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煤矿深部.pdf
国外煤矿深部巷道矿压的研究 周 国 才 编 译 近年来,国外一些主要产煤 国,如西德、苏联、波兰和日本等国的部分矿井, 尤其是老矿井都 已进八深部开采。其 中矿井开采深度最大的是西德,目前平均采深 己超过9 0 0 r a , 最大 采深 为1 4 6 0 m,最大开拓 深度 寿1 5 0 0 m【 】 由于矿 井开 采规 模不断扩大和 开 采作业 的 日趋 集 中化,许 多国家 的矿井开 采深 度 仍在避年 增加 。据 统 计, 国外矿 井开 采深度年增 长量 变化 在 8~ 1 2 m 之 间,平均 年递增1 O m。耱 估计, 到2 0 0 0 年 ,西德 煤矿 的平均开 采深度将迟到 1 2 0 0 mj 苏联煤 矿的平 均开 采深度将 达到∞O ~ 6 5 0 m,仅顷 巴斯煤 田就将 有3 O 座煤 矿 的采深选1 2 0 0 1 36 0m c“ 。 随着采深的连 年增 加,继而 出现 7深部巷道矿压 的概 念厦 问题 , 它与浅部巷道 矿压 相比, 其显现现 象更为严重, 更加突 出,拾巷道维护 与支护工 作带 来 7很 大的 田难。因此,这个问题 己成为国外矿井深采中现在与今后整个生产 系统 中的最薄弱 环 节, 故 而也 引起 了采矿界 的极 太重视 。 例如 西德 自1 9 7 6 1 9 8 7 年 已举行 7多挺题 为 “ 深部 岩层控 制理论与 实践 研 讨会 , 苏联、波兰和 日本等 国相继 发表 7大量 的深 部巷 道矿压研 究论 文。这说 明 7煤矿 深部 岩层控 制 尤其是巷道矿 压 的控 制, 已是这 些 国家所 面临的一 个重 大而现实 叉急需解 决的问题 。 本文就 目前 所掌握的一些 目外瀑部巷道矿压 资料 , 旨从 情报 的 角度 综合、 归纳 一 并 两要介 铝近年 来国外深部巷道 矿压 的研 究现状。 一 、 深 部 巷 道 矿 压 理 论 的 研 究 1 .深部巷遵矿压的概念 据文献 L 3 q ,随 着 煤矿开 采 深度与开采 范围的增加,巷道断面必须加大,其形状变 化多样 大多趋向于拱形 。 僵支护的方法却 需要多种多样,尤其要注重利用围岩本身的 强度来支撑周岩。因此,深部巷道矿压概念 虽然有同于中、 浅部巷道矿压概念之处 。 但又 绝非局限于过时的中、浅部巷道矿压的概念 仅指围岩作 用在支 架上 的压力 它应包 括如下三个方面; 毫0 1 原 岩作用 给巷 道 周 岩的压力 ,即原 岩 应力 亦称原 始应力 或一 次应 力 { 2 围岩 中相 互 作用 的应力 ,即采掘 工 作 引起 巷道周 围岩体 巾的 应力, 即二次应 力’ 3 围岩作 用在支 架 上 的力等于压力和 剪力。 由上可见,深 部巷道矿压 概念可 以理解 为原 岩 围岩支 护体 系中相互作 用的 力的统称 。 2 .深部巷遵矿 压理论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苏联和 日本在深部 巷道矿压理论研究方面做的工作较多,而其 维普资讯 ● 他国家,特 别是西德 山于着 眼于深 部开 采的 经济效 益, 坟一般均着 重于实用研究。 据文献 [ 4 ] ,近 些年来 深部巷道 矿眶理 论的研究发展较快 。许多 学者根 据深 部岩体 结构采用 了不同 的研究方 法,得 出了不同的 岩体矿压理论,归纳起来可划分为块状岩体 矿 压理 论,层状岩体矿压理论, 碎状岩体矿 压 理论 ,整体岩体矿压理论和梧 软岩体矿压 理 论 。 由于他们所应用的矿压理论不同,所 以选 取的力学模型、力学计算方法 、巷道维 护原 则和 支护方法也不尽相同 。 从现有的资料分析来看,西德与苏联等 国 目前一 般是应用橙软岩体矿压理论去解决 深 部巷道矿压 问题 。该理论实际上是一个岩 体 由形 变向松动的发 展过程,即是说,深部 岩体在一定条件下变软松动后极不稳定,故 可认为深部巷遭矿压为 形变 松动 的形 式 。它产 生于因支护 阻止 围岩 变形移动而 引 起 围岩对支护的 挤压力,其值在一定时 间内 为变值,故 它与 支护特 性有 关。该理论认 为,开掘巷遭时,由于其周边出现应力重新 分布 ,产生应力集中,同时聚积在围岩中的 能量也因此得以释放,若释放的身 自 量超过围 图 1 , 。 型的深郭巷遵周边宣布噩变形特征 岩极限强度后 , 围岩进入塑 性状态 ,岩体开 始 变形破环 ,并将 出现多个方 向的裂隙 在 这 种应 力的作用下 ,巷道 周边 围岩出现 松动 圈 ,其特点是岩体所受 的应 力大部 分超过 岩 体 极 限强度 ,且巷道产生 了不 同的矿 压显现 现 象如 图1 所示 ‘ ”。 在这种理论观点 的指 导下 ,多 年来 一些 国家还 侧重于 “ 支 架 围岩 ”相 互作用 的 关系 ,研 究了深部巷 道支护形 式和作用以及 围岩 的稳定 性问题 ,得 出了两者 的相 互作用 是处于一种复杂的应力重新分布和变形破坏 的过程巾,认识到利用围岩本身支撑强度对 减少巷遭 维护工作的重要 性 同时还发展了 不少新 的巷 遭支护形式,如锚杆支架、新整 的让压 性封闭式支架以及喷射 混凝土在潦部 巷 道支护 巾得到 了应 用0 。 在研 究 与发 展深 部巷 道矿压理论的回 时,计算手段和方法也有很大发展。近凡年 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在采矿业 中的迅速发展 和普 及,数值 分析 法获得 了广 泛 的应 用 ,已 成为解决深部巷道矿压与支护问题的重要手 段。 前所应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主要有有限 先,边界元及离散元法,其 中青 限元法在深 部巷道工程中的应用已比较成熟和普遍。因 为该法能考虑到岩体介质的复杂特性,如弹 塑性、粘弹塑性 、断层、解理 ,裂 隙及岩体 的后破坏 ,能模 拟实际巷遘柏 开掘 、支护过 程以及各阶段 岩体 的应 力应 变 的发展 与变 化, 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 为了解决问题的离 散性,使 其研 究的 规摸减少并能在微 机上完 成, 在使用有限元浩中又引入了无限元法, 同 时还采用有限元与边界元柑结合的方法”, 。 此外,近 年来有些 开采 技术先 进的国 家 ,已开始将新发展 的灰 色系统理论应用于 矿山岩石力学中,并用 以预测深部巷道的位 移量, 以便 能够在巷 道施 工 中及时预报 围岩 动态 ,为调 整支护 参数和 修改设计方法提供 依 据。 有些国家特别注意现场掰量工作,如西 3 t 维普资讯 德一直应 用 “ 生产巷道 观测 法 ,获取了大 量的通过实验难以取得 的有关深部岩体的非 均质 性及原岩应力的复杂性等原 始数据, 用统计法 取得 详细 的数 据材 料,以保证巷道 压力计算及其移近量计算公式的可靠性。 二、 深 部 巷 道 矿 压 显 现 的 研 究 1 .裸部 巷道矿压显现 的极 限深度 随着 采深的增加 ,岩石应力程度提 高, 矿 压显现 剧烈,岩石破坏过程 强化 。在此条 件下,除了煤层 与瓦斯突 出的数量和强度增 长外,岩石也会产生突出。苏联深部开采经 验表 明,产生这些现象 的极 限深度 与岩石 强 度有关。这些现象在深度超过 6 0 0 7 0 0 m时 变得更为强烈,其结果是使巷道围岩位移变 形加剧,支架损坏,巷道翻修量加大,掘进 速度减缓, 严熏地影响着深部回采工作” 。 英国一些学者认为,深部岩石的原 始应 力状态可视为静水压力状态”’ 。 根据弹性理 论分析,在这种状态时,掘进巷道围岩中的 最大切向应力可达 2 Y H。因此,巷遭的稳 定 性可确定为‘ 目 ’ I 2 7 H K R 式 中,r 岩石容熏 , 丑巷 道所处 深度 j 裂隙影响系数 } R--岩块单轴抗压强 度, 长 时载荷影响系数。 日本的研究资料认为。 K V / v 。 声 波在 岩体 中的传播速 度, 声波在岩块 中的传播速度 计算表明, 当KO . 7 5 时, 说明岩体的整 体性 良好,裂隙少 当K0 . 4 5 ~O . 7 5 时, 说明岩体的裂隙较多,其平均间距约为2 0 N 3 0 e ra到6 0 8 0 c m,当 KO . 4 5时,说明岩 体裂隙很多,其平均 间距 小于 2 0 3 0 c m 3 2 一 般说来,岩石长时承载破坏强度约为瞬时 加载破坏强度的8 O ,故 值取为o . 8 。所以 当取 不同的岩址强度, 不同 的 值时 , 值取 为0 . 8 巷道失稳的极限深度为图 2所示。 图 2 巷道 失稳 的枉限深度 据文献 。 ,巷道的稳定性首先取决于 原 岩应力 ,而原 岩 应力的 大小 与深 度成 正 比。所 以采深越大 ,原 岩应力 越大 ,巷遭 的 稳定性越差。但是并非每条巷遘都会出现失 稳现 象. 例 如 .在5 O O m深 P1 2 . 5 MN/ m 的坚硬砂岩 底板强度 B9 7 MN/ m 中 掘进的巷遘就不会失稳。这说明了囤岩性质 与强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某种条件下- 它 比采深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还大。只有当岩 石压力超过一个极限值,巷道才会失稳,计 算 该压力极 限值的经 验公 式为 P 3 . 4 6 s 而对于 未采 动岩体 中的巷遘 ,即在深度 压力 下掘进的巷道,其失稳的极限深度可 甩下式 计算 H 1 38 式 中,日巷 遭所处深度 m } s 底板岩石单轴强度 MN/ m 。 从以上两式可见,造成巷遭失稳所必需 的岩 石压力 应大于 底板岩石 强度平方根的 3 . 4 6 倍,掘进深度 应大于 1 3 8 v , D s。 ● 维普资讯 ● 据文献 ‘ ’ ,对深 部岩 性和 强度 的研 究,确定 出不同岩性对产生巷遭矿压显现 的 极 限深度和应力见 表 l。 不同岩性时的极 限 深度 裹 1 菲 岩 应 力 MN/ ma 砂 岩 9 7 1 3 6 0 3 4 砂 页岩 6 8 1 1 4 0 2 9 扼 页岩 4 5 9 3 0 2 3 记 岩 2 8 7 3 0 1 8 2 .采深的影响 采 深越大,上覆岩层的重量就越大,巷 遭的稳定性就越差,这巳为各国所公认。英 国 H. K- 布 林 早就 指出,巷道 的垂直应力在 深度 2 5 2 7 0 0 m 范围内成线性增加。西德埃 森研 究院应用改进后 的数 字计 算模型证实 了 这一观点 的正确 性,模拟 结果 如图 3 所示 0 , 。采 深为 8 4 0 m时原 岩 的垂 直应 力为 2 1 MN/ mz , 1 0 0 0 m 时为 2 5 MN/ m , 1 2 0 0 m时 为3 0 MN/ m2 ,由此预计到 1 6 0 0 m时原岩垂直 应力约为4 0 MN / m 。 在如此高的原岩应力作 用下巷遭 必然会产 生 很大 的变形和很大的顶 底板移近率。 例如, 西德L o h b e r g 矿为在1 2 7 0 m 深处设计一条采准巷遭,首先应甩了数字计 算 摸型 分 别就 1 0 0 0 m、1 2 7 0 m I Il 1 6 0 0 m深度 的巷遭顶底板移近 率进行 了预计和 比较 岩 ∞ ● ” ∞ n .£ O n ≈ ‘ 0 - l 1 一 }0 . D l CI 。 1 , 一 , ‘ - c m 再 暂 图8 深部巷道矿压 模拟 结果 巷长 . [ 1 D 图4 不同 的深度和底板 岩层 条件 下 预 计的移 近年 性 指数 相同 ,结 果如 图4 所示 。 由 c 图可见,当深度为1 6 0 0 m时,巷遭 c 顶底板移近 率由2 O 增 加 到6 O % 深度只增加 了6 0 ,而移近率 却增 加 了 2倍。又如 苏联 顿巴斯矿 区和 m 西德伊本比 伦矿 区,当开采深 度增 . 加 到1 2 0 0 I 3 0 0 m 以上时,巷道 易 产生严重变形和破坏,即使开掘在 底板 岩石 中的巷遭,或用拱形金属 支架和各种 结构 的 封闭式支架支护 的岩石 集 中巷道 也会产生 很大 变形 。在 巷遭 掘好后不久便产生很大的掘进移近率,据统 计 ,在 1 2 0 0 m以 上的深度 中,巷遭掘进 移近 率最大可达4 5 %。 据文献’ ,在采深为 6 0 0 ~l O 0 0 m范围 内,即从 6 0 0 m深度 开始,采深每 增加 l O O m, 巷遭顶底板移近 率平均增加 1 0 I I %。而文 献 认为,如果岩石类型不同,则采深每 增 [ 1 l O O m 移近 率增量也 不同 表2 。 另外,随着采深的增加,底板易于鼓起 的巷道所 占比 重也 越 来 越大 。据文献 ” 统 计,在采深为 6 0 0 l O 0 0 m范围 内,易于底 鼓的巷遭 所 占的比重很大 表 8。 同样,据文献C l O 3 ,在深部岩体 或煤层 中掘进的巷道,其移近率大主要表现为底鼓 量大 在深度 l O 0 0 m 范围 内,用 生产巷 遭 3 3 B - 维普资讯 观铡法 x 2 o o 条巷道测 量统计出其顶底扳 移近率和巷帮移勃量的平均 c 见表4。 岩 类不同时采深对巷道 移近 率的影 响 表 2 岩 类 采深 m 采 深每 增彻 1 O 0 m穆 近事增 量, 砂 岩 砂页岩 泥 页 岩 泥 岩 1 3 60 1 1 40 q3 0 7 30 易底鼓巷道的比重 表 3 I6 0 0 8 0 0 i 9 0 0 1 0 0 0 爰 以 j 易 底 敢 巷 道 的 比 重 , 州 2 5 f{ 。 ~ 8 0 深部巷道围岩 移动 量平均值表 4 开 拓 与准 备巷遭 回采巷 道 摊度 m。 1 0 0 0 9 2 2 岩饽指赦 2 . 6 4 3 . 2 嚆 岩石强度 MN / m 0 5 3 4 1 搁最新面 址0 , 1 9 . 7 1 7 . 9 虱 期重量 k g / m 3 5 . 6 3 5 . 4 曼护向电 m O . 7 6 0 。 8 O 总近薯 率, 2 2 4 0 珥扳下沉. 4 8 雇菔 , 1 8 3 2 巷帮謦琦, 1 1 1 6 然而,深部巷 道顶板 的因 素也 不容忽 视 ,采深 虽是一个 重要的影 响因素,但 其影 响并 非是连续 的。 日本 和西德 的一些 学者 研 究认为,8 0 0 m为飞跃点,即在这个深度中, 管理困难的巷遭 泥岩顶板 一般占1 8 。超 过这个深度时,管理 困难的巷道百分数不断 递增, 最高可运7 2 。 如果顶板为砂厦岩,则 管理周难的巷道 占3 6 。此 外还 认为,在 1 0 fl 0 m深度中,如顶板是砂页岩或砂岩时, 从某种意 义 上说,这类巷道受 采深 的影响不 太大,且易于管理,而泥岩顶板的巷道随着 采深的不断增加,则愈来愈难以管理。 一3 .固岩性质的影响 J ~3 4 深部巷道的矿压显现是多种 因素 综合 作 用的结果。在某种条件下 ,巷道 回岩性质 和 结构组成会对巷道矿压显现起 决定 作用 。 据文献‘ ”。 ,随着采深的增坤,硬岩可 能转化为软岩,其条件是,垂直应力与岩石 单轴抗压强度 的比值大 于O . 4 ~0 . 5 ,即通 常 引用r H/ a ≥0 . 4 ~0 . 5 这个指标作为判斯标 准。r 岩石 平均容 重 一 般取 0 . O 0 2 5 k g / c ms ,日一巷道 所处 深 度 , 岩石 单轴抗压 强度 k g / c i i “1 。 所以,深度超过6 4 0 m时 , 坚 固的砂页 岩 和不太坚 固的砂岩 、石 灰岩均转 化为软 岩, 深度超过 9 6 0 m 时,一般的砂岩,石灰 岩也 同样转化为软岩J深度超过 1 2 0 0 m时,坚 固 的砂岩 、石灰岩均转 化为软岩。 因此,愈来 愈多的人认为,应把深部巷道统统当作软岩 巷道来 对待 由于深 部岩 性变 软,岩石 强度显著降 低,故巷道 顶底 板移 近率 明显加大。据统 计,国外深部矿井在 1 2 0 0 1 4 0 0 m深度范围 内, 回采巷道平均的顶底板移近率约为4 5 , 岩石巷道 平均 的顶底板 移近率 通常大 于 2 0 %,且顶板下沉只 占总移近率 1 O ~2 O %,而 底鼓的 比重很大 。所以 ,底板 岩石性质 与强 度对巷道 的稳定 性起 重要 的作 用。 据文 献[ 1 4 ] 和 [ 1 5 ] ,多年来 ,一 些国家 很重视底 板岩石 性质 和 结构对巷道影 响的研 究,值得 提出的是苏联 和西德的研究 情况 。 苏联根 据大 量的统计 资料 ,将底板 岩石 划分 为五个等级,用以 对底 板岩 性作 出定量描 述,并说明其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西 德应 用了一种 简便的岩石分类法 , 即采 用1 6个底板岩性指数来确定底板岩石对巷道顶 底 板移近率的影响 。 据文献 [ 1 6 ] 分析 , 随着 回采工作 向深部 转 移,巷道顶底板移近率除了深度成线性关系 增长外 ,还取决 于深度范 围内的岩层压力和 岩石性质与结构,尤其是取决于巷道底板岩 石强度。 由图5 可l见 , 当深摩为 6 O O m时, 因岩 ● 维普资讯 佳不同而产生的巷遣 顶底 板移近率也 不一 样 。这就说明了大深度中的巷道掘进与维护 将更加 困难,必须采取扩大巷道断面的办法 和发展新 的维护与支护 方法。 普 图 5 珂底板秽近率 与采洋, 岩层 压 力和 底 板岩 石 强度 的 关 系 此外,根据苏联 的研究 ,深 部围岩具 有 脆性特征,因此,巷道 壁还 会产生岩石射 落 现象。 顿巴斯矿 区的统计 资科 表瞬, 当 围岩 应力 大于岩石抗压强度 的5 0 ,巷道 壁就会 出现射 落,者 大于8 0 ,则 易产生岩石突 出 现象。因此,在深部坚硬稳定的岩层 中布置 巷 道 时,必须采 取合适的卸压措施, 以避免 产生射落和突出现象。 4 .掘进工 作的影响 据文 献[- 1 ; 7 ,作用于深部掘进巷道的应 力可分为 原岩应力J周围采动影响引起的 叠加应 力J正在掘进的巷道 自身 引起 的应力 重新分布 。 一 般认为原岩应力的大小与巷道开拓深 度有关。深部岩 石是处在 原岩应 力的 作用 下,在岩体中开掘巷道时,原岩应力就会产 生重新分布。且各个方向的原岩应力大小并 不相同,某一点的原岩应力由三个相互垂直 的主应力组成,其中一个主应力是垂直方向 的,其余两个是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的两 个主应力之比是2 1 。 澳大利亚盖尔和布克伍 德等人为 测定原 岩应 力做了大 量的研究工 作, 他们认为, 如果两水平的主应力的比值较 大 ,则 沿与最大 水平主应力平行方 向开掘巷 道比与其垂直方 向开掘巷道要优越得多。此 外,如果在 与最大主应力 呈 3 0 。 角方 向开掘 巷道,则园应力集 中将会在巷道的一侧首先 出现顶板下 沉及冒落现 象 图 6。 晶小 匠 、 A - - t - ~ -.t- 图 6巷道 顶板 冒落现 象 观 测资料表 明,在深部岩 体 中掘巷 引起 的集中应力,即掘巷自身引起的应力,不仅 与原岩应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巷道规格 尺寸 ,形状和 掘进后 支护的间隔时间有关 。 在位于回采工作影响带以外的巷道 内,围岩 变形主要是 由于掘进巷道 自身 引起 的应 力重 新分布的 结果 ,且 与岩石 的结构组成及强度 有关。在这种条件下 ,巷道 的顶底 板移近 率 一 般不大 西德 称之 为掘 进移 近率。但 是,如果巷道掘进在回采影响带内,卿该带 内的巷道 围岩移动剧烈程度 比其以外 的地方 大 1 O 倍以上,且巷 遭顶底 板移近 率高达7 5 ~ 8 5 。 因此, 为能在深部开采条件下摆脱或减 轻原岩应 力对巷道 的影 响,就应将 主要巷道 开掘或布置在底板岩层 中, 或其他卸压区内。 为 了使巷遭完 全不受圆采工作的影响 ,在条 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应采取提前开采解放屡 的做法 ,这样就 能有效地避 免或减少很大 的 掘进移近率。据西 德 介绍,采 取上述措施 后,在 深度 1 2 O O m 的 泥岩 口掘 进的 拱形巷 遭,其掘进移近率平均为1 4 %,而在砂岩中 3 5 维普资讯 平均为2 。 据 目前 的资 料还 证实 ,在 深度 1 2 0 0 1 4 0 0 m范 围内,如 果主要巷道受到上、下分 层回采的动压影响,则应尽量将其布置在强 度高的岩层 中,且 与上、下 工作面的垂距至 少要有 s O m,并要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和支 护形式,否则巷 道就难 以维护。 另据文献 [ 1 8 ] ,不同的深部巷道掘进方 式对巷道 的影 响 不一样 深部开 采 实践证 明,齐 头 掘进与 后 掘进方式较超前掘进方 式相比能有效地减少巷道变形和顶底板移近 率,尤其是滞后掘进是维护深部巷道的有效 方法。这种掘进方式主要用于前进式采煤法 中。在 1 4 0 0 m 深度 中,一条滞后掘 进的回采 巷道如受一 侧开采 影响,其移近 率为 4 5 %, 而超前掘进的回采巷道若受一 铡开采影响, 其移近率为6 5 。 在1 6 0 0 m 深度中, 若超前掘 进的回采巷道受一 侧采 动影响,且 围岩松 软 时,其顶底 板移近率最高可迭8 9 ,而滞后 掘进的回采巷道顶席板移近率至多为4 6 %, 如 辅以建筑材 料对支架壁后 充填,该移近率 可 以减少到 3 5 %,这 样就能 满足 深采的要 求。据此 ,有人提出在深部开采中应该推行 前进式采煤法,因为该采煤法的最大优点是 回采巷道 不必超前掘进,故巷道不受工作面 前支承压力的影响。 同样, 文献[ 1 9 ] 也证实了采深超过 8 0 0 m 时,超前 掘进巷道的压 力最大 ,而滞后 掘 进 巷道 的压 力最小 ,且变形最小 ,其 比较如 图 7所示。所 以在采深和岩石压力成线性关系 的情况下,如果巷 道掘进方式选 用不 当,采 深对巷道的影响就非常明显,巷道维护也相 当困难 。 因此,为了使深部巷道在其整个服务期 间内能满足生产要求,重要 的是要在设计 时 就应为主要大巷选择合理的层位,对回采巷 道要采取有效地卸压保护措施等。更重要的 是应在采掘工 艺上有 新的突破 ,才 能从根本 上解决裸部巷道矿压控制问题。 ’ 3 6’ 5 .开采工作的影Ⅱ 无论在 浅部还是在深部开采中,开采工 作的影响主要是指回采工作影响带对巷道 围 岩移动和变形 的影 响,受开采 中支承压 力影 响最大 的是回采巷 道,其影响 区一般可划为 6个。 采 . 图 7 采深和矿 山压 力的增加量 文献[ 2 ] 研究认为,工 作面前 方支承压 力影响区内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决定于围岩强 度和开采深度 图8 。如果围岩松软,强度 低,开采深度对巷道顶底板移近量的影响明 显,反 之,岩石强度高 如坚 硬岩石 ,则开 采深度的影响较小 据目前的资料证实,开采单一煤层对, 巷遭 围岩移动量主要与采深 、围岩强度 岩 体破 坏程度、煤 层厚 度和角 度,采空区尺 寸 ,留煤 柱宽度 、维护与支护形式 、巷道断 面及服务年限有关。开采煤层群时,除了上 述 因 素外 ,巷道 围岩 移动量 还取 决于 煤层 问岩层 的 厚 度和 非均 质 性,巷道 相对于上 部或下部开采层中回采边界的位置以及相邻 煤层回采 与巷 道掘 进之 间的相 隔时间。因 此 ,巷道必须开掘在相邻煤层回来的卸压带 中,不过 即使巷道开 掘在卸压带 中,其 围岩 移动最仍然与上述的各个影响因素有关。 据文献E 2 0 ] ,底板巷 道与顶 板巷 道相 比 ,由于所处 的位置不 同,故它们所受的开 ● 维普资讯 ● 粟亳 ; 晌巍不一辑,通常,顶板巷遭变形量较 大 图 0 】 O 号0 D 0 嚣e 。 。 求 4 口 D 2 O O _2 ∞● D _ 6 0 0 8 0 3 1 O O 3 1 2 1 扣 0 顶藏板侈近置 u 目 , m m 目 8 前支承压 力影响 区内巷 遭顼底} 丘 秽近量与 囤岩 强度和 采深 的关 系 文献[ 1 3 3 还指出,深部底板巷道的矿压 显现主要取决于 围岩 强度 和 围 岩应力 的大 小 ,而围岩应 力又 与巷道 上方或下方的煤柱 压力、巷道距煤柱的垂距和巷道到煤柱的中 心距三个因素有关,其中巷道与上方或下方 煤柱 的垂距 是最 重要的影 响因素。据深部巷 道 维护经 验,底 板巷道 与上方媒柱 的垂距大 于 5 o re,一般 可 以避开采动影响,巷道 易于 维护,而 与下方 煤柱的垂距则应 更大一些。 文献[ 1 ] 还认为. 留煤柱护巷对巷道的影 响是很大的。 在深部开采中, 用小煤柱或中等 煤柱 护巷 非但 不能起积极的作用,反 而会使 巷道状况 更加 恶化。 试验 结果表明 , 若 采深超 岢 石 盟 廑 H/ 帅 翻 H的 邑眵 近阜% 主墨射耗量 k, i 并 采 工作 商 图 9 底 板 巷 道 和 顶 } 丘 巷 道 过1 0 0 0 m时, 在巷道上方j 4 0 m处留设S 0 m宽的 加,岩石压力会相应增大,当留煤柱宽度增 煤柱,该巷道所受的煤柱应力达 S O MN/ m 0 , 加2 0 0 m和在垂直于煤层距离为1 7 0 r a 时, 该煤 将 留煤柱 宽度增加 到 1 2 0 m时 , 巷道 所受 的应 柱造 成的附 加应 力 要比原 岩应力 高 5 0 。 力仍有4 8 MN / m 。由此推断, 在深度 1 6 0 0 m 所以深部开采中用留煤柱护巷的方法是不可 时, 如 留6 0 m宽煤柱护巷 , 其应力可达9 6 MN/ 取 的, 留设大煤柱也是不经济的。 m 。可见,在大深度中,随着留煤柱宽度增 乔福祥 审 主要参考文献 1 .H. I r r e s b e r e r G0 b i 坫 s b e h er r s c hu ng i n d e n g r o n Te uf e n,Gl u c k a uf , 1 9 8 6 N r . 2. 2 .翘听成。苏联煤矿深井巷遭矿压显现的研究,井巷地压与支护,1 0 8 9 年第2 期。 8 .井陉矿研究所。国内外部分巷道 支护技术方面的一些新的理论与实验, 井煤科技 , 1 9 8 9 年第l 期。 4 .郑雨天 。巷道地压和支护原理述评,井巷地压与支护.1 9 9 5 年第1 期 5 .S. R . Ne w, onl Al e a 5 s es s Ⅲe nt of 8 t t a b ol t i n g, M i n l ng Eng i n e e r , 1 9 8 7 , H1 3 3 7 维普资讯 6 .H. t r r e s b e r g e r Ne u e AUs b a us ys t e me f ur Ges t e i ns s t r e c k e n i n g r o e t Te u f e ,0 l u c k uf , 1 9 8 9 , Nr . 7 / 8 . 7.井巷地压分站 ;煤矿巷道矿压与支护研究现状及其发展,井巷地压与支护,1 9 8 9 年第3 t} j 。 8 .N. Rt g g ot t ,朱明华译;煤矿巷道 的变形,矿业译丛,1 9 8 7 第4 期。 9 .九龙岗矿地压研究小组深部巷道地压及支架选择,煤炭 科学技术,1 9 8 4 年第l 0 期。 1 0 .W . Ka mme r , 杜公 民译 深度到1 6 8 9 m的开拓和准备巷道的设计基础,井巷地压与支护 , 1 9 8 9 年第 2 期 。 1 1 .W . Ka mm e r l Er f o r d e r l i c he r Aus b a u dr u c k Fu r d i e S” e c k e n b e h e r r s c h un g i n gr o e r Te uf e , GI u c ka uf Fo r s c hu ng s he f t e , 1 9 8 8 , Nf . 6 . 1 2 .0 . Eve r l i ng I Pl a nu ngs f r e i he i t d ut c h s i n nVol i e Ab b a upl a nu ng - un t e r Be r n ’ ck si c ht i g un g d e s G c bi r g s d z c k 9 , Gl u c ks uf , 1 9 8 8 , Nr . 1 6 . ’ 1 3 .谈丛清。对棘州矿区深部巷道地压及其支护的浅析,江 苏煤炭,1 9 8 6 年第4 期。 I 4.R. H. Ku s c he Vor he r s a g e d e r St r e c ke nko nve r g e n z u n d Aus wa hl de s, AUS - bs us, Gl u c ka uf FOr 5 c hu ngs he f t e , 1 9 8 6 , Nr . 3 . 1 5 .煤炭科学院 围岩性质与动态的研究,煤炭科 研参考资料,1 9 8 6 年第 1 期 。 1 6 .H . I r r e s b e r g e r l Ge b i r gs dr u c kp r o bl c me i n gr o e r Te uf e , G l u c k a u f , 1 9 8 5 , Nr . { . I 7 .D. N. Bi gb yI A ne w a pp r o a c h t o s upp o r t i ng r oa dwa ys , Col f i e r y Gu a r di a n, 1 9 8 8 . . 9 . 1 8 .W . Ka mme r Ab ba u5 t r e c ke nb e he r 5 c h ung i n g r o f e r Te u f e , G l a c k a uf , 1 9 7 9 , Nr . 9 . 1 9 .松井 纪久男,汪荣富译 回采巷道的矿山压力,井巷地压与支护,1 9 8 4 年第3 期。 2 O .周国才等t国外矿井深部开采的有关同题及其解决的技术途径,矿业译丛,1 9 8 8 年第3 期。 。 . O }O 0 。 . ● } O } O{ . }O ; O 0 ; 0 . I O } O { O ; 0 装有刨刀的工作面输送机 德国波鸿海因茨曼钢铁有限公司最近研制了一种新式的装有刨刀的工作面输送机 输进 机链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行,其运行速度为1 . 5 m/ s 。所装的刨刀很短,偏转于链轮4 5 。 角, 由于 使用 了两组 刨翻工作机构,故在输送机上 向运输时 以及在转 载处转 载量 增倍 时, 可实现 连续 刨煤工作。每 组 刨削工作机构上配有多个 刨刀,并选择 了分块段的 刨削 形式 ,因此, 较 普通的刨煤机相比,所需的链牵引力较小。 该输送机是以行程控制的 , 即在输送机 移道前 , 对 其进 行程序控制。为此 ,特生产 了一种 装 垫棒跟嚣 按_嵌器的推移千斤顶 - 输送机的 龟曲跟踪l测量是应用 功 外罩盼电位计进行的, 因此,一般不会 出现机械 故障。 。 ’ 周 国才摘译 自 Gl a c k a u f , t 9 9 0 ,№ 7 / 8.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