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Tot392).pdf
8 0煤矿安全 To t‘ 3 92 安全管理创新之路 王仙来 淮沪煤电业公司丁集煤矿, 安徽 凤台232141 摘 要 概述了 建矿以来各类事故发生的情况 创新之路才是安全生产的保障。 关键词 事故; 分析; 管理 中图分类号 T D 79 1文献标识码 C 分析了 产生事故的原因, 指出了加强安全管理, 走 文章编号 1 X3 一 4 9 6 X 2 X7 0 7 一 008 0 一 04 朱仙庄矿19 83年5 月建成投产, 至今已20年。 建矿20年来, 各方面均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原煤 生产一年一个台阶, 职工工作环境、 生活条件逐年改 善, 多种经营实体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矿区的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 迅速发展。安全生产经历了事故频 发、 逐步好转、 潜伏危机、 走向辉煌几个显著的历程。 1 建矿以来百万吨死亡率分析 建矿以来, 共发生伤亡事故37 起, 死亡47 人。 平均每年发生事故1 . 85起, , 百万吨死亡率为1 , 89 见图1 。 从图1 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 0 「、 1 0 .66 76、4 哥们以智内冲 VO, 51 可1111 1 9 8 31 9 8 51 9 8 7 住一彻 1 99 11 99 3 年份 07 6 . 1 9 9 7 〔 ,\ 0 . 6 6 卜、 1 9 9 92 X 1 4.98︿八一﹂。 图1 1 9 8 3 一 2 X1 年百万吨死亡率 1建矿初期百万吨死率从高位逐渐回落。建 矿初期, 一方面职工对生产环境不熟, 且大部分职工 从2 00多公里外的老、 旧矿井中迁移而来, 从采煤 工艺到生产设备, 从巷道布置到现场管理, 一时都不 能适应新的矿井生产形势; 另一方面, 职工背井离 乡, 工作及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 情绪波动较大, 加 之旧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型矿井的安全生产需 要, 伤亡事故屡屡发生, 更进一步加巨了职工的畏 难、 厌战情绪, 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2 安全生产形势起伏性较明显。 从图1 可以 看出, 在经历了1 9 86年的低伤亡之后, 1 9 87年出现 1 个小的起伏; 1 9 8 8 年回复稳定, 1 9 8 9 年出现较大 波动, 发生1 起3 人顶板事故, 当年百万吨死亡率达 到4 . 9 8 ; 从1 9 9 0 年到1 9 9 3 年, 连续4 年, 安全生产 形势较好, 百万吨死亡率均降到2以下, 且 1993年 实现安全年; 1 9 94年又出现小的起伏, 当年百万吨 死亡率达到2 . 72; 1995年、 19年2 年安全生产形 势相当稳定, 百万吨死亡率降到1 以下, 较好地实现 了当年安全生产目 标。 3发生“ 一通三防” 事故, 百万吨死亡率出现 煤矿安全 2007一 ” 7 最 高。 朱 化 庄 矿 在 经 历了1 只 95、 1 9 9 6 连 续2 年的 安 全生产稳定期后, 部分干部、 职工滋生了盲目 乐观和 自 满心理, 以至做出非理性化和科学化的判断和决 策, 造成了 不可挽回损失。1 9 97年2 月10日, 春节 刚刚过去, 在掘进8 31一 2 机巷过程中, 高浓度C O 涌出, 当场死亡8 人。百万吨死亡率达到历史最高 位 6 . 9 0 。 4 建立自主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生产创造佳 绩。1998年以来, 新的矿领导班子成立, 一个年轻 化、 知识化、 专业化、 懂管理、 决策科学的领导集体诞 生了。 他们抓紧安全生产这根主线, 建立了一套自 主安全管理机制和严格科学的管理办法, 尤其是加 大了对“ 三违” 和11种“ 严重三违” 的处罚力度, 全 矿安全生产形势大为好转, 1 9 9 8 年至2 002 年5 年 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仅为0 . 49,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000 年6 月至今已 实现安全生产9 00 多天。 的矿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通风区长及现场作业的5 名职工遇难身亡。 尽管该矿只发生一起“ 一通三防” 事故, 占 事故 总数的2 。 7 , 但死亡人数却达8 人, 占死亡总数的 17, 02。 4 失检、 失修造成事故3 起, 死亡3 人。煤矿 生产设备复杂多样。若这些生产设备失检、 失修, 也 极易造成伤亡事故, 有时甚至发生重大恶性事故。 在这方面发生伤亡事故3 起, 死亡3 人, 占同 期事故 总数的8 . 1 , 伤亡人数6 . 38。 5其它因素3 起, 死亡3 人。 2 从伤亡事故原因分析 纵观该矿历史上发生的37起伤亡事故, 从事故 原因上可以分析、 归纳为以下五类 1因工程质量低劣, 造成事故 巧起, 死亡18 人。 工程质量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井下生产, 本身就是同自 然作斗争的复杂过程。瓦斯、 煤尘、 水、 火、 顶板五大自 然灾害等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职 工的人身安全, 因此,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 加强工程 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的。 2 “ 三违” 因素及职工自主保安意识不强, 造 成事故巧起, 死亡巧人。“ 三违” 是事故根源, 是 事故的孪生兄弟。“ 三违” 不反, 事故难免。从建矿 以 来的伤亡事故分析, 其中相当部分是由职工个人 “ 三违” 造成的。统计为 “ 三违” 造成伤亡事故 巧 起, 死亡巧人, 占伤亡事故总数的40. 5 , 占死亡 人数的31. 9 。 从事故的具体发生情况来看, 有操 作气割工具时吸烟, 造成电石缸爆炸的; 有违章使用 不合格的销链, 造成斜井放大滑伤人的; 有违章爬、 乘矿车, 被车辆挤、 压伤的; 有违章行车, 弯道不发警 号撞伤行人的; 有行人不注意安全, 行走在重车道中 且精神恍惚被车撞扎伤亡的等等。 3忽视“ 一通三防” 工作, 发生重大事故。“ 一 通三防” 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中之重。这是几十 年来, 我国 煤炭行业血与泪的教训总结。1 9 97年2 月1 0日, 8 3 1 一 2 机巷掘进工作面, 在掘进过程中出 现高温。便安排打钻注水降温, 在打钻注水处理过 程中, 高浓度C O大量涌出, 到现场布置、 检查工作 3 从事故类别分析 按照原煤炭部 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办法 中的 分类, 历史上的37起事故,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采、 掘、 修工作面顶板事故。统计数据为建 矿以来, 共发生各类顶板事故15起 其中3 人事故 1 起, 2 人事故1 起 , 死亡18人, 占同 期事故总数的 4 0 . 5 4 , 死亡人数的38. 3 。 煤矿顶板事故, 是矿井五大自 然灾害之一。顶 板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均占 总数的30一40。 由此可见, 预防及控制顶板事故, 是煤矿安全工作的 重点内容之一。 2 运输及车辆事故。建矿以来, 共发生各类 运输事故12起, 死亡13人, 占同期运输事故次数的 犯. 4 , 死亡人数的27. 7 。可见, 运输及车辆事 故是仅次于顶板事故的 第二类事故。 事故类型划分 见表1 。由 表1 可见, 小电车事故占运输事故的较 大, 其次是斜井运输和大巷运输。应制定相应的科 学管理方法及规章制度减少运输事故的发生。 表 1 运输事故类型划分 序号事故分类 大巷运输 斜井运输 小电车运输 人力推车 事故数伤亡人数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从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 看, 发现运输事故与“ 三违” 现象关系密切。在这12 起运输事故的直接原因中, 由于职工违章造成的占 10起, 死亡n人, 分别占运输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 的8 3 . 3 和8 4 . 6 。 3 瓦斯事故。建矿以来, 对“ 一通三防” 工作 都相当重视。只是在1 9 95、 19 两年安全生产形势 煤矿安全 To t‘ ’ 92 连 续 稳定 发 展的 情况下, 由 于个别领导的 非 科学化 决策, 导致了1 起瓦斯事故的发生。事故次数仅占 总数的2 . 95, 死亡人数却占 总数的1 8 . 2 。 4机电 事故2 起, 死亡2 人。 机电伤亡事故所 占比 例不高, 占 事故次数的5 . 9 , 占 死亡人数的4 . 4 , 但机电事故的危害性也不容忽视。因机电事故 造成的停产及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 5放炮事故1 起, 死亡 1 人。在煤矿工作过 的同志, 都曾 耳闻目 睹过煤矿发生的放炮崩人事故。 建矿20年来, 发生放炮死亡事故1 起, 死亡1 人, 占 事故次数的2 . 78, 死亡人数的2 . 2 。但同期发 生的放炮轻、 重伤事故则有不少案例。 如 何 控 制放炮事故, 关键是要严格执行 煤矿 安全规程 中关于“ 一炮三检” 、 “ 放炮三警戒” 及 “ 三人联锁放炮制” 等规定。瞎炮的处理及火工品 的管理也是预防和控制放炮事故的主要环节。 6其它事故4 起, 死亡4 人。某矿发生的其 它事故有电 石缸爆炸 1985年 致死, 从井口 平台上 摔下致死, 液压支柱倒下砸伤致死、 钻机手把碰伤致 死4 起。占 事故次数的10. 8 , 死亡人数的8 . 5 。 从这4 起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都是因为职工违 章作业或个人自主保安意识不强造成的。因此, 加 强职工遵章守纪及自主保安意识教育, 是安全生产 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6 一 8 月份, 尤其7 月份最高, 达9 人。6 一 8 月 份, 一方面面临午收保勤, 一方面又要战胜高温、 酷 暑和潮湿多雨、 旱涝不均的特殊季节。煤矿井下职 工从事的 本身就是繁重的体力劳动, 加之近十多年 来, 煤矿用工的特殊性, 大批农民工从农村来到矿 山, 职工在午收保勤方面要倾注一定的精力, 同时由 于季节的 特殊性, 职工生活和休息如果再不能满足 生理的需要,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加。因 此, 改善职工生活条件, 合理按排工作量是控制事故发 生的必要手段。 4 从事故发生的日 期 月份 分析 现将47例伤亡人员发生的月份, 绘制如图2 。 撼 6 K 门了 6份 月 一、︶ ‘ 体 狡 2 } 0匕一 洲,一吐一,卜 IZj 图2 33 891 01 1 1 2 事故发生月份伤亡情况 由图2 可以看出, 1 一 3 月份, 尤其是2 月份最 高, 达n人。大家知道, 1 一 3 月份, 正是农历新年 前后, 职工思想活跃, 情绪波动较大, 此时正是安全 生产的低潮时期, 事故的高发时期。如何针对安全 生产中的薄弱环节, 有的放矢地做好职工的思想工 作及加强特殊时期的安全思想教育和现场安全管 理, 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5 安全管理创新确保矿区安全生产形势健康发展 1 加强质量标准化工作, 狠抓现场质量、 安全 管理的创新。 “ 质量标准化, 安全创水平” 是一项长期的、 经 常性的 艰巨工作。不能盲目 地为了应付“ 达标” 检 查, 而要切切实实地把“ 质量就是生命, 质量就是安 全和效益” 的思想贯穿到每一位职工, 每一个环节, 每一道工序中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 工 作标准, 严把验收、 考核关。对低劣工程要坚决不 予 验收, 不予支付工资或报酬并勒令推倒重来, 对有 关 责任人, 给予严肃处理。 2 突出“ 一通三防” 重中之重的位置, 杜绝“ 一 通三防” 事故。 “ 一通三防” 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要依靠科学而严格的管理, 还要有科技的进步 和资金的投人, 更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 职工队伍。 首先要严格“ 一通三防” 各项管理制度。要认 真贯彻执行原煤炭部颁发的“ 十条规定” , “ 六不准 生产” 原则、 集团公司一、 四号安全生产指令性规 定, 强化现场管理, 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树立“ 瓦斯 超限就是事故” 的观点。通风设施要落实到人, 通 风系统要正规稳定可靠。加强瓦斯检查、 监测, 盲巷 封闭, 巷道贯通, 瓦斯抽排放工作, 加强局部通风管 理, 严格实行“ 三专两闭锁” 制度, 提高供电质量, 尽 量减少瓦斯排放次数。 防灭火方面, 要坚持以预测、 预报, 超前监控, 以 防为主的原则。提高采面收作、 封闭、 灌浆质量, 对 发生的隐患要果断采取措施, 防患于未然。 要认真做好综合防尘工作。防尘管路、 设施要 齐全、 到位, 坚持湿式作业和正常使用巷道净化喷 雾 及转载点喷雾。 定期冲刷巷道, 消灭煤尘堆积, 飞 扬 现象。 加强火工品及放炮管理, 严格执行放炮规程及 煤矿安全 2 007一 07 各项规章制度, 杜绝放炮事故。 3 加强顶板管理, 控制顶板事故。①预防及 控制顶板事故, 首先必须摸清施工现场的地质资料 以 便及时掌握有关底、 顶板、 水文、 构造等方面的情 况和变化, 要依据客观规律和现场实际, 制定科学、 合理、 严谨的开采、 施工方案, 有关作业规程和安全 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②加强现场管理及时消除事 故隐患。采、 掘、 修工作面, 首先区队管理人员必须 坚持跟班制度, 深人现场, 抓实际问题, 管好、 监督好 生产中的每一道工序, 每一个环节。 对采煤工作面, 首要的是支护质量要过关, 支架、 支柱、 支护材料等 要可靠, 有效, 符合规定。杜绝空顶作业及坚持敲邦 问 顶制度, 对特殊地段要制定相应措施。要加强两 巷及出口 管理, 加强对初放及收作期间的 顶板监护, 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掘进、 修护工作面要及时支护茬口, 使用多功能 探测器, 坚持使用前探支护, 严禁空顶作业和架设等 劲棚。支架要牢、 实、 正规, 邦、 顶要结牢、 结实。坚 持敲邦问顶制度, 防止掉研, 片邦伤人。对贯通地 段, 要编制相应措施, 加固有关支架, 尽量多打眼, 少 装药, 及时疏通后路, 备齐预防事故用料, 防止事故 发生。 4 加强运输管理, 减少运输事故。首先, 要加 强对大巷运输的管理。机车的灯、 闸、 铃、 撒砂装置 必须确保灵敏、 可靠; 列车按规定要前有照明、 后有 红灯, 弯道设声、 光报警信号; 机车司机要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 在弯道、 道岔、 恫室口 等处必须减速行驶 并发出警号; 运输巷道要符合规程规定, 确保行人道 够宽、 畅通; 轨道质量及运输车辆要符合标准化及完 好标准要求。要加强乘车人员及行人的管理, 安全 监察部门 要加大检查力度, 坚决制止违章扒、 乘车辆 的现象, 防止车辆伤人事故的发生。其次, 要抓好斜 井运输管理。煤矿采区斜井, 也是事故的多发点之 一。采区斜井的设备、 轨道, 安全设施, 信号及报警 装置, 必须确保完好、 正常, 各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按 章作业, 严禁超载、 行车行人、 蹬勾头、 不带电 松车等 违章违纪现象。 第三, 加强两小管理。两小管理, 一 直是井下生产的薄弱环节之一。小电车、 小绞车司 机首先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 持证上岗。小电车、 小 绞车的维护、 检修必须包干到人, 有督促、 有检查, 消 灭失检、 失修现象。 对不合格的两小设备杜绝人井、 使用。对使用中 发现的问题, 必须坚持先处理, 后使 用的原则, 严禁违章蛮干。 5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企业生产离不开 人的因素。高素质的职工队 伍, 是企业健康、 稳定发 展的前提。针对煤矿生产的实际, 必须在提高职工 业务、 技术素质的同时, 提高职工的自 主保安意识及 预防、 处理事故的能力, 教育职工遵章守纪, 上标准 岗, 干标准活, 努力做到“ 三不伤害” , 尽量减少工伤 事故。 6狠反“ 三违” , 加大对“ 三违” 的处罚力度。 “ 三违” 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三违” 不除, 事故不 断。各级领导及安全部门必须对矿井生产的各作业 场所实施不间断的安全监督、 检查, 对查出的隐 患及 “ 三违” 现象和人员必须坚决处理。关键地点、 地 段、 环节, 必须实行重点监督。 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抽 查制度, 隐患排查制度。坚持“ 三不生产” 原则, 对 威胁职工生命及国家、 集体财产安全的隐患, 必须立 即停止生产, 落实整改。 对“ 三违” 的人和事, 要加大查处力度, “ 三违” 人员要进“ 三违” 学习班, “ 五谈五过关” , 上“ 三违” 亮相台, 敲警示钟。对严重“ 三违” 现象, 要召开全 矿职工大会, 进行分析、 批评、 自 我检讨、 电视曝光、 加倍处罚, 必要时给予行政、 法律处罚。 对发生的各 类事故, 必须坚持“ 四不放过” 的原则, 认真追查、 制 定并落实防范措施, 防止类似事故重演。 7 安全宣传教育手段创新, 使安全第一的思 想深人人心。“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是党和国家的 安全生产方针。各级领导要摆正安全与生产, 安全 与效益的关系, 真正把“ 安全第一” 的思想贯穿到日 常工作中去。要利用形式多样的舆论宣传工具, 如 广播电视等, 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 方针、 政策、 法规, 上级及矿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文 件、 指令、 规章制度等, 使职工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 的思想, 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提高职工队伍 的安全意识和整体素质, 做到遵章守纪, 按章作业, 自 主保安。使“ 安全第一” 的思想深人矿区每一位 职工家属的心坎。 作者简介 王仙来 1 9 65一 , 男, 工程师, 1 985 年毕业于 淮南 矿业学院煤矿机电专业, 1 994 年全国 计算机自 学考试 大专毕业 合肥工业大学主办 , 一直从事煤矿工程技术和 管理工作, 现在淮沪煤电 公司丁集煤矿机电部, 发表安全生 产论文6 篇。 收稿日 期 2 K 巧一 10一 12; 责任编辑 齐秀昆