bO 5 0 0 mm 风 筒 ; C 一0 4 0 0 mm 风 筒 ; d一0 3 0 0 ram 风 简 2 排放掘进工作面 盲巷 瓦斯 正压 风筒 L 调控 制 器至掘 进工 作面 出风 口 总 风阻满 足 下式 尺 尺 尺,。 尺 尺 , 。 m 式 中 R。 一 出 口风 阻 ; 一 出 口局部 阻力 系数 。 查 表计算得 , 调 控器 至 出风 口的风 筒风 阻为 风筒管 径 为 O 4 0 0 mm 时 , R 1 . 3 1 L4 2 . 9 N. S / m [ 1 8 ] 风筒 管 径 为 O 5 0 0 mm 时 , R 1 0 . 5 4 L 1 7 . 6 N. S 2 / m [ 1 9 ] 风筒 管 径 为 O6 0 0 mm 时 , R 1 0 . 2 3 L 8 . 4 7 N. S 2 / m [ 2 0 ] 调 控器 的漏 风 口直 径设 为 O 3 0 0 mm, 则 其 风 阻 尺 2 也 满 足 [ 1 7 ] 式 , 查 表 及 代 人数 据 计 算 得 R 2 9 3. 5 7 N. S 2 / m 假 设 风巷总 风量 为 Q总, 风机 风量 为 Q, 进 入掘 进工作面的风量为 Q , 调控器的漏风量为 Q , 掘进 工作 面瓦 斯 浓 度 为 oT , 调 控 器 到 风 筒 出 口距 离 为 L。为 了保 证 调 控 器 全 开 时 , 风 流 混 合处 的 瓦斯 浓 度 不超过 安 全控制 限 1 . 5 % , 则 必须 满足 下式 筹≤ 1 .5 % [2 1 ] 根 据 风量平衡 和 风压平 衡定 律得 Qj 尺 。 l O I R 2 , Q 3 Q 4Q [ 2 2 ] 联 立 [ 1 8 ] 、 [ 1 9 ] 、 [ 2 0 ] 和 [ 2 1 ] 式得 当风筒管径为 O 4 0 0 mm U 寸, Q3 / 9 3 . 5 7 『 2 3 ] 维普资讯 2 0 0 4 年第 1 期 煤 矿 机 电 3 5 当 风 筒 管 径 为 5 。 。 m m 时 ,鲁 当 风 筒 管 径 为 6 。 。 m m 时 ,警 联立[ 2 1 ] 、 [ 2 2 ] 和[ 2 3 ] 式得 / 9 3. 5 7 0. 5 4L 1 7. 6 [ 2 4 ] / 9 3. 5 7 0. 23L 8. 4 7 [ 2 5 ] Qx3 . Q 总1 / 9 3 . 5 7 ≤ 1 . 5 % [ 2 6 ] 据上 分析 计算 表 明 , 在 给定巷道 风 量 、 风 机风量 和胶 布风 筒长 度 的 条件 下 , 可 以计 算 出瓦 斯 排 放装 置所能排 放 的瓦 斯 浓 度 值 3和 瓦 斯 量 Q3 。值 得注意 的是 , 3 值是 动态 的 。 4 应 用实 例 1 工作 面情况 图 4为 山西某 矿 回采工 作 面 布 置情 况示 意 图。 工作面长 1 l O re, 走向长 1 5 0 m, 综合机械化采煤 ,回 风巷 断面 4 m。 , 风量 l O 0 0 m , 上 隅角 最 大 瓦斯 涌 出 量 4 m。 / rai n , 上隅角瓦斯浓度 3 %~1 0 %, 回风巷瓦 斯 浓度 1 % ~1 . 2 %。 1 1 O m 采高 2 m 隅角 图 4工 作 面布 置 不 葸 图 根据 现 场 的 数据 资 料 表 明 回风 巷 瓦斯 浓 度超 限的主要原因来 自于上隅角。上隅角的高浓度瓦斯 和回 风巷 瓦 斯 超 限 将 给 安 全 生 产 带 来 了 严 重 的 压 力 。 2 计算 与选 型 该 工作 面是 否采用 且采 用何 种配置 的 瓦斯排放 装 置处 理上 隅角 积聚 瓦斯 是急需 进行 理论 分析 与计 算来解 决 的问 题 。能 否 采用 瓦斯 排放 的方 法 , 减 少 上隅角瓦斯 向回风巷 的涌出量, 保证 回风巷瓦斯浓 度 降至 1 %以 下 , 其 关 键 在 于 瓦斯 排 放 装 置 的排 放 能 力是 否大 于上 隅角 中瓦斯 涌 出量 及 涌 出速 率 。 因 回风 巷断 面 只有 4 m。 , 排放 装 置 的 负压 风 筒 选 用直 径 3 0 0 mm 较 为合 适 , 初 步选 用 25 . 5 k W 的对旋 风 机 , 风 机 风 量 为 1 7 0 m / rai n , L 取 4 0 m 计 算 。代 入 [ 1 3 ] 式得 0 . 5 0 3 ; Q1 Q2 1 7 0 计 算得 Ql 5 7 ; Q2 1 1 3 现 风筒 内最 高 控 制 浓 度 值 取 2 . 5 % , 由式 [ 1 1 ] 得 Ql l Q2 X2 42. 5 % Q1 Q2 即 5 7 x1 1 1 3 x 2 ≤4. 2 5 。与 2关 系 曲线 如 图 5所 示 , 0 2 ≤ 1 % , 5. 4 7 %≤ 7 . 4 5 % 一 o 5 .4 %7 . 4 图 5 l与 X2关 系 曲线 3 理论 分析 当瓦 斯排 放 装 置 安装 后 , 在 上 隅角 空 间形 成 一 定 的负压 , 上隅角的高浓度瓦斯将进入排放装置, 从 而减少 或 杜绝涌 入 回采 工作 面 , 这 将 对 降 低 回风巷 瓦斯 浓度 起到 决定 作用 。系统 刚运 行 时 , 上 隅 角瓦 斯 浓 度 较 大 , 为 了 控 制 风 筒 内 瓦 斯 浓 度 不 超 过 2 . 5 % , 使 得排 放 装 置排 放 的风量 受 到 一定 的 限制 , 但 随着运 行 时间 的 延续 , 若 采 空 区瓦斯 析 出并 到 达 上隅角 的速 度将 跟 不 上排 放 的速 度 , 装 置 的排 放 风 量将逐 渐 增 大 , 上 隅 角 瓦 斯 浓 度 也 将 会 缓 慢 降 低 。 因此 , 经 过一段 时 间后 , 回风 巷和上 隅角 瓦斯浓 度都 能控 制在 安全 限 以内 。与 此 同时 , 在装 置 运 行 的过 程 中, 回风巷 瓦斯 浓 度会 逐 渐 降 低 , 而 从 回 风 巷“ 掺 入” 新风中的瓦斯量也将减少, 这将会加强装置对上 隅 角瓦斯 的排放 能力 及缩 短 回风巷 瓦斯浓 度降低 到 安 全控制 限 以下 的时 间。 由图 5 与 2 7 2 关 系曲线 可知 , 装 置 刚运行 时 , 调 节器处 于 最 大 “ 开 ” 位 , 回风 瓦斯 浓 度 2值 最 大 为 1 %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值 , 此时, 所能排放 的 上 隅角 瓦斯浓 度值 l 最 大 为 5 . 4 7 % 极 , 大 于该 工作面上隅角最大瓦斯涌出量 4 m / rai n , 因此 , 选型 符合 要求 。 下 转第 4 8页 维普资讯 4 8 煤 矿 机 电 2 0 0 4 年第 1 期 就是说 , 按上述 假 定 确 定 中 间托 辊 钢 管 壁厚 是 偏 于 安全 的 , 这在 工程 设计 中是 完 全合理 的 。 表 1 B、 D 和 J J 关 系 mn 1 缩 颈旋 压过 程 中 , 由于 托辊 立 壁 部 分在 旋 压 中 会 出现 减 薄 , 其减 薄率 约 为 2 0 % , 所 以托 辊 的壁 厚 以选 用≥4 ram 的钢 管为 宜 。 3 影响旋 压 的因素 1 材料对 旋压 的影 响 缩 颈 旋压希 望坯 料 的屈服 点低 , 延展性 好 , 加工 硬化 小 。考虑 到材 料 的可 旋性 , 托辊 坯 料 选 用 2 0 钢管 。 2 相对 料厚 t / d的影 响 薄料容易起皱 , 所 以, 拉旋 的极 限变形程度 K 上 接第 3 5页 随着 装置运 行 时 间 推 移 , 上 隅 角 涌人 回风 巷 瓦 斯量逐渐减小, ,值逐渐降低 , 极则逐渐增 大, 同 时 , 随着 ,值 减 小 , 掺 新 风 的调 节 器 也 逐 步 关 闭 , 又促进了 极值的增 大, 排放上 隅角的风量也相应 增 加 , 排 放 的 瓦斯 量 Q1 1 也 就 增 大 。但 这 种 变 化 趋 势是 否继续 , 则 分两 种情况 讨论 若 上隅角 瓦斯 浓 度值 2 . 5 %, 随着 调节器 的逐 步关 闭 , 主风筒 内的瓦斯浓 度增 大 , 当达 到控 制限 2 . 5 % 时 , 调控 器 又要 打 开 , 使 主风 简 内 的 瓦斯浓度降 至 2 . 5 %以下 , 从而 又减小上隅角 瓦斯 的排放 量 。在实 际 应 用 过程 中 , 上 隅 角 瓦斯 涌 出速 度 和涌 出量是 波 动变 化 的 , 调 控 制 器 根据 主 风 筒 内 浓度值和上隅角浓度值 , 以风量为纽带 , 保证风筒内 的瓦斯浓 度不 超过 2 . 5 % 为前 提 , 进 行 动态 调节 , 从 而保持 上 隅角 瓦斯 涌 出和排 放 的动态 平衡 。 5 结语 瓦斯 排放 装置 的设 计和选 型是 一个 涉及 到 多种 D0 / d 随 t 0 / d 的增 大 而增 加 。实践 表 明 , 料 厚 较 小 的材料 , 如果 没有 丰富 的经 验是 不容 易旋 成 的 ; 但 是 , r 0 / 较 大 时 , 开 裂 及 形状 不 正 又将 成 为 限制 变 形程 度 的主要 障碍 。 4 结语 1 由于 改 进 了托 辊 结 构 , 无 心 轴 托 辊 使 用 壁 厚 为 4 ram 的 2 0 钢管 经旋 压制成 。 2 考虑 旋 压 工 艺 的特 点 , 缩 颈 旋 压 过 程 中会 有一定量的减薄。根据本文的分析 , 提出托辊轴肩 处支承 立壁 的减薄率应 ≤2 5 %, 即减 薄不可 超过 l mm, 这 是缩 颈旋压 工艺 上 的要求 。 参考文献 [ 1 ] 王成和 旋压技术 [ M] . 北 京 机械工业 出版社 , 1 9 8 6 [ 2 ] 王仲仁 塑性加工力学 基础[ M] . 北 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 1 9 8 9 [ 3 ] J I F [ [ [ a x M e fi c T e p , B. F . , M r l T p r l e B . T e o p H H P a c q e T d e H T O q H B I X KO H B C I p O B, 3 9 0 c , 1 9 7 8 作者简介 刘鹏 1 9 7 4 一 , 男, 助教, 在读硕士研究生。现在西安交 通大学从 事机 制、 旋压方面的研 究和教学工作, 发表 文章 6篇。 收稿 日期 2 0 0 3 0 6 2 6 责 任 编辑 陈锡 强 因素综 合 作用 的计算 过程 , 局 部通 风机 的参数 、 风简 的管 径与 长度 、 安 装使 用 距 离 等 都影 响 着 装 置 的排 放能 力 。根据上 隅 角 掘进 工作 面 瓦斯 的涌 出规律 及涌 出量 , 依据本 文 中给 出 的相 关计 算式 , 选 择适合 于不 同使 用地点 的排 放 装 置及 其 配 置 , 使 排 放 装 置 的最 大排 放能 力大 于上 隅角 掘进工 作 面 的瓦斯涌 出速 度和 涌 出量 , 从 而 达 到处 理 积 聚 瓦斯 的 目的并 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的各项规定。但在实际的选用 过程 中 , 还 要综 合 工 作 面 设 备 布 置 情 况 、 回 风 巷 断 面 、 负压 风筒 承压 能 力 等 因 素合 理 配 置 瓦斯 排 放 装 置 。使 用 时 , 随 着采掘 工作 面不 断推 进 , 整 套 瓦斯排 放 装 置也要 进行 移动 或延伸 。 参 考 文 献 [ 1 ] 王显政 , 杨富 , 朱凤 山, 等 . 煤矿安全新技术[ M] 北京 煤炭工 业 出 版社 . 2 0 0 2 [ 2 ] 刘见中, 王正辉 , 牛保炉 . K O 3 1 型矿用瓦斯 自动引排系统 的开 发[ J ] . 矿 山安全 与环保 , 2 0 0 3 3 作者简介 刘见中 1 9 7 3 一 , 男, i f - 程师。1 9 9 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 采矿 工程专 业, 一直从事煤矿安全的技术研 究与科研 管理工作 , 发表 论 文 7篇 。 收稿 日期 2 0 0 3~0 8 0 5 ; 责任编辑 姚克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