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pdf
六盘水市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 (整合规模30 万 t/a)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二○○九年十二月 - 2 - 目目 录录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 1.1 建设项目性质..............................................................................................1 1.2 工程简况......................................................................................................1 2 环境质量现状.........................................................................................................2 2.1 生态环境......................................................................................................2 2.2 地表水..........................................................................................................2 2.3 地下水..........................................................................................................3 2.4 环境空气......................................................................................................3 2.5 声环境..........................................................................................................3 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4 3.1 地表沉陷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 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6 3.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6 3.4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7 3.5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7 3.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8 4 项目建设国家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可行性分析.........................................8 4.1 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8 4.2 选址可行性分析..........................................................................................8 5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9 5.1 清洁生产......................................................................................................9 5.2 总量控制......................................................................................................9 6 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可行性分析.......................................................................10 6.1 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措施........................................................................10 6.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水资源利用............................................................11 6.3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12 6.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2 6.5 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12 - 3 - 7 环境风险分析.......................................................................................................12 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3 9 公众参与...............................................................................................................13 10 综合评价结论...................................................................................................14 11 建议...................................................................................................................14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 建设项目性质建设项目性质 (1)项目名称六盘水市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 (2)建设单位六盘水市钟山区镇艺煤矿; (3)建设规模30 万 t/a,服务年限 13a; (4)建设地点钟山区汪家寨镇; (5)建设性质煤矿整合。 1.2 工程简况工程简况 根据贵州省省人民政府关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等四县(区)煤矿整合和调 整布局方案的批复(黔府函[2006]205 号)文件精神,对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 寨镇的原镇艺煤矿、原新塘煤矿和原平安煤矿进行资源整合,整合成生产能力为 30 万 t/a 的六盘水市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后的矿区面积为 0.7422km 2。煤矿设 计可采储量 558.3 万 t,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30 万 t/a,矿井服务年限为 13a。 项目总投资 4538.71 万元,其中环保工程投资 421 万元,占矿井建设总投资的 9.3。 矿井设计开采 C605 、C601、C504、C409、C407、C406d、C406c、C101b 共 8 层煤,可采煤层均为焦煤,属低~中灰、低硫、高热值主焦煤,开采煤层总 厚度 12.79m。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整个井田划分为一个水平两个采区。采用走向长壁采煤 法,爆破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采用并列抽出式通风,采用地面固定 式瓦斯抽放站进行瓦斯抽放。 项目投产时在新建的主井工业场地布置主斜井和回 风斜井,利用原镇艺煤矿的主斜井改造后作为整合煤矿的副斜井,利用原镇艺煤 矿的工业场地作为整合煤矿的副井工业场地。主、副井工业场地配套建设部分地 面生产系统、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以及行政福利设施等。矸石大部分 运至汪家寨民生机砖砖厂制砖。 矿井生产用水来自处理后的矿井水和生活污水; 生活用水取自副井工业场地 西南侧约 600m 处斜坡上的孙家垭口泉眼;工业场地先期采用 2 台 DZL1-0.7-W Ⅱ型螺纹管快装锅炉供热,瓦斯电站稳定运行后,采用瓦斯电站余热;采用双回 2 路供电,Ⅰ回来自汪家镇 10kV 变电所;Ⅱ回来自野马寨电厂 10kV 变电所。 通过污染物排放核算,项目建成后最终排放废水 1217.7m3/d,受纳水体为大 河;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燃煤锅炉、储煤场、排矸场、原煤转载点、原煤装车点、 煤炭运输道路产生的粉尘;主要噪声有矿井通风机噪声、坑木加工房噪声、机修 车间噪声、绞车房噪声、空压机站噪声、瓦斯抽放站噪声、交通运输车辆噪声以 及泵类产生的噪声;主要固体废物有煤矸石、生活垃圾、矿井水处理站煤泥和生 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等。 2 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现状 2.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旱地和草地生态系统在评价区内占有的比例最大, 分别占评价区土地总面积 的 46.48和 31.07。旱地呈片状分布于评价区村寨周边;草地呈斑块状分布于 评价区各处,在井田内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偏北地段。 评价区内黄壤分布面积最大,土层厚度 10~15cm,呈中性和弱酸性,土壤 有机质含量处于一般水平,属于中下等肥力土壤。 评价区内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 1449t/km2a,土壤侵蚀轻度及以上级别的 水土流失面积为 619.84hm2,占总面积的 72.99。其中,中度侵蚀以上面积为 517.17hm2,占总面积的 60.9;极强度侵蚀以上面积为 141.361hm2,占总面积 的 16.65。总体来说区内水土流失为中度,局部地区比较严重。 钟山区镇艺煤矿周边分布的煤矿有井田北面的为汪家寨煤矿(年产原煤 230 万 t)和井田东面的新兴煤矿(年产原煤 15 万 t) 。周边这些煤矿的开采对当 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空区出现了一定的塌陷。 2.2 地表水地表水 在大河共设置 4 个监测断面。 根据监测结果, 在大河水质的所有监测项目中, 四个监测断面的 CODcr和石油类均出现了超标,W4 断面的 BOD 出现了超标。 表明大河的水质已受到了一定的污染,主要是由于上游工矿企业排污造成的。 3 2.3 地下水地下水 在评价区内的 2 处泉眼分别设置了监测点。根据监测结果,本区域地下水总 体上来说水质较好,大部分监测值均未超标,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仅总大肠菌群指数超标。超标原因主要是由于附 近村寨生活污水直接散排导致的。 2.4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在评价区内的周家湾居民点共设置了 2 个环境空气监测点。根据监测结果, 主井工业场地西 100m 周家湾居民点 TSP 日均浓度在 0.149~0.172mg/m3范围, 五日均值浓度为 0.161mg/m3,日均浓度最大指数为 0.573,无超标现象。主井工 业场地北 100m 周家湾居民点 TSP 日均浓度在 0.212~0.259mg/m3范围,五日均 值浓度为 0.231mg/m3,日均浓度最大指数为 0.863,无超标现象。 主井工业场地西 100m 周家湾居民点 SO2日均浓度在 0.006~0.008mg/m3范 围,五日均值浓度为 0.007mg/m3,日均浓度最大指数为 0.053,无超标现象。主 井工业场地北 100m 周家湾居民点 SO2日均浓度在 0.009~0.010mg/m3范围,五 日均值浓度为 0.009mg/m3,日均浓度最大指数为 0.067,无超标现象。 2.5 声环境声环境 在原镇艺煤矿工业场地北侧边界 1m、整合后镇艺煤矿主井工业场地西厂界 1m、 整合后镇艺煤矿主井工业场地西侧 100m 周家湾居民点和运煤道路旁周家湾 居民点共设置 4 个监测点。 根据监测结果,主井工业场地的西厂界及其西侧 100m 周家湾居民点的昼、 夜噪声监测值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区标准。原 镇艺煤矿工业场地北厂界和运煤道路旁周家湾居民点的昼间噪声监测值均未超 过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区标准。原镇艺煤矿工业场地北 厂界和运煤道路旁周家湾居民点的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区标准。原镇艺煤矿工业场地北厂界夜间噪声超标主要 是由于场地内的风机没有采取较好的降噪措施造成的。 运煤道路旁周家湾居民点 的夜间噪声超标主要是由于夜间运输车辆行驶造成的。 4 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3.1 地表沉陷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地表沉陷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地表沉陷预测 采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发的岩移系统对本矿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 进行了预测,全井田主要煤层开采后最终下沉值将达到 6.48m,地表移动变形影 响范围为 52hm2。其中,首采区最终下沉值为 6.32m,地表移动变形影响范围约 为 41hm2。以贵州同类矿井多年开采沉陷的现状调查和分析为基础,预计本矿井 开采后造成的地表沉陷表现形式主要是出现地表裂缝、局部塌陷、崩塌和滑坡等 现象,不会形成大面积明显的下沉盆地,地表也不会形成大面积的积水区。 地表沉陷对区域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局限在采空区边界上方的 局部区域范围内。由于评价区矿区属高中山地形,地形地貌复杂,地形高差约 220m,开采引起的下沉量约 6.48m,相对于地表本身的落差要小得多。因此,钟 山区镇艺煤矿首采区和全井田煤层开采对局部地表形态和地形标高虽会产生一 定的影响,但从总体来看,对评价区地表的地形地貌影响很小,不会改变原来的 地貌单元类型。 根据地表沉陷预测结果, 钟山区镇艺煤矿首采区内受影响的居民点主要是周 家湾(共 15 户 72 人) ,其中,10 户村民的房屋将受到地表沉陷的Ⅲ-Ⅳ级破坏, 需要进行搬迁安置;5 户村民的房屋将受到地表沉陷的Ⅱ级破坏,需要进行小修 或者加固。全井田开采后,除首采区外,受影响的居民点主要是苏阁(共 90 户 306 人) ,其中,58 户村民的房屋将受到地表沉陷的Ⅲ-Ⅳ级破坏,需要进行搬迁 安置;32 户村民的房屋将受到地表沉陷的Ⅱ级破坏,需要进行小修或者加固。 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利用原尹家地煤矿工业场地改扩建后作为整合煤矿 的主井工业场地,利用原镇艺煤矿工业场地扩建后作为整合煤矿的副井工业场 地。从地表沉陷等值线分布图来看,井下开采不会对主井工业场地和副井工业场 地产生影响。 钟山区镇艺煤矿 (整合) 排矸场选择在副井工业场地东南约 350m 的凹沟内。 根据地表沉陷等值线分布图,井下开采不会对排矸场产生影响。 水盘-大湾公路由井田西北部进入井田内,沿井田的北部、中西部和西南部 5 穿过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的整个矿区。根据六盘水市钟山区镇艺煤矿整 合开采方案设计 ,矿区内水盘东线公路两侧分别留设 30m 宽的保护煤柱。根 据预测的首采区和全井田开采后地表下沉情况,在采取有效地措施后,地表沉陷 对水盘-大湾公路的影响较小。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矿井地面设施总占地面积为 4.08hm2,占地类型为荒草地和工矿建设用地, 煤矿的建设对整个评价区的耕地影响很小。建设占地减少的植被面积较小,对动 物的生存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不会因矿井建设占地使物种减少,也不会使矿区 植物群落的种类发生变化或造成某一种植物种的消失。 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首采区开采后,耕地沉陷面积为 6.8hm2。全井田 开采后,耕地沉陷面积为 9.2hm2。首采区和全井田开采后受中度破坏的耕地可 以通过土地复垦来维持其原有的生产力。 全井田开采后受重度破坏的耕地应由业 主进行经济补偿。 评价区内有 104.2hm2土地为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 ,约占土地 总面积的 29.29。地表沉陷对有林地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在地表出现陡坡处和裂 缝处的林木将产生歪斜或倾倒,对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表 沉陷对灌木林地和疏林地虽也有一定影响,但只要及时填充地表裂缝,预计对其 影响不大。对受轻度和中度影响的林地进行必要的整治和生态恢复,基本能够迅 速恢复其原有生产力;但对受重度破坏的林地,建设单位则需根据森林植被恢 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评价区植被以旱地植被、灌丛植被和草本植被为主,其中旱地植被面积占有 较大比例。据调查,井田范围内无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也未发现其栖息地 和繁衍地。 矿井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沉陷盆地和大面积的积水 区域。因而,基本上不会改变井田范围内原有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对井田范围 内的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 综合分析地表沉陷预测结果和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环境地质现状,钟山 区镇艺煤矿开采后, 由于受采动、 地表变形和移动影响, 采空区上方会产生塌陷, 采空区边缘上方局部区域和陡岩处可能发生新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环评要 求钟山区镇艺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控。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 6 范措施,防治事故的发生。 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正常排放情况下, 矿井污废水排入大河后, 预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有所增大, 但变化率较小。预测结果表明,大河水质仍可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因此,矿井污 废水的排放对大河影响轻微。 在非正常排放情况下,预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增幅较大,大河水质仍满足Ⅲ 类水体水质标准。但是,要避免非正常排放情况的发生。 3.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钟山区镇艺煤矿 (整合) 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为 C605 、 C601、 C504、 C409、 C407、C406d、C406c、C101b 共 8 层煤,位于宣威群上、中、下段。煤炭开采 后的导水裂缝带将主要发育在煤系地层宣威群中,将导致宣威群(P3x)地层地 下水的疏干,对煤系地层下伏的地下水则将产生补给量的减少或得不到补给,从 而使下伏含水层的含水状况和水位下降, 含水层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将受到一定的 影响。 井田范围内煤系地层的直接上覆岩层为三叠系飞仙关组(T1f1) ,岩性为细 砂岩、粉砂岩,厚度 440~550m,与下伏宣威群(P3x)煤系地层为整合接触关 系。首采 C605 号煤层开采后的导水裂缝带将发育到上覆的飞仙关组(T1f1)地 层内,由于飞仙关组地层较厚,一般情况下导水裂缝带波及到飞仙关组(T1f1) 地层以上岩层含水层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一般情况下本矿地下煤炭开采后对飞 仙关组(T1f1)以上上覆的各含水层的地下水基本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由于煤 层在开采过程中,上覆各含水层也将同其它岩层一起发生移动,地下水流向可能 会发生改变, 这会引起地下水的补排条件、 径流方向及农作物的供水状况的变化, 而且当下沉较大、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平坦区域,沉陷区还会出现积水情况,但由 于本矿地处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排泄条件较好,因此,出现沉陷积水坑的可能 性较小。 根据评价区内及周边出露地层、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及相关分析,预计本矿 开采对出露于二叠系宣威群(P3x)的井泉影响较大,会产生疏干影响,导致井 水水位降低、泉水的流量减少,以至枯竭。以上调查的泉点中,Q1、Q2 和 Q3 7 出露于宣威群(P3x) ,预计受到的影响较大。Q4 出露于第四系(Q) ,预计受到 的影响较小。 矿井井下防尘及消防用水全部取自于处理后的矿井水,提高了矿井水利用 率,以减少对水资源的进一步攫取,不会造成矿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3.4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项目所在地平均风速较低(2.5m/s) ,降雨量较充沛,相对湿度较大,厂址 地面风速大于 5m/s 的频率较小,储煤场和排矸场起尘几率小。根据预测结果, 储煤场的扬尘在其下风向距离为 151m 处,TSP 浓度达到最大值 0.03mg/Nm3, 远小于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2006)中监控点的排放限制 1.0mg/m3,同时,也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因此,储煤场扬尘对环境 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对排矸场采取洒水降尘的措施,可满足排矸场界控制点 TSP 最大浓度不超过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2006) 1.0mg/m3的要求, 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在采取设置封闭式皮带走廊、降低装煤落差、设喷雾 洒水装置后,原煤装车过程产生的装车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本项目运输道路为柏油路面,预计完成后车流量增加 90100 辆次/天,对道 路进行硬化,并进行不定期洒水,可把运输扬尘的影响减小到可接受的程度。 对于运营期使用的燃煤锅炉,采用 SKM 一体化脱硫除尘设备,确保烟尘去 除率达 90以上,SO2去除率达 85以上。另外,环评要求锅炉房烟囱高度不低 于 30m,符合 GB13271-2001 的要求。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保证燃煤锅炉烟尘 及 SO2排放达标。根据预测结果,在锅炉烟囱出口的下风向距离为 294m 处烟尘 浓度达到最大值 0.005mg/Nm3, 在该处 SO2浓度达到最大值 0.029mg/Nm3。 烟尘、 SO2的最大落地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因此,锅炉烟气的排 放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3.5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预测结果,主井工业场地东、南、西、北厂界各预测点昼、夜间噪声全 部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表 1 中 2 类标准的 要求,副井工业场地东、南、西、北厂界各预测点昼、夜间噪声全部满足工业 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表 1 中 2 类标准的要求。 8 根据预测, 本矿井建成后工业场地和风井场地的噪声对周围的敏感点基本无 影响。根据预测,矿井运煤道路两侧的主要环境噪声敏感点周家湾居民点的环境 噪声预测值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4 类标准,对公路两侧声 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不大。 3.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钟山区镇艺煤矿煤矸石出井后每年有 2.2 万 t 运往汪家寨民生机砖厂制砖。 煤矸石浸出毒性鉴别结果表明本矿煤矸石属于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淋溶水对 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矿井水处理站煤泥经压滤脱水后掺入产品煤外售,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生 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4 项目建设国家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可行性分析项目建设国家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可行性分析 4.1 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1)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开采煤层硫分均低于 3,原煤主要销售至六 盘水市钟山区杏丰洗煤厂洗选,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令第 40 号产业结 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 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属 于整合项目,规模为 30 万 t/a, ,符合煤炭产业政策的规定。 (2)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的开发建设符合六盘水市钟山区煤炭开发利 用规划的要求,符合六盘水市钟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的要求,符合六盘水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要求。 (3)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为整合矿井,设计开采煤层共 8 层,原煤硫 分为 0.10 2.85,属于产业政策允许开采的范围,符合燃煤二氧化硫排放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率为 35.2, 瓦斯电站建成后,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率可提高到 44.1。瓦斯利用率 91.6,煤 矸石综合利用率 73.3,基本满足黔发改能源[2007]1144 号文件要求。 4.2 选址可行性分析选址可行性分析 (1)主井工业场地、副井工业场地。矿井主井工业场地选择在原尹家地煤 矿工业场地,副井工业场地利用原镇艺煤矿工业场地。两个工业场地均为工矿建 9 设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对钟山区汪家寨镇的农业生产基本无影响。评价区内 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工业场地内无国家保 护和当地特有的珍稀植物,区内植物均为广布种。两个工业场地的建设符合该地 区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主井工业场地和副井工业场地选址方案合理可行。 (2)爆破材料库。位置选择在工业场地东面约 300m 处的山凹里,占地 200m2,库址周围 350m 内无民房,与工业场地及民房有山体相隔。安全距离满 足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选址合理可行。 (3)排矸场。排矸场设在副井工业场地东南约 350m 的凹沟内,该凹沟深 约 20m,长约 100m,宽约 60m。初期占地 0.35hm2,容量约 7 万 m3,最终占地 约 0.6hm2,容量约 12 万 m3,服务年限大于 8a。 。排矸场占用土地主要为旱地和 荒草地,排矸场总体隔水性较好。排矸场所在地和周边无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 区, 排矸场符合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 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的要求。环评要求必须在排矸场四周修筑截洪沟,在西北面修筑拦矸坝,底部设 排水涵洞。拦矸坝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并保证施工质量,严防溃坝。 5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5.1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 钟山区镇艺煤矿采取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装备,进行了全过程的污染控 制,为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表现在原煤 全部入洗,煤矸石73.3综合利用,矿井水的最终利用率可以达到44.1,污染物 的产生至少达到了三级指标的要求;但没有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土地占 用指标偏高,电耗、水耗偏高,不符合任何一级指标的要求。 总体来看,钟山区镇艺煤矿基本达到了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但尚有部分 指标达不到清洁生产的最低要求,亟待改善。 5.2 总量控制总量控制 本项目矿井水排水水质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2006) 要求,Fe 满足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12-1999)表 3 中一级标准要 求;生活污水排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中一级 标准;储煤场、排矸场、原煤转载点、原煤装车点、运输道路采取洒水降尘等措 10 施,排放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2006)要求;在采取环评 提出的脱硫除尘措施后,燃煤锅炉烟尘和 SO2排放满足 GB13271-2001Ⅱ时段二 类区排放标准要求;煤矸石外运制砖,煤泥外售,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和生活垃 圾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置,均符合相关要求, “三废”排放完全能满足达标排放的 要求。评价确定本工程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排放 COD 约 4.3t/a、NH3-N 约 0.43t/a、烟尘约 4.4 t/a 、SO2约 4.13t/a。 6 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可行性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可行性分析 6.1 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措施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措施 (1)沉陷区内居民搬迁安置 本项目涉及搬迁的村民首采区为 10 户 48 人;后期全井田(除首采区)还需 搬迁 58 户 216 人,按照汪家寨镇的村镇发展规划进行搬迁。 首采区搬迁安置点选择在矿区东南边界外废弃的焦化厂附近, 该搬迁安置地 占地属旱地和工矿建设用地,交通方便,供水、供电、通讯等由钟山区镇艺煤矿 出资解决。搬迁人口除了在原有耕地上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外,可进入钟山区镇艺 煤矿就业。评价认为规划的搬迁安置点是合理可行的,钟山区镇艺煤矿须在镇政 府和村委会的统一安排下,协助在建设期完成搬迁工作。 搬迁费由业主出资,根据贵州省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搬迁安置由钟山区汪 家寨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钟山区镇艺煤矿应协助当地政府抓紧组织落实。 (2)沉陷区综合整治和生态恢复 本矿井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的重点是耕地和林地。环评要求业主严格按照 六盘水市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土地复垦方案的要求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 综合整治。对受重度破坏的土地则应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建设单位承担受地表 沉陷影响的土地整治、复垦和补偿等相关费用。 (3)水城-大湾公路的保护措施 根据六盘水市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 ,矿区内水城-大湾公 路两侧分别留设 30m 宽的保护煤柱。根据地表沉陷预测结果,在公路两侧留设 保护煤柱的基础上,煤炭开采形成的地表沉陷对水城-大湾公路的影响较小。 为了确保地表沉陷对水城-大湾公路的影响最小,提出如下要求①在今后 11 的各煤层煤炭开采过程中, 必须严格按照开采方案设计提出的煤柱留设距离留设 足够的保护煤柱,各煤层所留设的保护煤柱严禁开采;②在今后的各煤层煤炭开 采过程中,水城-大湾公路如果出现了路基变形或者路面塌陷的情况,及时上报 交通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确保水城-大湾公路的安全。 (4)水城-大湾铁路的保护措施 根据六盘水市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 ,矿区南侧的水城-大 湾铁路北侧留设 50m 宽的保护煤柱。根据地表沉陷预测结果,在铁路北侧留设 保护煤柱的基础上,煤炭开采形成的地表沉陷对水城-大湾铁路的影响较小。 为了确保地表沉陷对水城-大湾铁路的影响最小,提出如下要求①在今后 的各煤层煤炭开采过程中, 必须严格按照开采方案设计提出的煤柱留设距离留设 足够的保护煤柱,各煤层所留设的保护煤柱严禁开采;②在今后的各煤层煤炭开 采过程中,水城-大湾铁路如果出现了路基变形或者路面塌陷的情况,及时上报 铁路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确保水城-大湾铁路的安全。 (5)大河河道的保护措施 根据六盘水市钟山区镇艺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 ,矿区北边界的大河 河道南侧留设 100m 宽的保护煤柱。根据地表沉陷预测结果,在大河河道南侧留 设保护煤柱的基础上,可以确保大河河道不受采动影响。 6.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水资源利用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水资源利用 本矿建设矿井水处理站处理矿井水,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 矿井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加 PAC 和 PAM)二级锰砂过滤部分消毒 压滤工艺进行处理,SS 去除率≥95,COD 去除率≥85,出水符合煤炭工业 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2006)表 1 中排放限值标准及表 2 中新建(扩、改) 生产线排放限值标准,Fe 符合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 (DB52/12-1999) 表 3 中一级标准。 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具有脱磷脱氮效果的一体化处理工艺,COD 去除率 ≥85,BOD5去除率≥85,SS 去除率≥90,NH3-N 去除率≥50,总磷去除率 ≥70,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中一级标准。 矿井水处理后部分回用作井下防尘用水瓦斯抽放冷却水等, 在瓦斯电站建厂 后还可以用于瓦斯电站补充水。环评建议进一步优化和落实矿井水利用途径,提 12 高矿井水回用率。 6.3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为使锅炉烟气排放达标,环评建议采用 SKM 一体化脱硫除尘设备对燃煤锅 炉烟气进行脱硫除尘处理,使烟尘去除率达 90以上,SO2去除率达 85以上。 经处理后,烟尘排放量约 4.4t/a,排放浓度为 160mg/m3;SO2排放量约 4.13 t/a, 排放浓度为 469mg/m3,达到 GB13271-2001Ⅱ时段二类区排放标准。 干旱天气储煤场和排矸场周围设洒水装置抑制扬尘。降低装载高度,控制装 载量,在装载点设喷雾洒水装置抑制扬尘。运煤汽车限载限速,装满物料后加盖 篷布;派专人负责定期清扫,保持路面无积灰;干旱天气,道路每天洒水 45 次。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本项目产生的扬尘,且技术、经济可行。 本项目拟建瓦斯电站对抽放瓦斯进行综合利用。根据瓦斯抽采量计算,可建 立 3 台 500kW 发电机组,年发电收益可达 484 万元。钟山区镇艺煤矿瓦斯利用 方案技术、经济可行,抽采瓦斯利用率可达 91.6。 6.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主井工业场地和副井工业场地合理布置,选用高效低噪设备,分别对坑木加 工房、机修车间、绞车房、泵类、空压机站、通风机房、瓦斯抽放站等高噪声源 采取了有效的降噪措施;运输道路采取白天运输 10 小时,夜间不运输的措施, 并严禁经过村寨时鸣笛。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主井工业场地和副井工业 场地噪声,且措施技术、经济可行。 6.5 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矸石出井后每年有 2.2 万 t 运往汪家寨民生机砖厂制砖。通过煤矸石工业成 分和化学成分分析,用于制砖基本可行,煤矸石利用率可达到 73.3。矿井水处 理站煤泥经压滤脱水后掺入产品煤外售, 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和生活污泥交由当 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采取以上措施, 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且措施从技术、经济上分析是可行的。 7 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分析 本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是爆破材料库安全、地质灾害、瓦斯利用设施爆 13 炸、污水事故排放以及排矸场拦矸坝溃坝的风险。 爆破材料库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设计,发生爆炸事 故几率极小。库区及周边无珍稀、濒危及保护物种和文物古迹,爆破材料库发生 火灾、爆炸等风险事故后,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生态环境风险可接受。 钟山区镇艺煤矿开采后,由于受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